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 要】伴隨著人們業(yè)余生活的不斷豐富,人們對戲曲藝術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隨著審美觀念的提升,人們對于戲曲的追求不僅僅表現(xiàn)在“唱”“念”“打”等方面,還對戲曲形體表演給予了重視。通過不斷完善演員的戲曲形體表演,能夠讓觀眾進一步了解到人物的思想情感。但是當前戲曲形體表演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使得戲曲表演者無法通過形體的展現(xiàn)帶給觀眾一場視覺盛宴。基于此,文章對當前戲曲形體表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再根據(jù)戲曲形體表演教學中的一些體會給出了具體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戲曲形體表演
中圖分類號:J812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8-0036-02
戲曲藝術具有綜合性強、專業(yè)性強等特征。在形體表演教學過程中,如果沒有對形體表演給予重視,那么也就無法將人物形象完美地展示出來。而戲曲形體表演中腿部的靈活運動和優(yōu)美的身形等都能夠為整個表演增色添彩。這就可以看出形體的表演與舞臺上的人物形象是緊密相連的,形體教學也會對舞臺效果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本文對合理安排教學計劃、創(chuàng)新戲曲形體表演教學的方法、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能力等進行分析,以期能夠提升戲曲形體表演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一、戲曲形體表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合理的教學計劃
戲曲形體表演教學主要是對戲曲表演者的身體柔韌性等進行訓練,這也是當前戲曲表演教學中的重點。為了能夠提升表演者的身體柔韌性,從而使表演者能夠完成一些高難度的動作,帶給觀眾更多的驚喜,在形體表演教學過程中就要采用強化訓練的方式,通過持續(xù)的訓練,達到教學目標。但是如何做到持續(xù)性訓練是教學的難點。究其原因,每一個表演者的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均不同,如果在開展身體訓練時,沒有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和實際情況制定持續(xù)性的訓練計劃,那么不僅會給學生帶來身體上的損傷,還會大大降低學生訓練的熱情。由此可見,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經(jīng)常盲目地制定教學計劃,并沒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這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二)單一的技巧訓練方式
在戲曲形體表演教學過程中,需要對身段等進行訓練。在長期的形體訓練過程中,教師主要采用傳統(tǒng)的訓練方式,以保證學生能夠掌握這些技巧,從而保持勻稱和優(yōu)美的身形。這就使得教師過于重視技巧訓練,缺乏專項訓練,并沒有認識到形體訓練的重要作用。長此以往,表演者雖然掌握了很多的訓練技巧,但是在形體保持上卻不盡人意,無法給人一種視覺美感。比如在武術對打的時候,表現(xiàn)出力度不夠等問題。
(三)高強度的訓練方式
由于戲曲形體涉及到的動作比較多,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教師希望通過數(shù)量來提升訓練的質量。例如教師采用高強度的訓練方式,讓學生能夠一次性地完成整個動作。但是這種訓練方式不僅消耗體力,還可能會適得其反。比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xiàn)肌肉收縮或者關節(jié)壓力過大等問題,長期下去還會使得學生的身形體態(tài)越來越差,大大降低訓練的質量。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與教師的授課方法錯誤有直接關聯(lián),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形體訓練,可能使學生產(chǎn)生厭惡感。
二、戲曲形體表演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探究
(一)合理安排教學計劃,避免盲目教學
在戲曲形體表演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的身體柔韌性予以重視,身體柔韌性的訓練是戲曲形體表演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為了能夠對戲曲形體表演教學的內(nèi)容進行有效的規(guī)劃和設計,需要特別重視身體柔韌性的訓練。教師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按照以下流程進行教學:了解相關動作技巧——逐步練習——指出存在的不足——給予相應的鼓勵,使這些學生能夠更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訓練當中,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訓練技巧,以不斷提升自身的身體柔韌性。
首先,在戲曲形體表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解;在了解過程中,對接受過正式訓練、沒有接受過正式訓練的學生進行細致區(qū)分,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對每一位學生的肢體情況、身體柔韌性等進行了解,然后進行分析并給予建議。例如:針對具有基礎的學生和沒有基礎的學生,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沒有基礎的學生可以先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技巧,并逐步增加訓練強度,要在學生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nèi)安排訓練,避免學生因為訓練強度過大而出現(xiàn)受傷的現(xiàn)象。對于一些具有基礎的學生,則可以直接增加訓練的強度,但是切不可盲目、急于求成,避免因為訓練強度過大導致學生身體不適,從而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創(chuàng)新戲曲形體表演教學的方法,提升教學的質量
在戲曲形體表演教學過程中,主要采用口傳心授和以身示范的方式幫助學生記住一些具體的動作。戲曲形體表演形式日益多樣化,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形體表演技巧和知識,進而帶給觀眾一場視覺上的盛宴。
1.“口傳心授、言傳身教+分解動作”
“口傳心授、言傳身教+分解動作”的方法是戲曲教學過程中較為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對于形體表演教學,該方法同樣能夠發(fā)揮重要作用。這種教學方法具有直觀性強的特征,是很多藝術家經(jīng)過不斷探索并結合自身經(jīng)驗總結出來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戲曲形體表演教學中,教師通過采用“面對面、手把手”的方式能夠讓學生直觀地掌握一些知識技能。例如在練習腿功的時候,教師可以將每一個細節(jié)制作成小視頻,讓學生利用課余的時間進行學習,這樣學生能夠對分解動作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之后教師再在課堂上采用面對面的教學方式,親自示范、親自指導,讓學生及時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反復琢磨每一個動作。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可以極大地提高形體表演教學的教學質量。戲曲藝術作為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值得我們?nèi)ネ茝V和學習的,在教學中采用這種方式,能夠使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得以傳承和發(fā)展。
2.“實踐+舞臺表演”
“實踐+舞臺表演”,即讓學生通過實踐和舞臺表演,獲取直接經(jīng)驗。這種方式相對于模仿練習效果更好,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通過切身的體會,不斷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以不斷完善自身。例如,有些學生很容易陷入機械模仿的困境,靈活運用動作的能力較差,不知道哪個階段該做什么動作。只有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到戲曲形體表演的細節(jié),才能讓學生更好地適應舞臺,從而發(fā)揮出自己的真正實力。正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名言,想要對學生形體表演訓練的效果進行檢驗,則需要開展實踐練習,這樣才能使學生將課堂中學到的知識與實際表演聯(lián)系在一起。教師可以將戲曲表演的舞臺搬到各個社區(qū)中,組織小型的戲曲演出,幫助學生獲取舞臺經(jīng)驗,通過舞臺表演,提升自身靈活運用各種動作的能力。
3.“體驗+創(chuàng)作”訓練法
在戲曲形體表演教學過程中,如果僅僅采用加強訓練的方式讓學生掌握每一個動作,將會適得其反。教師在課堂上一味地通過加強訓練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學習,可能會使學生過于依賴教師,從而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越來越差。而如果在教學中采用多種方式進行引導,讓學生明白該怎么做、為什么這樣做等,使學生轉變過于依賴教師的思想,更加主動地探求自己應該如何學習,那么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為之后開展各項基本功訓練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教給學生各種基本功法后,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將各種功法編排成小劇目,讓學生根據(jù)規(guī)定的情境,結合自身的表演角色進行訓練。該訓練方法更加注重學生的主觀意識,讓學生能夠自由發(fā)揮,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才能保證每一個動作都能靈活掌握和運用。由此可見,“體驗+創(chuàng)作”的方式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舞臺表演的魅力,進而不斷改善自己在身段和其他基本功方面的不足。
(三)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能力
學生在高強度訓練的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身體受損的情況,這使得很多學生并不愿意參與到形體表演的訓練當中去。因此,為了能夠避免學生身體受損,讓學生進行更好的訓練,需要對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能力等進行提升。一方面,采取培訓的方式和座談會的方式,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討論和分析,從而幫助教師不斷改進,找到更好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引進更多形體訓練方面的專業(yè)人才,增強形體表演教學的師資力量,打造高素質專業(yè)團隊,在課堂中應用最為先進的教學方式和訓練模式等,讓學生掌握更多更好的訓練技巧。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科研工作的支持,要明確教師教學的重點方向,使教師能在及時找出自身不足的前提下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完成每一個階段的教學任務,從而全面提升戲曲形體表演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三、總結
由上文可知,在戲曲形體表演教學的過程中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將無法滿足新時代對于人才的需求。在之后的教學中需要與時俱進,開展創(chuàng)新教學,對不同教學方式進行探究和摸索,以找出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特別是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如何提升其學習的效率,減少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的身體損傷等問題,需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筆者結合教學經(jīng)驗和理論研究,提出部分建議,以期能夠全面提升教學的質量,彌補傳統(tǒng)戲曲形體表演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從而為當下中國戲曲藝術的發(fā)展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戲曲人才。通過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在今后的舞臺表演中能夠更好地展示自己,從而得到更多觀眾的喜愛,進而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并推動其逐步走向世界舞臺。
參考文獻:
[1]包鑫鑫.戲曲中身段基本功對影視表演形體訓練的重要性[J].戲劇之家,2020,(05):28.
[2]唐瑜彤.對戲曲舞臺上身段表演的幾點思考[J].戲劇之家,2019,(07):36.
[3]宋媛媛.形體語言在戲劇表演中的重要性[J].山東農(nóng)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6,33(10):166-167.
[4]徐芳.淺析黃梅戲表演專業(yè)形體訓練教學[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06):109-111.
[5]范益松.表演教學改革的重要舉措——上戲開設戲曲表演課的回顧與展望[J].戲劇藝術,2015,(04):9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