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晴,蔣琪霞,宋思平
(1.南京大學醫(yī)學院,江蘇 南京,210046;2.南京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金陵醫(yī)院 東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 燒傷整形科,江蘇 南京,210008)
手術切口感染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術后并發(fā)癥,在醫(yī)院感染中較為常見,占院內(nèi)感染的21.8%[1]。據(jù)報道,目前國內(nèi)醫(yī)院普外科的外科手術部位的感染率為1.93%~5.10%[2]。切口感染不僅會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加重患者經(jīng)濟負擔和心理痛苦,還可以引起膿毒血癥等不良并發(fā)癥,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3-4]。目前臨床上大多數(shù)患者為預防感染在術后保持切口干燥直至愈合,然而長時間不清洗皮膚容易導致傷口周圍皮膚污穢,甚至繼發(fā)感染而延遲傷口愈合[5-6]。近年來改進清潔方法和技術的研究成為預防傷口感染和加速愈合的新熱點,國際上也對術后洗浴是否引發(fā)感染存在著一定的爭議。因此,本研究就洗浴對切口感染的影響展開病例對照研究,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醫(yī)院2019年1月—2020年7月傷口護理中心就診的術后切口患者130例,男82例,女48例,年齡18~86歲。納入標準:①術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包括感染、脂肪液化、切口滲出、切口裂開等;②年齡≥18歲。排除標準:①病歷資料不完整的患者;②非手術切口,如壓力性損傷、燒燙傷等。納入研究的患者的所有的治療均由專業(yè)培訓的傷口治療師評估后實施。
按照患者是否清洗皮膚分組,進行皮膚清洗(淋浴)的患者為清洗組,未進行皮膚清洗的患者為不清洗組。按照1∶1選擇配對選擇不清洗的患者為對照組,共有65例清洗患者和65例不清洗患者納入研究。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3.1 局部治療:所有患者局部采用納米銀敷料并結合紅光和紅外線輔助治療,按照國際公認的 DIME 原則進行局部處理,3次/周,直至愈合或 2個月止[7-8]。
1.3.2 全身治療:根據(jù)個體活動能力和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檢測結果,給所有患者實施個體化活動處方和營養(yǎng)食譜。其中指導清洗組患者夏季每日淋浴 1 次,春、秋、冬季隔日淋浴 1 次,每次10 min,直至愈合或2個月止[9]。
比較2組的傷口愈合時間、傷口感染率、滲液量、患者滿意度。
130例患者中127例傷口愈合,3例死亡,其中清洗組1例,不清洗組2例。清洗組與不清組患者的傷口愈合時間、2個月愈合率、3個月愈合率和傷口的總愈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患者臨床特征比較
清洗組和不清洗組治療后感染率、治療1周滲液量、治療2周滲液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無(P>0.05)。見表3。
表2 2組患者傷口愈合相關指標比較
表3 2組患者傷口感染相關指標比較
清洗組47例患者滿意,18例患者不滿意;不清洗組33例患者滿意,32例患者不滿意。清洗組的患者的滿意度高于不清洗組(χ2=6.37,P<0.05)。見表4。
外科手術后的切口可能會發(fā)生并發(fā)癥,如手術部位的感染、血腫等。為預防和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常見的處理術后切口的做法通常包括在切口上放置無粘附的或含銀的敷料,然后覆蓋無菌紗布或骨科墊,保持干燥直至傷口愈合[10]。臨床上也通過改進手術室的通風、器械消毒程序和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等降低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11]。這些措施可以減少手術部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但是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術后患者在長時間的愈合過程保持縫合的手術切口干燥,可能會造成切口周圍皮膚污穢,甚至繼發(fā)感染而延遲愈合[5-6]。此外,長時間的不清洗容易產(chǎn)生異味也會影響患者的人際關系,造成患者焦慮和抑郁[5],焦慮和抑郁可能會降低清除細菌所需的炎癥反應,在一定程度上會延遲傷口的愈合[12]。
皮膚清洗不會抑制傷口愈合,甚至傷口可能會從過水后濕潤、清潔的環(huán)境中獲益,從而加速傷口愈合。本研究中,清洗組與不清組患者的傷口愈合時間、二月愈合率、三月愈合率和傷口的總愈合率均無明顯的差異,可以認為清洗皮膚不會影響傷口愈合。本研究結果與國外報道的皮膚清洗能加速傷口愈合的結果不一致[13-14],可能與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病例數(shù)較少、部分患者清洗效果不佳等因素有關,且與國外的文獻報道的傷口類型、部位、清洗時機等不盡相同,也可能是導致研究結果不同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清洗皮膚不會抑制傷口愈合。本研究兩組患者治療后感染率、治療1周滲液量、治療2周滲液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初步認為清洗皮膚不會造成甚至加重傷口感染。此研究結果與Mind等[6]對110例擇期手術的患者進行的前瞻性研究證實的淋浴不會增加手術部位感染的結果相一致,此外,Anthony等[15]對全膝關節(jié)置換術(TKA)術后患者早期淋浴和延遲淋浴的術前、切口閉合后、去除敷料時和術后2周切口周圍皮膚培養(yǎng)拭子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傷口周圍皮膚細菌無明顯差異,清洗皮膚不會造成傷口周圍皮膚細菌滋生。本研究中清洗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高于不清洗組,此研究結果與國內(nèi)外報道相一致[5,13,16]。
綜合本研究結果和現(xiàn)有的文獻報道,術后切口患者淋浴不會影響傷口的愈合,也不會造成傷口的感染,并且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和生活質(zhì)量。傷口愈合受許多因素影響,包括患者的傷口特征、感染、合并癥和營養(yǎng)狀況等。改進治療傷口的方案可以促進傷口的愈合,新興的改進的清潔方法和技術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也會帶來額外的益處如加速傷口愈合、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生活質(zhì)量。未來必須繼續(xù)對這些清潔方法和技術進行評估,以更好地確定其適當?shù)氖褂谩?/p>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