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芳
【摘要】寫作能力一直是學生學習語文過程中一項最基本的語文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時需要給小學生安排相應的寫作訓練課程,這是鍛煉小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同時,對小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寫作訓練,對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發(fā)展情感表達能力以及思維邏輯能力。當今的語文寫作訓練所取得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對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以及對層次式寫作教學的模式進行探討和研究,希望能夠為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寫作能力 層次式培養(yǎng)
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我國把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學習分成了四個階段,通過給每個階段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來鍛煉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將九個年級分為以下四個階段(1~2、3~4、5~6、7~9),而小學就占據(jù)了四個階段中的三個階段,因此,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對學生語文能力的養(yǎng)成和提高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相對于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等方面的能力,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是困難重重,小學生寫作能力難以培養(yǎng)的原因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所導致的。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學生想寫卻不知從何寫起或者是無話可寫,是很多老師在教學中都遇到過的教學問題。
一、目前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在目前的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小學生對語文寫作提不起興趣,一提起寫作課就頭痛,是當前寫作教學存在的最大問題。由于小學生的閱讀量、見聞都比較有限,片面地認為寫作是非常困難的,在上寫作課時也由于自身沒有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或者是想不起來怎么寫,而常常感到對寫作力不從心、不知從哪開頭、從哪結尾,長久寫不出來高質量的文章,一直在寫作的痛苦中循環(huán)往復,久而久之,就對寫作失去了興趣,導致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除了學生自身的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寫作課的靈活度較差,語文老師自身教學水平不高,無法有效利用靈活多變、科學合理的寫作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在長時間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老師普遍把教學的重點放到讓學生識字寫字、閱讀,對處于同等重要的語文寫作卻對其認識嚴重不足,教師層面的認識不足導致寫作課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學生自然在這樣的寫作課中難以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大部分學生在寫作學習時都無法對寫作技巧盡心熟練的掌握,使得小學生的寫作質量一直處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我們不能讓學生為了寫作而寫作,應讓學生發(fā)自內心的熱愛寫作,這樣才能寫出真正的有思想、鮮活的好文章,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能得到良好的鍛煉,同時也對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進行了培養(yǎng),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得到切實的提高。
二、“口述—寫話—習作—創(chuàng)作”層次式培養(yǎng)模式分析
1.層次式培養(yǎng)模式的概念
長久以來,小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難以提升。針對這個教學難題,在新教育改革的推動下,語文老師開始從思想上重視語文寫作課,開始認識到寫作能力對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提高有著多么重要的作用。所以,一批教育工作者便對如何有效地提升小學課堂教學效率、促使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水平的提高,摸索創(chuàng)新出了一套新的語文寫作教學模式,將語文寫作教學模式劃分成立四個階段,即口述—寫話、寫話—習作、習作—創(chuàng)作四個層次。隨著層次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開始隨之升高,層次化的寫作教學將教學中的問題分布到了這四個階段,學生通過一層一層的學習能夠由簡單到復雜逐步的學會寫作、愛上寫作。整個層次化教學由口述開始,顧名思義口述就是讓學生對自己的身邊事進行觀察,運用口述的方式將自己的觀察體驗表達出來。而寫話就是將口述的內容以書面語言的方式表達出來,在這一過程中便完成口頭表達向書面語言的轉換,使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所見所想寫出來,遇到寫作不再是力不從心、無從下手了。而習作是通過練習將書面化的語言進一步的規(guī)范化,同時語文老師對這一階段的學生寫作要做出一些要求,如語言表達要詳略得當、主次分明、具有清晰的思維、內容也要完整。經(jīng)過大量的習作之后學生就可以進入到寫作的最高層次進行創(chuàng)作,通過不斷的創(chuàng)作來將習作過程模仿的痕跡逐漸的消除掉,通過對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進行研讀、學習、模仿逐漸的融會貫通,最終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在語文寫作課堂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從被動的寫作轉變?yōu)閷W生主動的寫作是個長久的過程,需要語文老師不斷引導。
2.層次化培養(yǎng)模式的依據(jù)
層次化的寫作教學模式是根據(jù)中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發(fā)展狀況以及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特征所設計的。第一階段的學生剛剛邁入到小學的校門,心理上仍然處于幼兒階段身心都是很幼稚的,在對事物的認識上一二年級的小學生只能對其進行感知,但是一二年級的小學生也有著比較突出的特點,就是對他們周圍的事物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而對學習還未形成比較清晰的概念、對課堂學習的適應能力不是很強。因此,在對一二年級的小學生進行教學時不能采用很死板的教學方式,要靈活的教學,如將寫作教學與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相結合,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語言能力,用口頭表述的方式將自己日常見聞表述出來。三四年級的小學生有了前幾年的適應已經(jīng)對學校的生活有所了解,而且經(jīng)過幾年的語文學習已經(jīng)累積了一些詞匯和語言表達的方式,這為學生正式的開始寫作練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第二階段,學生通過寫作練習能夠將口頭化的語言表達轉化成正式的書面表達。四年級的小學生需要在三年級的基礎上應用一些寫作的方法與技巧,通過讓學生對優(yōu)秀作品進行大量的模仿掌握其中的內在規(guī)律和技巧性。寫作訓練的第三個階段要在五六年級的學生上開展,這是因為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思維模式、有了自己的想法能夠對自己的所見所聞進行獨立的思考,所以,根據(jù)五六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需要他們在寫作課上掌握寫作技巧,在自己的作文當中也要融入一些情感、思想,逐步地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
3.層次化培養(yǎng)模式的方法與步驟
層次化的寫作教學比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更加強調步驟性,根據(jù)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循循善誘、一步一步地將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充分的激發(fā)出來。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寫作課程在學生踏入小學的那一刻,就在他們學習的范圍中了,三四年級在開始進行寫作訓練不利于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yǎng),因此,要從低年級開始,通過口述、寫話、習作、創(chuàng)作這四個步驟,對學生的寫作興趣、寫作習慣以及寫作能力進行良好的培養(yǎng)。在寫話的階段無論學生寫的怎樣,語文老師都要對學生給予正面的鼓勵、并給出評價,在規(guī)范學生寫話的方式的同時也使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得到提高。而在習作階段,語文老師要對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行培養(yǎng),好的閱讀習慣能夠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素材,給學生后期的創(chuàng)作提供動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層次化的寫作教學模式是對當前寫作教學的一種創(chuàng)新,也將一度被老師們所忽視的寫作教學重視起來。寫作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能夠按階段將學生對語文寫作的興趣不斷地激發(fā)出來,從而使小學生語文寫作水平得到質的提升,達到新的教學形勢下對學生語文能力和語文素質的要求。希望本文對層次化寫作教學模式的探討和分析,能夠為今后我國寫作教學質量的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以及學生其他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一些意見和參考。
參考文獻:
[1]郭麗萍.“口述→寫話→習作→創(chuàng)作”:小學語文寫作能力層次式培養(yǎng)模式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6,(31).
[2]鄧文俊.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分段訓練模式初探[J].中華少年,2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