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楞伽 周允中
鄭光祖字德輝,漢族,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和散曲家。山西臨汾市人,被譽為元曲四大家之一,從小就受到戲劇藝術(shù)的熏陶,青年時期致力于雜劇創(chuàng)作。成人以后,曾經(jīng)在杭州做過官吏,因此他的戲劇活動主要是在南方(杭州),成為南方戲劇圈中的巨擘。
從與鄭光祖同期的鐘嗣成所著《錄鬼簿》中,我們知道他早年習(xí)儒為業(yè),后來補授杭州路為吏,因而南居。他“為人方直”,不善與官場人物相交往,一生致力于雜劇的創(chuàng)作,把他的全部才華貢獻于這一民間藝術(shù),在當(dāng)時的藝術(shù)界享有很高的聲譽。他的作品通過眾多伶人的傳播在民間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他死后,就是由伶人火葬于杭州的靈隱寺中。除了雜劇外,鄭光祖還寫過一些曲詞,留至今日的,有小令六首,套數(shù)二曲。這些散曲的內(nèi)容包括對陶淵明的歌頌,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以及對江南荷塘山色的描繪。無論寫景還是抒情,都是清新流暢,婉轉(zhuǎn)嫵媚,在文學(xué)藝術(shù)的鑒賞上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鄭光祖的作品幾個世紀(jì)以來為人傳誦,但他本人的身世卻鮮為人知。他默默地在藝術(shù)園地耕耘,把藝術(shù)成果奉獻給民眾,卻了無聲息地離開了人世。
據(jù)考證,鄭光祖一生寫過18種雜劇劇本,完整保留至今的,有《倩女離魂》《梅香》《王粲登樓》《周公攝政》《三英戰(zhàn)呂布》《無鹽破環(huán)》《老君堂》《翰林風(fēng)月》等。
另有《崔懷寶月夜聞箏》僅存殘曲?!犊奕孀印贰肚貥窃隆贰吨嘎沟礼R》《紫云娘》《采蓮舟》《細柳營》《哭晏嬰》《后庭花》《梨園樂府》等9種僅存目。所作雜劇《倩女離魂》最為著名。
《崔懷寶月夜聞箏》一劇久已亡佚,僅《北詞廣正譜》內(nèi)存有殘曲四支,內(nèi)容如下:
(送遠行)寒波照落暉,瀲滟漲玻璃,山色朦朧雨亦奇。若共西施兩處比,淡妝濃抹相宜。
(鬼三臺)非今日,關(guān)前世,大剛來則是夫妻福齊。比及見客儀,在梧桐樹底,受君恩不離寢殿里,我行云倒嫌楚岫低。指望著萬里前程,倒閃得我三梢末尾。
(綿搭絮)你不疾快報與高圭?。—q兀自等甚的?這期間船到江心補漏遲!當(dāng)日搬弄我的是高圭,今日個事發(fā)也怎離你?
(拙魯速)眼見得連累,委實怎伶俐,教帝主行奏知,手詔單單赦了你罪。我覷也至容易,他每覷沒有恩義,叫悄悄入宮闈,只告舞霓裳楊貴妃。
元賈仲名《錄鬼簿續(xù)編》于此劇題下注有“高力士合成鶯燕” 一行,若照元劇體例排比起來,則為:
題目:高力士合成鶯燕
正名:崔懷寶月夜聞箏
除了鄭光祖這一雜劇外,另一元代雜劇作家白樸也曾以這一故事為題材,撰有《薛瓊瓊月夜銀箏怨》雜劇,但鄭光祖這部雜劇已完全失佚,連殘曲都沒有遺留下來。
南戲中也有崔懷寶戲文,《南曲九宮正始》第四、第五、第九冊內(nèi)存有殘曲十一支,這些殘曲都屬游賞之詞,一點情節(jié)都沒有,因此也就使人無法鉤稽戲文的內(nèi)容。
關(guān)于崔懷寶和薛瓊瓊的戀愛故事是怎樣的呢?南宋皇都風(fēng)月主人編的《綠窗新話》和曾造編的《類說》中引《麗情集》云:“薛瓊瓊,唐開元宮中第一箏手。清明日,上令宮妓踏青;狂生崔懷寶竊窺瓊瓊,悅之,因樂供奉楊羔潛班中待之。羔令崔作小詞,方得見薛。崔乃吟曰:‘平生無所愿,愿作樂中箏。近得佳人纖手指,砑羅裙上放嬌聲,便死也為榮。羔飲懷寶以熏肌酒一杯,曰:‘此常春草所造,亦云千歲藟草,可令白發(fā)變黑,致長生之道。崔后調(diào)補荊南司錄參軍,瓊瓊因理箏,為監(jiān)軍所取赴闕。明皇賜瓊瓊為崔妻?!?/p>
二書的引文非常簡略,對崔、薛二人的戀愛和結(jié)合的經(jīng)過只字未提,《歲時廣記》卷十七引《麗情集》,記載就比較詳細:明皇時,樂供奉楊羔,以貴妃同姓,寵幸殊常,或謂之羔舅。天寶十三載,節(jié)屆清明,敕諸宮娥出東門,恣游賞踏青。有狂生崔懷寶,佯以避道不及,映身樹下,睹車中一宮嬪,斂容端坐,流眄于生。忽見一人,重戴,黃緣衫,乃羔舅也。斥生曰:“何人在此?”生惶駭,告以竊窺之罪。羔笑曰:“爾是大憨漢,識此女否?乃教坊第一箏手。爾實有心,當(dāng)為爾作狂計,今晚可來永康坊東,問楊將軍宅?!鄙葜x而去。晚詣之。羔曰:“君能作小詞,方得相見。”生吟曰:“平生無所愿,愿作樂中箏。近得佳人纖手指,砑羅裙上放嬌聲,便死也為榮?!备嵯?。俄而遣美人相見,曰:“美人姓薛,名瓊瓊,本良家女,選入宮為箏長。今與崔郎奉箕帚?!笔侨?,宮中失箏手,敕諸道求之不得。后旬日,崔因調(diào)補荊南司錄,即事行李。羔曰:瓊瓊好事崔郎,勿更為本藝,恐驚人聞聽也。遂感咽敘別。自是常以唱和為樂。后因中秋賞月,瓊瓊?cè)」~經(jīng)之。聲韻不常。吏輩異之,曰:“近來索箏手甚切,官人又自京來。遂聞監(jiān)軍,即收崔赴闕,事屬內(nèi)侍司?!鄙鸂钤疲骸皸罡崴n?!备崆缶荣F妃,妃告之:“是楊二舅與他,乞陛下留恩?!鄙仙庵轮假n瓊瓊與崔懷寶為妻。
《歲時廣記》所引,記崔、薛二人結(jié)合的經(jīng)過很詳細,當(dāng)是(麗情集)的原文。不過里面沒有楊羔給崔懷寶喝熏肌酒的事,不知道是《歲時廣記》刪了呢,還是《綠窗新話》和《類說》別有所本。
趙景深教授在《九宮正始與宋元戲文》中說:“元鄭光祖有雜劇《崔懷寶月夜聞箏》,現(xiàn)存佚文越調(diào)·送遠行一套,我已在《元人雜劇輯逸》中錄出。大約此劇的女主角是唐宮的侍兒或?qū)m女,曾在梧桐樹下弄箏,為崔懷寶所聞所戀,后卒成歡好事,為高圭所覺,其間曾有波折。元曲所敘,正是事發(fā)之時,宮女想要自首,崔懷寶則尚猶豫未敢。后來,大約在端午或端午以后不久,他們就偕逃了?!?/p>
這推測有錯誤的地方:第一,崔、薛二人是由踏青相遇的,不是瓊瓊在梧桐樹下弄箏,為崔懷寶所聞所戀。第二,說事“為高圭所覺,其間曾有波折”是不對的,高圭是撮合他們二人姻緣的人,而不是破壞他們好事的人。元曲所敘不是事發(fā)之時,而是事發(fā)之后,當(dāng)時高圭并不在場,事情也并非高圭所覺,讀瓊瓊唱綿搭絮曲:“你不疾快報與高圭啊!猶兀自等甚的?就可知事情發(fā)生波折與高圭無關(guān),而是瓊瓊要崔懷寶趕快去報告高圭,足證高圭有力量搭救他們。第三,就南戲《崔懷寶》赴任途中的唱詞來看,他們的“偕逃”是在黃梅時節(jié),并不是“端午或端午以后不久”;端午時節(jié),他們已在任所一同慶賞,絲拴玉臂,艾懸朱戶了。
不過趙景深很快就更正了他自己的錯誤。他在《元人雜劇鉤沉》之中《崔懷寶月夜聞箏》條的說明中說:“就綿搭絮與拙魯速二曲觀之,乃崔懷寶、薛瓊瓊賞月彈箏事發(fā)后,欲托高圭請楊貴妃在明皇前說情放赦,大約將原來之楊羔改名為高圭。”又說:“賈仲明《錄鬼簿續(xù)編》此劇題下注有‘高力士合成鶯燕一行,則劇中所說之高圭即為高力士。”
這兩條推測比較接近事實。不過這里又產(chǎn)生兩個問題:第一個是高圭是否即為高力士?我的回答是:“是”。元劇中的“題目”都和劇情有關(guān),賈仲明《錄鬼簿續(xù)編》既在此劇下題“高力士合成鶯燕”一行,則撮合崔、薛姻緣的當(dāng)是高力士無疑。而(綿搭絮)中又云“當(dāng)日搬弄我的是高圭”,則高圭很可能就是高力士。第二個是鄭光祖為什么要把楊羔改為高圭?這也不難解釋,大概鄭光祖因為楊羔雖和貴妃同姓,寵幸殊常,但他是個樂供奉,不是凈身宮監(jiān),不能直入宮闈,對于劇情的發(fā)展有窒礙,并且楊羔的名字不像高力士那樣為一般人所熟悉,所以將楊羔改為了高力士。元雜劇有很多增飾改換情節(jié)的事,本劇當(dāng)然也可能有這種情況。
至于鄭光祖的《崔懷寶月夜聞箏》一劇的劇情梗概,大致如下:
第一折的情節(jié)是:清明節(jié)薛瓊瓊在御苑中賞花,聞明皇敕諸宮娥出東門,游賞踏青,便和宮中諸姐妹結(jié)伴乘車前往曲江池。恰好有書生崔懷寶也來踏青,看見宮娥的車子到來,假裝避道不及,藏在梧桐樹下偷看,看見了薛瓊瓊,正當(dāng)四目相視,彼此有情,無計通款曲時,結(jié)伴送宮娥出來的高力士發(fā)覺了,向崔喝問:“誰在這里?”崔嚇了一跳,慌忙告罪。高力士笑說:“你是個大傻子!你認識這女子嗎?她是教坊第一箏手。你如果有心,我可以代你設(shè)法。今晚可到永康坊東高宅里來?!贝薨葜x辭去,到晚上如約來到高宅。高力士說:“你能夠作一首小詞,我就引她和你相見。”崔就吟詞道:“平生無所愿,愿作樂中箏。近得佳人纖手指,砑羅裙上放嬌聲,便死也為榮?!备吡κ看笙?,請崔喝了一杯熏肌酒,說:“這酒是常春草又名千歲藟草做的,喝了能使人白發(fā)變黑,長生不老。”接著便引崔到花園里和美人相見,對他說:“美人姓薛,名瓊瓊,本是良家女兒,被選入宮做箏長?,F(xiàn)在就把她許配給你?!贝摅@喜拜謝,和瓊瓊同回,結(jié)為夫妻。
第二折描寫宮中失了箏長,明皇下詔諸道尋找,卻不知道瓊瓊原在長安,自然遍尋無著。過了十天,崔調(diào)補荊南司錄參軍,攜瓊瓊赴任。高力士前來送別,對瓊瓊說:“你好生侍奉崔郎,切莫再彈箏,你的箏彈得太好了,恐怕驚人聞聽,要暴露出你的行藏?!杯偔偞饝?yīng)了,兩人感念高力士對他們的恩情,分別時不覺流下淚來。他們赴任時正是黃梅時節(jié),一路上山光水色,游目騁懷。到任后,夫妻倆常以唱和為樂,生活非常美滿幸福。
第三折寫崔、薛二人中秋賞月,崔要求瓊瓊彈箏,瓊瓊起初不肯,后因不忍過拂崔意,只好取箏來彈,聲韻優(yōu)美,非普通人所能彈奏得出,衙中的一班小吏聽見了,都很詫異,互相交頭接耳地說:“近來朝廷有詔書,索彈箏能手薛瓊瓊很急;這官人又是從京里來的,不要他的夫人就是薛瓊瓊罷?!北闳ジ嬖V監(jiān)軍。監(jiān)軍前來查訪,見果然是瓊瓊,便把她收押進京。崔戀戀不舍,瓊瓊叫他趕快去報告高力士,轉(zhuǎn)請楊貴妃搭救。并安慰他,叫他不要擔(dān)心,說這事很容易解決,只要托高力士去告知楊貴妃,向明皇求情,就可以下手詔赦他的罪。
第四折寫崔、薛二人先后到京,由內(nèi)侍省審問。崔在狀詞中說是“高力士所賜”。內(nèi)侍省都是太監(jiān),因為高力士在明皇和貴妃前非常得寵,不敢深究。同時高力士也得悉崔狀詞中牽涉到他,連忙去向楊貴妃求救。貴妃對明皇說:“是力士給他的,請陛下開恩?!泵骰蕫圪F妃,言無不從,便下旨賜薛瓊瓊與崔懷寶為妻。
全劇四折的情節(jié)大致如此。就現(xiàn)存的四支殘曲來看,(送遠行)似在第二折內(nèi),是赴任途中贊賞景色之詞,(鬼三臺)等三曲都在第三折內(nèi),是瓊瓊彈箏事發(fā)以后的唱詞。
南戲中的《崔環(huán)寶》戲文,當(dāng)較元雜劇為長。南戲大都長達數(shù)十出,《南曲九宮正始》內(nèi)所存有《崔懷寶》戲文殘曲十一支,其中有慶賞端陽、慶賞七夕等唱詞。就這十一支殘曲來看,如果和鄭劇排起次序來,當(dāng)在(鬼三臺)第三曲之前,也就是在瓊瓊賞月彈箏事發(fā)之前。
另外,“月夜聞箏”四字不是指崔、薛的相遇,而是指他們二人結(jié)合后中秋之夜賞月聞箏。所以鄭光祖把它取作了劇名。
《崔懷寶月夜聞箏》這個故事發(fā)生在盛唐,廣泛流傳于宋、金、元時期。中唐以下,已有人為此事吟詩撰文,崔懷寶有一首《憶江南》(《全唐詩》卷891)當(dāng)是這個故事產(chǎn)生的依據(jù)。晚唐溫庭筠寫的一首七言絕句《彈箏人》也是緣此而發(fā)的。
后來這個故事被南宋皇都風(fēng)月主人編入《綠窗新話》,可知這個故事早在北宋時期就已廣泛流傳。到了金元,搬演為戲曲者頗多,金院本有《月夜聞箏》一本,著錄于《輟耕錄》。雜劇有元人白樸的《薛瓊瓊月夜聞箏怨》,鄭光祖的《崔懷寶月下聞箏》,均著錄于鐘嗣成撰寫的《錄鬼薄》中。元人鄭光祖的雜劇在《永樂大典》里也有存目??上珓《家咽?,僅在《太和正音譜》《北詞廣正譜》《雍熙樂府》中錄有支曲。除了以上詩文戲曲所寫崔懷寶與薛瓊瓊的愛情故事之外,尚有《北窗志異》《詩余廣選》《劍俠傳虬髯叟》和《曲??偰刻嵋肪矶濉队耨R佩》一劇,記載較為詳細。不過《北窗志異》等書將崔薛的戀愛改為秀才黃損與賈人之女裴玉娥的愛情糾葛,薛瓊瓊則為應(yīng)選入宮的第一箏手狹邪之女。這恐怕是根據(jù)雜劇的再度創(chuàng)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