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雪君 昌蕾
[摘要]《南方車站的聚會》采用黑色電影的視覺呈現(xiàn)和形式表現(xiàn),將黑色電影特有的構圖空間張力及光與影的美學魅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烘托氛圍,推動情節(jié),塑造人物的同時,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別樣的視聽盛宴。
[關鍵詞]黑色電影;電影構圖;電影色彩
《南方車站的聚會》是唯一一部入圍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的華語電影。由刁亦男執(zhí)導,胡歌、桂綸鎂主演。影片以南方某小縣城為背景,圍繞社會邊緣人物偷車賊、陪泳女、重案隊長以及小流氓等人,在三天三夜的封閉時間內(nèi)展開一場罪與責,人性與救贖的追擊漩渦。與導演的另一部作品《白日焰火》一樣,該影片被認為是黑色電影的本土化,具有典型黑色電影的視覺呈現(xiàn),但又有本土化的合理創(chuàng)新。
一、黑色電影與現(xiàn)實主義雜糅
黑色電影始于20世紀40年代,意為黑色的、黑暗的、憂郁的電影。保羅·施拉德在撰寫《黑色電影札記》時,將“夜景布光”“表現(xiàn)主義構圖”“側重構圖張力”“平衡演員和布景的照度”“依賴雨水營造氛圍”“著意浪漫敘事”以及“強化時間流逝的悲觀感受”列為黑色電影最為顯著的表現(xiàn)形式。
對于黑色電影,托馬斯·沙茨在其著名的《好萊塢類型電影》一書中曾提到“黑色電影本身是一個視覺和主題慣例的體系”。因此,要分析影片的視覺呈現(xiàn)首先要明白其主題意義。
《南方車站的聚會》可以說是將黑色電影的深沉與東方電影的詩意相互交織,呈現(xiàn)出了一幅混沌,壓抑,自然,真實的圖景。首先故事主要發(fā)生在野鵝塘,它是一個城市與郊區(qū)結合的城中村,屬于“三不管”的灰色地帶。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命運充滿著不確定性,不可預料無法掌握,其目標和愿望也最終無法實現(xiàn),其黑色主題訴求不言而喻。其次,在劇情方面并沒有結構化的矛盾沖突,打破了傳統(tǒng)敘事的連貫性,像一首散文詩,看似散亂卻有力量。最后,它將黑色電影的表現(xiàn)主義風格與紀實主義完美結合,在現(xiàn)實主義的場景中達到了超現(xiàn)實主義的表達。
二、《南方車站》的構圖張力
黑色電影的構圖張力優(yōu)先于影片人物的形體動作,其著重強化了空間對于角色的塑造能力,這些在《南方車站》中得到了完美的詮釋。導演多次將橫向運動和縱深運動放入同一個畫面當中,運用這種矛盾關系增強畫面的張力。不僅在視覺上給觀眾以沖擊,并且能夠很好的暗示人物的處境,表現(xiàn)人物的心理狀態(tài)。譬如“盜竊運動會”晚上,貓眼一行人騎著摩托車向畫面景深處疾馳,同時,后景上方一列火車正橫穿畫面。兩條運動路線形成交叉式構圖。兩種不同方向的速度感夾雜著仇恨情緒在景深處交叉相遇,一股緊張激烈,暴戾的氣息撲面而來,仿佛要將畫面撕裂。
黑色電影大量采用表現(xiàn)主義構圖,巧妙地運用畫面中各種線條,例如場景中的樓梯、公路等建筑都可以被作為斜線運用。斜線式構圖往往打破了人們心中的平衡關系,表現(xiàn)出動蕩,失衡,危險等場面。譬如周澤農(nóng)在火車站天橋下邊與劉愛愛交談時,運用樓梯作為遮擋物創(chuàng)造斜線,既切割了畫面,同時周澤農(nóng)只露出一半臉,表現(xiàn)出人物內(nèi)心的不安感,營造出一種緊張危險的氛圍。
另外影片中有兩處鏡頭的構圖十分相似,導演巧妙地運用這種相似構圖引發(fā)觀眾聯(lián)想,為劇情發(fā)展及背后意義給予暗示。開篇的“小偷開會”,以及電影中段的“重案組開會”,兩處的畫面構圖基本一模一樣,都是“老大”在地圖前講解,下面滿屋子的人在認真聽他分析。但是兩處畫面前者是在夜晚燈光昏暗的地下室,后者是在陽光明媚的警局辦公室;前者的“主講人”是小偷頭目,后者是重案組隊長。兩處巧妙地用構圖作為聯(lián)系,形成鮮明的對比,為接下來便衣警察調(diào)查偷車賊們做鋪墊,同時也暗示了接下來的劇情將是光明與黑暗的角逐。
三、《南方車站》的光影魅力
一部電影要想打動觀眾,不僅僅要依靠精彩緊張的情節(jié),還需要運用各種光影、色彩的藝術效果,通過藝術化處理以達到凸顯人物形態(tài),襯托環(huán)境氛圍、表現(xiàn)電影情感的目的。
(一)光影
黑色電影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對黑色夜景和幽暗密閉空間等場景的大量運用?!赌戏杰囌尽返墓适掳l(fā)生在三天三夜之內(nèi),但是他的夜戲占了幾乎百分之七十。因此為了使影像既能滿足夜景敘事的氛圍要求又能突出黑色電影的影調(diào)氣質,對于光和影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故事的講述、情感的烘托、氣氛的渲染都要產(chǎn)生強烈的效果。譬如第一場“小偷開大會”的戲,在狹小的地下室中,沒有燈罩的裸燈是唯一的光源,使畫面形成了強烈的明暗對比和高反差的暗黑影調(diào)氛圍;并且為主角周澤農(nóng)制造了完美的藏身陰影,表現(xiàn)了他壓抑,沉悶的性格特點。
有光就有影,影片中大量運用影子,影子成為了導演渲染氛圍,講述故事的利器。讓觀眾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便是周澤農(nóng)在回廊中被警察圍追。鏡頭內(nèi),主人公早就跑出了畫面,但是鏡頭并沒有隨著主人公移走,而是停留在墻上投射的主人公的影子上。不論主人公奔跑的動作多用力,無論主人公跑了多遠,他的影子始終困在墻上,凸顯出主人公無可奈何的困頓境遇,暗示了他做的所有掙扎都是徒勞,最終無法擺脫宿命式的結局。
《南方車站》將黑色電影本土化,在現(xiàn)實主義中完成超現(xiàn)實主義的表達,在高度真實的圖景中真正超越了現(xiàn)實。影片不僅展示了無比真實的殘破的筒子樓、錯綜復雜的小巷、廉價的賓館,而且大量運用了各色光源,為影片的真實生活營造出一種超現(xiàn)實的夢幻感。道路上的霓虹燈、汽車、摩托車上面的燈光、跳廣場舞的人們腳上鞋子的燈光...特別是霓虹燈的運用,既是煙火氣的代表,象征著市井生活,又因其色彩的多變而給觀眾帶去不同的感受,營造出一種賽博朋克的氛圍。
(二)色彩
色彩是人類觀察自然形態(tài)的第一要素,它可以直接影響人們的心理。觀眾可以直接感受到色彩帶來的刺激,心情也隨著不斷變化的色彩而變化。
首先,影片中有大量霓虹燈的使用,它經(jīng)常以單一顏色大面積出現(xiàn)。形成不同的色調(diào),這種色調(diào)的形成是光與色共同作用的結果。既能夠傳遞情感,烘托氛圍,還會形成一種獨特的審美風格,使畫面更具象征性和表現(xiàn)性。譬如,周澤農(nóng)和兄弟們在廉價破舊的小賓館中談論槍支的一場戲。窗外霓虹燈的色彩侵入房間內(nèi),畫面充斥著濃郁的高飽和度的紫紅色,并在墻上形成鮮亮的土黃色,反射在角色的身上和臉上。這里影片并沒有追求視覺上的美觀,大面積高飽和度的洋紅色和土黃色給觀眾強烈的視覺刺激,營造了一種媚俗的環(huán)境,壓抑的心理空間,以及詭異緊張的氛圍。這種夸張明艷的色彩也正象征著主人公濃烈的愛與恨。
其次,這種霓虹燈高飽和度媚俗色彩的大量的有意為之,為影片塑造了獨特的風格。譬如,警察在正在拆除準備重建的廣場上潛伏,尋找偷車賊的一場戲。在喧囂混亂的城中村中,廣場上跳廣場舞的人們鞋子發(fā)著紅色,綠色,黃色的光,燒烤攤明黃色的燈光,紅色的廣告牌,以及玩具車紫色綠色的光.....這些獨特的鄉(xiāng)土審美色彩元素,在壓抑緊張的黑色夜幕中,將粗糲的城鎮(zhèn)草根特色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形成一種時下流行的“土味金屬朋克”既視感,給人以魔幻現(xiàn)實的感受。這正是黑色電影本土化的風格體現(xiàn)。
另外,色彩在電影中還能夠參與人物性格的塑造及表現(xiàn)人物心理與處境的變化。《南方車站》女主角劉愛愛出場時,鏡頭首先對她的手部進行特寫,紅色指甲,紅色的上衣以及紅色的口紅,都在黑色的氤氳中顯得格外鮮亮,跳脫。紅色通常充滿刺激,令人興奮,側面暗示了劉愛愛輕浮的陪泳女身份。而到了后期,劉愛愛被更深入地卷入這場追逐中時,她的衣服由鮮艷的紅色變?yōu)榈驼{(diào)的黑色。與劇情的變化,和人物越來越危險,越來越不安的處境和心理相對應。
最后,色彩在表現(xiàn)黑色電影中美學暴力時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能夠為觀眾帶來視覺上的盛宴。黑色電影對暴力情節(jié)的描寫和敘述,往往既含蓄又直接。《南方車站》中,在筒子樓里,主人公反殺貓眼等人的一場戲。明黃色的燈光照進房間,房間內(nèi)光影交錯,黑色與黃色的搭配,往往給人以危險的預警。當周澤農(nóng)將雨傘戳入貓眼身體,雨傘穿腸破肚,撐開后,明黃色的逆光色調(diào)下,紅色的鮮血四濺開來,刺目的紅色沿著透明的傘面滑落。這種視覺色彩的突然變化,創(chuàng)造了一種血腥的美感,震驚人心。
結語
《南方車站的聚會》在黑色表達上既借鑒西方的黑色電影,又嫁接了本土的詩意風格,既有現(xiàn)實的敘述又有超現(xiàn)實的描繪。導演在視覺呈現(xiàn)上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并進行了自身風格化的探索,可以說是本土黑色電影的又一次成功嘗試。黑色電影特有的表現(xiàn)性構圖以及巧妙的光影運用和充滿超現(xiàn)實主義的色彩,不僅幫助完成了影片主題的深度表達,還通過一系列畫面鏡頭的交織連續(xù),為觀眾帶來一場久久不能平復的視覺盛宴和審美愉悅。
參考文獻:
[1]趙沂凡.淺析黑色電影概念的由來[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38(02):116-120.
[2]杜永康.好萊塢黑手黨題材電影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2013.
[3]翟婧宇.表現(xiàn)主義電影的美學特質與展現(xiàn)研究[J].陜西科技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