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玉吉
摘要: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下,各個學科的教學改革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而“以學生為中心”無疑是這場改革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而對于這一教學目標的達成,情境教學時非常具有效果的教學手段。在新的教育形勢下,當前的高中地理教師需要優(yōu)化創(chuàng)新自身教學方式方法,注重情境創(chuàng)設與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以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營造,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積極性。
關鍵詞:高中;地理;情境教學
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計劃的引入具有一定情緒色彩、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強化學生學習體驗,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理解教材的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式的科學運用,一方面是可以轉變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增加地理教學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是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提升學生學習地理的樂趣。隨著教育教學的改進,原本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改變,在高中地理課堂中,更多的教師認識到情境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如何進行情境教學的科學高效運用,則是當前廣大高中地理教師進行關注和研究的重點課題。
一、利用現(xiàn)代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網絡信息化的水平越來越高,信息技術已經逐漸覆蓋到社會的各行各業(yè),高中學科的教育教學自然也不例外。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發(fā)展,實行新的教育方式在高中課堂教學過程中已經成為必然的發(fā)展要求。教師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以視頻、圖片、動畫的方式將靜態(tài)的教學內容動態(tài)化,并引導學生進行反復的觀看,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地理學生的興趣,還能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
例如在教學《水土流失及其危害》這一課程時,為了形象的讓學生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以及引發(fā)問題發(fā)生得因素,教師可以在課程教學開始前,在把握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在網絡上搜集不同地區(qū)水土流失的影像,以及當地人民生產生活狀態(tài)的采訪視頻,制作成課件的形式帶入到課堂,引導學生進行觀看。讓學生通過自己親眼所見,感受當地人們對于水土流失的看法,并結合自己所學說說除了課件展示外的其他危害。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播放自制的水土流失模擬動畫視頻,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觀看,感受水土流失的過程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有哪些影響因素,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以此讓學生逐步了解我國水土流失的嚴峻現(xiàn)狀。通過這一趣味教學方式的開展,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認識到人類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重要性。
二、科學設置問題教學情境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常常是以知識灌輸和技能訓練為主,讓學生被動的接受和掌握知識,嚴重忽視學生發(fā)現(xiàn)和探究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因此要想切實的促進現(xiàn)代教學向著素質教育發(fā)展,就必須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而問題情境教學是通過層層設問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科學教學手段,教師應深化課程教學與問題設置的整合,以密切貼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問題設置,從而不斷挖掘學生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學《影響工業(yè)區(qū)位的因素》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以教材中的素材或是當地某一工廠為例,為學生提供工廠的布局情況,然后讓學生結合所學思考以下問題:有水污染的工廠應該布局在哪里?有大氣污染的工廠應該布局在哪里?讓學生結合課程學習知識,分析當地的氣候、地形、水文等特點,讓學生感受到針對不同的工廠性質,當地的自然和人文因素對其起到的影響有多大。同時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當地城市的自來水廠、鋼鐵廠的布局情況,引導學生分析這些工廠所在地是否合理?以問題的設置,為學生的思維思考提供可參考的方向,學生可以真正的投入到地理課程學習中,學習效率也將獲得極大的增強。
三、理論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
素質教育要求采用生活化教學,以便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將地理知識與學生的實際進行有機的結合,并在這一過程中將生活常識作為教學的切入點,在教學設計中切實注重生活化內容的應用,為學生創(chuàng)設科學且富有趣味性的生活化情境,有助于在強化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地理知識點學習,使得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我國水資源的區(qū)域分布》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探尋目前中國水資源緊張的形成原因,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問題的提出、分析和解決。在具體的活動開展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以生活實例為出發(fā)點,列舉在生活中常見的水資源浪費現(xiàn)象并總結歸納,同時讓學生去網絡上搜集資料,看看南方和北方的水資源分布,將其狀況進行整理,最后將人為和自然因素進行總結寫成報告進行提交。讓學生從生活出發(fā)聯(lián)系學習內容,全面的了解到生活中水資源的緊張短缺除了自然元素還有人為因素,學生的學習體驗增強,對教學內容形成深刻記憶,也能為下一個教學知識點打下夯實基礎。
總而言之,要想改善部分學生地理學習效率不高的問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無疑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作為新時代教育工作者,應注重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優(yōu)化自身教學方式方法,提高情境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以促進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果獲得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曉飛.高中地理課教學中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33):183-184.
[2]段華玉.巧設情境,提高地理教學效益[J].學周刊,2015(2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