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課堂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是要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有濃厚的興趣,能夠主動自覺地對語文內容進行探索。蘇霍姆林斯基說:“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藥。”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是點燃渴望知識火藥的導火索。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對學生未來的人生來說有巨大的好處。那么,如何去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就成了所有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個問題,筆者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對以上問題作出了總結。
一、教師情緒飽滿,教學語言優(yōu)美
教師的情緒能夠影響學生上課的情緒,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教學的時候應當情緒飽滿,用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學生的情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保持一種高昂的精神狀態(tài),不能懶洋洋或者有氣無力,必須要讓學生看到教師是能夠時刻保持戰(zhàn)斗力的,以便能夠讓學生以教師為榜樣,始終在課堂上保持良好的注意力。
教學語言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力求教學語言優(yōu)美,生動而幽默風趣,利用語言的魅力去感染學生,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教學語言應該盡量簡單明了,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地表述出來,教師要把自己高高在上的架子放下,用最平易近人的語言去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在課堂教學中從多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虼思ぐl(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當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去尋找學生的興趣點,然后在課堂上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語文課堂變成學生探索語文知識的樂園,讓學生能夠充分地在這個樂園中去玩耍,去探索知識。
例如,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古代詩詞,而學生對這些詩詞的理解存在很多的障礙,也就造成學生對詩詞學習沒有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形式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去尋找與詩詞相關的背景視頻,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視頻一般都會結合各種歷史記載、歷史背景等進行解說,視頻中還會有各種各樣以歷史背景創(chuàng)作的動畫、場景等,這些都能夠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在教學古代詩詞的時候,讓學生聽一聽名家對于相關古代詩詞的朗讀,在聽朗讀的過程中,讓學生閉上雙眼去充分想象古代詩詞所描寫的場景,為學生構建一種身臨其境的情景,然后讓學生利用文字去記錄下自己想象當中的情景,以便能夠加深學生對于詩詞的理解,從而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將競爭引入課堂,激發(fā)學生興趣
學生是有爭強好勝的心理的,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心理,將競爭引入語文課堂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競爭。在競爭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站在中立的角度,讓學生去自由地闡述自己的觀點,讓學生從提出問題、探究過程、實例驗證、思考結論等幾個方面入手,形成一套完整的探究過程,以便讓學生能夠在緊張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增強學生的競爭能力。因為語文內容的開放性,很多問題并沒有標準的答案,這就給了教師在課堂上利用競爭去教學的空間,學生的思考結果只要沒有偏離大的方向,教師就應當給予積極的評價,以便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更好地去進行學習,從而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更加有動力,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進行寫作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寫作結構是利用倒敘好還是插敘好”這個問題進行競爭,學生可以分為兩個對立面,一邊的學生認為寫作應當利用倒敘比較好,另一邊的學生認為文章結構利用插敘比較好,于是雙方進行了有力的陳詞。認為倒敘好的學生覺得倒敘能夠充分調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先將結果告訴讀者,讓讀者先有自我想象的空間,然后帶著一種期盼去閱讀文章,更能夠讓讀者去品味其中的韻味。而認為插敘好的學生覺得插敘能夠在保證故事的整個敘述不間斷的情況下,插入一些與故事相關的回憶或者是說明,能夠有效地去構造人物的性格特點,使得故事更加的飽滿。然后學生列舉了利用不同的敘述方式進行故事敘述的文章,并分析了其中的文章結構。只有學生在競爭的過程中獲取了更多的知識,對倒敘和插敘有了充分的了解,在寫作的過程中對兩種方法運用得非常自如,才能夠幫助學生寫出更加優(yōu)秀的作品。
綜上所述,在語文課堂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需要教師有飽滿的情緒、優(yōu)美的語言,以便能夠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的課堂氛圍;需要教師利用各種的教學方法去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教師還需要將競爭的教學方式或者其他的教學方式引入教學的過程中,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非常大的幫助。因此,教師要從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提高教學的效率找到良好的途徑。
參考文獻:
徐元順.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0(29).
作者簡介:周悅,出生于1991年11月16日,女,漢族,吉林省德惠市人,學歷:本科,現(xiàn)職稱: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