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生
不甘心第二次“圍剿”蘇區(qū)慘敗的蔣介石,發(fā)表《告全國將士書》,叫嚷“于最短期間,清除‘共禍’”。他于1931年6月21日由南京到達南昌,對“圍剿”中央蘇區(qū)紅軍作軍事部署。他25日任命各路“剿匪”軍頭目,并自任總司令。此次共調集兵力23個師又3個旅,約30萬人,分成左、右翼集團軍,妄圖由北往南直搗贛南,對中央革命根據(jù)地實行第三次“圍剿”,企圖將紅軍主力消滅在贛南。
7月19日,敵第2路軍進占寧都,敵第1路軍進占寧都固村。隨后,第2路軍由寧都分經(jīng)青塘、賴村向西推進,第1路軍由固村經(jīng)寧都向黃陂推進。在左翼集團軍向蘇區(qū)長驅直進的同時,右翼集團軍第1軍團由吉安、吉水地區(qū)出發(fā),向富田、東固、崇賢前進;第2軍團由樂安、宜黃地區(qū)出發(fā),向招攜、寧都前進。
大敵當前,毛澤東、朱德等處變不驚,決定仍采取“誘敵深入”“避其主力,打其虛弱”的戰(zhàn)略方針,待敵深入蘇區(qū)中心區(qū)時,再集中兵力實行反攻。為此,他們立即下令收攏部隊。7月10日,紅一方面軍主力冒著酷暑,從建寧千里回師,經(jīng)歸化、清流、寧化、石城、瑞金、于都,來到興國、橋頭地區(qū),繞到了敵人的背后。7月28日,紅一方面軍主力轉移到興國高興圩一帶。
8月7日,紅軍一天內連續(xù)作戰(zhàn),取得蓮塘、良村兩場戰(zhàn)斗勝利。紅軍原計劃乘勝進攻逃往龍岡之殘敵,后發(fā)現(xiàn)龍岡之敵增至9個團,附近敵5個師也快速朝紅軍合圍過來,而敵毛炳文第8師已縮回黃陂,孤守據(jù)點。敵變我變,8月8日晚,紅軍總部決定,放棄攻打龍岡之國民黨軍計劃,奔襲攻打黃陂毛炳文第8師。黃陂位于寧都西北部,多為丘陵地帶,地形和群眾條件都非常利于紅軍作戰(zhàn)。毛澤東、朱德當即令紅3軍向龍岡佯動,困擾敵周渾元第5師,麻痹敵毛炳文師。紅12軍第35師、紅35軍和獨立第4、第5師仍在興國、崇賢、富田、萬安、良口地區(qū),繼續(xù)鉗制敵第1、第2路軍和第1、第4軍團,掩護主力東進。令紅4軍、紅12軍、紅3軍團、紅7軍,以3天隱蔽行軍趕到黃陂。
10日晚,紅4軍、12軍經(jīng)寧都旸霽、大沽、劉家坊悄悄進抵黃陂圩附近;任右翼的紅3軍團,經(jīng)寧都鵝公段、烏逕、枧田、銀坑、到達包抄地域;任左翼的紅7軍,經(jīng)寧都丘坊、雷坑、桐湖灣、楊依進至黃陂圩東北端,形成對毛炳文師的合圍。這時,毛炳文對紅軍抵達黃陂沒有一點察覺,還誤以為紅軍離他很遠,故戒備不嚴,只在黃陂街不遠處的一個制高點上,修筑了及胸高無掩蓋的工事,在工事兩頭,構建了碉堡式的四四方方側防工事。紅軍總部駐扎在距黃陂街不到10里的城江村一幢名叫庵下的民房內,在這里召開了師、團以上干部的戰(zhàn)前會議。會上代參謀長郭化若說:“據(jù)偵察,敵第8師在外圍據(jù)點的守衛(wèi)部隊有2個團,駐扎在黃陂街上的敵人是師部及預備部隊2個團。因此,我軍的部署是:以第4軍、第12軍擔任主攻,第3軍團和第7軍則迂回黃陂東面,斷敵退路,并準備對付東南增援之敵?!?/p>
8月11日清晨,紅軍開始向黃陂攻擊。先鋒部隊從隱蔽地向黃陂外圍敵哨點福神廟摸去,剛巧廟里一敵兵拿著籃子出來,突然發(fā)現(xiàn)面前有紅軍,驚叫一聲,丟掉籃子轉身就跑,站崗的哨兵也跟著他撒腿就跑。紅軍戰(zhàn)士擊斃了這兩名敵兵,正在廟里睡覺的三個敵兵忽聞槍聲,來不及穿衣,急從側門竄出,往敵在黃陂外圍的制高點羅山寨據(jù)點狂奔,邊跑邊拼命大叫:“紅軍來了,紅軍來了!”
槍聲、喊聲驚醒了羅山寨的敵人,敵立即向廟里開火,紅4軍馬上組織兵力分三路向羅山寨發(fā)起攻擊,敵我雙方展開爭奪制高點的激戰(zhàn),紅軍以密集的火力,向敵發(fā)射,打得敵人龜縮在工事內。約15分鐘后,紅軍突擊隊向敵猛沖,防線被紅軍突破,敵團長陳肇璜被俘,余敵慌忙向黃陂街逃去。紅軍乘勝追擊,又連續(xù)攻下敵在西北方向的鼓形寨、藤岡嵊等山頭陣地。
與此同時,紅3軍團在迂回途中,遇峰嶺仙敵據(jù)點阻擊,敵人一個團的兵力盤踞在那里。軍團長總指揮彭德懷,用望遠鏡仔細觀察敵方陣地后,果斷地將蓮塘、良村繳獲的炮彈用上,對準據(jù)點一口氣轟了78發(fā)炮彈,嚇得守敵魂飛魄散,一個整營交槍投降,陣地被紅3軍團占領。
外圍據(jù)點被掃清后,及至中午,紅4軍集中全軍官兵和武器,對黃陂圩實施總攻。這時正逢傾盆大雨,低矮地堡里的敵人根本無法看清大雨滂沱中的目標。午后1時,紅4軍軍號吹響,幾十挺機槍怒吼,4個師的兵力勇猛撲向黃陂圩,勢不可擋,把敵人打得狼狽不堪,亂作一團。沖在前面的紅軍每人手中拿一大捆稻草丟入敵人挖掘的壕溝中,很快將壕溝填平。紅軍指戰(zhàn)員越過壕溝,冒雨沖進圩內,與敵展開巷戰(zhàn)。
毛炳文見勢不妙,慌忙調出預備隊1個團,企圖奪回陣地。這時,左右兩翼的紅軍已經(jīng)同時向黃陂街發(fā)起了進攻,他的部隊被壓制在街內無計可施。接著,紅軍第二梯隊又以密集隊形沿突破口直插街上,敵在黃陂街上的預備隊2個團悉數(shù)繳械,敵師部直屬騎兵連正集合隊伍準備逃跑時乖乖就擒。午后3時,毛炳文來不及收拾機密文件,急率殘部4個團倉皇向洛口、寧都潰逃。紅軍追擊20多里,又殲其一部。
黃陂總攻戰(zhàn)斗僅半小時,速戰(zhàn)速決。紅軍共俘敵4000余人,斃敵1000余人,繳獲長短槍3000余支、機關槍30挺、迫擊炮11門、子彈40余萬發(fā),電臺1部。紅軍犧牲80余人,傷300余人。
1978年冬季,入伍分到駐蘇州市60軍178師炮團的新兵陸續(xù)來到兵營,老戰(zhàn)士也都紛紛收拾整理衣物,等待上級通知退伍。大家等呀等呀,上級的文件到了??晌募皇峭ㄖ媳宋椋菦Q定從陸軍野戰(zhàn)部隊抽調老戰(zhàn)士到廣西、云南,參加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
炮團首長接到文件后,迅速召開全團大會,傳達文件,思想動員。會后,各連隊班排組織討論,明確進行自衛(wèi)反擊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進一步增強保衛(wèi)祖國的責任感。頓時,各連隊的老戰(zhàn)士踴躍報名要求上前線。大家不約而同地寫申請書、請戰(zhàn)書:有的老戰(zhàn)士在家是獨子的,寫信回去講清“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的道理,獲得父母的支持;有的老戰(zhàn)士不是父親就是母親身體有病的,寫信給姐妹要她們多操心照應老人;有的老戰(zhàn)士寫信給未婚妻和女朋友,托她們抽空常去看望未來的公婆……
在榴彈炮營2連2排3班,有個名叫涂連法、家住浙江建德的老戰(zhàn)士,這天下午三四點鐘來到團政治處值班室,很有禮貌地跟值班人員提出,要跟同在178師某團的哥哥通電話,商量兩個人誰去南疆作戰(zhàn)、誰退伍回家照顧父母的事情。電話接通后,兄弟倆很快聊了起來。這次抽調老兵到廣西,部隊領導內部掌握一個政策,凡屬在家是獨子的不抽調,如果是弟兄兩個以上的只要求去一人。面對“二選一”的政策,涂連法和哥哥起初還是和風細雨交談著,不多會兒,兩人就爭執(zhí)起來了。
原來,涂家哥倆1976年一起應征入伍后,在家種田的父母以外,主要職責就是搬炮彈送到炮膛里。到了廣西后,涂連法被分到駐在廣西貴縣的廣州軍區(qū)41軍123師炮團,仍然擔任三炮手。來到新年老體弱,還時常生病。涂連法跟哥哥講,他要報名上前線,要哥哥退伍回去照應父母親。哥哥對弟弟說,我比你大,體質比你強,應該讓我上前線。你是弟弟不僅年齡比我小,而且比我心細手巧脾氣好,還是你退伍回家照應父母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