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武華
摘要:隨著有聲時代的到來,聲音在影視中散發(fā)著獨特的魅力,并在影視創(chuàng)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聲音作為現代影視表現手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影視敘事、影像的真實表達、人物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影響著觀眾的視聽感受和導演的創(chuàng)作思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聲音的表現手段也越來越多元化,聲音也為觀眾帶來了神奇的聽覺盛宴。然而,當代電影中也存在著對聲音的濫用現象,基于此,本文對聲音的濫用現象進行分析,以供研究參考。
關鍵詞:影視聲音;人聲;音樂;音響
娛樂時代的到來使影視創(chuàng)作者更注重從人聲方面增加影視的戲劇性與喜劇感。如在一些賀歲片中,為了博得更多話題度,增加票房,就特別注重發(fā)揮特色演員的優(yōu)勢,故意用語言在插科打諢中逗樂觀眾。但細心品味一下就可以發(fā)現,其實很多話語與情節(jié)內容的關聯性并不是很大?!稅矍楣ⅰ泛汀都矣袃号吠耆强咳宋锏膶υ拋硗苿觿∏榈陌l(fā)展,從而忽視了演員對人物角色的塑造能力。
音樂作為抒情寫意的工具,它在影視聲音創(chuàng)作中具有巨大的魅力,也為影視創(chuàng)作者所鐘愛。影視中的音樂分為主題音樂、背景音樂和人物音樂。它的出現必然是有情節(jié)發(fā)展的需要或是情緒渲染的需要。然而,有很大一部分的電影、電視節(jié)目存在濫用音樂的現象。如人物出場有音樂,人物行走有音樂,甚至有導演在所有影視情節(jié)片段中都配有背景音樂。優(yōu)美的音樂能彌補畫面的不足,雖說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觀眾的情緒,但不具備美學效果。
音響可以營造真實的銀幕空間,同時,它也經常作為轉場手段而出現。在現代影視中,影視創(chuàng)作者往往不根據真實空間環(huán)境隨意加入音響,從而破壞了影視空間的真實美。如MV《天臺愛情》中,女主人公再次回到男主人所在的地方,卻沒有見到男主人公。這時影片加入了電閃雷鳴的聲音,但天空依舊晴朗無云。雖然不排除導演以電閃雷鳴的聲音來體現女主人公失望的情緒,但這一聲音與環(huán)境不相符,破壞了環(huán)境空間的真實性。
首先,影響了畫面內容的呈現。影視是一種用畫面敘事的藝術。所以,畫面是影視的主體,聲音對畫面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在現代影視中,由于大量聲音的介入而破壞了畫面敘事的主體性,迫使觀眾過度關注于影視聲音,而忽視了對畫面內容的解析。甚至有些觀眾只要聽聲音就能猜到影視內容。對聲音的過度使用,也使影視創(chuàng)作者依賴于用聲音推動敘事的發(fā)展,而缺乏對畫面內容的精心設計,使畫面缺少美感。
其次,影響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影視中的人物形象更多地依賴于人物的表演,而不是人物的對白、旁白以及獨白。現代影視中聲音的過度介入,演員過度依賴于聲音對內心活動的表現,而少以動作語言進行呈現。這樣,人物內心活動的表現不夠有視覺沖擊力,不能打動觀眾。這也是無聲電影時代喜劇大師卓別林執(zhí)迷于無聲電影的原因。在無聲電影時代,卓別林更是以精湛的演技打動了世界各地的觀眾。他塑造的夏洛克形象因頭戴圓頂禮帽、手持竹手杖、足登大皮靴、走路像鴨子而深入人心。在有聲電影中,我們卻難以找到像卓別林這樣演技精湛的演員,也少有演員扮演的角色能深入人心,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聲音的加入,減少了影視人物內心呈現的可視性。
再次,影響影視美學的表達?,F代大部分影片中都比較注重對音樂的運用。影視界中出現了逢人物心情變化便有音樂出現、逢畫面銜接不上便用音樂代替的現象。試圖以音樂來掩蓋演員表演和鏡頭組接的不足。這種情緒渲染方式和鏡頭組接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鏡頭不連貫所帶來的不足,但同時也失去了影視的美學呈現。影視的組接應建立在蒙太奇思維上,而這種依靠音樂所帶來的鏡頭流暢感只能建立在聽覺上。
可以說當代影視對聲音的濫用已成為當代影視創(chuàng)作的一種日常化現象,并具有長江后浪推前浪之勢。然而,影視聲音濫用會對畫面內容的呈現、人物形象的塑造、影視美學的表達都會造成較大的影響。如何合理地利用聲音,讓聲音更好地服務于影視創(chuàng)作,將是影視創(chuàng)作者急需思考的一大問題,也是需要我們解決的一大難題。只有合理地利用影視聲音,才能讓聲音在影視中發(fā)出更燦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