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中圖分類號】R473.5? ?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4.104
1?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塞?
由于冠狀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導致管腔內血流急劇下降,引發(fā)管腔阻塞或狹窄,進而誘發(fā)嚴重的心肌缺血、缺氧癥狀,病情嚴重者心肌會急性壞死,臨床上將此類情況稱為急性心肌梗塞。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心肌梗塞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急性心肌梗塞的高危人群包括以下幾類:中老年人、高血壓患者、冠心病患者、吸煙者、長期熬夜者、糖尿病患者及血脂異常者。
2? 急性心肌梗塞有哪些癥狀?
急性心肌梗塞的臨床表現(xiàn)很復雜,但類似于心絞痛癥狀,總結來講,心肌梗塞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有以下幾種。
(1)很多心肌梗塞患者會出現(xiàn)前驅癥狀,如勞累過后,會出現(xiàn)心前區(qū)不適、胸悶、乏力、氣促、呼吸困難等癥狀。上述癥狀不嚴重時可能被患者忽略,發(fā)病之后的1-2天內患者會出現(xiàn)急性胸痛,持續(xù)時間及劇烈程度均較心絞痛嚴重。部分患者心前區(qū)可能出現(xiàn)壓榨性疼痛,并伴有瀕死感。一般來講,若為心絞痛患者,3-5分鐘后胸痛癥狀就可以緩解,但若為心肌梗死患者,胸痛持續(xù)時間會超過15分鐘[1]。此外,部分心肌梗塞患者還會伴有左肩、左頸、背部放射性疼痛。
(2)部分患者可能不伴有明顯臨床癥狀,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或老年患者,發(fā)病時可能僅出現(xiàn)心前區(qū)不適、胸悶等癥狀,此類患者常選擇自行休息,沒有及時到醫(yī)院治療,就可能延誤病情,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3)很多心肌梗塞患者都伴有左心衰,有一部分患者就是由于左心衰到醫(yī)院就診的,此類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難、氣促、四肢濕冷、頭暈等癥狀,病情嚴重者還可能發(fā)生心律失常,甚至休克。
心肌梗死的癥狀很多,日常生活中,一旦發(fā)現(xiàn)上述幾種臨床表現(xiàn),就要警惕是否為心肌梗塞,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避免延誤病情。
3? 急性心肌梗塞的病因有哪些?
(1)與血脂異常有關,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等,均可能引發(fā)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形成斑塊。因此要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給予降脂藥物。
(2)與高血壓有關,高血壓患者是冠心病、心肌梗塞的高危人群,長期的血壓升高會損傷冠狀動脈,誘發(fā)局部血栓。
(3)與糖尿病有關,無論是一型還是2型糖尿病,均為誘發(fā)心肌梗塞的高危因素。
(4)與吸煙酗酒有關,嗜好吸煙酗酒者,會刺激冠狀動脈痙攣,增加心肌耗氧量,較常人更易發(fā)生心肌梗塞。
(5)與遺傳因素有關,心肌梗塞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傾向,具有家族病史的人更易發(fā)生心肌梗塞。
(6)與體力勞動有關,適當?shù)捏w育勞動能夠減少心肌梗塞的發(fā)病率,結合臨床實踐可知,分析不同職業(yè)的性心肌梗塞發(fā)病率表明,久坐的職業(yè)人員發(fā)生心肌梗塞的風險更高。
(7)與年齡及性別有關,心肌梗塞的高發(fā)年齡為40歲以上,且49歲以上患者病情發(fā)展更快。且心肌梗塞死亡的患者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約占4/5左右。
4? 如何進行急性心肌梗塞的康復護理工作?
(1)為患者講解相關疾病知識,使患者明確心肌梗塞的發(fā)病原因及臨床癥狀,幫助患者掌握疾病相關注意事項,避免加重病情。
(2)做好日常飲食起居的護理工作,合理規(guī)劃日常飲食,囑咐患者食用低膽固醇、低脂肪、低鹽、低糖、高纖維類食物;幫助患者養(yǎng)成少食多餐的習慣;可以多食用新鮮的水果及蔬菜,避免便秘,且要注意不要用力排便;患者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規(guī)律,保證睡眠及休息;適當?shù)脑黾芋w育運動,提升機體免疫能力。
(3)做好心理護理工作,大部分心肌梗塞患者都存在抑郁、恐懼、焦慮的心理,部分患者還會伴有生理、心理、社會方面衰竭效應,消極被動的生活,不參加社會活動,還會由于心臟受損就對日后的生活、工作失去信心,在入院治療期間,還會由于限制了與親屬、朋友的溝通產生孤獨感[2]。所以護理人員要想取得有效的心理干預,就要耐心傾聽患者的需求,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并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方案。
(4)進行適當?shù)慕】到逃?,有利于提升患者自我護理技能,預防并發(fā)癥。為患者講解心肌梗塞相關知識的同時,要指導患者應對各種突發(fā)情況下調整休息及活動,幫助患者調整生活方式,指導其家屬配合護理工作,為患者營造良好的休養(yǎng)環(huán)境。
(5)指導患者進行康復運動,傳統(tǒng)醫(yī)學中,認為發(fā)生心肌梗塞后,要絕對臥床休息一周,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心肌梗塞患者進行早期康復活動,可以縮短住院治療天數(shù),增加患者舒適度[3]。結合心臟康復角度來講,要鼓勵患者進行早期活動。護理人員要為患者講解臥床時間過長會導致哪些不良后果,如食欲減退、腹脹、排便困難等。同時指導患者循序漸進的增加運動,促進心肌收縮,增加冠狀動脈血流,緩解心肌梗塞癥狀。
患者入院治療1-2天內可以臥床休息,4-5天時可以采取半坐臥位休息。若患者心電圖穩(wěn)定,且沒有出現(xiàn)胸痛癥狀,就可以進行早期康復運動,如足部旋轉、肢體伸展、腹式呼吸等。6-7天時可以進行被動肢體運動,7-10天時可以逐漸下床原地踏步或室內散步,11-12天時適當增加室內步行時間,13-14天增加步行速度,并進行復查準備出院。出院后可結合患者實際恢復情況,增加體育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運動。
在患者入院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可以制作疾病知識卡片,列出心肌梗塞患者常見的問題、應對措施及注意事項等,并且在康復護理時,做到以下幾點:護理人員要親自向患者示范足部旋轉、肢體伸展、及肢體被動運動等康復運動,示范過程中,患者沒有學會的地方要耐心講解;很多心肌梗塞患者都會擔心疾病復發(fā),不敢運動,所以醫(yī)護人員不在時,就放棄康復運動,這時護理人員可以制定患者運動計劃,監(jiān)督患者及家屬按照計劃執(zhí)行;心肌梗塞患者剛開始做康復運動時,護理人員要在旁邊協(xié)助,不僅可以讓患者有安全感,還可以防止運動過程中發(fā)生意外。
參考文獻:
[1]王曉乾,陳美齡,陳奕文,柯超. 半劑量替羅非班用于中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療效與安全性的Meta-分析[J]. 藥物評價研究,2020,43(03):532-538.
[2]袁夢晨,高永紅,王階,趙步長,邢雁偉,李軍,陳恒文,趙濤,趙超,王益民. 丹紅注射液對急性心肌梗死PCI圍手術期心功能和TIMI血流影響的Meta分析[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20,26(01):178-183.
[3]陳建,張卉,朱富新. 氯吡格雷聯(lián)合阿司匹林腸溶片對急性心肌梗塞的應用價值[J]. 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26):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