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婕
摘 要:本文分別采用烘箱法和鹵素水分測定法對同一批次稻谷進行水分測定試驗,研究分析了不同試驗方法的測定結果,并對兩種糧食水分測定方法的優(yōu)缺點進行了比對,以期為糧食水分的測定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稻谷;水分;烘箱法;鹵素水分測定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rice moisture of the same rice sample was tested by the oven method and the halogen moisture tester method. The results of different detection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in order to provide consultation and guidanc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grain moisture.
Key words:Paddy rice; Moisture; Oven drying method; Halogen moisture tester method
中圖分類號:S511
稻谷含水率,即稻谷水分含量,是指稻谷試樣中水分的質量占試樣質量的百分比,稻谷含水率是評價稻谷質量的一個基本參數(shù),對稻谷的儲存、加工品質有顯著的影響。在稻谷儲存過程中,稻谷含水率的測定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擬采用國家標準《糧食、油料水分兩次烘干測定法》(GB/T 20264-2006)[1]和鹵素水分測定儀檢測稻谷的含水率,通過對兩種方法測定結果的比較,進一步分析這兩種檢測方法的準確率和可靠性。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稻谷,產地為湖北省荊州市。
1.2 儀器和設備
鹵素水分測定儀,微型植物試樣粉碎機,篩選器,分析天平,電熱鼓風干燥箱,大鋁盒、小鋁盒,干燥器,分樣板。
1.3 含水率的測定
1.3.1 測定前的準備工作
①實驗前將試樣從冰箱中取出,放置于檢測環(huán)境中,至試樣溫度與環(huán)境溫度一致。②用分樣板將試樣充分混合,按2/4的比例將試樣分樣。③用篩選器將分好的試樣篩分。
1.3.2 測定方法
(1)烘箱法。將干凈的空鋁盒,放在設定好溫度的烘箱內,烘30~60 min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內冷卻至室溫,取出稱重,再烘,烘至恒重。取試樣約30 g放入恒重的大鋁盒中(m),將大鋁盒放入烘箱烘干40 min取出,自然冷卻至室溫,稱重,為第一次烘后質量(m1)。隨后將制備好的試樣取約5 g放置于小鋁盒內(m2),放入烘箱內進行烘干。105 ℃烘箱法為:試樣放入105 ℃烘箱內烘3 h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內冷卻至室溫,取出稱重后,再按以上方法進行復烘,烘至恒重。130 ℃烘箱法為:將試樣放入
130 ℃烘箱內烘40 min后取出鋁盒,置于干燥器內冷卻至室溫,稱重,不再進行復烘。為第二次烘干后試樣質量(m3)。
水分含量(X)按公式(1)計算:
(1)
式(1)中,m-第一次烘干前試樣的質量,單位為g;m1-第一次烘干后試樣的質量,單位為g;
m2-第二次烘干前試樣的質量,單位為g;m3-第二次烘干后試樣的質量,單位為g。
(2)鹵素水分測定儀法。鹵素水分測定儀通過鹵素燈加熱使試樣受熱揮發(fā)水分從而進行測定,選取105 ℃
和130 ℃分別測量。開始測量時,鹵素水分測定儀稱量試樣的質量(試樣取約2.5 g和5 g),然后,試樣由內置的鹵素干燥單元快速加熱,使水分蒸發(fā)。在干燥過程中,顯示屏持續(xù)稱量試樣的質量并顯示水分含量。干燥結束后,顯示屏最終顯示試樣的水分含量和烘干時間。
2 結果與分析
2.1 結果
經(jīng)過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計算,得出每個試樣的水分數(shù)據(jù),其中130 ℃烘箱法及鹵素水分測定儀法結果見表1、表2,105 ℃烘箱法及鹵素水分測定儀法結果見表3、表4。
2.2 分析
2.2.1 試驗結果對比
每個稻谷試樣測定方法都進行了雙試驗測定水分,經(jīng)統(tǒng)計,雙試驗測定結果的絕對差值在標準
GB/T 20264-2006允許的誤差范圍內。說明試驗操作規(guī)范,偶然誤差較小。
2.2.2 130 ℃鹵素水分測定儀法與130 ℃烘箱法實驗結果對比
以130 ℃烘箱法為常用法,與130 ℃鹵素水分測定儀法的水分數(shù)據(jù)對比(見表5),誤差值超過了標準GB/T 20264-2006的允許差,精密度在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GB/T 5009.3-2016)[2]的允許范圍內,從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在測定稻谷水分時,鹵素水分測定儀法稱取的試樣重量和標準GB/T 20264-2006要求的試樣質量越接近時,測量結果與130 ℃烘箱法測定的水分值的誤差值越小。
2.2.3 105 ℃鹵素水分測定儀法與105 ℃烘箱法實驗結果對比
以105 ℃為標準法,與鹵素水分測定儀法的水分數(shù)據(jù)對比(見表6)。
從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在測定稻谷水分時,鹵素水分測定儀法稱取的試樣重量和標準GB/T 20264-2006要求的試樣質量越接近時,測量結果與105 ℃時測定的水分值的誤差值越小,且鹵素水分測定儀法與烘箱法對比,使用105 ℃鹵素水分測定儀法測定的水分值與105 ℃烘箱法的誤差較小,但105 ℃鹵素水分測定儀法烘干所用時間較長。
2.2.4 各種水分檢測方法的優(yōu)缺點分析
經(jīng)過查閱相關標準,結合本次實驗,對3種稻谷水分測定方法的優(yōu)缺點進行了分析,105 ℃烘箱法可以在一個批次中同時對多個試樣進行測定,熱源熱量分布穩(wěn)定均勻,烘箱各處溫度變化不大,同時測定多個試樣水分含量各個試樣之間的干擾因素較小[3-5]。缺點其檢測時間長,工作效率低,稱量、烘干和計算無法同步進行。如果試樣的數(shù)量較多,會導致檢測工作量加大。鹵素水分儀測定法相對于烘箱法操作較簡單迅速,只要設定程序,稱重和加熱烘烤是一體的。但每次只能檢驗一個試樣,對少量試驗進行測定時可以大大縮短測定時間,從而減少了工時和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但對于試樣數(shù)量較多時,其累計測定時間會超過烘箱法。130 ℃烘箱法優(yōu)點是檢測時間較短、檢測結果誤差不大,缺點是對烘干時間要求嚴格。
3 結論與建議
105 ℃烘箱法是目前正在實施的稻谷含水率測定標準方法,其測定的水分值可以認為是檢測試樣水分的準確值。鹵素水分儀測定法和130 ℃烘箱法可以作為稻谷含水率檢測的輔助方法。
在實際應用中,一定范圍內,可以根據(jù)不同需求選擇不同的方法;若試樣數(shù)量較少并且需要快速得出水分含量結果時,可以采用鹵素水分測定儀法測定其水分含量;若試樣數(shù)量較多但無需迅速得出其水分含量時,可采用烘箱法測定其水分含量。
參考文獻:
[1]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T 20264-2006 糧食、油料水分兩次烘干測定法[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2]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GB/T 5009.3-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3]蔡瑜,王兆衛(wèi),樊雪妮,等.鹵素水分測定儀法測定5種蔬菜水分含量[J].吉林醫(yī)藥學院學報,2018,39(4):246-249.
[4]劉長生,高樹成.稻谷水分測定方法對比實驗報告[J].糧食加工,2019,44(1):40-42.
[5]曹艷峰,陸丁偉,周章華.烘箱法和鹵素水分測定儀法方法比較[J].山西建筑,2013,39(21):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