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舜
【摘要】好的德育應該走進孩子們的心靈深處,應以兒童視角為視點鍛造學生,以無痕教育為基點淬煉學生,以和諧評價為落點滋養(yǎng)學生。教師應該俯下身子,走近學生,洞悉內心,尋找秘境,發(fā)現(xiàn)真相,以此找到可以突破和解決的方法,精心哺育道德的種子,以此打造生機盎然的走心德育新時空。
【關鍵詞】走心德育?兒童視角?無痕教育?和諧評價
新一代,網(wǎng)絡浸潤中的新一代,社會轉型下的新一代,過分溺愛與過分苛求并存下的新一代,自有他們獨特的心靈風貌和行走方式,自有他們面對世界的觀念與處事方式。面對這樣的鮮活的一代,打造生機盎然的走心德育,或不失為一條高效快捷的路子。所謂“走心”德育,即走進孩子們的心靈深處,了解其心靈的秘境,發(fā)現(xiàn)“冰面”深處的真相,以此找到可以突破和解決的方法。
一、以兒童視角為視點鍛造學生
縱觀當下一些學校的德育,師生關系之所以緊張兮兮甚至發(fā)展為“敵對關系”,是因為成人總是從“成人視角”出發(fā),想當然地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到學生身上?!澳惚仨毬犖业??!薄按笕嗽趺醋觯憔透趺醋?。”“成人視角”不是不對,而是當“成人視角”與“兒童視角”對立時,當成人意愿強硬地代替學生的意愿時,孩子們的心中就會扎起對抗的“刺”?;诖耍覀儜耙砸活w‘同理心看待學生的問題”,以兒童視角為視點鍛造學生。
比如,下雨了,成人趕緊往屋里鉆,孩子們卻驚訝于雨的豐富與多姿,反而沖進雨中玩?zhèn)€不亦樂乎;下雪了,成人圍著火爐烤火,孩子們卻想堆個“雪人”,互相扔個雪團,絲毫不覺得冰冷刺骨;一只蝴蝶受傷了,成人無動于衷,孩子們卻格外傷心,或想辦法去為蝴蝶療傷……面對諸如此類的現(xiàn)象,作為成人是嚴詞呵斥學生,還是從他們的內心和視角出發(fā)去理解他們?顯然,只有后者才是值得稱道的。
當然,并非所有從兒童視角出發(fā)的行為都是對的,都應該是予以支持的。事實上,從兒童天性出發(fā)或會演變?yōu)橐粭l貪玩之路,此時,需要教師調之、引之、撥之,但一定先從孩子們的內心出發(fā)。比如,“我知道你喜歡堆雪人,但是能不能在合適的時間去完成?”“或許你將來會成為一個游戲設計高手,成就自己的事業(yè),但現(xiàn)在你先把學習搞好行不行?”……從兒童視角出發(fā),一切都可以轉化,一切都可以接受,以此打造搖曳生姿的“活德育”。
二、以無痕教育為基點淬煉學生
調查表明,當孩子們意識到自己要受教育時就會本能的拒絕,但當他們意識到去享受情境時,去自然而然地生活、體驗、感受時,就會愉快地接受。這正是無痕教育的應有之義?!盁o痕教育其實有‘痕?!边@個“痕”就是“自然而然”,就是不經(jīng)意間受到了潤澤,就是不知不覺得到了滋養(yǎng),就是靜悄悄地發(fā)生了最接地氣的改變。
“無痕教育”還應該是“慢教育”。慢下來,才能發(fā)現(xiàn)無痕中的“痕”,才能洞察錯誤中的“閃光點”,才能找到滋養(yǎng)人心的最合適的渠道;“無痕教育”還應當注重“虛實”的結合。不僅僅是在課堂中、劇本中、活動中去教育學生,還應當在“散步、聽音樂、郊游、睡前睡后”等這樣的“虛活動”中教育學生,真正讓孩子們意識到這不是教育,但偏偏在無痕間一點一滴地被熏陶了、被浸潤了、被鍛造了,而且孩子們還那么的心甘情愿,何樂而不為呢!
三、以和諧評價為落點滋養(yǎng)學生
新的時代背景下,如何通過有效評價促進、激勵和轉化學生顯得不可或缺。從教師口中飄出的評價語言,是成為一種正能量參與了孩子們的道德大廈建設,還是成為一種負能量阻礙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對此,教師應該反思:孩子們畢竟正在成長中,是一個動態(tài)的、發(fā)展的、可塑的生命體,千萬別用“成王敗寇”一次性定位學生,千萬別在第一時間蓋棺論定,千萬別從一個單軌道上全盤否定。
比如,一個孩子在學校炫耀自己春節(jié)時收到的壓歲錢之多,老師聽到了不是譏諷嘲笑,而是當面表揚:“說明關心你的長輩多啊,說明你是一個惹人喜愛的好孩子啊。”然后一個人時,悄悄地對這個孩子說:“大眾面前,炫耀自己的壓歲錢如此多并不合適。第一,無論有多少錢,都不是你自己勞動換來的,不值得炫耀;第二,你這樣炫耀,對那些收到壓歲錢很少甚至沒有一分錢的同學是一種刺激,是一種不好的攀比。如果由此讓更多的同學產(chǎn)生攀比、嫉妒、拜金心理,就是你惹的禍。經(jīng)濟上的‘多對于你們而言并不重要,學習上的‘多才值得我們去追求”……
好的評價都是溫馨的、柔軟的、和諧的——沒有令人難受的硝煙味,只有令人感動的人情味;沒有高高在上的俯視感,只有平易近人的平等感;沒有暴風驟雨般的僵硬感,只有風平浪靜的舒服感。班主任應該是和諧評價的倡導者、更新者和建設者。
和諧評價還表現(xiàn)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和學生自評相結合,小組評價和集體評價相結合,書面評價和口頭評價相結合……只要有利于促進孩子、改變孩子、成長孩子,皆可以大膽一用,以此真正讓“走心德育”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程曉云.清華附小的“活德育”[J].教師月刊,2013,(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