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英語學習策略的研究成為國內(nèi)的研究熱點以來,關于如何定義和分類學習者策略的意見層出不窮。本文旨在分析各專家們的不同定義和分類方法,以便讓廣大學者對英語學習策略有更為清晰的理解和認識。
關鍵詞:英語學習策略;學習策略分類
一、什么是學習策略?
對于英語學習者而言,語言學習是一種自覺且有目的的行為。在語言學習過程中,人們會使用可以幫助他們記住詞匯,學習語法規(guī)則和理解英語段落的方法和手段。而這種技術方法就是學習策略。Oxford(1989)認為這就是英語學習者學習語言知識并將其投入使用的行為步驟。它可以幫助英語學習者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有助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而且可以使英語學習過程變得更為輕松和高效。英語學習者將根據(jù)他們的需求和學習時間采用不同的學習策略。盡管語言學習過程是學習者有意識的行為,但使用策略卻有可能是無意識間的舉動。根據(jù)Chamot和Kupper(1987; 1989)的觀點,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習者雖然都使用學習策略,但實際上他們所使用的策略并不相同。多項實證研究證明相同英語水平的英語學習者使用的策略更為相近,而且高水平英語學習者在語言上的成功也與使用學習策略有關。盡管這可能不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但不應忽略學習策略的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起到的作用。Rubin(1975,1981)也提到,好的學習者更可能使用學習策略。學生可以從制定學習策略中受益。它可以幫助語言學習者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直接影響語言能力的提高。通過他的觀察,熟練的英語學習者更常使用社交策略,心理策略和認知策略。
二、學習策略的分類
學習策略分類有很多方法。最廣為接受的學習策略分類是以下三種:Oxford(1990)將學習策略分為兩類: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其中,記憶策略,認知策略和補償策略是直接策略。而直接策略的使用都與語言材料直接相關。其他策略,例如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會策略,都是與語言數(shù)據(jù)沒有直接關系的,也就是間接策略。
Cohen(1989)的分類基于學習策略的用途將其分為兩類。一種是用于語言學習的策略,該策略涉及識別學習材料,區(qū)分學習材料,對學習材料進行分類以及精細地記憶語言知識三種在學習語言過程中會使用的策略。另一個是語言使用策略,包括檢索策略,復述策略,覆蓋策略和交流策略用于使用語言過程中的策略。
Chamot和O'Malley(1990)在1990年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分類,即學習策略分為三種類型: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 OMalley和 Chamot(1990)的分類方法是基于認知理論和信息處理模式的分類方法。在他們的分類中,元認知策略包括自我調(diào)節(jié)策略,這意味著學習者應該自己進行計劃并隨時監(jiān)控和規(guī)范自己的學習過程。他們必須事先做好準備,直接關注選定的科目,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監(jiān)控并自我評估。對于認知策略,學習者必須處理問題并自己解決問題以完成任務。對于社交和情感策略,這意味著解決過程,涉及學生和老師或其同學之間的互動。社交和情感策略與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不同,。
三、結(jié)語
語言學習是一個復雜而又漫長的過程,學習策略的使用將會使這個復雜且漫長的過程變得更為輕松和簡單。不論是使用單一策略還是結(jié)合使用多種策略,選擇合適的學習策略也會使英語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學習者策略的學習與使用離不開老師的指導,尤其是對于初學者而言,初學者本身英語基礎欠缺且英語學習能力相比高水平學習者也更缺少技巧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增添學習者策略的講解,讓學生對于自己的學習過程能夠有更好的掌控。不僅如此,合理使用社交情感策略也可以緩解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焦慮,激勵學生學習英語。雖然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二十余年的研究,但將學習者策略應用到教學當中去仍需要未來更多的努力。
參考文獻:
[1]文秋芳,王立非. 中國英語學習策略實證研究20年[J]. 外國語言文學, 2004, (1)
[2]Chamot, A. U., & Others, A. (1987). A Study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Language Instruction. First Year Report. Cognitive Processes.
[3]Cohen, A. D. (1998).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1st ed.). Harlow, Essex, UK: Pearson Longman.
[4]O'Malley, J. M., Chamot, A. U., & Küpper, L. (1989).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pplied Linguistics, 11(4).
[5]OMalley, J., Chamot, A.U., (1990).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6]Oxford, R. (1989). The Role of Styles and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ERIC Digest. Cognitive Style, 3.
[7]Rubin, J. (1975). What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Can Teach Us. Tesol Quarterly, 9(1), 41-51.
作者簡介:
張培鈺(1996-),女,漢族,河北石家莊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師自主性、英語學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