□周子牛
在中國繪畫史上,明代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代,也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階段,職業(yè)畫家和文人畫家并存同輝,呈現(xiàn)出嶄新的景象。其中,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最具代表性,而仇英又是四人中最另類的一位。他臨古功深、修為全面,對唐宋以來的優(yōu)秀傳世畫作嫻熟于手、銘記于心,尤其長于工筆重彩人物畫與青綠山水畫,藝術取向嚴謹不茍。仇英的每幅作品都刻畫入微,是一位“心上用功”的杰出畫家。
仇英,字實父,號十洲,出生年月有諸多爭議,大致在1495年左右,江蘇太倉人,長期生活于蘇州吳中地區(qū)。他家境貧寒,初為漆匠,后逐步進入畫壇,憑借扎實的繪畫技巧和深邃的藝術造詣在山水、人物等諸多領域獲得聲名。他的傳世畫作較多,光《仙山樓閣圖》就有多幅。從落款來看,本文要提的《仙山樓閣圖》應為1550年前后完成,而兩年后的1552年仇英便離開了人世。此作內蓄的意境之美,昭示出仇英繪畫的無窮魅力。
《仙山樓閣圖》題跋 明·陸師道
從畫面上看,此作為青綠山水。青綠山水流行于隋唐北宋時期的宮廷繪畫,其青綠相映的設色效果營造出富麗堂皇的視覺效果,乃為宮廷院體繪畫的重要特征。南宋之后,青綠山水逐漸式微,明代代表性的畫家并不多見。仇英能夠在他的山水畫中,從設色、用筆以及畫面結構諸多方面表現(xiàn)出青山白云、翠竹蒼松、亭臺樓閣等等獨特的景致,而且筆力遒勁、細致入微,都是傳承“院體”繪畫的具體體現(xiàn)。無論是臨習,還是創(chuàng)作,仇英都十分嚴謹、一絲不茍。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曾經(jīng)描述仇英繪畫時的神態(tài):“作畫時,耳不聞鼓吹闐駢之聲,宛如隔壁釵釧戒,顧其術亦近苦矣?!痹诶^承傳統(tǒng)的基礎上,仇英又融合了個性化的理解和探索,基本遵循了中國繪畫“傳承后拓展、拓展后創(chuàng)新”這一規(guī)律。美術史論家單國強曾言:“仇英的畫,從南宋‘院畫’脫胎而出,并汲取文人畫和宋元名家之長,既形成了自身特色,又顯現(xiàn)出多樣風貌?!?/p>
受元末戰(zhàn)亂的影響,明代社會的生活境況并不理想。蘇州的自然環(huán)境和生活條件相對優(yōu)越,仇英喬遷于此,極大可能是迫于生計。而在蘇州吳門地區(qū)鬻藝為生,并不是他的理想。從他創(chuàng)作并傳世的多幅《仙山樓閣圖》來看,仇英追求的是一種陶淵明式的“仙境生活”。然而,現(xiàn)實總是殘酷的。蘇州吳中地區(qū)聚集了大批文人墨客,他們大都家境殷實、學識深厚。出身卑微的仇英明顯感受到了異樣的目光。這幅《仙山樓閣圖》中的樓閣里“二人對望與論道”,正是仇英期待進入主流文人生活圈的象征。畫中的山水形貌既有江南山林的風貌,又融入了北方山水的形質。而從他自身的條件來看,并不具備周游四方繪畫寫生的經(jīng)濟基礎,因而此畫中的南北山水便有了一定的臆想成分,也由此含蓄地表達出仇英渴望游歷大江南北、搜盡奇峰打草稿的美好愿望??梢哉f,此畫正是仇英追求“仙境生活”的一次淋漓盡致的展示。
與文人畫家“以道馭技”的創(chuàng)作理念不同,仇英走的完全是一條“技進乎道”的探索路徑。鬻畫為生,首先要博得買家的歡心,與“聊以自娛”的文人畫家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仇英沒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學識作支撐,唯靠筆墨功夫贏得眾心。在《仙山樓閣圖》平衡、工穩(wěn)的對稱構圖中,他在邊角的景致上略加突破,將內心的陰郁稍稍顯露。雖然掩隱在工致靈動的筆畫之中,但卻是對現(xiàn)實狀態(tài)的無聲抗爭。他抗爭什么呢?首先是生活的窘境,其次是文化生態(tài)的游離。在文人圈中,筆墨功夫與學識修為相比,后者自然占比較大。然而筆墨上的積累已經(jīng)讓仇英嚴重透支,學識上的修為自然無暇顧及??梢韵胂蟪鹩⑹嵌嗝吹谋锴?,但為了生計,他必須去面對。因此,《仙山樓閣圖》的幽深曠遠應該是仇英發(fā)自內心的向往。
從現(xiàn)有史料來看,仇英一生短暫,只活了五十多歲,其繪畫的影響力主要在蘇州吳中地區(qū)。學識、出身是文人墨客詬病他的重要原因,然而一旦面對他的作品、閱讀他的繪畫,人們又不由得肅然起敬。在此作中,陸師道用工穩(wěn)的楷書題寫了《仙山賦》。陸師道既是文人,也是官員,有地位、有學識,但在仇英的這幅作品面前卻以弟子般的虔誠和飽滿的熱情表達了由衷的贊佩:“構圖繪兮非人間。將神游之恍惚兮。抑倒景之曾攀。山莫妙于九疊屏風。又九九而無窮……”
《仙山樓閣圖》明·仇英 絹本設色 118cm×41.5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