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道
我們不會忘記在解放舟山、保衛(wèi)舟山、建設舟山中無怨無悔貢獻了自己青春和熱血的革命老前輩——王家恒。他在硝煙彌漫的戰(zhàn)爭年代,舍生取義;在熱火朝天的建設年代,忘我工作;在離休后仍為桑梓學子創(chuàng)造學習機會,四處奔波。他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是一名硬骨錚錚的共產黨員。
2009年電視連續(xù)劇《潛伏》轟動了全國。王家恒當年的工作就像劇中的余則成一樣,潛伏在國民黨內部長達12年未被發(fā)現(xiàn),為中國共產黨在舟山的發(fā)展壯大作出了貢獻。
1938年,王家恒從舟山中學畢業(yè),次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了革命戰(zhàn)斗生涯。1939年6月,定海被日本侵略者占領。王家恒隨中共定??h工委書記張起達轉入抗日工作,他被派入國民黨定??谷兆孕l(wèi)兵團第三大隊任指導員。曾隨總隊參加新昌、奉化的對日作戰(zhàn)。隨后一直在岱山一帶海上與日偽進行周旋。僅小龜山一戰(zhàn)就擊斃日寇7人,傷俘6人并繳獲5支三八式步槍,還有衣服、藥品等一批軍用物資。王家恒領導的抗日自衛(wèi)兵團第三大隊除了抗日外,還為中共地下組織搜集情報,并掩護黨內同志。在抗日戰(zhàn)爭中,他曾經利用自己的秘密身份掩護過王起、王博平、詹步行等舟山地下黨領導人??谷諔?zhàn)爭勝利后,他又任國民黨定海警察局保安警察大隊第二中隊中隊長,繼續(xù)配合中共地下黨與國民黨進行隱蔽斗爭。王家恒在隱蔽戰(zhàn)線上采用各種辦法,保護黨組織,掩護革命同志,使舟山的地下黨組織沒有遭到破壞,沒有一個共產黨員被俘。
1950年5月17日,王家恒以定??h副縣長的身份到達定海。歡慶的鑼鼓還沒停息,王家恒和他的同事便投入緊張而有序的工作。面對國民黨撤退后留下的廢墟,加上敵特的破壞、土匪橫行、物資短缺,新政權剛建立,百廢待興。王家恒第一件做的事就是帶領同志們深入調查,看望鄉(xiāng)親,宣傳政策,并千方百計調撥糧食,安撫救濟貧苦百姓。他一方面想方設法籌集資金,搶修海塘、興修水利,幫助農民搶耕搶種;一方面派出精干的人員協(xié)助解放軍排查國民黨撤退時布下的地雷,清剿國民黨殘余勢力和土匪海盜。在短短的一年里,使老百姓看到了共產黨帶來的希望。
1951年5月,王家恒接省委組織部調令,去杭州工作。不少干部到杭州后,把家屬也帶入城市,也有少數(shù)干部經不住城市燈紅酒綠的誘惑。他堅定地認為:共產黨人革命是為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而不是為個人謀利享福的。他把平時省吃儉用、每月結余下來的包干費攢起來,除了給妻子、孩子寄些生活費外,剩余的錢全部購買樹種或耕牛送回家鄉(xiāng)青黑村。他還寫信告誡愛人要積極參加合作社、農業(yè)隊生產勞動。
在三年困難時期,由于營養(yǎng)不良,不少人得了浮腫病。組織上為了照顧部分領導干部和體弱多病的干部,按有關級別規(guī)定發(fā)給這些干部一些票證(糖票、肉票等),或是由醫(yī)生證明可購得部分副食品。面對這種特殊待遇,王家恒認為:戰(zhàn)爭年代里考驗干部,看是否能夠身先士卒,與戰(zhàn)士們戰(zhàn)斗在一個戰(zhàn)壕內。在國家遭受經濟困難時考驗干部的標準,看能不能和群眾同甘共苦。他給自己定了幾條紀律:第一,除國家原來規(guī)定的票證外,不接受任何優(yōu)待票證;第二,不用公車辦私事;第三,不接受有關部門各種名目送來的副食品和工業(yè)品;第四,下鄉(xiāng)下廠檢查工作,堅持到食堂與群眾同吃;第五,堅決不用自己的職位對親友特殊關照。他說到做到,把組織上發(fā)的優(yōu)待票證,讓會計全部交給食堂公用。還將省下來的400斤糧票交給機關行政科。他因公外出,能坐公共汽車就不坐專用車,如路近,則堅持步行。他到基層調查、檢查工作,與普通干部、員工吃同樣的菜。有一次公社干部為他準備一份炒肉絲和一盤炒鱔絲,實在難違好意,他悄悄地付了錢,并留下“下不為例”的字條。
他對自己的家人,更是鐵面無私。愛人長期在農村務農,不準安排城里工作。直到“文革”期間,地區(qū)行署食堂關閉,無地方吃飯,才同意愛人進城為他做飯,但不準愛人將戶口遷入定海。有一次,兒子買了二等票而進了頭等浴池洗澡。王家恒知道后對兒子進行了教育,并陪同兒子到浴室補了票。兒子、媳婦、孫女提出工作調動的要求,都被他回絕。他平時根本不收來路不明的禮物,即使親朋好友之間,他也禮尚往來,奉還相當?shù)亩Y物。
1938年,王家恒看到家鄉(xiāng)學校停辦、學生失學,非常痛心。他聯(lián)系當?shù)匾恍┍容^開明、思想進步的人在岱山岱西青黑山村,創(chuàng)辦了“青光”小學,后改名為植新小學。他首先捐獻自家田產,動用家族鼎力相助,靠募捐作為辦學基金,并安排了一批地下黨員和進步人士當教師,利用學校這塊陣地宣傳革命思想,教育學生向往革命、追求光明。1942年初,根據(jù)革命斗爭的需要,王家恒與姜立綱等中共地下黨員,組建了“岱山教育推進會”。經過幾年的努力,“岱山教育推進會”創(chuàng)辦了20多所小學,這樣不僅使廣大漁鹽民子女有地方學習文化,還為中共舟山地下黨活動提供了秘密聯(lián)絡點。1948年,王家恒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大力支持創(chuàng)辦岱山私立中學,還聘請了省內13位著名人士為名譽董事,擴大其影響。
舟山解放更激發(fā)他“教育報國”的思想。分管舟山教科文衛(wèi)工作期間,他狠抓舟山的基礎教育質量,同時大力普及成人業(yè)余教育,先后創(chuàng)辦舟山衛(wèi)校、舟山電大、舟山航海學校、舟山商校(石化)等。
1985年,王家恒雖然已退居“二線”,但他情系教育,成功地創(chuàng)辦了全省第一家民辦大?!獤|海業(yè)余??茖W校。離休后,他把主要精力都傾注在教育事業(yè)上。后經國家批準,“東海業(yè)余??茖W校”更名為“東海學院”,成為國家教委備案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2005年,東海學院并入浙江國際海運職業(yè)技術學院(現(xiàn)改為浙江國際海運學院)后,王家恒又積極參與浙江海洋學院(現(xiàn)改為浙江海洋大學)民辦東海海洋研究所和東海技術學院的建設。同年,他還創(chuàng)辦了“東海教育基金會”,為貧困家庭的孩子改善學習條件。
1992年12月,王家恒組建了舟山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他是我們舟山新四軍歷史研究會的一面旗幟,也是我們廣大共產黨員學習的榜樣。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德永遠激勵著我們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