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爽
過敏性疾病是指患者受到外界抗原物質(zhì)刺激后,由于患者自身分泌組胺等造成組織損傷或生理功能障礙而引起的一種異常病理性的免疫反應(yīng)。近年我國患過敏疾病的人數(shù)迅速增加,對患過敏疾病人群識別過敏原是預防和對過敏疾病診斷治療的首先選擇[1]。臨床觀察和臨床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過敏原可能對某些過敏性疾病臨床發(fā)生機理中起重要作用。作者采取吸入性過敏原檢測以及食用性過敏原檢測濕疹、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的陽性檢出率,并比較了特定人群對某類過敏原陽性率較高,并對某類過敏原陽性率情況進行了回顧性的分析,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遼寧省沈陽市第七人民醫(yī)院皮膚科免疫室300 例濕疹、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根據(jù)年齡分為15~45 歲組(155 例)和46~80 歲組(145 例)。15~45 歲組患者病程0.3~1 年,平均病程(0.5±0.3)年;其中濕疹患者55 例、過敏性鼻炎患者53 例,哮喘患者47 例。46~80 歲組患者病程0.4~1.2 年,平均病程(0.6±0.5)年;其中濕疹患者43 例、過敏性鼻炎患者52 例,哮喘患者50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依據(jù)《中醫(yī)病證建議診斷與治療標準》、《過敏性鼻炎診斷與治療原則》、《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及中醫(yī)皮膚性病學與臨床皮膚病學有關(guān)標準;患者對過敏原檢測過程均知情。排除標準:不愿檢測過敏原和有其他血液疾病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取吸入性過敏原檢測以及食用性過敏原檢測。采集兩組患者靜脈血4 ml,分離血清。westernblot 檢測總過敏原抗體和過敏原特異性抗體。靜脈血采集步驟均嚴格按照臨床操作手冊進行。檢測結(jié)果通過掃描和測量一個特殊的閱讀器讀取。每個過敏原試劑條的顏色與患者血清中特異性抗體的濃度成正比。試驗結(jié)果分為0~8 級:0 級:無(0.00~0.35 IU/ml);1 級:低(0.36~0.70 IU/ml);2 級:升高(0.71~3.50 IU/ml);3 級:顯著升高(3.51~17.50 IU/ml);4 級:高(17.51~50.00 IU/ml);5 級:很高(50.01~101.00 IU/ml);≥6 級:極高(>101.00 IU/ml)。0、1 級為陰性,2 級及以上為陽性,總過敏原抗體和過敏原特異性抗體>100.00 IU/ml為陽性。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對吸入性過敏原及食用性過敏原的陽性檢出情況。吸入性過敏原包括塵螨、屋塵、動物皮屑、真菌以及植物花粉。食用性過敏原包括牛奶、牛肉、海鮮、水果、雞蛋及干果。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食用性過敏原檢測結(jié)果對比 15~45 歲組患者對牛奶和海鮮的陰性檢出率分別為13.55%、14.19%,均高于46~80 歲組的4.83%、6.9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5~45 歲組患者牛奶和海鮮的陽性檢出率高于牛肉、水果、雞蛋和干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吸入性過敏原檢測結(jié)果對比 15~45 歲組患者對塵螨及屋塵的陽性檢出率分別為6.45%、5.81%,均低于46~80 歲組的13.79%、13.1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46~80 歲組患者塵螨及屋塵的陽性檢出率高于動物皮屑、真菌及植物花粉,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食用性過敏原檢測結(jié)果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吸入性過敏原檢測結(jié)果對比[n(%)]
過敏原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人體,其中,食用性過敏原或吸入性過敏原與血清特異抗體結(jié)合而使人體產(chǎn)生致敏反應(yīng),形成一種免疫復雜反應(yīng),刺激特定細胞釋放組胺和白三烯等遞質(zhì),從而誘發(fā)機體發(fā)生快速過敏反應(yīng),引起過敏反應(yīng)是過敏性疾病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過敏性疾病患者已占濕疹、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約25%~35%[2]。食入性過敏原可采用交替法以及禁忌證法替代。對于塵螨以及真菌等吸入性過敏原,臨床可采取脫敏、頻繁通風換氣和多打掃房間等方法。對濕疹、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可迅速達到療效,減少濕疹、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對治療藥物的需求[3]。檢測過敏原是預防、診斷過敏性疾病的首要方法。本研究采用免疫印跡法檢測濕疹、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過敏原。與采用皮膚點刺試驗相比,免疫印跡法簡便易行并可同時檢測許多種特異性抗體,為過敏性疾病檢測過敏原提供了一定的依據(jù),對濕疹、過敏性鼻炎和哮喘等過敏性疾病的脫敏治療具有指導意義[4,5]。在吸入性過敏原檢測中,主要過敏原為屋塵螨和屋塵,與之前報道一致,提示塵螨是該地區(qū)中老年過敏性疾病的主要變應(yīng)原,可能是由于東北屋內(nèi)空氣相對封閉并有利于室內(nèi)塵螨的繁殖。其次,屋塵陽性率也較高,這可能是由于東北天氣較干燥和飛灰增加的機會所致[6]。在食品過敏原的檢測中,主要過敏原依次是牛奶和蝦,其中牛奶在年輕人中較為常見。主要因為牛奶和海鮮是該地區(qū)年輕人最重要的蛋白質(zhì)攝入形式。牛奶和海鮮異基因蛋白攝入后會可通過腸壁形成過敏體質(zhì),濕疹、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腸黏膜易被破壞,導致患者腸細胞脫落和腸細胞間距增大,腸道對牛奶和海鮮異基因蛋白通透性增加,使牛奶和海鮮異基因蛋白更容易被攝入[7]。為避免患者蛋白質(zhì)食物過敏的發(fā)生,濕疹、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可減少牛奶攝入量,在檢測后可補充食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濕疹、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過敏的發(fā)生率和嚴重程度[8]。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部分患者同時對多種物質(zhì)過敏,也就是說,高度致敏狀態(tài)過敏原不僅對單一過敏患者,而且高度致敏狀態(tài)過敏原可能是混合性過敏。因此,高度致敏狀態(tài)過敏原患者病情反復延可能與患者混合致敏有關(guān)[9]。不同地區(qū)、種族、年齡組的過敏原、血清總抗體和過敏原特異性抗體檢測結(jié)果不同[10]。過敏原特異性抗體檢測對過敏原排除治療方法具有重要價值。因此,應(yīng)用血清過敏原檢測可以幫助臨床尋找過敏原,為濕疹、過敏性鼻炎和哮喘防治提供有價值的依據(jù)。
綜上所述,對濕疹、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來說,不同年齡組患者采取特定吸入過敏原檢測的敏感成分不同,臨床檢測人員應(yīng)對部分濕疹、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患者采取特定過敏原檢測,不僅可以節(jié)省檢測材料,更能節(jié)省時間找到過敏源,故特定過敏原檢測推廣優(yōu)勢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