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勇
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標準下所有教師的最高追求。高效課堂表現(xiàn)在方方面面,體現(xiàn)在各個角度,歸納起來有三個評價標準:一是學生高度參與學習,教與學之間和諧統(tǒng)一;二是課程三維目標全面達成;三是教學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尤其是學科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所以說,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不僅是一種教學理念,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追求。
生物學科在學習先進教學模式的同時,必須立足于學科特點,從教材實際和學生實際出發(fā),才能建構高效的課堂教學。
一、調動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推動他們興致勃勃地去思考、去研究。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要從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入手,聯(lián)系生活實際,充分利用語言、圖片、音樂等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從聽覺、視覺等多方面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走近自然,親近生物,把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例如:在學習花的結構和類型時,我利用學生熟知、并且容易找到的鮮花如:桃花、月季、牡丹、菊花等讓學生認識,看哪位同學認得多。在學生群情激動之時,設問,“鮮花和我們的生活有什么聯(lián)系”。在同學們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指出:五顏六色、千姿百態(tài)的鮮花,不僅裝點了我們的生活,還給人們留下了道不盡的詩情畫意。接著,教師話鋒一轉:“剛才同學們說的是鮮花的美學和文學功能。那么,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植物的花又有哪些結構和功能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探究花的結構和功能吧?!边@種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主動體驗。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就為生物高效課堂的構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
高效課堂的評價標準之一就是教師能從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出發(fā),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習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習能力。優(yōu)化的教學模式,必須是教學活動的各個要素、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學生主體、教學互動為主線展開。
1.??? 目標導學,整體感知。教師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及具體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學習目標。在導入新課后,讓學生根據學習目標,認真研讀教材,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做到心中有數,對一些基本的內容要求能掌握,這一環(huán)節(jié)可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 小組討論,自主構建。根據學生在研讀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以小組為單位質疑探究,學生自主構建本節(jié)課的知識體系。
3.??? 師生解疑,整體構建。在學生小組自主質疑探究、自主構建的基礎上,通過小組交流、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等形式,最后通過整合,形成本課的知識結構及技能體系。
4.??? 習題鞏固,反思提高。本步驟包括知識體系、練習題、反思三個欄目,知識體系可以讓學生系統(tǒng)地了解課堂教學的結構和知識重難點,有利于學生靈活掌握知識。
三、直觀教學啟迪思維
高效課堂講求的是短時高效的教學效益。實踐證明,直觀教學不僅可以打破時空限制,增加課堂信息容量,還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大大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益。初一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初二學生的思維則處于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也就是說,中學生的思維一般是“經驗型”的,而不是“理論型”的。即在進行抽象思維時需要具體、直觀體驗的感性經驗作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認識和經驗是學生在親身經歷、直接體驗的各種實踐活動中得來的。生物學又是一門自然學科,它經歷了從現(xiàn)象到本質、從定性到定量的發(fā)展過程。所以,在導學案教學模式下,教師要適時利用模型、實物、標本等直觀教具啟迪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如:在講授心臟結構時,利用心臟的模型,將心臟的四個腔展示給大家。同時,結合豬的新鮮心臟請同學仔細觀察找出與四個腔相連的血管。學生通過實物和模型相結合來學習這部分內容,既掌握了心臟結構的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起到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可見,直觀教具啟發(fā)思維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核心。
四、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高效的生物課堂必須是教學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尤其是學科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皩W案”教學模式下,在強調學生主體地位同時,我們更應發(fā)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
1.??? 教師要依“標”據“本”設計切實可行的學案。教師編寫“學案”時,一定要遵循主體性、啟發(fā)性、靈活性和梯度性原則,切忌照抄書本或只摘錄知識要點、照搬他人現(xiàn)成學案或沿用自己舊教案。對于學案中的能力和思維培養(yǎng)目標,教師要從教法和學法兩方面進行考慮,要能引導學生運用分析、綜合、歸納、比較、概括的方法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闡述生物進化和發(fā)展的本質和內在規(guī)律。
2.??? 關注學習狀態(tài),重在思維引導。教學中,教師要定位好教師、學生各自的角色,要讓學生自主完成“學案”在先,教師點評指導在后,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
3.??? 加強學習方法指導。生物課除了讓學生掌握生物基礎知識以外,還要讓學生學會生物學習的方法和技巧,這樣才能讓學生避免支離破碎、死記硬背生物知識,才能使學生在學完一堂生物課后在頭腦中形成一條印象深刻的、脈絡清晰的綱,并做到綱舉目張。例如:讓學生學會運用對比方法比較生物共性和個性,用表格形式概括生物知識,用框架形式理清生物發(fā)展脈絡等等。
五、落實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高效的生物課堂必須是三維目標全面達成的課堂,尤其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每一門學科都有著自己特定的教學內容、情感目標和特別的教學要求。生物課堂教學內容的安排必須嚴格按照學科內在規(guī)律要求進行,課堂教學方式也不能違背生物學科教學內容所固有的某種規(guī)律性要求。比如,生物教學中的學生學習感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必須在學生對大量實驗、探究、以及資料等進行分析和理解的基礎上形成,而不能靠做幾個實驗、討論幾個問題去產生、去實現(xiàn)。
六、學會反饋與反思
高效課堂是一個信息接受、傳遞、處理、反饋的通道,因而及時的反饋是產生良好教學效果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它既能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又能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以達到整合提高的效果。信息反饋,可采用練習、問題研討,師生、生生互問等多種形式。信息處理要及時到位,要盡量使之產生積極意義。
總之,高效課堂的建構需要自己認真鉆研教材,提出切合實際的實施方案,實施過程中靈活調整,永遠以學生為中心,這樣才能逐漸構建起高效的生物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