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題再現(xiàn)】
端午節(jié),奶奶像往年一樣送來了端午食品綠豆糕,我卻不領情,對奶奶說:“這是你喜歡的,不是我喜歡的?!边@件事引起了我的聯(lián)想和深思,請你以“你的和我的”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下筆指南】
這是一道命題作文,材料選擇生活中的一個片段,貼近生活,引導我們關注自身,在生活中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感悟,并樹立良好道德觀和價值觀的良苦用心,在閱讀和審題都沒有設置障礙,讓每個人都有話可說,有事可寫。
材料中類似的現(xiàn)象在生活中屢見不鮮,那我們既可以立足生活,關注傳統(tǒng)文化與當代生活的現(xiàn)實矛盾,寫出老一輩習俗與新生代的思想碰撞,也可以深入聯(lián)想材料中沒有描述的場景,例如,“我”雖然不喜歡吃綠豆糕,但還是接受了奶奶的關愛等,可以由此想到自己生活中的那些事情。
這個命題具有較大的開放度和立意空間,“你的”“我的”可以指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也可以指老一輩與新一代各自的生活習慣、價值觀念、興趣愛好、精神追求等;“和”字表明二者之間可以是和諧共生的,也可以是對立沖突的;在行文上,我們可記敘、可抒情,也可議論,文體不限,充分發(fā)揮。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思路,比如:
1.你的嚴格我的進步
任課老師們的要求真嚴格:字要寫得端正、計算要仔細、做實驗要一絲不茍……學習上稍有馬虎,都會被他們發(fā)現(xiàn),然后少不了吃一頓批評……可令人驚喜的是,我的期末成績得到了顯著提高,老師們的嚴格讓我獲得了進步。
2.你的善解人意我的美好回憶
以前我和鄰家的初二妹妹一起上學一起玩兒,每天形影不離,但現(xiàn)在我升入初三,學習節(jié)奏加快了,不能再和她一起上下學、一起逛街,她并沒有怪我,還和我約定中考結(jié)束后幫她預習初三課程,她的善解人意是我的美好回憶。
3.你的綻放我的期待
去年春天,爸爸在院子里移栽了一株蠟梅,還告訴我,它和其他花不一樣,它會在冬天悄悄綻放并散發(fā)出清幽的香味,從那以后,我每天都在期待著它的綻放。
【習作一】
你的和我的
你生來獨一無二,與眾不同,只因眾人與你不同。
仰觀宇宙,萬物可愛。我們贊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時,就已經(jīng)感受到了,正是有了差異和包容,才構成了世界的生物多樣性。你我來自同一個起源,卻奔向了不同的遠方;你我和諧,卻彼此大相徑庭。
正如朝菌不知晦朔,夏蟲不可語冰,“你的”一瞬便是“我的”一季,“我的”片刻便是“你的”畢生,生命本就有長有短,每個生命也只能在自己的維度中擁有有限的經(jīng)歷,我們的際遇從開始就注定不同。
但是,在不同之外,萬物仍有相給之道,此即“和”。和,就是讓萬物通交流的通道。小到細胞間輸送物質(zhì)的胞間連絲,大至兩國之間的和平共處原則,無一不透露出“和”的智慧。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也呼應了“和”的理念。
曾經(jīng)在廣西桂林游玩,正逢當?shù)貪娝?jié),男女老少,周身盡濕,伴著歡笑與祝福,盡顯其樂融融,我雖為他鄉(xiāng)之客,也入鄉(xiāng)隨俗,淋漓地享受了一次和諧之美。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碧热粜撵`能夠承載一切,則多元的美便將交融在這包容的上空。
差異固然不可忽視,但這并不能成為我們社會的主流,也并不是我們逃避和平與制造紛爭的理由。人人之間、集體之間、國家之間、種族之間……差異的美體現(xiàn)在每個包容的瞬間,而包容的美往往更美,因為這種美,更加豐富與真實。
以和為貴,乃見包容;海闊天空風平浪靜;相濡以沫,不分你我。我們不必試圖改變差異,因為差異與生俱來。也不必一味遷就,我們應以相互敬重的態(tài)度對待差異,崇尚包容。
//小編點評//
棉花糖:這篇作文文采斐然,結(jié)構上首尾呼應。小作者認為,差異客觀存在,但應以“和”的態(tài)度對待差異,世間萬物方能在相互包容之中呈現(xiàn)多元之美。
一陽:難能可貴的是,小作者的眼界很開闊,從宇宙萬物著眼,又結(jié)合自身、聯(lián)系史實,從宏觀到微觀,從個人到群體,層層生發(fā),論述透徹。
【習作二】
你的和我的
昨天,我正在院子里背書,準備最后的沖刺。一抬眼,見姥姥碎步走來,臂彎里挎著籃子,笑吟吟的。氤氳的香氣里,分明是粽子的香味,撲進我的鼻翼,沁人心脾。
見我在背書,姥姥說:“小囡囡,看姥姥給你帶什么來啦?”
我假裝嗔怪道:“姥姥,前天不是剛端午嘛,你怎么又送粽子來呀?”
姥姥笑了,點著我的額頭說:“你這小機靈鬼,我就不能來散散步?。俊苯又?,又輕松地對我說,“為了趕在中考前給你包粽子,我昨天出去時,順道擼了新鮮的葦葉回來?!?/p>
時光流轉(zhuǎn),歲月如梭。那年小升初時,姥姥也是這樣說的。盡管我不相信粽子真有那么神奇,但姥姥還是那般真誠,送來了香噴噴的粽子。須知我原先在小學成績也不好,可不知怎的,居然一路飆升,直到躋身省重點,成了班級“學霸”,每次大小考,我都在全年級遙遙領先。姥姥逢人就說,我是吃了她的粽子加神蛋,才會有如此神奇的表現(xiàn)。我暗笑姥姥的迷信,但一回味那綠油油的葦葉里,裹著白凈凈的粳米,嵌入甜絲絲的蜜棗,我還是禁不住流出了哈喇子。
姥姥絮絮地說:“你不知道我昨天走得多遠,但一想到你明天就要考學校,也不覺得累了。姥姥這一趟遠行,值了?!?/p>
說話間,母親從里屋走了出來,心疼地說:“媽,您那老寒腿不能下水,下次要包粽子,我去采葦葉,您只負責包粽子,您的手藝那是數(shù)一數(shù)二,沒得說?!?/p>
聽了母親的夸贊,姥姥孩子似的笑了,然后剝開粽子和雞蛋,笑著看我的吃相,眉宇間飛出了兩朵幸福的笑靨。
姥姥回去時,我和母親相送很遠,姥姥一再對我說:“明天就考試了,你抓緊時間回去加把勁兒,有你媽媽陪我散散步,我就很開心了。”
彼時,我禁不住情切切,意翩躚。然后一個急轉(zhuǎn)身回了家,繼續(xù)為中考“充電”去了。
姥姥,你的迷信,我的幸運。
//小編點評//
大鴨梨:這篇作文細節(jié)突出,亮點紛呈。文中精妙詞語俯拾皆是,如珍珠一般,散落在字里行間,讀罷有汩汩滔滔的情感,洶涌而出,尺水興波,語言老到。
薇薇:小作者有極強的文字駕馭能力,文中有多處使用疊詞的現(xiàn)象,如“香噴噴”“綠油油”“白凈凈”“甜絲絲”“情切切”,每次出現(xiàn)都恰到好處,使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節(jié)奏鏗鏘。
【習作三】
你的和我的
小時候,我們的心中僅僅放得下自己,認為自己開心才是最重要的。隨著年齡增長,漸漸理解了什么是愛,于是我們的心中多了許多人,不再只有自己??墒牵覀兌昧藧?,卻常常不知道怎么表達。結(jié)果便是我付出十分,而你接受三分;或是你付出十分,我卻接受三分。這種付出與回饋的不對等,導致的結(jié)果可能是漸漸疏遠,也可能是誤會與矛盾,是將“我們的”變?yōu)椤澳愕摹焙汀拔业摹薄?/p>
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究竟為什么“我們的”會變?yōu)椤澳愕摹焙汀拔业摹薄?/p>
其中一方面原因便是付出與得到反饋不對等。我們現(xiàn)在的年紀,愛一個人時常會忽略許多事情,腦子只想著對自己愛的人好,忽略了對方是否真的需要這種“好”。有時候我們自認為“好”的這種付出,不僅不會對其有幫助,反而會給對方造成困擾和麻煩。因此,從當初的親密無間到漸漸疏遠,從“我們的”變成“你的”和“我的”也就不奇怪了。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我們太看重付出之后的收獲,當我們過于看重收獲時,我們的愛其實也就發(fā)生了改變脫離了初衷。畢竟我們愛一個人,應當是為了對方好,可自己往往會為了付出之后沒有回報而憤憤不平,實際上,愛一個人的付出與回報原本就不成正比,就像父母愛我們,他們的付出,何曾要求我們的回報?他們只想讓我們變得更好。
說完原因,最后要思考的便是如何才是真的愛一個人。其實很簡單,就是四個字——換位思考。
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理解,就能明白對方真的需要什么,而自己的初衷也自然能夠達到,畢竟真愛是無私的,也是不求回報的。
//小編點評//
一陽:“你的”和“我的”與“我們的”其實就是一個心態(tài)的轉(zhuǎn)變,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做到換位思考,從對方角度出發(fā),“你的”“我的”也就自然會成為“我們的”。
棉花糖:文章邏輯清晰,議論層層深入。首先,提出問題:“究竟為什么‘我們的會變?yōu)椤愕暮汀业摹?,然后結(jié)合自身實際進行剖析,最后提出,只有換位思考才能溝通“你的”和“我的”。文章說理性強,結(jié)合小作者自身的體驗,有理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