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瑾,向邱,徐素琴
(1.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 護理部,湖北 武漢 430030;2.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呼吸道疾病。長期吸煙是COPD患病首要的獨立危險因素,有研究[1]指出長期吸煙的COPD患者可以通過減少吸煙的支數(shù)及時間來改善肺組織功能,因此戒煙是COPD重要的防治手段。大部分COPD患者在通過簡短戒煙干預后有意愿戒煙,但往往因為吸煙成癮后心癮難戒而難以成功戒煙[2]。目前盡管有關增強COPD吸煙者的戒煙動機或提升患者戒煙率的研究較多,但戒煙率仍有待提升[3-4]。家庭參與式護理(family integrated care,FIC)最初應用于兒科護理中,它強調(diào)家庭在疾病治療康復中的作用,鼓勵家庭參與,與醫(yī)護人員合作,共同促進患者健康[5]。本研究將家庭參與式護理模式應用于COPD患者戒煙干預中,指導家庭參與到戒煙過程,與醫(yī)護人員合作,在患者戒煙過程中給予鼓勵、關愛、支持,督促戒煙行為,取得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便利選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根據(jù)煙草依賴程度變量估計樣本量,計算得出兩組各需51例,考慮到失訪的可能性,最終共選取110例患者。采用隨機抽簽的方法將患者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納入標準:實驗室檢查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治療》指南中COPD的診斷標準[6];符合《中國臨床戒煙指南》中煙草依賴的診斷標準[7];均未戒煙且病情處于穩(wěn)定期患者。排除標準:病情嚴重者,需要治療并需密切隨診者;精神、智力、語言等障礙致無法正常溝通者;正在使用其他方法戒煙的吸煙者。本研究通過醫(yī)院一級倫理委員會審核認證,符合倫理要求。
1.2 方法
1.2.1 戒煙干預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戒煙干預,患者住院期間,由戒煙醫(yī)師詢問吸煙情況,講解COPD與吸煙的密切相關,建議徹底戒煙,針對患者煙草依賴情況制定戒煙治療方案,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疾病及戒煙相關知識宣教,每周3次,每次5~10 min;出院后定期隨訪,由呼吸慢病管理專職護士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采用面對面、電話或家庭訪視的方式,綜合評估患者戒煙、煙草依賴、焦慮抑郁的情況,每月1次,每次20~30 min。觀察組在以上基礎上實施家庭參與式戒煙干預,具體如下。
1.2.1.1 成立家庭參與式戒煙小組 由呼吸科醫(yī)師、營養(yǎng)師、呼吸慢病管理專職護士、研究生共同組成。醫(yī)師主要負責患者煙草依賴評估及治療方案的制定;營養(yǎng)師主要負責COPD患者戒煙階段飲食的指導;COPD專病護士主要負責對患者家屬進行COPD疾病及煙草依賴的相關知識宣教,提供戒煙咨詢,落實定期的戒煙隨訪,協(xié)調(diào)解決治療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研究生負責對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與統(tǒng)計。
1.2.1.2 家庭參與式戒煙干預的實施 由呼吸慢病管理專職護士對照顧患者的家屬進行該模式指導及培訓。(1)家庭健康教育:向住院的COPD患者及其家屬發(fā)放COPD健康教育手冊,播放疾病教育視頻,詳細講解疾病基本知識、飲食要求及心理護理,告知吸煙對病情的影響;發(fā)放《幫你戒煙知識手冊》,內(nèi)容包括:吸煙的危害、二手煙的危害、戒煙的好處及戒煙的方法;對于需使用戒煙藥物的患者,向家屬宣教有關疾病常識,強調(diào)規(guī)范用藥,提高戒煙成功率。(2)家庭戒煙干預:患者出院前由主治醫(yī)師制定戒煙方案,與患者、家屬一起制定戒煙日,告知如何使用戒煙藥物,并約定戒煙隨訪時間;要求家屬協(xié)助創(chuàng)建一個有助于戒煙的居家環(huán)境,同時督促患者按制定的戒煙日開始戒煙、按時服藥及定期隨訪;鼓勵家屬居家期間向患者強調(diào)COPD急性加重與煙草的關系,表達患者生命健康對家庭的重要性,強化患者戒煙意識;發(fā)現(xiàn)患者吸煙傾向,及時進行行為指導;若患者出現(xiàn)復吸,記錄復吸的原因,并將患者吸煙情況反饋給戒煙小組,由醫(yī)生提供指導行為干預方法,必要時調(diào)整戒煙藥物。(3)家庭情感支持:指導家屬關注患者戒煙期間的心理狀況,幫助堅定戒煙信念,告知在戒煙過程中患者會出現(xiàn)如吸煙渴求、焦慮、坐立不安、易激惹、受挫感等戒斷癥狀,注意給予理解及關愛,同時出院后患者會存在面臨恢復工作、學習或生活的心理壓力,對患者在家的戒煙行為,鼓勵保持戒煙狀態(tài),當患者出現(xiàn)情緒或心理異常時及時與戒煙小組聯(lián)系,以取得專業(yè)支持。(4)團隊持續(xù)支持:在患者住院期間,建立患者戒煙檔案,包括一般資料、吸煙情況、吸煙動機、戒煙嘗試、健康狀況及照顧者家庭負擔情況,對患者及家屬實施健康教育;建立微信群,定期推送COPD及戒煙的相關知識,家屬與呼吸慢病管理專職護士每周進行溝通,以反饋患者在家期間的戒煙情況,提供戒煙咨詢,并有針對性地調(diào)整干預內(nèi)容,如果患者或家屬出現(xiàn)不良情緒給予及時心理護理,避免不良情緒影響干預效果。由呼吸慢病管理專職護士在干預前及干預后6個月對家屬進行照顧者家庭負擔的測評。
1.2.2 評價指標 (1)戒煙率:分別于患者出院后1個月、6個月后進行評定,已停止吸煙的即為戒煙,戒煙率為已戒煙人數(shù)/總?cè)藬?shù)×100%[8]。(2)煙草依賴程度:采用由Huang等[9]漢化的煙草依賴評估量表 (fagerstrom test of nicotine dependence,F(xiàn)TND),原量表由Heatherton修訂形成,量表共有6個條目,總分為0~10分,依賴程度根據(jù)總分可分為5個等級,0~2 分為極低水平,3~4 分為低水平,5 分為中等水平,6~7 分為高水平,8~10 分為極高水平。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68[10]。(3)照顧者家庭負擔評分:采用已漢化的由印度學者Pai等[11]編制的疾病家庭負擔量表 (family burden scale of disease,F(xiàn)BS),共包括家庭經(jīng)濟負擔、家庭日?;顒印⒓彝蕵?、家庭關系、軀體健康和心理健康6個維度,共24個條目。量表每個條目采用3級評分,0分為沒有負擔,1分為中等負擔,2分為嚴重負擔。由于各維度包含題目個數(shù)不同,為了便于比較將得分標準化,即將各維度得分和總分分別除以各自包含的條目個數(shù),得到各維度標準化均分和總均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在 0.9以上[12-13]。
2.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失訪3例,52例完成實驗。觀察組失訪1例,54例完成實驗。對照組男48例,女4例;年齡42~65歲,平均(53.75±11.17)歲;煙齡18~36年,平均(27.65±8.42)年。觀察組男49例,女5例;年齡40~63歲,平均(52.72±11.73)歲;煙齡17~37年,平均(27.89±9.62)年。兩組患者的年齡、煙齡、性別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戒煙藥物使用情況及戒煙率的比較 觀察組患者戒煙藥物使用人數(shù)為18例(33.3%),對照組為20例(38.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1個月、6個月觀察組患者戒煙率分別為[42例(77.8%)、38例(70.4%)]高于對照組同時段戒煙率[29例(55.88%)、25例(48.1%)],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2.3 兩組患者煙草依賴程度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煙草依賴程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在時間效應、組間效應及二者的交互作用方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各時間點進行兩兩比較,結(jié)果發(fā)現(xiàn)1個月和6個月時煙草依賴得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煙草依賴程度得分比較(分,
2.4 兩組患者家庭負擔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家屬家庭負擔總分、家庭經(jīng)濟負擔、家庭日常活動、家庭娛樂、家庭關系和心理健康組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但觀察組家屬的身體健康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家庭負擔情況比較(分,
3.1 家庭參與式戒煙干預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戒煙率并緩解其煙草依賴程度 本研究的結(jié)果表明,家庭參與式戒煙干預能夠有效提高COPD患者戒煙率,并緩解其煙草依賴程度。提升吸煙者對煙草危害的認知程度可增強戒煙動機,而較強的戒煙動機是決定吸煙者戒煙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保持正向的戒煙態(tài)度有助于戒煙的成功[14]。家庭參與式戒煙干預強調(diào)醫(yī)護人員與家屬共同對患者進行宣教,反復告知吸煙對病情的危害以及身體健康對于家庭的重要性,家庭親人間的親密感、信任感有助于強化宣教的力度與效果,加強患者戒煙意愿與戒煙信念。但煙草中的尼古丁成分具有成癮性,患者在戒煙后可能出現(xiàn)暴躁、易怒、焦慮等戒斷癥狀[15]。戒煙藥物的使用、行為的干預能有效減輕或緩解患者的不適感,促進患者的戒煙行為;同時,家屬與患者之間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家屬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戒煙過程中的不良情緒,予以實時關愛、勸慰與鼓勵,在情感上給予充分的支持,幫助增強成功戒煙的信心,這與前期研究[16]結(jié)果相似。
3.2 家庭參與式戒煙干預有利于減少COPD吸煙患者對家屬健康的影響 Wang等[17]研究顯示,吸煙和二手煙會對家庭功能和關系、家庭幸福產(chǎn)生不利影響。本次研究表明,家庭參與式戒煙有利于減少COPD吸煙患者對家屬健康的影響,這可能是因為其彌補了常規(guī)疾病知識宣教等方法的不足,提高了患者的戒煙率,使得家屬受二手煙的影響程度大大減輕;還可能因為家屬在干預的過程中接受了健康知識宣教,使他們的健康保健意識得到提高。雖然家庭參與式戒煙干預法需要家屬花費時間與精力配合戒煙工作,但并未增加家屬的負擔感,提示家庭參與模式運用于戒煙干預有效可行。
本研究將家庭參與式模式應用于COPD患者戒煙干預中,強調(diào)家屬與專業(yè)醫(yī)護人員協(xié)同參與戒煙管理,提高了COPD患者的戒煙率,降低了煙草依賴程度,未增加家屬的家庭負擔感,且有利于減少COPD吸煙患者對家屬健康的影響。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小,研究時間相對較短,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后可擴大樣本量,強化隨訪,進一步探討家庭參與式戒煙干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