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廷軍,李靜
(昆明長水國際機場有限責任公司,云南 昆明 650200)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fā)布的《2018年年度全球旅客滿意度調查》數據顯示,68%的受訪者更喜歡親自為自己的行李打電子標簽,而49%的受訪者希望自助托運行李,而且他們希望這部分的時間不要超過3分鐘。目前IATA在航空分銷和旅客體驗方面提出了AIR(Air Industry Retailing)和PX(Passenger Experience),其中快速旅行(Fast Travel)是旅客體驗PX項目的子項目之一,快速旅行項目面向“未來的旅行體驗”,為旅客提供更多的自助服務選擇,降低整個行業(yè)的服務成本??焖俾眯许椖扛采w了旅客行程的6個主要服務環(huán)節(jié),包括自助值機、行李托運、證件校驗、航班重訂、自助登機、行李跟蹤等。據IATA數據顯示,目前“快速旅行”項目每年為整個行業(yè)節(jié)省高達21億美元的運營成本,這也是行李自助托運設備在民航未來發(fā)展前景的體現。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人工智能在各行各業(yè)也得到了很大的應用空間,為提高社會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帶來了深遠且積極的影響。而在民用機場的服務保障上,人工智能也在一點點地影響乘客的出行體驗,過去所應用的各種服務體系、管理方法等已經無法適應這一新型的發(fā)展趨勢。故而,想要將民用機場發(fā)展成為服務導向型的現代機場,就必須要真正地去了解、滿足乘客的真正需求,為其提供更優(yōu)、更佳的服務。
隨著智慧機場的不斷發(fā)展,全國范圍內大部分機場建成并推廣了自助值機服務,已經可以引導乘客自己去完善身份驗證、選定座位、打印登機牌等一系列工作,為那些不需要托運行李的乘客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但是,那些需要托運行李的乘客仍舊需要根據相關時間規(guī)定來等待、排隊等完成行李托運。因此,運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行李自助托運設備來提高行李托運效率變得非常必要,其主要功能如圖1所示。
圖1 自助托運設備功能示意圖
隨著民用機場的客流量不斷增多,機場應當不斷地提高運營效率,以便于能夠為數量較多的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務。行李自助托運設備不但可以減少民用機場的成本投入,縮短托運排隊時間,并且可以更優(yōu)質的服務旅客,更高效的托運行李,更科學的采集和運用行李大數據。可以在同等的時間內處理更多數量的行李托運,從而為乘客們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
因為考慮到航空安全,部分國家決定只有一部分的民用機場經過相關的申報流程之后,才能夠正式開展自助打印、粘貼行李牌等工作,以及旅客行李安全檢查,且這一系列工作只能夠在民用機場的值機終端進行操作,絕對不允許乘客使用在其余地方所打印出來的行李牌?,F如今,國內所應用的行李自助托運設備也在民用機場內部完成上述一系列工作。因此,將行李自助托運設備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更好地根據現狀來科學部署行李自助托運工作,削弱上述情況的空間限制并提高行李自助托運工作的效率和開展的有序性。
隨著各項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射頻識別技術也得以極大地完善,所需投入的成本、資源也逐漸降低,這促使射頻識別技術現如今在生產制造、銷售流通和公共安全領域有了極大的應用發(fā)展空間,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航空產業(yè)是現如今射頻識別技術應用潛力非常大的產業(yè),是其現如今的主要發(fā)展、應用方向。射頻識別系統(tǒng)最開始是從自動識別系統(tǒng)之中發(fā)展出來的,歸屬于一種非接觸式世界技術,其工作原理和IC卡非常類似,在國內部分民用機場引入的RFID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tǒng)就是運用了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該技術的數據信息都是存儲在電子數據載體之中。射頻識別系統(tǒng)常常都是由電子數據載體以及閱讀器組成的,前者用來存儲相關的數據與信息,后者用來讀取前者中的芯片信息。
(1)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對行李的掃描識別與分揀?,F如今很多民用機場的行李托運所使用的是條形碼自動識別系統(tǒng),但是容易受到磨損。而相比較而言,射頻芯片則具有讀取速度快、磨損較小、抗外界因素干擾能力強、使用壽命長等顯著特點,并且其還能夠同時開展多項卡片處理工作。因為條形碼標簽掃描系統(tǒng)的激光掃描頭的保存條件非常高,很容易受到污染,所以實際工作的精度并不高,除此之外,每一個行李條形碼的位置、清潔程度等都不盡相同,給條形碼掃描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之處。而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可以充分地解決上述的問題。在行李自助托運設備中安裝基于無線射頻識別的標簽寫入設備,將行李數據寫入芯片中,把已經寫入行李信息數據的電子標簽放到旅客行李上,等到行李被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閱讀器識別之后,旅客行李信息就會通過閱讀器傳輸到行李自動分揀系統(tǒng),以便于高精度地展開行李分揀工作,從而保證行李能夠準確、無損地裝配到相應的航班上,基本不受人工因素的影響。
(2)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對行李的定位與跟蹤?;谌斯ぶ悄艿男欣钭灾羞\設備所提供的人性化的服務工作,是將無線射頻識別技術中的定位跟蹤技術應用到了行李之上,利用射頻識別閱讀器和電子標簽,能夠根據頻率信號的變化來實時定位與跟蹤旅客行李,從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行李丟失、上錯航班等問題。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下,物聯網和其相結合之后,乘客可以根據相關的APP軟件、公眾號、小程序等來自我查詢行李的位置、實際狀況等,一方面為乘客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服務,使其有了更好的出行體驗,另一方面極大地增強了行李分揀和運輸的高效性。
(1)人臉識別技術的概述。人臉識別技術是指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來采集乘客的臉部信息,充分掌控不同乘客人臉特征的不同之處,并且和計算機信息技術融合在一起,進而有利于高效地、準確地識別乘客身份的技術。“人臉識別系統(tǒng)”這一系統(tǒng)涵蓋了機器識別、機器學習、專家系統(tǒng)、模型理論、視頻圖像、人工智能等多種專業(yè)技術,將相關的理論知識充分、正確地應用于其中,實現最先進的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的實際應用,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現如今,民用機場在行李自助托運設備中主要使用的人臉識別方法有:幾何特征的人臉識別、根據個人臉部所具備的特征開展識別工作等。人臉識別技術一般情況下并不是通過直接接觸來進行信息采集,正常情況下都是隱蔽地獲取乘客的人臉特征信息。從相關的調查實驗數據看,其具備成本投入較低,所需應用的設備組裝、運輸等并不復雜,并且具備很強的可交互性。除此之外,借助人臉識別系統(tǒng)的應用,能夠準確、高效地保存旅客臉部的圖像信息,有利于在發(fā)生行李錯亂等問題的時候,及時找尋到乘客,從而為乘客提供更加便利、準確的服務。
(2)人臉識別技術的實際應用。首先,與公安系統(tǒng)對接旅客身份信息,與航信系統(tǒng)對接旅客航班信息,當乘客辦理行李自助托運時,在旅客操作自助值機設備時,系統(tǒng)會自動打開攝像頭掃描旅客的臉部,獲取旅客的身份信息。與此同時,自助托運系統(tǒng)會自動和公安系統(tǒng)、航信的信息庫進行匹配,從而通過人臉識別,將乘客和行李進行自動匹配,以使旅客快速辦理值機和托運行李,在行李順利通過安檢后打印登機牌。除此之外,旅客的行李數據可以同時拍照寫入行李標簽,在行李安檢、路由、分揀、裝車、上機等環(huán)節(jié)實現數據共享。人臉識別技術和自助行李托運設備的緊密結合,極大地提高了乘客行李托運的安全,可以確保是本人托運,結合物聯網技術,準確而高效地采集人臉信息,將所涉及的臉部信息與行李信息綁定在一起,極大地增強了行李托運的安全性、便利性和高效性。
綜上所述,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在自助托運設備中的應用可以極大地提高旅客行李的跟蹤和分揀效率,實現數據共享與運用;人臉識別技術的投入將極大地提高了行李托運的安全性和托運效率。此兩項人工智能技術與自助行李托運設備相融合,一方面節(jié)省了旅客值機時間,為乘客提供了更佳的乘機體驗,另一方面有效地提升了民用機場的服務品質和保障效率,推動了民用機場的人工智能智慧化進程和健康發(fā)展。總的來說,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于行李自助托運設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機場運行保障效率,使其滿足整個行業(yè)的發(fā)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