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相美
摘? 要:油菜是貴州省第一大種植油作物,是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近些年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油菜培植技術也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和提升。本文就貴州省畢節(jié)地區(qū)金沙縣的油菜高產栽培技術進行了分析研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對其發(fā)展方向提出了幾點改進建議,供以參考。
關鍵詞:油菜;高產;栽培技術
引言:油菜的高產,不僅是一方面的改善,整個種植過程都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主要分為品種選擇、田地整理、種苗育苗、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收割這幾個部分,參照當地的天氣、土壤、環(huán)境等等諸多因素,進行科學性的規(guī)劃合理調整,進而實現畢節(jié)地區(qū)金沙縣油菜的高產豐收。
1品種選擇
貴州省畢節(jié)市地處烏蒙山腹地,依附云貴高原,屬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降水充沛,溫度適宜,無寒冬酷暑。但海拔溫差較大,垂直氣候變化較為明顯,高原盆地寒熱不同,在種植品種選擇上也要更加謹慎,選擇抗病慶油3號、卓油11、黔油32,等品種。選擇籽大飽滿的種子進行播種,播種之前,把選好的種子晾曬1-2天,用鹽水清洗,過濾掉不好的種子,再浸泡3-4小時,加入適當的病蟲害防治藥劑拌勻曬干等待播種即可。
2培苗育苗技術
2.1適期播種
為了保證種子質量和出苗率,可建立良種繁育種植基地,再選擇合適時間進行播種。根據畢節(jié)地區(qū)的水土以及氣候降水情況,種植的油菜為中晚熟品種油菜喜涼,抗寒力強,油菜在9月上中旬播種,溫度大約在10℃-17℃之間,滿足油菜種子生長發(fā)育的條件時,適期播種提高種子出苗率[1]。
2.2科學種植技術
利用科學手段提高種子成活率和抗病性,首先對播種種子的土壤進行改良,選地最好在山坡上且土壤要肥沃松軟,高地勢便于排除積水。其次合理施肥,投入適量的防腐有機肥和其它磷肥氯化鉀肥等,為種子的發(fā)芽破土,提供足夠的養(yǎng)分支持。以700m2放入450kg的草木灰混合攪拌鋪入苗床,播種后可以用農作物秸稈覆蓋,遮擋部分陽光,減少水分蒸發(fā),待幼苗破土再除去秸稈。最后如遇洪澇天氣,及時挖通自上至下排水的溝渠,若是趕上干旱天氣,就需要早晚進行灌溉,抗旱,促進種子出苗。苗出土后,需定期檢查生長情況以及是否出現病害,如有病害發(fā)生及時治療,將周圍隔離開來,受災嚴重的苗及時處理銷毀,防治對其他土壤和幼苗進行二次傳播?,F今的科學技術發(fā)展飛快,可進行苗類間種子的研發(fā)和創(chuàng)新,利用雜交種子的方式優(yōu)化品種各方面的性質和產量,也可通過苗體嫁接,促進品種間的融合升級,帶動油菜品種的發(fā)展,促進最終的產量提升,實現高產的目標。
2.3檢查出苗情況,注意病蟲害防治
出苗率是育苗這一步最重視的問題。一般播種3天后種子開始發(fā)芽,發(fā)芽率大概在50%,4-5天完成出苗,檢查出苗情況對于缺苗未發(fā)芽的種子取出檢查,適當進行補種。這個時期病蟲害的防治也十分重要。常見病有病毒病、猝倒病、菌核病等,猝倒病主要發(fā)生在種子出土長至6-7葉時發(fā)生,莖根離地較近處產生水漬斑,后折倒枯萎,土表面出現白色棉絮狀,是病菌的菌絲,需及時處理和隔離,可使用撒施和福美雙藥劑根據實際情況結合說明加水噴灑使用。蟲害可能存在蚜蟲蟲卵,或幼蟲,可以設置引誘蟲來的綠色模板涂上粘性液體進行捕捉,或噴灑適量的防治藥劑,消殺土壤內的幼蟲和蟲卵,減少幼苗的損傷[2]。
3整理田地精選深耕
畢節(jié)地區(qū)是種植油菜的主要地區(qū),在前茬收獲后及時翻耕土地,進行深耕消殺,減少土壤里的病菌促進內部有機物質與陽光的有氧結合,同時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便于后期的施肥和排水。整理好田間的雜草枯枝和覆蓋物等,檢查是否存在病蟲害問題,如發(fā)現及時進行治療和解決,隔離開觀察發(fā)病部分是否適合繼續(xù)進行油菜的種植,為即將開始的菜苗移栽提供好的生長環(huán)境,且盡量不要在種植過白菜的土地進行二次種植。為油菜的高產提供更加適宜優(yōu)質的生長條件。
4移栽及田間管理
4.1 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大田移栽前要開溝,特別是水稻田要開好溝以降低地下水位和地上停含水量,堅持晴天爽田移栽,如遇雨天地爛,應先開溝排水,不要和雨搶種。
適時早栽有利迅速活棵,發(fā)葉大根,積累營養(yǎng)物質,促進冬發(fā),增強抗寒能力,保證壯苗越冬。適宜秧齡為35天左右,宜在10月中下旬移栽,移栽行距60*25cm左右,大田栽0.45-0.5萬株,遲栽和肥力差的田快栽種0.6萬株。
在抜秧起苗,定植時應力求減少對葉片和根系損傷,多帶擴根泥土以促進油菜新生根系生長,做到活棵恢復生長的時間短,定植前如苗床干硬,起苗前一天澆水,便于起苗,移栽時要邊起苗邊移栽,邊澆定根水,并栽直、栽穩(wěn)、根系栽直。
4.2加強移栽后的養(yǎng)護工作
油菜移栽過程中注意保護根須,它屬于直系生長作物,根須較為旺盛,用于吸收水分和營養(yǎng),移栽過程注意保護種植。移栽后菜苗需要幾天的適應期,需要時刻觀察,查苗補蔸、中耕培土。移栽后要及時的查苗補缺,在冬至前要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培土壅根1次,極大的促進了存活率,且提高油菜的抗病抗寒能力。目前移栽有無土移栽和帶土移栽,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無土栽培得以實現,因此可根據實際種植條件進行合理選擇,移栽是盡可能選擇根正苗紅的菜苗,促進油菜實現高產收獲。切勿移苗后隔夜移栽,將造成苗養(yǎng)分和水分的缺失,致使菜苗僵化萎蔫,極大的提高了苗死亡率,降低了油菜的最終產量。
4.3定期檢查合理施肥
田間管理期間也是油菜生長的主要階段。油菜在冬季來臨前,對于長勢較為旺盛的田地進行適當的處理,降低生長速度,保存土壤內的養(yǎng)分,將一些枯枝枯葉進行清理,對生長狀態(tài)不好,苗體發(fā)育不良的田地,加大管理力度,合理施肥,促進生長,使其安全過冬。冬前可進行最后一次藥劑的噴灑,增強苗體抗凍能力,增加其葉片的厚度和菜苗的扎根深度,使其即便在嚴冬時節(jié)也能吸取到土壤深處的養(yǎng)分維持生機。除此之外,在一定時間內可能會出現旱情,提前做好防預準備。到了春季,雨水頻降,可能會引起洪澇,溝渠內的多余東西一定要及時清理,便于排除多余水分。要注意生長過程的鋤草殺蟲和灌溉施肥,結合上文說道的病蟲害問題進行有效的防治和定期檢查。最后科學搭配施肥種類能有效的提高油菜的產量,盡量采用含化學物質少的肥類,可采用健康的有機肥和一些農家肥、火土灰、秸稈再利用等等,為油菜提供更加優(yōu)質健康的營養(yǎng)輸送。油菜的施肥貫穿整個生長過程,因此對于油菜的生長要制定詳細的檢驗方案和周期,對其生長實施全程監(jiān)控分析,幫助其實現最終的高產[3]。
5選擇適當時間收割
適當的收割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油菜產量的損失。每年油菜的產量有將近10%的損失在收獲階段,其中包括成熟后果實的掉落,以及病蟲鼠疫的損害。油菜籽一般在開花一個月后種子的成熟度達到最佳效果,這時菜籽的表皮會變成淺黃色,是收割油菜的最適宜的時間,觀察大部分菜籽成熟情況,對小面積成熟慢的菜籽進行保留生長或催熟處理,盡可能減少菜籽癟粒,不飽滿的情況出現。實現油菜的高產。
結論:油菜的高產栽培技術需對整個生長過程進行優(yōu)化和調整,品種研發(fā)和技術創(chuàng)新對其高產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我國相關研發(fā)人員和有關部門要加大創(chuàng)新研究力度,重視病蟲害帶來的影響和問題,加強病蟲害技術研究,保護環(huán)境促進生態(tài)可持續(xù)性發(fā)展,進而推動油菜實現最終的經濟效益,完成高產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棟梁.雙低雜交油菜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農村科技,2020(06):9-10.
[2]韓連民.優(yōu)質油菜高產栽培技術初探[J].農村.農業(yè).農民(B版),2019(08):58-59.
[3]向恒穎,無公害油菜高產栽培技術.四川省,渠縣通濟油脂有限責任公司,201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