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輝
人的胃有兩扇門,入口叫賁門,出口叫幽門。賁門的作用是允許食物從食管進入胃,同時阻止食物和胃液反流到食管。賁門的這一功能主要依賴賁門括約肌來完成。一旦賁門括約肌松弛,或者因病手術時把賁門括約肌破壞或切除,賁門這一定向功能就會喪失,胃液和進入胃中的食物就會經(jīng)常反流到食管,這在臨床上稱為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治療比較困難,藥物治療雖可獲得滿意的近期療效,但不能改變其自然病程,停藥后復發(fā)率較高,因此患者應從以下幾方面做好自我養(yǎng)護,爭取早日康復。
穿戴要以寬松舒適為原則,切忌穿緊身衣褲、扎緊腰帶等,以免增加腹內壓,加重胃食管反流。
飲食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1.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避免餐后平臥和彎腰,晚間不要吃得過多,尤其在睡前3小時內不要進食,以減少夜間胃酸的分泌。
2.少吃或忌食高脂肪的飲食。脂肪能夠刺激膽囊收縮素的分泌而引起食道下端括約肌張力降低,促使胃食管反流;同時使胃、十二指腸壓力差顛倒,造成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
3.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入。蛋白質可刺激胃酸和胃泌素的分泌,胃泌素可使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增加,抑制胃食管反流。
4.飲食應細軟、易消化,少刺激性食品??о?、胡椒粉、薄荷、辣椒、洋蔥、大蒜等,這些食物會引起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降低;濃茶、咖啡、鮮檸檬汁、鮮桔汁等酸性飲料也可加重胃部灼熱感,而且對食管黏膜上皮有一定的損傷作用,這些食物都要避免。
5.忌酒戒煙。煙草中的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約肌壓力,使其處于松弛狀態(tài),加重反流;吸煙還會減少食管黏膜血流量,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機體抵抗力,使炎癥難以恢復。酒的主要成分為乙醇,其不僅能刺激胃酸分泌,還能使食管下段括約肌松弛,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
胃食管反流好發(fā)于平臥狀態(tài),這是因為:平臥時的反流是水平運動,比坐立位自下而上的垂直運動要容易得多;當人們處于睡眠狀態(tài)時,胃上下口的兩道門括約肌處于松弛狀態(tài),抑制胃食管反流的作用減弱。所以患者睡覺時可將頭側的床腳用木塊墊高15~20厘米,對減輕平臥反流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另外,要改變不良睡姿。有人睡眠時喜歡將兩上臂上舉或枕于頭下,這樣可引起膈肌抬高,胃內壓力隨之增加,易使胃液逆流而上。
飯后緩步行走半小時是不錯的保健方法,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但飯后運動不宜過于劇烈,也要避免過度彎腰、快速行走等,這些動作行為會增加腹內壓,加重胃食管反流。
我國近年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明顯增多,與肥胖者增多不無關系。肥胖者括約肌比較松弛,大腹便便,腹壓偏高,都會使反流容易發(fā)生。所以肥胖的反流癥患者最好選擇科學的方法進行減肥,切忌使用減肥藥。
臨床上一些反流病發(fā)生或加重,常常發(fā)生在過度疲勞、焦慮抑郁、劇烈精神刺激之后。這些不良因素能通過神經(jīng)與內分泌作用,造成胃腸道運動與消化液分泌紊亂。所以患者生活應該規(guī)律,保持精神愉快,情緒樂觀,心胸寬廣。
一些常用藥物會造成“閘門”松弛,應該避免使用,如治療消化道病常用的阿托品、G54-2顛茄片;心血管病常用的硝苯地平類、阿斯匹林、異山梨醇類及某些降血壓藥;四環(huán)素、紅霉素、慶大霉素等抗生素。看病時,應主動向醫(yī)生說明自己有食管反流病,以便醫(yī)生處方時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