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吉偉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學形式更加豐富多彩,教學手段逐步現(xiàn)代化,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因此發(fā)生了積極的變化。但與此同時,新課改也給教師帶來了全新的挑戰(zhàn),要求教師具備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心態(tài),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來適應新的教學實踐的需要。生活化教學理念的實施,是課程改革的一大重要成果,也與素質教育的理念相契合,教師要積極利用這一模式,讓歷史教學課堂煥發(fā)生機與魅力。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 初中歷史 應用
自2001年以來,我國的課程改革就開始了,并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目前,在基礎教育當中,教學內(nèi)容脫離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以及缺乏對學生的個體關注成為了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歷史學科來講,主要表現(xiàn)為歷史教學功能的異化、歷史教材宏大敘事、歷史課堂教學僵化、歷史教育教學空間狹小,這樣不利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深入理解,也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可以完美地解決這些問題,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更好的歷史學習空間和環(huán)境。
一、初中歷史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1.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對人的學習導向是十分明顯的,強烈的學習興趣可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快樂。我們要知道,興趣并不是一個先天性的東西,而是可以后期培養(yǎng)的,關鍵是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某一事物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當中獲得愉悅感和成就感。歷史教學生活化,將歷史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復雜的歷史知識瞬間就變成學生可以駕馭的事物,拉近了與歷史知識之間的距離,有利于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萌發(fā)。
2.有利于延展歷史教學的廣度
歷史教學不僅僅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能力,包括文化修養(yǎng)、審美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合作意識,等等。學生也不僅僅屬于學校,更應該屬于社會。通過生活化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地思考,與現(xiàn)實當中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學生可以參與社會調(diào)查和社會實踐,在活動中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和溝通能力,這樣一來,歷史教學所賦予的功能就更加豐富。
3.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著名的哲學家羅素曾說:“須知層次多態(tài),乃是幸福本源?!闭巧鐣亩鄻有裕艠嫵梢粋€五彩斑斕的繽紛世界?,F(xiàn)代社會越來越注重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個性的健康發(fā)展也是生活教育的重要任務,如果一個人缺乏個性,那么他們的心理是不健康的。初中歷史生活化教學能夠拓展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狹小的課本中走出來,面對廣闊的歷史學習內(nèi)容,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綻放個性,健全人格。
二、初中歷史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1.了解和分析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學活動要圍繞學生來展開。生活化教學同樣也是如此,要將歷史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生活化教學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而不是聯(lián)系其他人的生活。因此,教師要想更好地開展好生活化教學,就要努力備課,對學生的認知能力做一個簡單的評估,了解學生的興趣需求以及知識背景,教師要學會預估學生可能會提出什么問題,這樣教師才能針對性地給學生以啟發(fā),也才能使生活化教學達到最理想的效果。
例如,在講到“戰(zhàn)后臺灣問題”時,我給學生播放了一部經(jīng)典的電影《悲情城市》,本以為可以借助這部影片幫助學生了解抗日戰(zhàn)爭之后的臺灣,沒想到學生看得一頭霧水,根本無法引起學生的共鳴,還有學生問蔣介石為什么要下令大肆屠殺???共產(chǎn)黨為什么沒有站出來救人呢?我被學生這些問題逗得啼笑皆非,原來學生對抗日戰(zhàn)爭之后的臺灣歷史根本不熟悉,基本上沒有聽說過“二二八事件”,聽到學生的提問,我很羞愧,因為我根本就沒有了解學生,沒有顧及到學生的感受,學生對政黨知識所知甚少。因此,教師在教學開始之前有必要和學生多交流,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以及學習特點,這樣才能為生活化教學打下基礎。
2.充分挖掘生活當中的歷史素材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教材是教師教學的主要依據(jù)。雖然說當前歷史教課書的編寫還是敘事過于宏大,但是這也是為了保障歷史的嚴謹與客觀,歷史教師不能原封不動地給學生展示教材內(nèi)容,應該用形象化的語言來敘述出來,其實,我們仔細觀察就可以知道,以部編版教材為例,教材當中有許多與生活相聯(lián)系的內(nèi)容,可以將生活化的素材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給予學生更好的歷史學習體驗。
例如,在學習“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這部分內(nèi)容時,從縱向上來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發(fā)生的時間距離現(xiàn)在不遠,我國也有許多的抗戰(zhàn)老兵。從橫向來看,我國的抗日戰(zhàn)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雖然沒有親歷過戰(zhàn)爭的殘酷,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卻以不同的形式融于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如電影和書籍以及各類紀念活動,等等。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辛德勒的名單》《南京大屠殺》《金陵十三衩》等,這些電影都以不同的視角展示了第二次世界戰(zhàn)爭,通過這些電影,學生可以看到戰(zhàn)爭的殘酷。
3.組織多樣的生活化學習活動
歷史具有過去性和不可逆性等特征,但是歷史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卻十分緊密。除了挖掘生活當中的歷史素材之外,也可以通過組織多樣化的生活化學習活動,來豐富學生的歷史學習體驗,調(diào)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其實,生活化的歷史學習活動可以有很多,比如,利用多媒體再現(xiàn)情境,編演歷史劇、歷史辯論賽,等等。當然,這些歷史課堂的學習活動,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與生活化的歷史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入到生活當中學習歷史。
例如,在講授“百家爭鳴”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讓學生分別選擇一個流派,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等,然后,對學生說:“假如有一個學生逃課上網(wǎng)吧,被老師抓住了,會怎么處理呢?請用你所代表的流派來闡述這一問題?!边@樣一來,就將學生的生活與歷史之間聯(lián)系起來了。在學習了“文化大革命”的相關內(nèi)容時,我讓學生采訪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文革”的人,并且使學生寫一篇采訪報告和小論文,如此一來,學生就會在多彩的歷史活動中學習了歷史知識。
4.創(chuàng)建科學的歷史教學評價機制
教學評價是歷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激勵學生成長和進步的重要手段。當前的初中歷史教學評價機制相對比較單一,就是以學生的分數(shù)為唯一的考核標準,不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也不關注學生其他各項能力的發(fā)展,這種評價機制對學生的發(fā)展是一種嚴重的阻礙。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建科學的歷史教學評價機制,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
例如,教師可以增加評價的內(nèi)容,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以及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比如,學生學習的能力、生存的能力、做人的能力,等等,這些都可以反映在歷史學習過程當中的。除此之外,評價方法要更加多元,如通過觀察、訪談、檔案、家長評價、學生互評等方式,將學生的成長記錄下來,引導學生全面地發(fā)展,這樣能夠讓生活化的歷史教學更加有效。
總而言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作為初中歷史教師,要努力栽種、用心澆灌,讓生活化教學的花朵綻放得更加燦爛,為學生的明天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空間。
參考文獻:
[1]王永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生活化淺探[J].成功,2011,(16) :211.
[2]杜曉娟.談初中歷史課堂中的生活化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5,(05) :47.
[3]黃寶成.關于初中歷史教學生活化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