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銘仕
摘 要:糧食食品的安全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問題,在糧油的收購、存儲管理過程中,需要對糧油的真菌毒素進行檢測,才能保證糧油的安全,通過對糧油真菌毒素檢測技術主要內(nèi)涵進行分析,探究了多種糧油真菌毒素的檢測技術以及新型檢測技術的應用。
關鍵詞:糧油;真菌毒素;檢測技術
Abstract:Food safety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peoples att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grain and oil purchase and storage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detect the mycotoxins in cereals and oil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ereals and oils. By analyzing the main connotation of mycotoxins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cereals and oils, this paper explores a variety of detection technologies of cereals and oils mycotoxin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new detection technologies.
Key words:Cereals and oils; Mycotoxins; Detection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TS207.5
糧油食品的真菌毒素的檢測關系到國民的健康與安全問題,需要對糧食中的各種真菌毒素進行檢測。一般情況下,糧食中常見的真菌素有黃曲霉毒素(AFT)、玉米赤霉烯酮(ZEN)等,如果糧油中含有這些真菌素,會對人體造成巨大的傷害,例如黃曲霉毒素毒性十分厲害,如果花生、玉米、谷物等農(nóng)產(chǎn)品中的黃曲霉毒素(AFT)過高,會對人畜的健康造成影響,是嚴重威脅農(nóng)產(chǎn)品消費安全的關鍵因素之一。糧油中的真菌毒性具有強致癌、致畸、致突變性,如果食用量過大,對人體的健康造成重大的危害,對糧油中的真菌毒性進行檢測,以降低糧油中這些真菌毒素對人體造成的危害[1-4]。
1 糧油中真菌毒素檢測技術概述
1.1 糧油中真菌毒素檢測技術分類
糧油中真菌毒素檢測技術主要對糧油或者一些其他農(nóng)作物中的真菌毒素進行檢測,判斷其在糧油中的含量。隨著新型檢測技術在糧油檢測中的應用,對糧油中真菌素的檢測技術也產(chǎn)生不同的檢測技術,一般情況下,糧油檢測技術可以分為常規(guī)真菌毒素檢測技術與新型真菌毒素檢測技術兩種類型。常規(guī)的真菌檢測技術是采用經(jīng)典的分析技術,也是應用時間較長的較為經(jīng)典的檢測手法,檢測手段穩(wěn)定、可靠,這種檢測方法主要包括薄層色譜法、色譜法、免疫分析法等,主要針對糧油中的黃曲霉毒素(AFT)、玉米赤霉烯酮(ZEN)、赭曲霉毒素(OTA)、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等有毒真菌素進行檢測,但在檢測的過程中,需要時間較長,過程比較復雜;而新型真菌毒素檢測技術是在經(jīng)典檢測技術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新型檢測技術方法,利用現(xiàn)代化學檢測技術對糧油中的真菌毒素進行檢測,轉變了傳統(tǒng)的糧油檢測技術,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膠體金免疫層析測定分析技術、免疫生物傳感器檢測分解技術、光譜篩選技術、分子運動控制印跡技術等新型的檢測技術,新型真菌毒素技術具有快速、檢測范圍廣泛等優(yōu)勢。
1.2 糧油中真菌毒素檢測技術選擇
糧油中真菌毒素的化學性質(zhì)比較穩(wěn)定,如真菌毒素對熱、紫外線、酸等物質(zhì)有較強的抵抗力,但在堿性環(huán)境中,就容易分解,發(fā)生化學反應。針對真菌毒素的這種特性,可以采用簡潔、準確的方法對其進行檢測,還能夠節(jié)約檢測的成本。在具體的檢測過程中,不同的真菌毒素檢測技術檢測特點不盡相同,可以采用多種檢測方法對綜合性的真菌毒素進行檢測,對不同的真菌毒素檢測效果也具有不同的優(yōu)勢,它們在具體的糧油毒素檢測的過程中,分別具有檢測準確率高、檢測效果好、檢測手段穩(wěn)定、檢測便捷可靠以及經(jīng)濟實惠等不同的特點。真菌毒素與農(nóng)獸藥不同,無法有效地對藥源進行控制與管理,為了保證在糧油檢測中真菌毒素檢測的準確和高效,需要針對不同的糧油品質(zhì),采用不同的檢測方法,并盡可能地節(jié)約檢測的成本,檢驗部門的工作人員,就需要合理的應用高效的技術,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糧油中真菌毒素的檢測選擇合適的技術,采用快速、準確、綠色模式為主的真菌毒素檢測技術為主要方式,以提高檢測的效率。
2 常見糧油中的真菌檢測技術及應用
2.1 常規(guī)真菌毒素檢測技術分析
常規(guī)真菌毒素的檢測方法準確可靠、檢測靈敏度高,使用的檢測規(guī)模一般要求不高,但這種方法的前期處理比較復雜,需要采用成套的提取凈化濃縮設備,對糧油中的真菌毒素進行提取,一般情況下不適用于糧油收購現(xiàn)場檢測。
2.1.1 薄層色譜法檢測技術的應用
薄層色譜法是一種十分經(jīng)典的真菌毒素檢測技術,是在20世紀70年代發(fā)展起來的技術,主要依據(jù)真菌毒性在酸性環(huán)境中的穩(wěn)定性,利用真菌毒素在紫外線照射下的熒光特性,結合真菌毒素的物理與化學性質(zhì),選擇合適的有機溶劑對糧油樣品中毒素進行溶解與提取,然后利用液液萃取、免疫親和、固相萃取、凝膠色譜等技術進行凈化,提取糧油的真菌毒素,然后對糧油中的真菌毒素的分布情況進行分析,從而確定糧油中的真菌毒素含量與分布情況。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薄層色譜法首先需要糧油中的真菌毒素的檢測樣本進行提取、濃縮,進行薄層分離操作,然后根據(jù)各種真菌毒素的熒光特性進行比對分析,達到對糧油中的真菌素進行定量與定性分析,這種分析方法操作過程比較復雜,分析比對過程時間比較長,而且,在具體的測試過程中,由于薄層色譜法使用中具有一定的真菌霉素暴露風險,容易對周圍的環(huán)境造成污染,對檢測人員造成感染,在具體的檢測過程中,需要操作人員注意保護自身安全。這種方法將色譜的分離功能與質(zhì)譜的分析功能結合起來,可以有效地對糧油中的復雜真菌毒素進行綜合性的檢測與分析,這種方法對真菌毒素或其衍生物所具有的熒光特性要求不高,適用于絕大多數(shù)真菌毒素的分析,方法靈敏度高、準確性和重現(xiàn)性好,在省級以上的科研所或者質(zhì)檢單位中應用十分廣泛。目前,薄層色譜法檢測在大范圍的糧油真菌檢測中逐漸被其他的新型檢測方法所代替,但將薄層色譜法與色譜法、質(zhì)譜法進行聯(lián)合使用,可以快速的對糧油中的某種真菌毒素進行檢測,準確度高,效果比較好,但采用聯(lián)合檢測的方法同樣對檢驗的設備與儀器有較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檢測的成本也比較高,在具體應用中,往往也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2.1.2 經(jīng)典儀器分析方法
(1)液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分析方法。它是利用真菌毒素的色譜與質(zhì)譜分布,對毒素進行檢測的方法,通過對糧油中的真菌毒素進行萃取、免疫親和、固相萃取、凝膠色譜進行分析,然后對糧油中的真菌毒素進行比對分析,快速的實現(xiàn)對糧油中的真菌毒素進行準確定性與定量分析,從而準確的分析出糧油中的真菌毒性的含量。采用這種分析方法與其他的分析方法結合在一起,靈敏度高、準確性、便捷高效和重現(xiàn)性較好,但采用這種方法,儀器昂貴,檢測成本高,而且對檢測的工作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般適用于大型的科研單位。
(2)氣相色譜法。氣相色譜法也是利用真菌毒素色譜分布的特征,主要應用于沸點低、容易被氣化的物質(zhì),通過相應的處理與分離,采用氣相色譜法能對單端孢霉烯族類化合物中的真菌毒素進行檢測,如嘔吐毒素,通過衍生試劑對其衍生化處理,然后采用氣化的方法處理,并運氣相色譜附電子捕獲檢測器進行分析,并對其進行色相比對分析,得到糧油中的真菌毒素含量。采用氣相色譜法分析糧油中的真菌毒素十分快速,但是在處理過程中需要進行經(jīng)衍生化處理,操作過程比較復雜,已經(jīng)很少使用。
(3)熒光光度法。這種方法主要運用糧油中的真菌毒素或其衍生物具有熒光特性,分析糧油真菌毒素的含量,通過將真菌毒素進行提取、凈化、濃縮后,直接通過熒光分光光度計進行檢測,快速的得到熒光光度含量。采用熒光光度法可以快速的對糧油中的真菌毒素進行檢測,檢測的結果直接得出,在一些基層實驗室經(jīng)常使用,但是采用這種方法必須要用真菌毒素免疫親和柱進行樣品的凈化,而且檢測的方法也比較單一,而且運用這種方法來檢測黃曲霉毒素,一次只能檢測出一種黃曲霉毒素總量或單一分量,檢測效率比較低。
2.2 新型真菌毒素檢測技術
2.2.1 新型免疫分析技術
免疫分析檢測方法主要是利用糧油中的真菌毒素是小分子物質(zhì)、半抗原體的特征,沒有免疫功能,它們只有與大分子結合在一起才具有活性。采用免疫分析檢測方法避免了使用儀器測量帶來的風險,在糧油真菌毒素檢測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應用也比較廣泛。目前,通過以基礎對免疫分析檢測技術進行研究和優(yōu)化,新型免疫技術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多種分析方法,從而能夠更便捷、快速地對糧油真菌病毒進行檢測。常用的免疫檢測分析方法有膠體金免疫層析測定、免疫生物傳感器、時間分辨熒光免疫技術等,雖然這些新型檢測方法還是采用了真菌病毒的半抗原特性,在運用新技術與新方法,使得檢測技術更加有效。新型免疫分析技術的基礎原理,在檢測方法上還是利用真菌毒素的半抗原特性對毒素進行檢測,但在檢測方法上進行了更新,將各種檢測方法結合在一起。比如,膠體金免疫層析測定方法,就是對原有的技術進行改進,將免疫金標記技術與抗原抗體反應結合在一起進行檢測,也突破單一檢測方法的限制。膠體金免疫層析測定方法是將膠體金標記試劑與待檢測物質(zhì)進行充分混合,讓二者之間產(chǎn)生化學反應,通過標記將反應的特異性特征綜合在一起,將檢測的結果與檢測帶進行對比分析,利用肉眼對檢測的結果進行觀察與測定,快速對糧油中的真菌病毒含量進行判定,采用膠體金免疫層析測定具有準確、快速、便捷、穩(wěn)定等特點,而且檢查也比較方面,適用于廣泛的糧油真菌病毒檢測。放射免疫分析技術是一種新型的糧油真菌病毒檢測方式,主要是借助放射性同位素對檢測的樣品進行標記,然后與糧油樣品進行混合,然后混合液體中添加定量的特異性抗原體,在液體中形成競爭性抑制,進而能夠快速的對糧油真菌病毒含量進行判斷,但采用這種檢測方法容易在檢測過程中造成污染,影響后期的檢測效果與質(zhì)量,而且檢測的成本也比較高,使得該技術在具體的應用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2.2.2 其他新型真菌病毒檢測技術
隨著現(xiàn)代生物技術與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一些新型糧食真菌毒素檢測技術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例如,生物芯片技術、膜載體酶標記快速檢測技術等技術,都是采用新型檢測技術,運用免疫學的原理,利用真菌毒素與測試試劑混合時產(chǎn)生的化學反應,對糧油中的真菌毒素含量進行檢測,主要是通過對反應物不同的反應表現(xiàn)、熒光測定、光譜測定等方法對糧油中的真菌毒素進行測量分析,進而能快速對糧油中的真菌毒素含量進行測試。隨著檢測環(huán)境的變化,在對糧油真菌毒素進行檢測,可以結合不同檢測技術的優(yōu)點,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對真菌毒素進行綜合性檢測,不僅能夠提高糧油真菌檢測的效率,還能降低檢測的成本。
3 結語
在糧油真菌毒素的檢測過程中,為了提高檢測的效果與檢測的準確性,在具體的檢測過程中,可以將儀器檢測法、免疫分析法等多種技術結合在一起,實現(xiàn)對糧油檢測目標物的準確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結合具體的工作要求,發(fā)展方便、快速、低毒、準確及低成本的快速檢測技術,從而能夠為基層糧油使用與收購單位提供高效的檢測技術,進而促進我國的糧油產(chǎn)業(yè)的進步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冉,周天智,吳秋蓉,等.糧油中真菌毒素檢測技術及其應用[J].糧食儲藏,2017(5):35-39.
[2]吳淑華.糧油中真菌毒素檢測技術及其應用[J].食品安全導刊,2018(8):118.
[3]魏文忠,梁艷紅,馬紅峰,等.糧食中真菌毒素檢測技術研究進展[J].糧油食品科技,2018(4):37-39.
[4]劉穎,梁慧盈,林親錄,等.糧油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快速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J].糧油加工(電子版),2014(5):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