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華
摘要:教師不僅要會上課,還要會評課。文章通過列舉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六年級下冊《夾竹桃》這篇課文的第1課時教學評課為例,從綜觀全程、聚焦課堂、關注素養(yǎng)、反思不足四個方面具體闡述了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評課,從而幫助執(zhí)教者提高教學素質,獲得最理想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觀全程;聚焦課堂;關注素養(yǎng);反思不足;有效評課
學會評課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一種提升教師素養(yǎng)的能力表現(xiàn)。評課教師可以從一節(jié)語文課教學中了解執(zhí)教者具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素質,如教學目標設定是否明確,教材內容解讀與處理是否合理,教學過程設計是否優(yōu)化,教學方法運用是否靈活,多媒體輔助教學是否有效,教學產生效果是否良好。另外,評課教師還可以從課堂評價語言、板書設計、黑板字書寫等方面評價執(zhí)教者的基本功是否扎實,等等。小學語文課堂評價可以先從觀念入手,整體考慮,再注重細節(jié),講究方法,最后進行全方位評價。下面,筆者結合學校一位教師教學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六年級下冊《夾竹桃》這篇課文的第1課時來談談有效評課的應然之舉。
一、綜觀全程,整體評價
聽完一節(jié)課后,評課教師應該結合執(zhí)教者所授課的課型、內容,以及對執(zhí)教者教學全程的整體印象進行總體評價。例如,聽了執(zhí)教者教學《夾竹桃》這篇課文后,筆者認為課上得真實、扎實、樸實,正如作者季羨林先生的散文,質樸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秺A竹桃》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描繪了在萬紫千紅、五彩繽紛的花季里,夾竹桃的可貴韌性和花影迷離的動人情境,表達了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課文適宜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從朗讀中感悟作者對夾竹桃的贊美。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白x”是閱讀教學永恒的主題。執(zhí)教者在教學中充分地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引導學生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感悟、體驗,從而得到了語言訓練,受到了情感熏陶,獲得了思想啟迪,真正實現(xiàn)了閱讀是教師、學生和文本的對話。
二、聚焦課堂,逐項評價
1.教學目標是否正確制定
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過程,也是共同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過程。教學目標既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又是教學的歸宿,它所體現(xiàn)的不僅是一系列的知識點和能力點,還是一種情感價值觀。教學目標的正確制定和達成,是衡量一節(jié)課成功與否的主要標準之一。因此,評課首先要評教學目標。例如,《夾竹桃》這篇課文第1課時的教學目標,執(zhí)教者是這樣制定的:(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無……不……”和“無不”等詞語造句;(2)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的三、四自然段,在自讀自悟中感受夾竹桃花期之長、韌性可貴的特點,品味課文的語言;(3)借助畫面,感受意境,指導誦讀,體味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執(zhí)教者的課堂教學三維目標非常明確,符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標準》)和教材的要求,與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相適應,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寓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育于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例如,執(zhí)教者課前讓學生搜集資料,介紹夾竹桃這種植物,既培養(yǎng)和提升了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又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課文的濃厚興趣。
2.教學思路是否清晰嚴謹
一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是否清晰,結構是否嚴謹,也是評價課堂教學高效的一個標準。評課教師對執(zhí)教者的教學思路進行分析,一方面,要對教學思路的設計是否符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另一方面,還必須要求教學思路新穎、獨特,具有獨創(chuàng)性。例如,在設計《夾竹桃》這篇課文的教學思路時,執(zhí)教者能從教材解讀、學情分析、教法學法的選擇、目標設定及環(huán)節(jié)安排上進行思考,教學思路非常清晰,課堂結構也很嚴謹。由課前激趣導入揭示課題,到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再直奔重點品讀感悟,最后設置懸念布置作業(yè)。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環(huán)環(huán)相扣,而且環(huán)節(jié)時間安排也非常合理。
3.教學方法是否靈活多樣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評課教師在分析執(zhí)教者教學方法時要注意看教學方法與實際教學內容是否相符,是否滿足多樣化的要求,有沒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例如,在教學《夾竹桃》這篇課文時,執(zhí)教者在教學中語文意識很強,能把握住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點來教學,能依據(jù)《標準》要求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意識和理念,教學方法靈活多樣,如激趣式、啟發(fā)式、談話式、探究式等。尤其注重“讀”的形式多樣化。執(zhí)教者注重通過多種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朗讀,如默讀、自由讀、引讀、范讀、配樂讀、師生、生生互讀等,通過多種方式的讀來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讀著讀著,學生就能把課文讀得充分、讀得精彩,讀出了課文要表達的感情,也讀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由品賞朗讀到領悟情感自然也就水到渠成。由此可見,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讓課堂教學變得更有生氣,更加靈動。
4.教學效果是否目標達成
評價一節(jié)課上得成功與否,課堂教學效果是一項重要依據(jù)。因此,評課教師應該關注執(zhí)教者在課堂教學中該做的事、能做的事有沒有做好;學生該做的事、能做的事有沒有做好。如果師生都做好了該做的事、能做的事,教學效果就不言而喻了,一定是一節(jié)成功的課。就語文教學的本質而言,教師教的水平集中體現(xiàn)在學生學的效果上,所以教學應該追求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讓師生共同享受教學的過程。例如,在教學《夾竹桃》這篇課文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目標達到了教學要求,學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進步,受益程度高。學生不僅學會了閱讀方法,而且還掌握了寫作技巧。課堂上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全過程,積極思考,敢于并善于提出問題,有創(chuàng)新精神,課堂氣氛活躍。
三、關注素養(yǎng),綜合評價
評價一節(jié)課,除了對執(zhí)教者課堂教學進行全面、有效的評價之外,還應對執(zhí)教者的基本素養(yǎng)進行綜合評價。評價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主要看其基本功是否扎實,如課堂評價語言是否豐富,板書設計是否合理,書寫是否規(guī)范美觀,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是否嫻熟等方面。例如,在教學《夾竹桃》這篇課文時,執(zhí)教者的基本功非常扎實,知識底蘊也很豐富,課堂語言充滿激情和感染力。尤其是課堂教學中每一段過渡語都銜接有序、優(yōu)美動聽,使得教學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密相連。對學生的激勵語言和激勵方式也豐富多彩、及時有效,產生了很好的激勵作用和導向作用。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執(zhí)教者的板書全面而簡潔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的脈絡。板書規(guī)范美觀,書寫嫻熟。另外,執(zhí)教者多媒體信息化技術運用熟練,課件設計精美,把文字、圖片、視頻、動畫、音樂等各種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適時的播放,起到了很好的輔助教學的作用,既突出了重點,又突破了難點。
四、反思不足,幫助改進
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梢哉f,即使一節(jié)成功的課也會存在或多或少的敗筆之處,正視不足能讓我們更快地成長。因此,評課教師在肯定教學中的亮點之外,還應指出不足或值得大家商榷的地方。一方面,能很好地幫助執(zhí)教者在今后的教學中得以進步;另一方面,也為開展教研活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例如,在教學《夾竹桃》這篇課文中的“夾竹桃的韌性”這個自然段時,執(zhí)教者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但是給予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討論、交流的時間過短,以至于沒有取得很好的實效。學生在交流時能準確找出描寫夾竹桃韌性的句子讀一讀,但是談得不夠透徹。在今后的教學中,要給足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注意合作學習的實效性,而不是僅僅為了走形式。
五、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課程改革的深入,教師的教育理念也要與時俱進。教師不僅能上課,還應多聽課,更要會評課。筆者認為,教師評價一節(jié)課,如果堅持了上述評價標準,以人為本,以文為本,就能做到點評到位、精準、全面。教師在課堂教學實際操作過程中,能做到上述幾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就是一節(jié)成功的課,教學效果就會非常顯著。
參考文獻:
[1]榮葉紅.教師評課之我見[J].新課程(中),2015(4).
[2]趙紅梅.新教師應通過“聽評課”提高教學水平[J].中國教育學刊,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