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平 郭政華
摘要: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中國人民展現(xiàn)了強大的中國精神、中國文化、中國力量、中國效率。面對困難,中華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身邊,眾志成城,全力抗疫。在抗疫中,涌現(xiàn)了眾多感人肺腑的故事,顯現(xiàn)了中國人民共克時艱的精神風貌,也積累了寶貴的抗擊疫情的經(jīng)驗。在這樣特殊而又關鍵的時期,怎么樣利用思政課和主題班會將疫情防控的重要精神、重大舉措和感人事跡融入教學過程,不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進而向世界彰顯中國力量,分享中國抗疫經(jīng)驗,講好中國戰(zhàn)“疫”故事,成為高校思政工作者的重要迫切任務。
關鍵詞:思政課;主題班會;抗疫故事
大疫當前不言退,在疫情防控期間恪盡職守、默默奉獻、舍生忘死、沖鋒陷陣的人與事,可謂不勝枚舉。借助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可以更好地向世人展現(xiàn)中國人民在抗疫期間,展現(xiàn)出來的強有力的領導能力、組織能力、動員能力、執(zhí)行能力;可以更好地展現(xiàn)我國軍人、科研人員、醫(yī)護工作者、志愿者、黨員領導干部在疫情期間,舍小家為大家、赴湯蹈火、不畏艱難、吃苦奉獻、拼搏爭先的樸素作風;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如何“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共克時艱;武漢及湖北人民如何識大體、顧大局,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等等?;诖?,我主動收集這些把“抗疫”小故事并把它融入到《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當中。
第一,講好中國戰(zhàn)“疫”故事,要善于用客觀事實說話,講好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和組織抗疫的故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黨委政府堅持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在講到怎么樣遵守網(wǎng)絡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時,我們最能想到的是面對網(wǎng)絡謠言如何進行區(qū)分和辨別。當前社會是一個網(wǎng)絡信息化時代,4G網(wǎng)絡的快速普及以及5G網(wǎng)絡的躍躍欲試,給如何更好傳播事實,打擊謠言提出了挑戰(zhàn)。疫情發(fā)生以來,各種謠言漫天飛舞,可以算得上“群魔亂舞”了。為此,面對“疫情”當中的一些網(wǎng)絡謠言,我利用一些因為隨意發(fā)布虛假消息而被逮捕的新聞進行講解,告誡學生要做好防護工作,不要傳播各種沒有得到官方確認的消息,要始終相信我們的黨和政府,不要被一些居心叵測之人利用大家面對突發(fā)事件的緊張心理而采取一些不理智、不正確的做法,進而破壞良好社會秩序。而且疫情發(fā)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吸取抗擊“非典”的教訓,多次舉行聯(lián)防聯(lián)控新聞發(fā)布會,直面群眾關心的生活、生產各種事情,每天發(fā)布疫情實時動態(tài),用事實說話。尤其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更是不斷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對抗疫進展、人們群眾生活等大家最關心的事情進行解答。講好抗疫故事,得說真話、講真相、道真情,帶著感情去講,才能讓人想聽。從這些真話中,不斷提高他們的網(wǎng)絡道德意識,堅定他們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
第二,講好抗疫故事,要講好中國人民團結合作、共克時艱的故事。在講到“新時代大學生怎樣才能做到向上向善 知行合一”時,抗擊炎疫中涌現(xiàn)出來許多感人的故事足以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榜樣??箵粢咔槭且粓鲆咔榉揽氐娜嗣駪?zhàn)爭,中國人民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團結合作展現(xiàn)了中國速度、中國力量、中國效率。全國共有來自29個省區(qū)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軍隊的四萬多名醫(yī)護人員馳援抗疫一線,面對防疫物資短缺,他們和湖北的十多萬醫(yī)護工作者克服困難、團結合作全力以赴救護患者.以李蘭娟和鐘南山院士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多次深入病房一線,全方位的了解病毒特點及其傳播規(guī)律,加緊研制藥物;還有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社區(qū)和鄉(xiāng)村的群防群控工作,不斷自發(fā)籌款,在外留學生也通過各種渠道為祖國籌措防疫物資。在他們身上涌現(xiàn)出了愛的關環(huán),尤其是把快遞小哥也請到了國家級的發(fā)布會中,更好詮釋了良好的職業(yè)道德、集體主義原則。在抗擊疫情中,我們當中許許多多的同學也加入到家鄉(xiāng)抗疫志愿服務中,他們幫助做好車輛、行人體溫監(jiān)測工作和預防工作。在課堂講解中,通過語音連線的方式,讓學生分享他們的抗疫故事,引導更多學生不斷向他們身邊的道德模范學習,引導他們積極參加志愿活動,進而不斷提高道德情操。
美國文學家愛默生所言:語言是一座城市,每個人都可以為這座城市的建設添磚加瓦。中國是發(fā)展變化著的中國,講好中國戰(zhàn)“疫”故事,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分子,都可以貢獻自己的力量。怎樣講好這些故事,需要每一個思政工作者去努力。如何更好講好這些故事,我也進行過一些思考:借助抗“疫”之事,暖化人心?!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思政課中的理論需要有意思的素材去支撐和承托,只有充分發(fā)揮好“事”,才能更有助于學生積累“德”。借助這些有事,可以讓學生及時關注我們德黨和政府,解決好他們關切德事情,從而達到教育的潤物細無聲。
作為一名學生工作者,要不斷發(fā)揮思政課和主題班會,知識傳授、情感體驗、思想引領、價值塑造、方法啟迪的載體作用,用好疫情防控“教科書”,注重故事、理論和方法的結合,才能講好抗疫故事,彰顯中國力量。
參考文獻:
[1]馬春燕.來華留學生:中國故事講述者與國家形象宣傳員[J].社會科學論壇,2017,(12).220-229.
第三,[2] 肖蓉.貴州省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研究[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18,(34).167-168.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4.094.
第四,顧明遠,丁瑞常.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新時代比較教育:應變與堅守[J].比較教育學報,2020,(1).3~9.
作者簡介:
張小平(1989—),女,漢族,甘肅平?jīng)鋈?,陜西鐵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