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水經(jīng)·洛水注》校箋及水道與政區(qū)復(fù)原(上)

    2020-11-04 07:42:38李曉杰楊智宇黃學(xué)超楊蕭楊趙海龍
    歷史地理研究 2020年3期

    李曉杰 楊智宇 黃學(xué)超 楊蕭楊 趙海龍 袁 方

    (1. 復(fù)旦大學(xué)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 200433;2. 復(fù)旦大學(xué)中國語言文學(xué)系,上海 200433;3. 蘇州科技大學(xué)歷史系,江蘇蘇州 215009;4.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xué)歷史文化學(xué)院,江西南昌 330038)

    說 明

    《水經(jīng)注》是中國古代以水道為綱記載區(qū)域地理信息的重要典籍。近年來,本研究團(tuán)隊(duì)嘗試對(duì)《水經(jīng)注》汾水流域諸篇、渭水流域諸篇及涑水篇(1)李曉杰、黃學(xué)超、楊長玉、呂朋: 《〈水經(jīng)注〉汾水流域諸篇校箋及水道與政區(qū)復(fù)原》,《歷史地理》第26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4—64頁;李曉杰主編: 《水經(jīng)注校箋圖釋·渭水流域諸篇》,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17年版;李曉杰、黃學(xué)超、楊蕭楊、楊智宇、龔應(yīng)俊、閆偉光: 《〈水經(jīng)·涑水注〉校箋及水道與政區(qū)復(fù)原》,《歷史地理研究》2019年第1期;李曉杰主編: 《水經(jīng)注校箋圖釋·汾水涑水流域諸篇》,科學(xué)出版社2020年版。等進(jìn)行了校釋與復(fù)原的工作,探索并總結(jié)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此次復(fù)選取《水經(jīng)注》卷十五《洛水篇》作為研究的對(duì)象,在前人既有研究的基礎(chǔ)上,充分運(yùn)用相關(guān)文獻(xiàn)資料和考古資料,以歷史學(xué)、地理學(xué)、文獻(xiàn)學(xué)的方法來研究其中所記載的地理內(nèi)容,從而使《水經(jīng)注》的研究更趨深入地展開。

    具體而言,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四個(gè)方面。(1) 對(duì)《水經(jīng)·洛水注》文本重新??保M可能最大限度地訂正文本訛誤等問題; (2) 探究《水經(jīng)·洛水注》中酈道元引用資料的出典(即史源學(xué)研究); (3) 對(duì)《水經(jīng)·洛水注》所記錄的水道與城邑逐一進(jìn)行今地的比定,然后再對(duì)這一區(qū)域的河道分布、政區(qū)設(shè)置及城邑分布做全面的復(fù)原; (4) 在上述研究的基礎(chǔ)上,依據(jù)現(xiàn)今的1∶25萬大比例尺地圖,繪出《〈水經(jīng)·洛水注〉圖》,將《水經(jīng)·洛水注》所載的地理信息最直觀地表現(xiàn)出來,為今后全面繪制新《水經(jīng)注圖》做準(zhǔn)備(2)本文撰寫過程如下: 首先由李曉杰教授帶領(lǐng)復(fù)旦大學(xué)《水經(jīng)注》研究團(tuán)隊(duì),全面校勘《水經(jīng)·洛水注》的文本,并由袁方整理出“??薄辈糠值奈淖指濉H缓髼钍挆?、趙海龍等人在大家深入研討的基礎(chǔ)上,完成“史源”與“釋地”部分的文字撰寫與相關(guān)的釋圖草圖,形成本文的初稿。此后,黃學(xué)超又對(duì)初稿中的文字表述做了修訂(改寫部分內(nèi)容)。修訂稿完成后,李曉杰教授帶領(lǐng)團(tuán)隊(duì)成員進(jìn)行了逐字逐句的討論,由楊智宇匯總意見并形成最后的文字定稿,本文“釋圖”定稿則由黃學(xué)超繪制完成。除本文署名作者外,復(fù)旦大學(xué)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龔應(yīng)俊、閆偉光、周文喬三人也是研究團(tuán)隊(duì)的主要人員,他們與復(fù)旦大學(xué)中文系博士生陳志紅一起參與了本文修訂稿的討論。要之,本文是李曉杰教授帶領(lǐng)的復(fù)旦大學(xué)《水經(jīng)注》研究團(tuán)隊(duì)集體分工協(xié)作的研究成果。。

    下面,為行文的方便,先將本文校箋與附圖所涉及的體例條陳如下(3)以下所涉及的本文撰寫體例,在此前刊發(fā)的論文中已有闡述(參見李曉杰、黃學(xué)超、楊蕭楊、楊智宇、龔應(yīng)俊、閆偉光: 《〈水經(jīng)·涑水注〉校箋及水道與政區(qū)復(fù)原》)。此次又根據(jù)《水經(jīng)·洛水注》文本的具體情況略作更改,特此說明。:

    1. 底本與參校本

    本文以商務(wù)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所收上海涵芬樓影印的武英殿聚珍版《水經(jīng)注》為底本,同時(shí)參?!队罉反蟮洹繁尽端?jīng)注》、黃省曾刊本《水經(jīng)注》、朱謀?儸《水經(jīng)注箋》、全祖望《五校水經(jīng)注》稿本、趙一清《水經(jīng)注釋》、楊守敬與熊會(huì)貞《水經(jīng)注疏》等諸本。具體版本信息及簡稱如下:

    《水經(jīng)注》十五卷,〔漢〕 桑欽撰,〔北魏〕 酈道元注,《續(xù)古逸叢書》影印明《永樂大典》本,商務(wù)印書館1935年版。本文簡稱“《大典》本”。

    《水經(jīng)注》四十卷,〔明〕 黃省曾刊本,中國書店影印本,2012年。本文簡稱“黃本”。

    《水經(jīng)注箋》四十卷,〔明〕 朱謀?儸箋,〔明〕 孫汝澄、李克家校,〔明〕 李長庚刊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本文簡稱“《注箋》本”,其中的朱氏按語簡稱“朱《箋》”。

    《五校水經(jīng)注》四十卷,小山堂鈔本,〔清〕 全祖望校,《全祖望校水經(jīng)注稿本合編》,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xiàn)縮微復(fù)制中心影印天津圖書館藏本,1996年。本文簡稱“《五?!犯灞尽?4)全祖望《五校水經(jīng)注》實(shí)包含了趙一清的小山堂抄本和全祖望在抄本之上所做的《五校》兩項(xiàng)內(nèi)容,本文校記中不再細(xì)分,統(tǒng)以“《五?!犯灞尽北硎?。。

    《水經(jīng)注釋》四十卷首一卷《附錄》二卷《水經(jīng)注箋刊誤》十二卷,〔清〕 趙一清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tái)灣商務(wù)印書館2008年版。本文簡稱“《注釋》本”。

    《水經(jīng)注釋》四十卷首一卷《附錄》二卷《水經(jīng)注箋刊誤》十二卷,〔清〕 趙一清撰,清乾隆五十一年小山堂初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5)《四庫》本與初刻本《水經(jīng)注釋》較好地體現(xiàn)了趙一清研究《水經(jīng)注》的成果,但因在《洛水篇》部分兩種版本并無異文,故本文所稱“《注釋》本”與“趙《釋》”僅就《四庫》本而言,不再言及初刻本的情況。

    《水經(jīng)注》四十卷,〔清〕 戴震校,《四部叢刊初編》影印乾隆三十九年武英殿聚珍本,商務(wù)印書館1919年版。本文簡稱“殿本”。

    《水經(jīng)注疏》四十卷,楊守敬纂疏、熊會(huì)貞參疏,抄本,科學(xué)出版社影印中國科學(xué)院圖書館藏本,1957年。本文簡稱“《注疏》本”,楊、熊二氏的按語分別簡稱“楊《疏》”“熊《疏》”。

    《水經(jīng)注疏》四十卷,楊守敬纂疏、熊會(huì)貞參疏,稿本,《楊熊合撰水經(jīng)注疏》,臺(tái)灣中華書局影印臺(tái)北藏本,1971年。(6)北京本與臺(tái)北本《水經(jīng)注疏》較好地體現(xiàn)了楊守敬、熊會(huì)貞研究《水經(jīng)注》的成果,但因在《洛水篇》部分兩種版本并無異文,故本文所稱“《注疏》本”與“楊《疏》”“熊《疏》”僅就北京本而言,不再言及臺(tái)北本的情況。

    2. 排版格式

    (1) 《水經(jīng)》文字(簡稱“《經(jīng)》文”)以黑體字頂格排。

    (2) 酈道元《水經(jīng)·洛水注》文字(簡稱“《注》文”或“酈《注》”)以宋體字另行空兩格排。又,自清人全祖望首倡酈《注》“注中有注”“雙行夾寫小字”之說始,趙一清、戴震、王先謙等皆從其說;然從現(xiàn)存各古本《水經(jīng)注》行款及此次校勘后之酈《注》文本來看,全氏之說實(shí)無依憑,故本文不采其論,對(duì)酈《注》不做字體大小的區(qū)分。

    (3) 《經(jīng)》文、《注》文的分段,大體遵循如是原則: 《經(jīng)》文以一句為一段,《注》文則以洛水流勢(shì)之一段完整文字為斷。

    (4) 酈《注》原文中出現(xiàn)的異體字,一律不作更動(dòng),以存其舊貌。

    3. 注釋原則

    (1) 本文的注釋包括???、史源、考釋三方面的內(nèi)容。

    (2) ??狈矫嬷饕婕鞍姹疚淖值漠愅7驳妆疚淖譄o誤而他本有異者,一般不出校,唯他本文字或是者,則出校備考;凡底本文字有誤,則校改,并出校記詳細(xì)說明。

    (3) 史源部分在《水經(jīng)注疏》所做工作的基礎(chǔ)之上,將《水經(jīng)·洛水注》所引之文,盡可能追根尋源,找出出典及近似文獻(xiàn)。另外,由于《水經(jīng)·洛水注》引文經(jīng)常與所引之書在文字上有所出入,故對(duì)這些引文不用引號(hào)標(biāo)明,而僅在相應(yīng)引文結(jié)束處標(biāo)注說明。

    (4) 考釋部分重在釋地,《經(jīng)》《注》文中所涉山川、湖泊、城邑,皆一一出注,唯遇僅以方位指稱之山名(如“南山”“北山”)不單獨(dú)出注,而僅以方位指稱之水名(如“南水”“北水”)則視情況而定。另,因《經(jīng)》文成書于三國,故此部分所注之政區(qū)沿革僅述至曹魏。又,凡釋地結(jié)論與已有認(rèn)識(shí)相同者,則在相應(yīng)地名后用“*”加以標(biāo)注,不再詳述相關(guān)研究。

    4. 附圖

    (1) 以國家測(cè)繪局1987年版1∶25萬地形圖為底圖,并酌參相關(guān)地圖繪制而成。(7)《陜西省地圖集》編纂委員會(huì)編: 《陜西省地圖集》,西安地圖出版社2010年版;河南省地圖院編制: 《河南省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2008年版;譚其驤主編: 《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年版1996年印刷。

    (2) 采用“古墨今朱”之形式: 古水、古地皆以黑色標(biāo)繪,今水、今地統(tǒng)以紅色標(biāo)繪;無確考之古水、古地,則標(biāo)于大致今水、今地附近區(qū)域。詳見文后圖1—圖3。

    正 文

    洛水〔1〕出京兆〔2〕上洛縣〔3〕讙舉山〔4〕,

    〔1〕 洛水*今洛河。

    〔2〕 京兆 漢置京兆尹,曹魏置郡。

    〔3〕 上洛縣 秦置縣,至曹魏不改。

    〔4〕 讙舉山 今箭峪嶺一帶山地,洛河發(fā)源于此。按,讙舉山亦見于《山海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中次四經(jīng)》,但與《水經(jīng)》所指不同。(8)楊蕭楊: 《〈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河洛地區(qū)山川考述》,《歷史地理研究》2020年第1期,第57頁。

    《地理志》曰: 洛出冢嶺山。《山海經(jīng)》曰: 出上洛西山。又曰: 讙舉之山,洛水出焉?!?〕東與丹水〔6〕合,水出西北竹山〔7〕,東南流注于洛。〔8〕

    〔5〕 地理志曰至洛水出焉 《漢書》卷二八《地理志》弘農(nóng)郡上雒縣:“《禹貢》雒水出冢領(lǐng)山?!?9)《漢書》卷二八上《地理志上》,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1549頁?!渡胶=?jīng)》卷一三《海內(nèi)東經(jīng)》:“洛水出洛西山。”(10)〔晉〕 郭璞注,〔宋〕 尤袤校訂: 《山海經(jīng)》卷一三《海內(nèi)東經(jīng)》,《古逸叢書三編》,第17b頁。同書卷五《中山經(jīng)·中次四經(jīng)》:“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讙舉之山,雒水出焉?!?11)〔晉〕 郭璞注,〔宋〕 尤袤校訂: 《山海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古逸叢書三編》,第13b頁。按,酈《注》此處僅引《漢書·地理志》及《山海經(jīng)》之記載敘洛水源頭,今據(jù)酈《注》下文所載洛源流向及丹水之相對(duì)位置,以今楊河當(dāng)酈《注》洛水源頭。

    〔6〕 丹水 今北川河。

    〔7〕 竹山 今草鏈嶺一帶山地,北川河發(fā)源于此。按,丹水及竹山亦見于《山海經(jīng)》(參注〔8〕),但與酈《注》所指不同⑤。

    〔8〕 東與丹水合至東南流注于洛 《山海經(jīng)》卷二《西山經(jīng)》:“又西五十二里,曰竹山……丹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洛水?!?12)⑧ 〔晉〕 郭璞注,〔宋〕 尤袤校訂: 《山海經(jīng)》卷二《西山經(jīng)》,《古逸叢書三編》,第14b頁。

    洛水又東,尸水〔9〕注之。水北發(fā)尸山〔10〕,南流入洛。〔11〕

    〔9〕 尸水 今五龍河。

    〔10〕 尸山 今蕎麥山一帶山地,五龍河發(fā)源于此。按,尸水及尸山亦見于《山海經(jīng)》(參注〔11〕),但與酈《注》所指不同(13)楊蕭楊: 《〈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河洛地區(qū)山川考述》,《歷史地理研究》2020年第1期,第56頁。。酈《注》下文乳水及良馀山、龍馀之水及蠱尾之山、陽虛山、玄扈之水情況亦同。

    〔11〕 洛水又東至南流入洛 《山海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中次五經(jīng)》:“又東十里,曰尸山……尸水出焉,南流注于洛水?!雹?/p>

    洛水又東得乳水〔12〕,水北出良馀山〔13〕,南流注于洛。〔14〕

    〔12〕 乳水 今蒿坪河。

    〔13〕 良馀山 今小敷腦一帶山地,蒿坪河發(fā)源于此。按,《渭水篇》亦載有良馀山,所指山地與此連麓而稍偏東北(14)李曉杰主編: 《水經(jīng)注校箋圖釋·渭水流域諸篇》,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17年版,第233頁。。

    〔14〕 洛水又東得乳水至南流注于洛 《山海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中次五經(jīng)》:“又東十里,曰良馀之山……乳水出于其陽,而東南流注于洛?!?15)〔晉〕 郭璞注,〔宋〕 尤袤校訂: 《山海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古逸叢書三編》,第14b頁。

    洛水又東會(huì)于龍馀之水〔15〕,水出蠱尾之山〔16〕,東流入洛?!?7〕

    〔15〕 龍馀之水 今文峪河。

    〔16〕 蠱尾之山 今老爺嶺一帶山地,文峪河發(fā)源于此。

    〔17〕 洛水又東會(huì)于龍馀之水至東流入洛 《山海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中次五經(jīng)》:“又東南十里,曰蠱尾之山……龍馀之水出焉,而東南流注于洛?!?16)⑥⑦⑨ 〔晉〕 郭璞注,〔宋〕 尤袤校訂: 《山海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古逸叢書三編》,第15a頁。

    洛水又東至陽虛山〔18〕,合玄扈之水〔19〕?!渡胶=?jīng)》曰: 洛水東北流,注于玄扈之水〔20〕是也。又曰: 自鹿蹏之山以至玄扈之山,凡九山。〔21〕玄扈亦山名也,而通與讙舉為九山之次焉。故《山海經(jīng)》曰: 此二山者,洛間也?!?2〕是知玄扈之水出于玄扈之山,蓋山水兼受其目矣。其水徑于陽虛之下?!渡胶=?jīng)》又曰: 陽虛之山,臨于玄扈之水。〔23〕是為洛汭也。〔24〕《河圖玉版》曰: 倉頡為帝南巡,登陽虛之山,臨于玄扈、洛汭之水,靈龜負(fù)書,丹甲青文以授之。即于此水也?!?5〕

    〔18〕 陽虛山 今陜西洛南縣城區(qū)北東河村附近山地,石門河于此處匯入洛河。

    〔19〕 玄扈之水 今石門河。

    〔20〕 山海經(jīng)曰洛水東北流注于玄扈之水 《山海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中次四經(jīng)》:“又西三百五十里,曰讙舉之山,洛水出焉,而東北流注于玄扈之水?!?17)⑤ 〔晉〕 郭璞注,〔宋〕 尤袤校訂: 《山海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古逸叢書三編》,第13b頁。

    〔21〕 又曰自鹿蹏之山以至玄扈之山凡九山 《山海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中次四經(jīng)》:“凡釐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于玄扈之山,凡九山?!雹?/p>

    〔22〕 故山海經(jīng)曰此二山者洛間也 《山海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中次四經(jīng)》:“此二山者,洛間也?!雹?/p>

    〔23〕 山海經(jīng)又曰陽虛之山臨于玄扈之水 《山海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中次五經(jīng)》:“又東十二里,曰陽虛之山,多金,臨于玄扈之水?!雹?/p>

    〔24〕 是為洛汭也 按,酈《注》此句以“洛汭”為玄扈之水與洛水交匯處,系沿襲《河圖玉版》“臨于玄扈、洛汭之水”之言,不確(18)楊蕭楊: 《〈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河洛地區(qū)山川考述》,《歷史地理研究》2020年第1期,第57頁。。

    〔25〕 河圖玉版曰至即于此水也 《山海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中次五經(jīng)》“臨于玄扈之水”下郭璞注:“《河圖》曰: 倉頡為帝南巡狩,登陽虛之山,臨于玄扈、洛汭,靈龜負(fù)書,丹甲青文以授之。出此水中也?!雹?/p>

    洛水又東歷清池山〔26〕,東合武里水〔27〕,水南出五里山〔28〕,東北流注于洛。

    〔26〕 清池山 今蟒嶺山脈西段。按,乾隆《直隸商州志》據(jù)《水經(jīng)·丹水注》“(清池)水源東北出清池山,西南流入于丹水”之記載,以安山(今陜西商洛市商州區(qū)西北至馬角山)當(dāng)清池山。(19)乾隆《直隸商州志》卷二《疆域中》,《中國地方志集成·陜西府縣志輯》第30冊(cè),鳳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頁。然,出馬角山之板橋河向東南流,與酈《注》所載不合。以河流流向推之,清池水當(dāng)以今板橋河支流鋪河為正源,則其所出之清池山即今蟒嶺山脈西段。

    〔27〕 武里水 今中沙河。《太平寰宇記》卷一四一商州洛南縣:“后魏真君二年又于今縣東四十里武谷川再置(拒陽縣)?!?20)⑦ 〔宋〕 樂史撰,王文楚等點(diǎn)校: 《太平寰宇記》卷一四一《山南西道九》,中華書局2007年版,第2739頁。此縣址在今陜西洛南縣古城鎮(zhèn),武谷川即今中沙河畔川地?!拔涔取敝c武里水可以相應(yīng),則中沙河可當(dāng)五里水。又,乾隆《直隸商州志》、乾隆《雒南縣志》皆以今縣河為武里水。(21)乾隆《直隸商州志》卷三《疆域下》,《中國地方志集成·陜西府縣志輯》第30冊(cè),第57頁;乾隆《雒南縣志》卷二《地輿志》,《中國地方志集成·陜西府縣志輯》第30冊(cè),第451頁。按,酈《注》記載洛水歷清池山后方與五里水合流,清池山即今蟒嶺西段(參注〔26〕),縣河之地望與酈《注》所載不合。

    〔28〕 武里山 今陜西洛南縣景村鎮(zhèn)南之蟒嶺山地,中沙河發(fā)源于此。

    洛水又東,門水〔29〕出焉?!稜栄拧匪^洛別為波也?!?0〕

    〔29〕 門水 今西峪河。按,《河水篇》載門水自洛水枝分北流入河,然此處洛水并無北流入河之分流,酈《注》記載有誤。據(jù)《河水篇》,門水實(shí)指今河南靈寶市境的弘農(nóng)西澗河—弘農(nóng)澗河,弘農(nóng)西澗河上游古轆轤關(guān)附近與西峪河源頭極近,繪制地圖時(shí)可能出現(xiàn)墨線相連的情況。酈氏或因此誤以今西峪河為門水上源,視門水為洛水分流,以應(yīng)《爾雅》“洛為波”之記載。

    〔30〕 爾雅所謂洛別為波也 《爾雅·釋水》:“水自河出為灉,濟(jì)為濋,汶為灛,洛為波,漢為潛,淮為滸,江為沱,濄為洵,潁為沙,汝為?椦D。”(22)〔晉〕 郭璞注,〔宋〕 邢昺疏: 《爾雅注疏》卷七,《十三經(jīng)注疏》,中華書局2009年版,第5696頁。

    洛水又東,要水〔31〕入焉,水南出三要山〔32〕,東北徑拒陽城〔33〕西,而東北流入于洛。

    〔31〕 要水 今柳峪河。其水位于今西峪河(酈《注》門水)以東,東沙河(酈《注》獲水)以西,北流入洛河。又,乾隆《直隸商州志》、乾隆《雒南縣志》皆以今中沙河為要水(23)乾隆《直隸商州志》卷三《疆域下》,《中國地方志集成·陜西府縣志輯》第30冊(cè),第56頁;乾隆《雒南縣志》卷二《地輿志》,《中國地方志集成·陜西府縣志輯》第30冊(cè),第451頁。,不確。中沙河是酈《注》武里水,參注〔27〕。

    〔32〕 三要山*今山名同,位于陜西洛南縣三要鎮(zhèn)北,柳峪河發(fā)源于此。乾隆《直隸商州志》卷三《疆域》:“三要山,在縣東南六十里。南出青草河,可通武關(guān),東出即盧氏之孔道,北望閿、靈,皆有捷徑,因名三要?!?24)乾隆《直隸商州志》卷三《疆域下》,《中國地方志集成·陜西府縣志輯》第30冊(cè),第54頁。

    〔33〕 拒陽城 在今陜西洛南縣靈口鎮(zhèn)東?!短藉居钣洝肪硪凰囊簧讨萋迥峡h:“晉太始三年分上洛地,于今縣東北八十里置拒陽縣,屬上洛郡,尋省?!雹哚B《注》拒陽城當(dāng)即晉拒陽縣故治。北宋洛南縣治今洛南縣城區(qū),其“東北八十里”當(dāng)在今靈口鎮(zhèn)附近。據(jù)酈《注》,城當(dāng)在今柳峪河?xùn)|岸。

    洛水又東與獲水〔34〕合。水南出獲輿山〔35〕,俗謂之備水也。東北徑獲輿川〔36〕,世名之為卻川,東北流注于洛。

    〔34〕 獲水 又名備水,即今東沙河。

    〔35〕 獲輿山 今陜西洛南縣古城鎮(zhèn)南之蟒嶺山地,東沙河發(fā)源于此?!稘h書》卷二八《地理志》弘農(nóng)郡上雒縣:“熊耳、獲輿山在東北?!?25)《漢書》卷二八上《地理志上》,第1549頁。

    〔36〕 獲輿川 又名卻川,即今陜西洛南縣三要鎮(zhèn)一帶川地。

    洛水又東徑熊耳山〔37〕北,《禹貢》所謂導(dǎo)洛自熊耳〔38〕?!恫┪镏尽吩唬?洛出熊耳?!?9〕蓋開其源者是也。

    〔37〕 熊耳山 今熊耳嶺,位于河南盧氏縣南。《元和郡縣圖志》卷六虢州盧氏縣:“熊耳山,在縣南五十里,《禹貢》導(dǎo)洛于此。”(26)〔唐〕 李吉甫撰,賀次君點(diǎn)校: 《元和郡縣圖志》卷六《河南道二》,中華書局1983年版,第163頁。唐盧氏縣治今盧氏縣城區(qū),今熊耳嶺正在其“南五十里”處。

    〔38〕 禹貢所謂導(dǎo)洛自熊耳 《尚書·禹貢》:“導(dǎo)洛自熊耳,東北會(huì)于澗、瀍,又東會(huì)于伊,又東北入于河?!?27)〔漢〕 孔安國傳,〔唐〕 孔穎達(dá)正義: 《尚書正義》卷六,《十三經(jīng)注疏》,第320頁。

    〔39〕 博物志曰洛出熊耳 《博物志》卷一:“八流亦出名山: 渭出鳥鼠,漢出嶓冢,洛出熊耳,涇出少室,汝出燕泉,泗出涪尾,沔出月臺(tái),沃出太山?!?28)〔晉〕 張華撰,范寧校證: 《博物志校證》卷一,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11頁。

    東北過盧氏縣〔40〕南,

    〔40〕 盧氏縣 戰(zhàn)國韓置縣,至曹魏不改。

    洛水徑隝渠關(guān)〔41〕北,隝渠水〔42〕南出隝渠山〔43〕,即荀渠山也。其水一源兩分,川流半解,一水西北流,屈而東北入于洛。《山海經(jīng)》曰: 熊耳之山,浮豪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洛?!?4〕疑即是水也。荀渠蓋熊耳之殊稱,若太行之歸山也〔45〕。故《地說》曰: 熊耳之山,地門也,洛水出其間。是亦總名矣。其一水東北徑隝渠城西,故關(guān)城也。其水東北流注于洛。

    〔41〕 隝渠關(guān) 即酈《注》下文隝渠城,疑在今河南盧氏縣橫澗鄉(xiāng)代家村附近。據(jù)酈《注》,關(guān)在隝渠水東分流(今卜象河,參注〔42〕)以東之洛水南不遠(yuǎn)處?!短藉居钣洝肪砹街葜礻柨h:“魏于今盧氏縣南一百五十里立朱陽郡……仍于理所置朱陽縣以屬焉。后周保定二年省郡。大象二年,移縣于今盧氏縣西南?檲渠谷中。”(29)〔宋〕 樂史撰,王文楚等點(diǎn)校: 《太平寰宇記》卷六《河南道六》,第111頁。“?檲”“隝”形近,?檲渠谷當(dāng)即隝渠水所經(jīng)之谷,亦即今卜象河河谷。北魏朱陽郡縣治今盧氏縣朱陽關(guān)鎮(zhèn),由于地形所限,其時(shí)盧氏至朱陽驛路當(dāng)與后世相同,沿卜象河—衡澗河—老灌河河谷而行,北周朱陽縣遷于隝渠谷中,應(yīng)是順道北遷之舉,而隝渠關(guān)是盧氏通往朱陽道路上的關(guān)隘。于理而言,關(guān)當(dāng)負(fù)險(xiǎn)而扼于谷中,可能在今代家村附近。

    〔42〕 隝渠水 今卜象河,亦兼指今橫澗河下游。據(jù)酈《注》,水在盧氏縣故城(在今盧氏縣城區(qū),參注〔37〕)西南、洛水南,即今盧氏縣南境。又據(jù)《伊水篇》,伊水與隝渠水同出荀渠山,則隝渠水至少當(dāng)發(fā)源于今伊河源頭連麓之山地。又據(jù)酈《注》下文,隝渠水在上游即分為兩支入洛,然依地勢(shì)判斷,此處隝渠水不得有入洛之分流,酈《注》似誤。酈《注》所謂隝渠水分流,應(yīng)是誤以上游靠近之二水為一水。綜觀之,今卜象河最適當(dāng)隝渠水源頭及東分流,而橫澗河下游(自七寸街以下,此處橫澗河距卜象河最近,且為古驛道自卜象河谷轉(zhuǎn)入橫澗河谷之始)適當(dāng)隝渠水西分流。

    〔43〕 隝渠山 今熊耳山脈之一部,位于河南欒川縣西境及盧氏縣東南境。

    〔44〕 山海經(jīng)曰至西北流注于洛 《山海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中次四經(jīng)》:“又西二百里,曰熊耳之山……浮濠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30)〔晉〕 郭璞注,〔宋〕 尤袤校訂: 《山海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古逸叢書三編》,第13b頁。

    〔45〕 若太行之歸山也 《山海經(jīng)》卷三《北山經(jīng)·北次三經(jīng)》:“《北次三經(jīng)》之首曰太行之山,其首曰歸山?!?31)〔晉〕 郭璞注,〔宋〕 尤袤校訂: 《山海經(jīng)》卷三《北山經(jīng)》,《古逸叢書三編》,第38a頁。

    洛水又東徑盧氏縣故城〔46〕南,《竹書紀(jì)年》: 晉出公十九年,晉韓龍取盧氏城〔47〕。王莽之昌富也?!?8〕有盧氏川水〔49〕注之。水北出盧氏山〔50〕,東南流徑盧氏城東,東南流注于洛。

    〔46〕 盧氏縣故城*即酈《注》下文盧氏城,在今河南盧氏縣城區(qū)。其地有東周、漢時(shí)期城址,習(xí)稱盧氏故城。(32)國家文物局主編,河南省文物局編制: 《中國文物地圖集·河南分冊(cè)》,中國地圖出版社1991年版,第362頁。

    〔47〕 晉韓龍取盧氏城 此句《注疏》本同,《大典本》、黃本、《注箋》本作“晉韓龍氏城”,《五校》稿本、《注釋》本作“晉韓龐取盧氏城”。朱《箋》:“今《竹書》云‘晉韓龐取盧氏城’?!?/p>

    〔48〕 王莽之昌富也 《漢書》卷二八《地理志》弘農(nóng)郡盧氏縣:“莽曰昌富?!?33)《漢書》卷二八上《地理志上》,第1549頁。

    〔49〕 盧氏川水 今東沙河。盧氏川水名當(dāng)與盧氏城有關(guān),東沙河際盧氏故城東而東南流,與酈《注》所載相符。

    〔50〕 盧氏山 今河南盧氏縣北部山地。

    洛水又東,翼合三川〔51〕,并出縣之南山,東北注洛。《開山圖》曰: 盧氏山宜五谷,可避水災(zāi)?!?2〕亦通謂之石城山〔53〕。山在宜陽山〔54〕西南,千名之山,咸處其內(nèi),陵阜原隰,易以度身者也。又有葛蔓谷水〔55〕,自南山流注洛水。

    〔51〕 三川 指今泉水峪河、文峪河、大峪河。

    〔52〕 開山圖曰盧氏山宜五谷可避水災(zāi) 《太平御覽》卷一五九《州郡部》引《遁甲開山圖》:“盧氏山宜五谷,可以避水災(zāi)。因山以名縣?!?34)〔宋〕 李昉等: 《太平御覽》卷一五九《州郡部五》,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771頁。

    〔53〕 石城山 泛指今河南盧氏縣境內(nèi)山地。

    〔54〕 宜陽山 今熊耳山脈河南洛寧縣段,參注〔73〕。

    〔55〕 葛蔓谷水 今范里河。

    洛水又東徑高門城〔56〕南,即《宋書》所謂后軍外兵龐季明入盧氏,進(jìn)達(dá)高門木城者也?!?7〕

    〔56〕 高門城*在今河南洛寧縣故縣鎮(zhèn)南。《新唐書》卷三八《地理志》河南府長水縣:“西有高門關(guān)?!?35)《新唐書》卷三八《地理志二》,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983頁?!蹲x史方輿紀(jì)要》卷四八河南府永寧縣:“高門關(guān),在縣西百二十里。”(36)〔清〕 顧祖禹撰,賀次君、施和金點(diǎn)校: 《讀史方輿紀(jì)要》卷四八《河南三》,中華書局2005年版,第2258頁。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卷二〇六河南府《關(guān)隘》:“高門關(guān),在永寧縣西八十里……舊《志》高門關(guān)在永寧縣西百二十里,即古高門城?!?37)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卷二〇六《河南府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55頁。高門關(guān)舊址今已為故縣水庫所淹沒。

    〔57〕 即宋書所謂后軍外兵龐季明入盧氏進(jìn)達(dá)高門木城者也 《宋書》卷七七《柳元景傳》:“后軍外兵參軍龐季明年已七十三,秦之冠族,羌人多附之,求入長安,招懷關(guān)、陜。乃自貲谷入盧氏,盧氏人趙難納之,弘農(nóng)強(qiáng)門先有內(nèi)附意,故委季明投之……季明進(jìn)達(dá)高門木城,值永昌王入弘農(nóng),乃回,還盧氏,據(jù)險(xiǎn)自固?!?38)《宋書》卷七七《柳元景傳》,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1982頁。

    洛水又東與高門水〔58〕合,水出北山,東南流合洛水枝津〔59〕。水上承洛水,東北流徑石勒城〔60〕北,又東徑高門城北,東入高門水,亂流南注洛。

    〔58〕 高門水 今尋峪河。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永寧縣西界有高門關(guān),其水即高門水也,去縣百五里?!?39)⑦ 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七》,《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年版,第126頁。按,今高門關(guān)舊址北有尋峪河?xùn)|流入洛,與酈《注》所載相合,可當(dāng)高門水。又,乾隆《永寧縣志》卷二《山川》以今大溝河當(dāng)高門水(40)乾隆《永寧縣志》卷二《山川》,《河南歷代方志集成·洛陽卷》第30冊(cè),大象出版社2017年版,第184—185頁。,不確。

    〔59〕 洛水枝津 疑指今仙峪河與漢川峪河。據(jù)酈《注》所載,此“洛水枝津”系洛水之分流,且流程較長,與洛水之間尚有一定距離。然依地勢(shì)判斷,不得存在此種分流,酈《注》似誤。今漢川峪河?xùn)|入尋峪河(酈《注》高門水),其源與洛河支流仙峪河相近,疑酈氏誤以今仙峪河及漢川峪河相連而視為洛水枝津。

    〔60〕 石勒城 今址無確考,疑在今河南盧氏縣官道口鎮(zhèn)莊科村附近。又,《大清一統(tǒng)志》卷二〇六河南府《古跡》:“石勒城,在永寧縣西……《縣志》: 在縣西長淵鄉(xiāng)馮西堡。”(41)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卷二〇六《河南府二》,第251頁。其地與酈《注》所載不符。

    洛水又東,松陽溪水〔61〕注之。水出松陽山〔62〕,北流注于洛。

    〔61〕 松陽溪水*今崇陽河?!对S九域志》卷一河南府長水縣下、《金史》卷二五《地理志》嵩州長水縣下均記載有“松陽水”(42)〔宋〕 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點(diǎn)校: 《元豐九域志》卷一,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5頁;《金史》卷二五《地理志中》,中華書局1975年版,第594頁。,即是水。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松陽)溪水出松楊山,抵崇陽鎮(zhèn),北流入洛,今謂之崇陽溪水,蓋‘松’‘崇’音近而訛也?!雹?/p>

    〔62〕 松陽山 今三不管圪塔一帶山地,崇陽河發(fā)源于此?!端鍟肪砣枴兜乩碇尽泛朕r(nóng)郡長泉縣下、《元豐九域志》卷一河南府長水縣下、《金史》卷二五《地理志》嵩州長水縣下均記載有“松陽山”(或作“松楊山”)(43)《隋書》卷三〇《地理志中》,中華書局1973年,第841頁;〔宋〕 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點(diǎn)校: 《元豐九域志》卷一,第5頁;《金史》卷二五《地理志中》,第594頁。,即是山。乾隆《河南府志》卷九《山川志》:“《水經(jīng)注》: 松陽溪水出松楊山,北流注于洛。按,《唐志》長水縣有松楊故關(guān)?!队缹幹尽罚?縣西八十里有崇陽鎮(zhèn),南通大界嶺,為崇陽溝?!纭伞艮D(zhuǎn),‘楊(楊)’‘陽(陽)’字訛,‘崇陽’即‘松陽’,大界嶺即松楊山?!?44)乾隆《河南府志》卷九《山川志三》,《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第110頁。大界嶺即今三不管圪塔(45)洛寧縣志編纂委員會(huì)編: 《洛寧縣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1年版,第59頁。。

    洛水又東徑黃亭〔63〕南,又東合黃亭溪水〔64〕。水出鵜鶘山〔65〕,山有二峰,峻極于天,高崖云舉,亢石無階,猨徒喪其捷巧,鼯族謝其輕工,及其長霄冒嶺,層霞冠峰,方乃就辨優(yōu)劣耳。故有大、小鵜鶘之名矣。溪水東南流歷亭下,謂之黃亭溪水,又東南入于洛水。

    〔63〕 黃亭 疑在今河南洛寧縣上戈鎮(zhèn)南頭村附近。又,洛寧縣故縣鎮(zhèn)有隍城村,舊作“皇城村”,方位與酈《注》所載“黃亭”略合而距大鐵溝水(酈《注》黃亭溪水)稍遠(yuǎn),姑存?zhèn)淇肌?/p>

    〔64〕 黃亭溪水*今大鐵溝水。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水經(jīng))注》有大、小鵜鶘之名,黃城溪水今俗呼為大鐵溝水,蓋大鵜鶘水之訛也?!?46)⑤ 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七》,《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第126頁。按,酈《注》雖無“大鵜鶘水”之載,然“鵜鶘”“鐵溝”音實(shí)近,以大鐵溝水當(dāng)黃亭溪水,方位亦合酈《注》之載,可從。

    〔65〕 鵜鶘山 疑指今摩云嶺。嶺南即大鐵溝水(酈《注》黃亭溪水)所出,且為崤山主脈山峰,極為高峻,與酈《注》“峻極于天,高崖云舉”之載相符。又,乾隆《河南府志》卷八《山川志》:“鵜鶘山,俗呼關(guān)山,以山谷有鵜鶘關(guān)也,山谷水有大、小鵜鶘,俗音轉(zhuǎn)為大、小鐵溝。”(47)乾隆《河南府志》卷八《山川志二》,《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第107頁。關(guān)山所指不詳,當(dāng)在鵜鶘關(guān)舊址附近,即今大、小鐵溝水之間。然該山地并非大鐵溝水所出,又相對(duì)低緩,與酈《注》所載似不相符。

    洛水又東得荀公溪口〔66〕,水出南山荀公澗〔67〕,即龐季明所入荀公谷者也〔68〕。其水歷谷東北流,注于洛水。

    〔66〕 荀公溪口*荀公溪入洛水之口。荀公溪,今興華河。興華河谷舊稱孫洪峪(孫洪澗)?!端问贰肪砣恕稐钤倥d傳》:“(岳飛)遣再興至西京長水縣之業(yè)陽……明日,再戰(zhàn)于孫洪澗,破其眾二千,復(fù)長水,得糧二萬石,以給軍民?!?48)《宋史》卷三六八《楊再興傳》,中華書局1977年版,第11464頁??滴酢队缹幙h志》卷一《輿地志》:“孫洪峪,在西南六十里。”(49)康熙《永寧縣志》卷一《輿地志》,《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8冊(cè),上海書店出版社2013年版,第11頁。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以孫洪澗水當(dāng)荀公溪水,并云:“《永寧志》: 孫洪澗在縣西南六十里。疑即《注》所謂荀公澗也?!畬O’‘荀’古音通,荀卿亦曰孫卿是已?!雹莅矗昂椤薄肮币粢嘟?,其說是。

    〔67〕 荀公澗 今興華河上游溪谷。

    〔68〕 即龐季明所入荀公谷者也 《宋書》卷七七《柳元景傳》:“(龐)季明進(jìn)達(dá)高門木城,值永昌王入弘農(nóng),乃回,還盧氏,據(jù)險(xiǎn)自固。頃之,招盧氏少年進(jìn)入宜陽茍公谷,以扇動(dòng)義心。”(50)《宋書》卷七七《柳元景傳》,第1982頁。按,《宋書》載此谷名作“茍公谷”,與酈《注》異??贾T史籍,此谷后世名孫洪澗,應(yīng)系由“荀公澗”音訛而來(參注〔66〕),故此谷本名當(dāng)作“荀公谷”,《宋書》“茍”字誤。

    洛水又東徑檀山〔69〕南,其山四絕孤峙,山上有塢聚,俗謂之檀山塢〔70〕。義煕中,劉公西入長安,舟師所屆,次于洛陽,命參軍戴延之與府舍人虞道元即舟溯流,窮覽洛川,欲知水軍可至之處。延之屆此而返,竟不達(dá)其源也。〔71〕

    〔69〕 檀山*今龍頭山,又名壇屋山,位于河南洛寧縣長水鎮(zhèn)西長水村西?!端鍟肪砣枴兜乩碇尽泛朕r(nóng)郡長泉縣下、《元豐九域志》卷一河南府長水縣下、《金史》卷二五《地理志》嵩州長水縣下均記載有“檀山”(或作“壇山”)(51)《隋書》卷三〇《地理志中》,第841頁;〔宋〕 王存撰,王文楚、魏嵩山點(diǎn)校: 《元豐九域志》卷一,第5頁;《金史》卷二五《地理志中》,第594頁。,即是山。《太平御覽》卷七七〇《舟部》引戴延之《西征記》:“檀山,凡去洛城水道五百三十里?!?52)⑤ 〔宋〕 李昉等: 《太平御覽》卷七七〇《舟部三》,第3413頁。《大明一統(tǒng)志》卷二九河南府《山川》:“天壇山,在永寧縣西四十五里,一名壇屋山?!?53)《大明一統(tǒng)志》卷二九《河南府》,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第497頁。壇屋山,亦寫作“檀塢山”,當(dāng)系“檀山”“壇山”“檀山塢”之訛變。乾隆《河南府志》卷八《山川志》即以龍頭山當(dāng)檀山(54)乾隆《河南府志》卷八《山川志二》,《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第107頁。。

    〔70〕 檀山塢 在今河南洛寧縣長水鎮(zhèn)西長水村龍頭山上。

    〔71〕 義煕中至竟不達(dá)其源也 按,相關(guān)記載參見以下二則史料。《太平御覽》卷七七〇《舟部》引戴延之《西征記》:“檀山,凡去洛城水道五百三十里。由新安、澠池、宜陽、三樂,三樂男女老劣未嘗見船,既聞晉使溯流,皆相引蟻聚川側(cè),俯仰傾笑。”⑤《宋書》卷二《武帝紀(jì)》:“(義煕十三年)二月,冠軍將軍檀道濟(jì)等次潼關(guān)。三月庚辰,大軍入河。索虜步騎十萬,營據(jù)河津。公命諸軍濟(jì)河擊破之。公至洛陽。七月,至陜城。龍?bào)J將軍王鎮(zhèn)惡伐木為舟,自河浮渭。八月,扶風(fēng)太守沈田子大破姚泓于藍(lán)田。王鎮(zhèn)惡克長安,生擒泓。九月,公至長安?!?55)《宋書》卷二《武帝紀(jì)中》,第42頁。

    洛水又東,庫谷水〔72〕注之,水自宜陽山〔73〕南,三川并發(fā),合為一溪,東北流注于洛。

    〔72〕 庫谷水*今底張河。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庫谷水,今底張峪,水出永寧西南山,道元謂三川并發(fā)者,右為應(yīng)陽川,左為奎陽川,中一小川合流。俗又呼為褲子峪?!?56)⑧ 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七》,《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第126頁。其中的“底張峪”即今底張河,“褲子峪”蓋即“庫谷”之變。

    〔73〕 宜陽山 今熊耳山脈河南洛寧縣段。按,酈《注》上文“山在宜陽山西南”之“宜陽山”,及下文白馬溪水、昌澗水所出之“宜陽山”,皆洛水南側(cè)支流發(fā)源之地,可知其名當(dāng)屬泛稱。

    洛水又東得鵜鶘水口〔74〕,水北發(fā)鵜鶘澗〔75〕,東南流入于洛。

    〔74〕 鵜鶘水口 鵜鶘水入洛水之口。鵜鶘水,指今平峪河。其水位于今底張河(酈《注》庫谷水)以東,南流入洛河。又,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小鵜鶘今音訛為小鐵溝。道元記鵜鶘水口于庫谷水下,今考庫谷在永寧西四十里,鵜鶘口在永寧西六十里,何倒置若此?蓋《水經(jīng)》但有庫谷水,酈《注》先釋庫谷,乃補(bǔ)敘小鵜鶘,非有誤。”⑧按,酈《注》“庫谷水”句實(shí)為注文,此處似無倒敘之理,且所謂“大、小鵜鶘水”之說,本即該《志》誤讀酈《注》而來,故不從其說。

    〔75〕 鵜鶘澗 今平峪河上游溪谷。

    洛水又徑僕谷亭〔76〕北〔77〕,左合北水〔78〕,水出北山,東南流注于洛。

    〔76〕 僕谷亭 在今河南洛寧縣西山底鄉(xiāng)孫洞村附近。該村位于洛河南岸階地上,臨侯峪河,且正對(duì)北水入洛處。

    〔77〕 洛水又徑僕谷亭北 “僕谷亭”,諸本同。楊《疏》:“下侯谷水當(dāng)徑此亭,亭自以水得名,而下作‘侯谷’,此作‘僕谷’,‘侯’‘僕’形似,必有一誤。”按,據(jù)今侯峪水、侯峪之名可知,侯谷水名不誤,則“僕谷亭”疑當(dāng)作“侯谷亭”。

    〔78〕 北水 指今河南洛寧縣馬店鎮(zhèn)田村西側(cè)河流,該水發(fā)源于牛王廟,東南流至田村南入洛河。又,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以長水(在今長水鎮(zhèn)附近)當(dāng)北水(57)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七》,《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第126頁。,不確。

    洛水又東,侯谷水〔79〕出南山,北流入于洛。

    〔79〕 侯谷水*今侯峪水。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侯谷今名侯峪,在永寧西三十五里?!?58)⑤⑦⑧⑨ 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七》,《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第127頁。民國《洛寧縣志》卷一《山川》:“(侯谷水)即侯峪水?!?59)民國《洛寧縣志》卷一《山川》,《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118號(hào),第95頁。

    洛水又東徑龍?bào)J城〔80〕北,龍?bào)J將軍王鎮(zhèn)惡從劉公西入長安,陸徑所由〔81〕,故城得其名。

    〔80〕 龍?bào)J城 在今河南洛寧縣西山底鄉(xiāng)南洞村附近?!蹲x史方輿紀(jì)要》卷四八河南府永寧縣:“龍?bào)J城,在縣西四十里。晉末龍?bào)J將軍王鎮(zhèn)惡伐秦,嘗軍于此,因名?!?60)〔清〕 顧祖禹撰,賀次君、施和金點(diǎn)校: 《讀史方輿紀(jì)要》卷四八《河南三》,第2257頁。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道元記龍?bào)J城在洛水南、侯谷東,由溪西則龍?bào)J城,當(dāng)在永寧西南三十里,《方輿紀(jì)要》作‘四十里’?!雹萁衲隙创逦挥诤钣?酈《注》侯谷水)與景陽河(酈《注》廣由澗水)間之洛河南岸階地上,正對(duì)馬店河(酈《注》宜陽北山水)入洛處,龍?bào)J城宜在此。

    〔81〕 龍?bào)J將軍王鎮(zhèn)惡從劉公西入長安陸徑所由 “徑”,原作“行”,今據(jù)《大典》本、黃本、《注箋》本、《五?!犯灞?、《注疏》本改。又,王鎮(zhèn)惡從劉公西入長安事,參《宋書》卷四五《王鎮(zhèn)惡傳》(61)《宋書》卷四五《王鎮(zhèn)惡傳》,第1368—1369頁。。

    洛水又東,左合宜陽北山水〔82〕,水自北溪南流注洛。

    〔82〕 宜陽北山水*今馬店河。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宜陽北山水,)今俗呼為馬店峪水,在縣西二十五里入洛?!雹唏R店峪水即今馬店河。

    洛水又東,廣由澗水〔83〕注之,水出南山由溪〔84〕,北流徑龍?bào)J城東,而北流入于洛。

    〔83〕 廣由澗水*今景陽河。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廣由澗,今為景陽川,在永寧西二十五里入洛?!雹嗑瓣柎唇窬瓣柡印?/p>

    〔84〕 由溪 今景陽河上游溪谷。

    洛水又東,右得直谷水〔85〕,水出南山,北徑屯城〔86〕西,北流注于洛水。

    〔85〕 直谷水*今馬營河。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直谷水,今為大豐峪,在永寧西二十二里入洛?!雹岽筘S峪水即今馬營河。

    〔86〕 屯城 在今洛寧縣趙村鄉(xiāng)張營村北,此處有一古城址,習(xí)稱鬼修城(62)洛寧縣志編纂委員會(huì)編: 《洛寧縣志》,第91頁。。

    又東北過蠡城邑〔87〕之南,

    〔87〕 蠡城邑 漢魏城邑。當(dāng)在宜陽縣境。另參注〔88〕。

    城西有塢水〔88〕,出北四里山上,原高二十五丈,故黽池縣治。南對(duì)金門塢〔89〕,水南五里,舊宜陽縣治也。洛水右會(huì)金門溪水〔90〕,水南出金門山〔91〕,北徑金門塢西,北流入于洛。

    〔88〕 城西有塢水 此處“城”即蠡城邑,在今洛寧縣王范回族鎮(zhèn)塢東村?!度龂尽肪硪晃濉段簳べZ逵傳》:“(建安中)后舉茂才,除澠池令……時(shí)縣寄治蠡城。”(63)《三國志》卷一五《魏書·賈逵傳》,中華書局1964年版,第480頁。是東漢末年澠池縣徙治蠡城邑,故酈《注》稱“故黽池縣治”?!短藉居钣洝肪砦搴幽细疂瞥乜h:“曹魏移于今福昌縣西六十五里蠡城?!?64)〔宋〕 樂史撰,王文楚等點(diǎn)校: 《太平寰宇記》卷五《河南道五》,第70頁。宋福昌縣治今宜陽縣韓城鎮(zhèn)福昌村北,塢東村正在其“西六十五里”處。又,塢水,即今嶕峣水,在塢東村西流注洛河。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城西塢水即今永寧縣(按,今洛寧縣)西十里嶕峣澗水。”(65)④ 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七》,《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第127頁。其說可從。此外,塢東村附近又有地名塢南、塢西,頗疑皆與塢水有關(guān)。

    〔89〕 金門塢 疑在今洛寧縣陳吳鄉(xiāng)大原村附近。

    〔90〕 金門溪水 今洛寧縣陳吳鄉(xiāng)大原村西側(cè)河流,該水發(fā)源于金山以北的孫村,北流至大原村西北入洛河。又,乾隆《河南府志》以金門水發(fā)源于金山西側(cè)的支流比附金門溪水④,與酈《注》不合,故不取其說。參注〔94〕。

    〔91〕 金門山*今金山。《續(xù)漢書·郡國志》弘農(nóng)郡宜陽縣下劉昭注、《隋書》卷三〇《地理志》河南郡宜陽縣下、《通典》卷一七七《州郡》河南府福昌縣下皆載有“金門山”(66)《續(xù)漢書·郡國志》,《后漢書》,中華書局1965年版,第3401—3402頁;《隋書》卷三〇《地理志中》,第834—835頁;〔唐〕 杜佑: 《通典》卷一七七《州郡七》,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4654頁。?!洞竺饕唤y(tǒng)志》卷二九河南府《山川》、嘉靖《河南通志》卷六《山川》皆載“金門山,在永寧縣西南三十里”(67)《大明一統(tǒng)志》卷二九《河南府》,第497頁;嘉靖《河南通志》卷六《山川》,《原國立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叢書》第344冊(c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版,第96頁。。其中的“金門山”即今金山。又,乾隆《河南府志》、乾隆《永寧縣志》以界嶺為酈《注》所記金門山(68)乾隆《河南府志》卷九《山川志三》、卷一三《山川志七》,《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第111、127頁;乾隆《永寧縣志》卷二《山川》,《河南歷代方志集成·洛陽卷》第30冊(cè),第183—184頁。,系僅據(jù)黍良谷水發(fā)源于此推測(cè)而來,然酈《注》金門溪水亦發(fā)源于金門山,以界嶺當(dāng)金門山則無法與之相符,故不取其說。參注〔94〕。

    洛水又東合款水〔92〕,其水二源并發(fā)〔93〕,兩川徑引,謂之大款水也。合而東南入于洛。

    〔92〕 款水 又名大款水,即今延壽河。其水流經(jīng)今塢東村(酈《注》蠡城邑所在)東,南流入洛河。又,乾隆《河南府志》以鳳山澗水、溪源澗水為款水之二源(69)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七》,《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第127頁。,乾隆《永寧縣志》則以鳳山澗水、寺峪澗水當(dāng)大、小款水(70)乾隆《永寧縣志》卷二《山川》,《河南歷代方志集成·洛陽卷》第30冊(cè),第186頁。。按,鳳山澗水即今東關(guān)窯水,寺峪澗水即今寺溝水,溪源澗水更在今東關(guān)窯水之東,三水各自獨(dú)留入洛,位置亦嫌偏東,與酈《注》所載款水并不相符,故二說皆不取。

    〔93〕 其水二源并發(fā) “二源”,疑指今延壽河磨溝源頭與王東村之香泉。

    洛水又東,黍良谷水〔94〕入焉。水南出金門山?!堕_山圖》曰: 山多重固,在韓。建武二年,強(qiáng)弩大將軍陳俊轉(zhuǎn)擊金門、白馬,皆破之〔95〕,即此也。而東北流注于洛。

    〔94〕 黍良谷水*今金門水。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今所謂金門山形如金字,兩水合流如門,其西水即道元所謂金門溪水,其東水今猶名黍良谷水,兩水既會(huì)金門山前,北流二十里,乃出澗口入洛。道元記金門水入洛,又記黍良谷入洛,似爾時(shí)兩水分流出澗口,與今有異。”(71)④ 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七》,《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第127頁。按,乾隆《河南府志》以“東水”(今金門水)當(dāng)黍良谷水,可從;又以今金門水支流為酈《注》金門溪水,以界嶺為酈《注》金門山,與酈《注》所載金門溪水、黍良谷水俱出金門山分流入洛之狀不合,當(dāng)誤。另,酈《注》稱黍良谷水發(fā)源金門山,然今金門水源頭尚在金山(酈《注》金門山)以南,蓋因酈氏對(duì)水源認(rèn)識(shí)未甚精確所致。

    〔95〕 建武二年強(qiáng)弩大將軍陳俊轉(zhuǎn)擊金門白馬皆破之 《后漢書》卷一八《陳俊傳》: 建武二年秋,“大司馬吳漢承制拜俊為強(qiáng)弩大將軍,別擊金門、白馬賊于河內(nèi),皆破之”。(72)《后漢書》卷一八《陳俊傳》,第690頁。

    洛水又東,左合北溪〔96〕,南流入于洛也。

    〔96〕 北溪 今東關(guān)窯水。其水位于今金門水(酈《注》黍良谷水)以東,南流入洛河。又,乾隆《河南府志》、乾隆《永寧縣志》皆以溪源澗(洛河北側(cè)支流,入洛口位于今河南洛寧縣城郊鄉(xiāng)柴巷村西南)當(dāng)北溪(73)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七》,《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第127頁;乾隆《永寧縣志》卷二《山川》,《河南歷代方志集成·洛陽卷》第30冊(cè),第186頁。,可備一說。

    又東過陽市邑〔97〕南,又東北過于父邑〔98〕之南,

    〔97〕 陽市邑 漢魏城邑。當(dāng)在宜陽縣境,曹魏時(shí)為洛陽都典農(nóng)治,又為宜陽郡治。另參注〔104〕。

    〔98〕 于父邑 漢魏城邑。當(dāng)在宜陽縣境,曹魏時(shí)亦稱一泉塢。另參注〔105〕。

    太陰谷水〔99〕南出太陰溪〔100〕,北流注于洛。

    〔99〕 太陰谷水*今陶峪河。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太陰谷今為淘峪。‘淘’乃‘太陰’合音,‘峪’‘谷’義同。在永寧縣東南十五里?!雹芴杂泻恿骷唇裉沼印?/p>

    〔100〕 太陰溪 今陶峪河上游溪谷。

    洛水又東合白馬溪水〔101〕,水出宜陽山,澗有大石,厥狀似馬,故溪澗以物色受名也。溪水東北流注于洛。

    〔101〕 白馬溪水*今白馬澗。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白馬溪水今為流谷水,在宜陽縣西八十里界上。”(74)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七》,《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第128頁。流谷水即今白馬澗。

    洛水又東,有昌澗水〔102〕注之。水出西北宜陽山〔103〕,而東南流徑宜陽故郡〔104〕南,舊陽市邑也,故洛陽都典農(nóng)治此,后改為郡。其水又南注于洛。

    〔102〕 昌澗水 今連昌河。宋邵雍《故連昌宮》:“洛水來西南,昌水來西北。二水合流處,宮墻有遺壁。行人徒想像,往事皆陳跡。空馀女幾山,正對(duì)三鄉(xiāng)驛?!?75)〔宋〕 邵雍著,郭彧、于天寶點(diǎn)校: 《邵雍全集》第4冊(c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38頁。據(jù)其中“連昌宮”“女幾山”“三鄉(xiāng)驛”等地名,可知“昌水”指今連昌河。《金史》卷二五《地理志》河南府宜陽縣下有“昌水”(76)《金史》卷二五《地理志中》,第593頁。。嘉靖《河南通志》卷六《山川》:“昌谷水在宜陽縣西九十里,舊名昌河,又名刀轘川,源出陜州,流經(jīng)永寧、宜陽縣界入洛。”(77)嘉靖《河南通志》卷六《山川》,《原國立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叢書》第344冊(cè),第99頁。光緒《宜陽縣志》卷三《輿地》:“昌澗水,城西八十里三鄉(xiāng)鎮(zhèn)東,即昌谷水。昌谷水源出陜州,經(jīng)連昌宮南入洛?!?78)光緒《宜陽縣志》卷三《輿地》,《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117號(hào),第222—223頁。昌谷水即今連昌河,亦即酈《注》昌澗水。唯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因?qū)⒁岁柨h三鄉(xiāng)鎮(zhèn)為一合塢所在,誤以大宋川(今渡洋河)為昌澗水(79)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七》,《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第128頁。,民國《洛寧縣志》卷一《山川》、民國《宜陽縣志》卷二《山川》均已辨其誤(80)民國《洛寧縣志》卷一《山川》,《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118號(hào),第90頁;民國《宜陽縣志》卷二《山川》,《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7冊(cè),第449頁。。

    〔103〕 宜陽山 今河南三門峽市陜州區(qū)東南境山地,連昌河發(fā)源于此。按,此宜陽山與酈《注》上文宜陽山所指不同,參注〔73〕。

    〔104〕 宜陽故郡 指曹魏宜陽郡城。今址無確考,疑在河南宜陽縣三鄉(xiāng)鎮(zhèn)北連昌河畔。即漢魏陽市邑?!洞笄逡唤y(tǒng)志》卷二〇六河南府《古跡》:“陽市城,在宜陽縣西?!?81)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卷二〇六《河南府二》,第250頁。

    洛水又東,徑一合塢〔105〕南?!?06〕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東三箱,天險(xiǎn)峭絕,惟筑西面,即為合固〔107〕。一合之名,起于是矣。劉曜之將攻河南也,晉將軍魏該奔于此〔108〕,故于父邑也。

    〔105〕 一合塢 在今河南宜陽縣韓城鎮(zhèn)福昌村北。其地有古城遺址,習(xí)稱福昌城。即漢魏于父邑(82)宜陽縣地方史志辦公室編: 《宜陽縣文物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頁。?!锻ǖ洹肪硪黄咂摺吨菘ぁ泛幽细2h:“縣城即魏之一金塢,城東南北三面峭絕天險(xiǎn)?!?83)〔唐〕 杜佑: 《通典》卷一七七《州郡七》,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4654頁?!对涂たh圖志》卷五河南府福昌縣:“今縣城即魏一全塢,城東南北三面天險(xiǎn)峭絕?!?84)〔唐〕 李吉甫撰,賀次君點(diǎn)校: 《元和郡縣圖志》卷五《河南道一》,第140頁。按,“一全塢”“一金塢”即“一合塢”,唐福昌縣治即福昌城,一合塢即其地。又,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刀轘川在宜陽三鄉(xiāng)鎮(zhèn)東入洛?!l(xiāng)’乃‘三箱’之訛,《水經(jīng)注》謂一合塢三箱峭絕,是已。塢在鎮(zhèn)西北高原上?!逼湔f誤。

    〔106〕 徑一合塢南 “一合”,《注疏》本作“一全”,下同。楊《疏》:“《魏志·杜恕傳》注引杜氏《新書》:‘恕去官,營宜陽一泉塢,因其塹壘之固,小大家焉?!稌x書·魏該傳》亦作‘一泉塢’,‘泉’‘全’音同,足見此《注》四‘合’字皆當(dāng)作‘全’?!锻ǖ洹贰对椭尽纷鳌唤饓]’,則‘全’‘金’形近致訛也。今訂?!?85)〔北魏〕 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huì)貞疏,段仲熙點(diǎn)校,陳橋驛復(fù)校: 《水經(jīng)注疏》,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301頁。其論可備一說。

    〔107〕 即為合固 “合固”,原作“固”,《大典》本、黃本作“令固”,《注疏》本作“全固”,今據(jù)《注箋》本、《五校》稿本、《注釋》本改。又,《資治通鑒》卷八七《晉紀(jì)》永嘉五年“聚眾據(jù)一泉塢”下胡三省注引《水經(jīng)注》此句作“即為全固”(86)《資治通鑒》卷八七《晉紀(jì)九》,中華書局1956年版,第2765頁。。

    〔108〕 劉曜之將攻河南也晉將軍魏該奔于此 《晉書》卷一〇二《劉聰載記》:“劉曜濟(jì)自盟津,將攻河南,將軍魏該奔于一泉塢。”(87)《晉書》卷一〇二《劉聰載記》,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2668頁。

    洛水又東,合杜陽澗水〔109〕,水出西北杜陽溪〔110〕,東南徑一合塢東,與槃谷水〔111〕合,亂流東南入洛。

    〔109〕 杜陽澗水 今仁厚河。其水流經(jīng)今河南宜陽縣韓城鎮(zhèn)福昌村(酈《注》一合塢)東,南流入洛河。又,乾隆《永寧縣志》卷二《山川》、光緒《宜陽縣志》卷三《輿地》以刀轘川為杜陽澗水(88)乾隆《永寧縣志》卷二《山川》,《河南歷代方志集成·洛陽卷》第30冊(cè),第186頁;光緒《宜陽縣志》卷三《輿地》,《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117號(hào),第224頁。,民國《洛寧縣志》卷一《山川》、民國《宜陽縣志》卷二《山川》以大宋川為杜陽澗水(89)民國《洛寧縣志》卷一《山川》,《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118號(hào),第90頁;民國《宜陽縣志》卷二《山川》,《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7冊(cè),第449頁。。按,刀轘川即今連昌河,大宋川即今渡洋河,俱在福昌村西,故此二說與酈《注》不符。

    〔110〕 杜陽溪 今仁厚河上游溪谷。

    〔111〕 槃谷水 今仁厚河支流,發(fā)源于河南宜陽縣高村鄉(xiāng)張深村,南流至韓城鎮(zhèn)仁厚村入仁厚河。

    洛水又東,渠谷水〔112〕出宜陽縣南女幾山〔113〕,東北流徑云中塢〔114〕,在上〔115〕,迢遰層峻,流煙半垂,纓帶山阜,故塢受其名。渠谷水又東北入洛水。臧榮緒《晉書》稱,孫登嘗經(jīng)宜陽山,作炭人見之,與語,登不應(yīng)。作炭者覺其情神非常,咸共傳說。太祖聞之,使阮籍往觀,與語,亦不應(yīng)。籍因大嘯。登笑曰: 復(fù)作向聲。又為嘯,求與俱出,登不肯,籍因別去。登上峰,行且嘯,如簫韶笙簧之音,聲振山谷。籍怪而問作炭人,作炭人曰: 故是向人聲。籍更求之,不知所止。推問久之,乃知姓名?!?16〕余按,孫綽之?dāng)ⅰ陡呤總鳌罚栽谔K門山,又別作《登傳》。孫盛《魏春秋》亦言在蘇門山,又不列姓名?!?17〕阮嗣宗感之,著《大人先生論》〔118〕,言吾不知其人。既神游自得,不與物交,阮氏尚不能動(dòng)其英操,復(fù)不識(shí)何人而能得其姓名。

    〔112〕 渠谷水 今大崖溝河。其水在仁厚河(酈《注》杜陽澗水)以東,北流入洛河。按,此水發(fā)源于寨懷山,與花山(酈《注》女幾山)連麓。又,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渠谷水在宜陽西六十里,出留召?!?90)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七》,《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第128頁?!洞笄逡唤y(tǒng)志》卷二〇五河南府《山川》:“渠谷水在宜陽縣西……舊《志》: 渠谷水在縣西七十里,又有流谷水在縣西八十里,俱出流漕村石崖下,東入洛?!?91)嘉慶《大清一統(tǒng)志》卷二〇六《河南府一》,第240頁。此“渠谷水”在今河南宜陽縣張塢鎮(zhèn)附近,方位與酈《注》所載不合,故不取其說。

    〔113〕 女幾山*今花山,又名花果山。亦見于《伊水篇》?!端鍟肪砣枴兜乩碇尽泛幽峡ひ岁柨h下有“女幾山”(92)《隋書》卷三〇《地理志中》,第835頁。?!对涂たh圖志》卷五河南府福昌縣:“女幾山在縣西南三十里?!?93)〔唐〕 李吉甫撰,賀次君點(diǎn)校: 《元和郡縣圖志》卷五《河南道一》,第140頁?!洞竺饕唤y(tǒng)志》卷二九河南府《山川》、嘉靖《河南通志》卷六《山川》皆載“女幾山在宜陽縣西九十里”。(94)《大明一統(tǒng)志》卷二九《河南府》,第497頁;嘉靖《河南通志》卷六《山川》,《原國立北平圖書館甲庫善本叢書》第344冊(cè),第96頁。光緒《宜陽縣志》卷三《輿地》:“女幾山在縣西三鄉(xiāng)鎮(zhèn)洛河南,與三鄉(xiāng)之漢山相對(duì),又考舊《志》女幾山引《廣輿記》未列距縣里數(shù)。今據(jù)《元和志》謂在福昌縣西南三十四里,《通志》《方輿紀(jì)要》謂在宜陽縣西九十里,里數(shù)小異。然《元和志》福昌縣系唐縣,距今縣城西六十五里,則《通志》《方輿紀(jì)要》所謂在縣西九十里者無誤也?!?95)光緒《宜陽縣志》卷三《輿地》,《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117號(hào),第193—194頁。其說是,女幾山即今花山。

    〔114〕 云中塢 今址無確考。疑在今河南宜陽縣上觀鄉(xiāng)西北大崖溝河畔。

    〔115〕 在上 此二字原作“左上”,《五校》稿本、《注釋》本、《注疏》本同,今據(jù)《大典》本、黃本、《注箋》本改。

    〔116〕 臧榮緒晉書稱至乃知姓名 《太平御覽》卷五〇二《逸民部》引王隱《晉書》:“魏末有孫登,字公和,汲郡人……初,宜陽山中作炭者忽見有人不語,精神不似常人。帝使阮籍往視,與語,亦不應(yīng)。籍因大嘯。野人乃笑曰:‘爾復(fù)作向聲?!譃閲[。籍將求出,野人不聽而去。登山并嘯,如簫韶笙簧之音,聲震山谷。而還,問炭人,曰:‘故是向人耳。’尋知求,不知所止,推問久之,乃知姓名?!?96)〔宋〕 李昉等: 《太平御覽》卷五〇二《逸民部二》,第2295頁。

    〔117〕 孫盛魏春秋亦言在蘇門山又不列姓名 《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阮籍)官至步兵校尉”下裴松之注:“《魏氏春秋》曰: 籍曠達(dá)不羈……籍少時(shí)嘗游蘇門山。蘇門山有隱者,莫知名姓,有竹實(shí)數(shù)斛,臼杵而已。籍從之與談太古無為之道,及論五帝三王之義,蘇門生蕭然曾不經(jīng)聽。籍乃對(duì)之長嘯,清韻響亮。蘇門生逌爾而笑。籍既降,蘇門生亦嘯,若鸞鳳之音焉?!?97)《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第604—605頁。

    〔118〕 阮嗣宗感之著大人先生論 《晉書》卷四九《阮籍傳》:“籍嘗于蘇門山遇孫登,與商略終古及棲神導(dǎo)氣之術(shù),登皆不應(yīng),籍因長嘯而退。至半嶺,聞?dòng)新暼酐[鳳之音,響乎巖谷,乃登之嘯也。遂歸,著《大人先生傳》?!?98)《晉書》卷四九《阮籍傳》,第1362頁。

    又東北過宜陽縣〔119〕南,

    〔119〕 宜陽縣 戰(zhàn)國韓置縣,至曹魏不改。

    洛水之北有熊耳山〔120〕,雙巒競舉,狀同熊耳,此自別山,不與《禹貢》導(dǎo)洛自熊耳同也。昔漢光武破赤眉樊崇,積甲仗與熊耳平〔121〕,即是山也。山際有池,池水東南流,水側(cè)有一池,世謂之澠池〔122〕矣。又東南徑宜陽縣故城〔123〕西,謂之西度水〔124〕,又東南流入于洛。

    〔120〕 熊耳山*今山名同,位于今河南三門峽市陜州區(qū)觀音堂鎮(zhèn)東南?!对涂たh圖志》卷五河南府永寧縣:“熊耳山,在縣東北四十五里?!?99)〔唐〕 李吉甫撰,賀次君點(diǎn)校: 《元和郡縣圖志》卷五《河南道一》,第142頁。唐永寧縣治今洛寧縣中和鎮(zhèn)舊縣村,熊耳山正在其“東北四十五里”處。按,此熊耳山與酈《注》上文熊耳山所指不同,參注〔37〕。

    〔121〕 昔漢光武破赤眉樊崇積甲仗與熊耳平 《后漢書》卷一一《劉盆子傳》:“赤眉遂出關(guān)南向,征西大將軍馮異破之于崤底。帝聞,乃自將幸宜陽,盛兵以邀其走路……樊崇乃將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馀人肉袒降。上所得傳國璽綬、更始七尺寶劍及玉璧各一。積兵甲宜陽城西,與熊耳山齊?!?100)《后漢書》卷一一《劉盆子傳》,第485頁。

    〔122〕 澠池 今址無確考。疑在今河南澠池縣南、熊耳山東北一帶。

    〔123〕 宜陽縣故城*在今河南宜陽縣韓城鎮(zhèn)東北。其地有戰(zhàn)國、漢時(shí)期城址,習(xí)稱宜陽故城(101)趙安杰: 《戰(zhàn)國宜陽故城調(diào)查簡報(bào)》,《中原文物》1988年第3期,第8—12頁。?!妒酚洝肪硭摹吨鼙炯o(jì)》“秦攻宜陽”下《正義》:“《括地志》云: 故韓城,一名宜陽城,在洛州福昌縣東十四里?!?102)《史記》卷四《周本紀(jì)》,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61頁。唐福昌縣治今韓城鎮(zhèn)福昌村,宜陽故城正在其“東十四里”處。

    〔124〕 西度水*今韓城河。其水位于今宜陽故城遺址(酈《注》宜陽縣故城)西側(cè),南流入洛河。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西度水在今宜陽韓城鎮(zhèn)東。”(103)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七》,《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第129頁。所指即今韓城河。

    洛水又東徑宜陽縣故城南。秦武王以甘茂為左丞相,曰: 寡人欲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朽矣。茂請(qǐng)約魏以攻韓,斬首六萬,遂拔宜陽城?!?25〕故韓地也,后乃縣之。漢哀帝封息夫躬為侯國?!?26〕城之西門,赤眉樊崇與盆子及大將等奉璽綬劍璧處。世祖不即見。明日,陳兵于洛水,見盆子等,謂盆子丞相徐宣曰: 不悔乎?宣曰: 不悔。上嘆曰: 卿庸中皦皦,鐵中錚錚也。〔127〕

    〔125〕 秦武王以甘茂為左丞相至遂拔宜陽城 《史記》卷七一《樗里子甘茂列傳》:“秦使甘茂定蜀。還,而以甘茂為左丞相,以樗里子為右丞相。秦武王三年,謂甘茂曰:‘寡人欲容車通三川,以窺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拭唬骸?qǐng)之魏,約以伐韓,而令向壽輔行?!虼笙て鸨?,使甘茂擊之。斬首六萬,遂拔宜陽?!?104)《史記》卷七一《樗里子甘茂列傳》,第2311—2312頁。

    〔126〕 漢哀帝封息夫躬為侯國 《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是時(shí),侍中董賢愛幸,上欲侯之,遂下詔云:‘躬、寵因賢以聞,封賢為高安侯,寵為方陽侯,躬為宜陵侯,食邑各千戶。賜譚爵關(guān)內(nèi)侯,食邑?!?105)《漢書》卷四五《息夫躬傳》,中華書局1962年版,第2180頁。按,《漢書》載息夫躬為宜陵侯,與酈《注》所載宜陽為息夫躬所封之侯國有異。楊《疏》:“道元所見《漢書》必作宜陽,故有此說。”其論可備一說。

    〔127〕 城之西門至鐵中錚錚也 《后漢書》卷一一《劉盆子傳》:“樊崇乃將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馀人肉袒降。上所得傳國璽綬、更始七尺寶劍及玉璧各一……帝令縣廚賜食,眾積困餧,十馀萬人皆得飽飫。明旦,大陳兵馬臨洛水,令盆子君臣列而觀之。謂盆子曰:‘自知當(dāng)死不?’對(duì)曰:‘罪當(dāng)應(yīng)死,猶幸上憐赦之耳?!坌υ唬骸畠捍篦?,宗室無蚩者?!种^崇等曰:‘得無悔降乎?朕今遣卿歸營勒兵,鳴鼓相攻,決其勝負(fù),不欲強(qiáng)相服也?!煨冗殿^曰:‘臣等出長安東都門,君臣計(jì)議,歸命圣德。百姓可與樂成,難與圖始,故不告眾耳。今日得降,猶去虎口歸慈母,誠歡誠喜,無所恨也?!墼唬骸渌^鐵中錚錚,傭中佼佼者也?!?106)《后漢書》卷一一《劉盆子傳》,第485頁。

    洛水又東與厭染之水〔128〕合。水出縣北傅山大陂〔129〕,山無草木。〔130〕其水自陂北流,屈而東南注,世謂之五延水。又東南流徑宜陽縣故城東,東南流注于洛。

    〔128〕 厭染之水*又名五延水,即今汪洋河。其水位于今宜陽故城遺址(酈《注》宜陽縣故城)東,南流入洛河。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稱厭染水“即汪洋水”(107)⑦⑧ 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七》,《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第129頁。,汪洋水即今汪洋河。

    〔129〕 傅山大陂 在今河南澠池縣果園鄉(xiāng)大池凹村附近。今大池凹、小池凹村間,地勢(shì)低洼,近代尚有大面積水體,且可北流入汪洋河。又,傅山,即今果園鄉(xiāng)一帶山地。按,厭染之水及傅山亦見于《山海經(jīng)》(參注〔130〕),但與酈《注》所指不同(108)楊蕭楊: 《〈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河洛地區(qū)山川考述》,《歷史地理研究》2020年第1期,第52頁。。酈《注》下文共水及長石之山情況亦同。

    〔130〕 洛水又東與厭染之水合至山無草木 《山海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中次六經(jīng)》:“又西一百四十里,曰傅山,無草木,多瑤碧。厭染之水出于其陽,而南流注于洛?!?109)〔晉〕 郭璞注,〔宋〕 尤袤校訂: 《山海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古逸叢書三編》,第17a頁。

    洛水又東南,黃中澗水〔131〕出北阜,二源奇發(fā),總成一川,東流注于洛。

    〔131〕 黃中澗水 今柳泉河。其水位于今汪洋河(酈《注》厭染之水)以東,南流入洛河。又,康熙《宜陽縣志》卷二《建置志》:“黃澗口,離城七十里?!?110)康熙《宜陽縣志》卷二《建置志》,《河南歷代方志集成·洛陽卷》第28冊(cè),大象出版社2017年版,第28頁。乾隆《河南府志》以為此“黃澗口”即酈《注》黃中澗水河口(111)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七》,《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第128頁。,進(jìn)而判斷酈《注》此句為錯(cuò)簡,其說恐非。

    洛水又東,祿泉水〔132〕注之,其水北出近溪。

    〔132〕 祿泉水 今干橋河。其水位于今柳泉河(酈《注》黃中澗水)東,南流入洛。又,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以今河南宜陽縣柳泉鎮(zhèn)西之魚泉當(dāng)酈《注》祿泉水⑦,然該泉水在柳泉河西,與酈《注》所載不符,故不取其說。

    洛水又東,共水〔133〕入焉。水北出長石之山〔134〕,山無草木,其西有谷焉,厥名共谷〔135〕,共水出焉?!?36〕南流得尹溪口〔137〕,水出西北尹谷〔138〕,東南注之。共水又西南,與左澗水〔139〕會(huì),水東出近川,西流注于共水。共水又南,與李谷水〔140〕合,水出西北李溪〔141〕,東南注蓁水〔142〕。蓁水發(fā)源蓁谷〔143〕,西南流與李谷水合,而西南流入共水。共水,世謂之石頭泉,而南流注于洛。

    〔133〕 共水 又名石頭泉,即今水兌河。其水位于今干橋河(酈《注》祿泉水)東,南流入洛河。又,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以柳泉鎮(zhèn)水(今柳泉河)當(dāng)共水⑧,然其方位與酈《注》所載不符,今不取其說。

    〔134〕 長石之山 今河南澠池縣天池鎮(zhèn)北山地,共水發(fā)源于此。《新唐書》卷三八《地理志》河南府新安縣下、《金史》卷二五《地理志》河南府新安縣下皆有“長石山”(112)《新唐書》卷三八《地理志二》,第983頁;《金史》卷二五《地理志中》,第593頁。。

    〔135〕 共谷 今水兌河上游溪谷。

    〔136〕 水北出長石之山至共水出焉 《山海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中次六經(jīng)》:“又西百里,曰長石之山,無草木,多金玉。其西有谷焉,名曰共谷,多竹。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洛?!?113)〔晉〕 郭璞注,〔宋〕 尤袤校訂: 《山海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古逸叢書三編》,第17a頁。

    〔137〕 尹溪口 尹溪入共水之口。尹溪,當(dāng)指今白龍河。

    〔138〕 尹谷 今白龍河上游溪谷。

    〔139〕 左澗水 今水兌河?xùn)|側(cè)支流,發(fā)源于河南宜陽縣鹽鎮(zhèn)鄉(xiāng)會(huì)卦村,于吳墳村流入水兌河。

    〔140〕 李谷水 今沙溝河。發(fā)源于河南宜陽縣鹽鎮(zhèn)鄉(xiāng)北李營村,于中村峪村流入水兌河。

    〔141〕 李溪 今沙溝河上游溪谷。

    〔142〕 蓁水 今西溝河。

    〔143〕 蓁谷 今西溝河上游溪谷。

    洛水又東,黑澗水〔144〕南出陸渾〔145〕西山,歷于黑澗〔146〕,西北入洛。

    〔144〕 黑澗水*今陳宅河。其水源出黑山,又正在南留古城(酈《注》陸渾縣故城)以西,與酈《注》所載“南出陸渾西山”相符,光緒《宜陽縣志》卷三《輿地》即以之為黑澗水(114)光緒《宜陽縣志》卷三《輿地》,《中國方志叢書·華北地方》第117號(hào),第231—232頁。。按,據(jù)酈《注》,黑澗水入洛處在共水入洛處以東,疑黑澗水在今宜陽縣城關(guān)鎮(zhèn)靈山村西出山之后,即折向東北流入洛水,與今陳宅河尾閭河道不同。又,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以鐵鎖里溝水(今李溝河)為黑澗水(115)⑤ 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七》,《中國地方志集成·河南府縣志輯》第61冊(cè),第129頁。,然其方位與酈《注》所載不符,故不取其說。

    〔145〕 陸渾 指陸渾縣,西漢置縣,至北魏不改。《伊水篇》載有陸渾縣故城,在今河南宜陽縣白楊鎮(zhèn)南留村東。其地有戰(zhàn)國時(shí)期城址,習(xí)稱南留古城(116)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宜陽縣南留古城東城墻發(fā)掘簡報(bào)》,《洛陽考古》2017年第4期,第7—23頁。。

    〔146〕 黑澗 今陳宅河中游溪谷。

    洛水又東,臨亭川水〔147〕注之。水出西北近溪,東南與長澗水〔148〕會(huì),水出北山,南入臨亭水,又東南歷九曲〔149〕西,而南入洛水也。

    〔147〕 臨亭川水 又名臨亭水,即今張溝河—甘棠河。其水位于水兌河(酈《注》共水)東,南流入洛河。又,乾隆《河南府志》卷一三《山川志》以水兌西水(今水兌河)為臨亭川水⑤,然其方位與酈《注》所載不符,故不取其說。

    〔148〕 長澗水 今甘棠河上游(韋莊源頭至賈院河段)。

    〔149〕 九曲 今河南宜陽縣香鹿山鎮(zhèn)甘棠村東、洛河北岸之坡地,即酈《注》下文“有坂九曲”之“坂”?!妒酚洝肪砣摹堆嗾俟兰摇贰罢俟残朽l(xiāng)邑,有棠樹”下《正義》:“《括地志》云: 召伯廟在洛州壽安縣西北五里……有棠在九曲城東阜上?!?117)《史記》卷三四《燕召公世家》,第1550頁。唐壽安縣治今宜陽縣城區(qū),則九曲城在今甘棠村附近,可為“九曲”地望之參證。

    圖1 《水經(jīng)·洛水注》圖(之一)

    圖2 《水經(jīng)·洛水注》圖(之二)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国产综合懂色|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高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观看性生交大片5|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免费看不卡的av|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男女边摸边吃奶|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少妇人妻久久综合中文|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内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欧美bdsm另类| 欧美激情久久久久久爽电影| 黄片wwwwww|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日韩一本色道免费dvd|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永久网站在线|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久久6这里有精品| 91aial.com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免费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嫩草影院精品99|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欧美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亚洲精品日韩av片在线观看|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xxx大片免费视频|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直男gayav资源| 春色校园在线视频观看|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国产亚洲5aaaaa淫片|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国产精品无大码| 高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69人妻影院|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91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 丰满少妇做爰视频| 搡老乐熟女国产| 成人国产麻豆网|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freesex在线|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资源|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99久久中文字幕三级久久日本|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口|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v下载方式|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禁无遮挡网站|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色视频www国产|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国产高潮美女av|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人妻蜜臀av|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亚洲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80岁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www.色视频.com|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婷婷色综合www|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av在线app专区|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一级毛片我不卡|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制服丝袜香蕉在线| 国产毛片在线视频|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国产亚洲av嫩草精品影院|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精品性色|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亚洲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黄色怎么调成土黄色|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成人综合77777|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成年女人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 色网站视频免费|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丝袜脚勾引网站| 欧美激情在线99|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男女国产视频网站|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精品一二三区|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在线播放无遮挡|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韩国av在线不卡|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自拍欧美九色日韩亚洲蝌蚪91 | 久久影院123|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欧美另类一区|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免费av毛片视频|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观看不卡| 婷婷色综合www| 乱系列少妇在线播放|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干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成年av动漫网址| 97在线人人人人妻| 高清毛片免费看|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99热全是精品|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精品国产三级普通话版| 只有这里有精品99| 免费看日本二区|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又黄又爽又色| 国产 一区 欧美 日韩|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片|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99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无大码|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国产成人91sexporn|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亚洲四区av|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 av在线亚洲专区| 亚洲在久久综合| 大香蕉久久网| 色5月婷婷丁香|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久久精品性色|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av嫩草精品影院| 欧美日韩国产mv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在线免费十八禁|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春色校园在线视频观看|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videossex国产| 毛片女人毛片|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三级国产精品片| 精品人妻熟女av久视频| 一本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最新在线播放|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男女边摸边吃奶|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色5月婷婷丁香|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日日啪夜夜爽| 欧美3d第一页|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91精品国产九色|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春色校园在线视频观看|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午夜免费鲁丝|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xxx大片免费视频|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国产精品无大码|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 国产成人福利小说|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激情 狠狠 欧美| 有码 亚洲区| 中国国产av一级|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乱码| 美女cb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内射|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免费观看av网站的网址| 亚洲av欧美aⅴ国产| 日本wwww免费看|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免费又黄又爽又色| 男人添女人高潮全过程视频| 18+在线观看网站| 色5月婷婷丁香|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汤姆久久久久久久影院中文字幕|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亚洲不卡免费看|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免费大全7| 黄片wwwwww|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日日撸夜夜添| 亚洲av一区综合|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免费观看av网站的网址|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大香蕉97超碰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一本久久精品| 午夜免费鲁丝|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 久久6这里有精品|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日日啪夜夜爽|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三级经典国产精品|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美女被艹到高潮喷水动态|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口| 免费看光身美女|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av在线老鸭窝|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国产色爽女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区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日本熟妇午夜|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6|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日韩电影二区|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国产黄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国产毛片在线视频| 中文天堂在线官网|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国产av不卡久久|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6| 午夜免费观看性视频|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久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简卡轻食公司|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老女人水多毛片|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99久国产av精品国产电影|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中文字幕制服av|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欧美xxxx黑人xx丫x性爽|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av无毛| 毛片女人毛片|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三级经典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婷电影| 国产乱人偷精品视频|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韩国av在线不卡|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赤兔流量卡办理| 久久久久久伊人网av|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极品教师在线视频|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男人舔奶头视频| 久久久久网色| 全区人妻精品视频|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日本熟妇午夜|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欧美高清成人免费视频www|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av免费观看日本|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大香蕉久久网| 嫩草影院新地址|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少妇的逼好多水|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老司机影院成人|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69人妻影院|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国产精品无大码| 免费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在线视频| 男男h啪啪无遮挡|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久久| 嫩草影院新地址|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语对白做爰xxxⅹ性视频网站| 亚洲性久久影院|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kizo精华| 欧美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第一页| 国产高潮美女av| 毛片女人毛片| 欧美xxⅹ黑人| videossex国产|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一级毛片我不卡|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99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视频国产福利|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亚洲在久久综合| 99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80岁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99久国产av精品国产电影|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 三级国产精品片|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黑人高潮一二区|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口|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麻豆成人av视频|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性色av一级| 国产 一区精品|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videossex国产|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国产永久视频网站| 黄色视频在线播放观看不卡|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麻豆成人av视频|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色5月婷婷丁香|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 亚洲av福利一区| 亚洲精品一二三|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av|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av片| 老司机影院成人|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欧美日本视频|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色播亚洲综合网|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国产视频内射|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午夜免费观看性视频|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看a的网站|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大陆偷拍与自拍| 成人二区视频|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欧美日韩国产mv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色图av天堂| av卡一久久|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成人无遮挡网站|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专区第一集|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男男h啪啪无遮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