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為,李鵬,水春雨,洪蔚,劉爍,馬愛英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節(jié)能環(huán)保勞衛(wèi)研究所,北京100081)
為了解決高速鐵路運行產生的噪聲污染,鐵路沿線采用了金屬聲屏障系統(tǒng),而吸聲材料是影響聲屏障降噪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聲屏障系統(tǒng)的關鍵技術之一。鐵路金屬聲屏障需要在野外長期使用,面臨風吹雨淋及較大的列車風荷載,除了考慮吸聲材料的吸聲效果,吸聲材料的耐候性能也尤為重要。為了聲屏障結構安全并保證吸聲材料持續(xù)發(fā)揮降噪作用,有必要對聲屏障吸聲用巖棉進行耐水性能及抗吹風性能試驗研究。
吸聲性能好的材料一般為輕質、疏松、多孔結構,從構造特征上分析,多孔吸聲材料孔隙率較高,材料內部筋絡總表面積大,由外到內具有大量互相貫通的微孔和間隙,微孔向外敞開,使聲波易于進入微孔而被吸收,具有很高的隔聲降噪作用,在聲學工程中應用廣泛。
多孔吸聲材料內部具有彼此互相貫通的細微孔隙,通過表面與外界接通,當聲波入射到多孔材料表面時,入射聲能的一部分被表面反射,另一部分透入材料內部向前傳播。在材料內部傳播過程中[1],聲波振動引起微孔內的空氣運動,空氣與固體筋絡之間產生相對運動,形成與孔壁的摩擦,聲波受到來自筋璧附近氣體的粘滯阻力,使相當一部分聲能不斷轉化為內能,從而使聲波衰減。此外,空氣絕熱壓縮時,空氣與孔壁間還會發(fā)生熱交換,也能使聲能衰減。
多孔吸聲材料主要包括纖維材料和泡沫材料,無機纖維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吸聲性能,以及容重小、可壓縮、不燃、不易老化、價格低廉等特性,成為聲屏障吸聲材料的首選,其中又以巖棉應用居多。
巖棉的性能主要體現(xiàn)在外觀、抗拉強度、柔性和脆性、化學穩(wěn)定性和耐水性能等方面,這些性能主要由酸度系數(shù)決定。酸度系數(shù)對巖棉纖維方向抗拉強度影響大,即酸度系數(shù)越高,巖棉抗拉抗剪切強度越高[2]。此外,酸度系數(shù)直接影響巖棉的熱穩(wěn)定性和耐水性能,酸度系數(shù)越低,巖棉受熱后體積保留率越低,巖棉萎縮明顯。為了保證巖棉的上述性能,《建筑外墻外保溫用巖棉制品》(GB/T 25975—2018)[3]中將酸度系數(shù)調整為“應不小于1.8”。
由于巖棉制品呈纖維狀,可能因長期的列車風影響產生損壞,為滿足聲屏障的吸聲效果及25年壽命的要求,需要考察巖棉抗風吹性能并對巖棉采取適當?shù)姆雷o措施。為此,主要針對巖棉耐水性能和抗吹風性能進行試驗分析。
符合《建筑外墻外保溫用巖棉制品》(GB/T 25975—2018)的巖棉可以完全滿足鐵路金屬聲屏障在其應用環(huán)境下長期運行的要求。但是,在對現(xiàn)行鐵路金屬聲屏障調研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存在吸聲材料坍塌現(xiàn)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用酸度系數(shù)較低的礦渣棉代替了巖棉。礦渣棉雖然與巖棉同屬于礦物棉,但由于原料成分不同,酸度系數(shù)也有很大差別,礦渣棉酸度系數(shù)<1.5,一般都在1.3左右,巖棉酸度系數(shù)≥1.6,導致兩者的耐水性能相差很大。通過淋水及振動試驗對不同酸度系數(shù)的巖棉和礦渣棉進行了耐水性能分析。
2.1.1 試驗過程及方法
采用不同酸度系數(shù)的巖棉(酸度系數(shù)分別為1.86、1.94和1.95)和礦渣棉(酸度系數(shù)分別為1.31和1.34),共5個試驗樣本進行淋水及振動試驗。
首先,選取規(guī)格為300 mm×100 mm的5個試驗樣本置于傾斜角度為45°的透水板上淋水,如圖1所示。噴淋器流量為1 L/min,與樣本距離約為150 mm,淋水時間為24 h。淋水結束后,將5個樣本分別切割成規(guī)格為100 mm×100 mm的3塊小樣,固定于振動實驗臺上進行振動試驗,試驗振動頻率5 Hz,振動時間50 h。
圖1巖棉與礦渣棉淋水試驗
2.1.2 試驗結果分析
試驗結束后,檢測樣本尺寸的變化并計算體積保留率。圖2至圖6為不同酸度系數(shù)的巖棉、礦渣棉樣本振動試驗前后體積變化情況,圖7為試驗樣本酸度系數(shù)與體積保留率變化曲線。
由圖2、圖3和圖4可知,酸度系數(shù)為1.95、1.94和1.86的巖棉試驗樣本在淋水、振動后體積基本不發(fā)生改變;由圖5、圖6可知,酸度系數(shù)為1.34和1.31的礦渣棉試驗樣本在淋水振動后坍塌嚴重。由圖7可知,酸度系數(shù)為1.86、1.94和1.95的巖棉試驗樣本的體積保留率分別為96%、102%和107%,酸度系數(shù)越高,耐水性能越強,酸度系數(shù)≥1.8時,巖棉樣品體積保留率>90%。
圖2酸度系數(shù)為1.95的巖棉振動試驗前后體積變化
圖3酸度系數(shù)為1.94的巖棉振動試驗前后體積變化
圖4酸度系數(shù)為1.86的巖棉振動試驗前后體積變化
圖5酸度系數(shù)為1.34的礦渣棉振動試驗前后體積變化
圖6酸度系數(shù)為1.31的礦渣棉振動試驗前后體積變化
圖7試驗樣本酸度系數(shù)與體積保留率變化曲線
由試驗結果分析可知,礦渣棉耐水性能明顯低于巖棉,并且?guī)r棉酸度系數(shù)越高、耐水性能越好。因此,在選擇聲屏障用吸聲材料時,應選擇酸度系數(shù)大于1.8的巖棉,同時加強對聲屏障原材料和質量的監(jiān)管,杜絕以次充好現(xiàn)象。
當列車運行速度為350 km/h時,3.3 m高金屬聲屏障結構動力響應系數(shù)為2.11[4],列車脈動風壓值≤0.9 kN/m2,列車風荷載通過聲屏障開孔面板對巖棉產生影響。為提高巖棉抵抗列車脈動力和抗氣流沖刷的能力,對巖棉采取了一定的防護措施,巖棉內置加強筋后,包裹無堿憎水玻璃纖維布或聚丙烯憎水無紡布,并在巖棉聲源側采用金屬網防護。這些護面材料因穿孔率高幾乎不影響巖棉的吸聲性能,可以大幅提高巖棉的抗風吹性能。
2.2.1 試驗過程及方法
抗吹風性能試驗采用酸度系數(shù)為1.8、規(guī)格為476 mm×407 mm×50 mm、采取了防護措施的巖棉。離心風機電壓220V,功率1.1 kW,轉速2 800 r/min,風量2 250 m3/h,風壓940 Pa。利用離心風機對防護巖棉樣品連續(xù)吹風,風壓為900 Pa,巖棉實際風壓接觸面積為100 mm×130 mm,吹風時間為12 d。試驗結束后觀察巖棉表面纖維是否有凹坑、松動或坍塌,是否出現(xiàn)傷痕、污跡和破損現(xiàn)象。
2.2.2 試驗結果分析
試驗結束后,去除巖棉樣品表面防護進行觀察,試驗前后對比如圖8所示。從圖8中可以看出,試驗后巖棉表面纖維未出現(xiàn)凹坑、松動或坍塌,也未出現(xiàn)傷痕、污跡和破損現(xiàn)象。巖棉的防護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巖棉的抗風吹性能,延長巖棉使用壽命。在滿足酸度系數(shù)要求的前提下,長期的列車風荷載不會對巖棉產生損壞。
(1)酸度系數(shù)高的巖棉相較于礦渣棉有更好的耐水性能,巖棉酸度系數(shù)越高,其耐水性能越好。在工程應用中,應加強對聲屏障原材料的監(jiān)管,選擇酸度系數(shù)>1.8的巖棉,杜絕礦渣棉代替巖棉的現(xiàn)象。
(2)巖棉內置加強筋、表面采用無紡布包裹及金屬鋁網防護的措施,可以提高巖棉抗風吹性能,進一步提高巖棉的耐候性能,延長巖棉使用壽命,保證聲屏障工程質量。
圖8巖棉吹風試驗前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