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茹,劉佳騰,姜 浩,姜 鶴,盧永楨
(1.大連工業(yè)大學 紡織與材料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034;2.大連市產品質量檢測研究院,遼寧 大連 116021)
食品接觸材料是食品安全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食品接觸材料中摻入再生料會給食品安全造成潛在危害,其中有害物向食品的遷移成為研究重點[1-6]。針對用于食品包裝材料的再生塑料問題,歐美日等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已相繼制訂了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確保再生塑料和制品具有同樣的安全水平;而美國FDA推行塑料的再生利用,2004年發(fā)布了《再生塑料應用于食品包裝中的注意要點:化學關注》。我國再生塑料產業(yè)起步較晚,配套的再生塑料相關標準存在滯后甚至缺失。
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酯(PET)因質輕價廉、方便、美觀,廣泛用于食品接觸材質。其潛在危害主要包括未完全聚合的殘留單體或低聚物,生產加工過程中加入的各種助劑、添加劑等。而添加再生料則給制品帶來再生料中殘留的老化降解低分子化合物、助劑、添加劑、微生物污染等問題。這些殘留單體、低分子化合物及添加劑中有害物質在生產、流通和使用過程中,遷移到被包裝食品上,會造成食品安全問題[7-11]。
紅外光譜(FTIR)能精密分析材質的官能團、分子結構特點,而差示掃描量熱技術(DSC)則能夠提供材質的特征熱性能參數(shù)如玻璃化溫度、熔點、結晶度等。FTIR和DSC在聚合物材質鑒別方面有獨特應用[12-16]。由于回收料分子質量的變寬,其DSC曲線熔融峰可能會比新料DSC曲線變寬[12]。毛志毅等[15]借鑒一致性檢驗模型方法對PE和PP塑料管材的紅外光譜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利用建立紅外光譜數(shù)據(jù)庫設定閾值,對管材中是否摻有再生料進行鑒別。
本文采用FTIR和DSC技術,對日常檢測中的PE、PP、PET為主要組分的食品接觸材料進行材質鑒別,為后續(xù)的再生料鑒別及樣品中有害物檢測提供理論和數(shù)據(jù)參考。
樣品均來自日常檢測工作中的企業(yè)來樣或抽樣,本次實驗選擇部分代表性樣品進行闡述,如表1。
表1 實驗用樣品Table 1 Experimental samples
裁剪適當尺寸的樣品,放置于傅立葉變換顯微紅外光譜儀(NICOLET-IZ,上海Thermo公司)試驗臺(ATR)上進行分析。頻數(shù)范圍為4000~400 cm-1。
剪切稱取5~10 mg樣品,放入樣品皿,置于DSC儀(DSC8500,PE,上海)樣品室測試。升溫速率10℃/min,升溫范圍:室溫至熔點以上某設定溫度。結晶度Xc,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Xc=ΔΗm/ΔΗ0×100%
式中,ΔΗm為試樣的熔融焓;100%結晶的PET、PP、PE的熔融焓ΔΗ0分別為125.9 J/g[17]、240.5 J/g[18]和287.3 J/g[19]。
一般,摻加一兩次邊角再生料的PP/PE和無摻加樣品的FTIR譜圖無明顯差別,可根據(jù)峰的位置、吸收的強度、透射比的強度,定性分析制品中是否含有再生料。圖1為PP樣品的FTIR譜圖。2960~2800 cm-1處四個尖峰為疊合的PP中CH、CH2、CH3的C-H 伸縮振動吸收峰;1460 cm-1、1376 cm-1處對應C-H的彎曲振動吸收峰。1165 cm-1為甲基的面外搖擺彎曲振動吸收峰。998 cm-1譜帶與11~13個重復單元有關,可用作結晶譜帶計算結晶度。而975 cm-1譜帶與較短的重復單元有關,可用來測定等規(guī)度。圖中,1#樣品譜峰強度較小,各樣品在1600~1750 cm-1區(qū)域均出現(xiàn)C=O弱吸收峰,可能存在再生料氧化所致,或者存在含羰基官能團的助劑。
圖1 PP樣品的FTIR圖Fig.1 FTIR of polypropylene samples.
圖2是不同種類PET材質樣品的的FTIR譜圖,頻數(shù)范圍4000~500 cm-1。PET最顯著紅外譜峰包括:1713 cm-1處的羰基C=O伸縮振動吸收峰,1250、1130 cm-1處的C-O-C伸縮振動吸收峰,1614、1579、1506、1454 cm-1處的苯環(huán)C=C彎曲振動,1099 cm-1處的對位取代苯環(huán)雙鍵C-H面內變形振動峰,845、870 cm-1處的苯環(huán)-CH-及-CH2-的面內變形振動峰,727 cm-1處的苯環(huán)-CH-面外變形振動峰等。
圖2 PET樣品的FTIR圖Fig. 2 FTIR of PET samples
圖3是PE樣品的FTIR譜圖。聚乙烯主要包括高壓聚乙烯和低壓聚乙烯,前者有較多支鏈,主要是乙基和丁基;后者為線型結構,一般含有烯類端基。圖中各樣品均呈現(xiàn)PE的三個顯著特征峰:2800~3000 cm-1處的飽和C-H伸縮振動峰,1490~1350 cm-1處的C-H面內彎曲振動和600~700 cm-1處的C-H面外彎曲振動。此外,9#樣品在1379 cm-1處有一明顯的高壓聚乙烯的甲基對稱變形振動峰。11#樣品在990 cm-1處有清晰的低壓聚乙烯的烯端基-CH=CH2的CH面外彎曲振動峰,及在1730 cm-1附近出現(xiàn)弱C=O吸收峰,推測是再生料氧化所致或助劑中的羰基。
圖3 PE樣品的FTIR圖Fig.3 FTIR of polyethylene samples
圖4和表2為PP樣品的DSC圖及其數(shù)據(jù)。圖中,DSC曲線只有一個熔融峰,說明無其它材質摻雜。由4#到1#的熔點依次降低,且均低于170℃,結晶度也依次降低。1#樣品的熔限較寬,熔點較低。聚丙烯包括等規(guī)、間規(guī)和無規(guī)三種立體構型。等規(guī)PP結晶度高(50%~80%),熔點高(160~176℃),具有a、β、γ、δ和擬六方5種結晶結構[20],占PP產量的90%以上,主要用于塑料制品。等規(guī)PP主要是α晶,熔點約為176℃;少量β晶,熔點約為150℃。
圖4 PP樣品的DSC圖Fig.4 DSC of polypropylene samples
表2 PP樣品的DSC數(shù)據(jù)Table 2 DSC data of polypropylene samples
圖5和表3為PET樣品的DSC圖及其數(shù)據(jù)。5#在升溫過程中出現(xiàn)冷結晶峰,分子鏈隨溫度升高,運動能力增強,鏈段重排形成結晶?;蛘呒訜徇^程生成小分子物質,使樣品局部維持低溫,誘導了分子鏈結晶。各樣品的熔點、熱焓值和結晶度見表3。
圖5 PET樣品的DSC圖Fig.5 DSC of PET samples
表3 不同種類PET的DSC數(shù)據(jù)Table 3 DSC data of different kinds of PET
圖6和表4為PE樣品的DSC圖及其熱性能參數(shù)。圖中各樣品DSC曲線均只有一個熔融峰,結合圖3可知樣品材質均為聚乙烯。其中,9#熔點最低,104.8℃;10#樣品的熔融峰強度較弱,結晶度較小。
圖6 PE樣品的DSC圖Fig.6 DSC of polyethylene samples
表4 PE樣品的DSC數(shù)據(jù)Table 4 DSC data of polyethylene samples
本文采用FTIR和DSC技術,闡述了以PE、PP、PET為主要組分的食品接觸材料的材質鑒別方法,對樣品中是否存在再生料進行初判,為后續(xù)再生料及有害物監(jiān)測提供數(shù)據(jù)參考。食品接觸材料的衛(wèi)生安全性與食品安全息息相關,食品接觸材料中再生料的鑒別是一大難題,需要在日常檢測工作中積累數(shù)據(jù),為開展食品接觸材料再生料的鑒別工作提供數(shù)據(jù)和理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