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中國房地產調控經歷幾次考驗,在這些考驗面前,對住房的定位始終沒有被突破,也就是說住房定位經受住了考驗。當然,不能說沒有波折,不能說調控堅持住房定位一律都非常堅定。不過,每次出現偏離定位、放松調控的情況,都被及時糾正,都再度收緊了調控,深圳或是最典型的例子。
深圳樓市調控升級
據筆者觀察,這些年房價幾次反復上漲波動,深圳都是打頭陣者。2020年以來,深圳房價又開始蠢蠢欲動。不過,當地政府及時發(fā)現后,給予了果斷糾正,加強了調控。自深圳于7月中旬發(fā)布新版“深八條”,大幅加大樓市調控力度之后,寧波、南京、十堰、東莞等城市也陸續(xù)發(fā)布樓市新政,從供需兩端對調控政策進行補充與升級。后面這幾個是70個重點之列城市房價檢測者,也曾是房價漲幅的排頭兵。但以深圳率先發(fā)起的新一輪房價走高苗頭總體上被及時撲滅了。
其實,今年以來,深圳等城市房價出現漲幅后,全國都在瞪大眼睛:一看會不會迅速擴大成新一輪房價走高熱潮;二看高層因疫情沖擊經濟低迷情況下,如何對待房地產調控,會不會有新政策,住房定位會否動搖?
7月底傳來了確切消息。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再次要求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這些措施非常果斷和明確,住房定位不變,堅持調控不變,一以貫之執(zhí)行下去,不要再抱任何幻想。
而在此前的7月24日,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主持召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同樣強調牢牢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wěn)地價、穩(wěn)房價、穩(wěn)預期?!皥詻Q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手段”最重要,最有針對性。
“房住不炒”是長久之策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衰退低迷,中國經濟雖然復工復產較早,但是完全恢復也需要時日,加之國際貿易、地緣政治環(huán)境惡化,經濟動力明顯不足。很多人又開始幻想在這樣的背景下會否放松房地產調控,把房地產再次作為拉動經濟的動力?希望房價迎來新一輪上漲。一些投資投機者甚至幻想著開始再次大干一場,大賺一把。
不過,決策層敏銳地觀察到了這一點,徹底擊碎了這些投機者的美夢和幻想?!胺孔〔怀础倍ㄎ辉俅伪唤许?。相信,在調控不放松的總基調下,各地先后推出相關新政,成為樓市的穩(wěn)定器。堅信,未來會有更多城市出臺更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
更重要的是釋放出的是“房住不炒”定位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長久之策。也就是說,房地產調控將會越來越嚴,房價只要一漲,露頭就打。開發(fā)商、中介機構等都已經“春江水暖鴨先知”了,特別是開發(fā)商正在調整業(yè)務結構,加快經營轉型。
開發(fā)商已經看到,房地產市場的基本面應該得到經濟基本面的支撐。當大多數需要買房的群體的收入不穩(wěn)定且不斷下降時,房地產市場只能寄希望于那些高收入群體,他們基本上都有房子甚至是多套房子。因此,更多地去開發(fā)滿足高凈值個人需求的產品,可能是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未來投資和發(fā)展的重點。未來的趨勢可能是,將三、四線城市的土地開發(fā)方向轉移到一、二線重點城市,以開發(fā)高端住宅。畢竟,三、四線城市的基本面存在嚴重的人口流失,特別是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促使獨門獨戶的別墅類高檔住房需求旺盛。
目前,開發(fā)商面臨兩大選擇:一是給超高收入階層蓋別墅,二是給低收入群體建保障性住房。
住房需求者也應該有一個基本估計,吃透“房住不炒”定位的精神。房價在一個時期穩(wěn)定的預期完全可以樹立。
居家辦公有利于穩(wěn)房價
筆者要強調的是,影響房價的另一個重要或者長遠因素是居家遠程辦公的興起。在線居家遠程辦公引發(fā)變化最大的可能是美國,表現最突出的是寸土寸金的紐約包括華爾街在內。新浪財經北美站劉碩發(fā)自紐約的消息再一次佐證了筆者的觀點。
根據租房網站StreetEasy的數據,今年第二季度,曼哈頓的出租房源價格在最初基礎上打折的比例最大。其中熨斗區(qū)(Flatiron District)降幅創(chuàng)下了驚人的45%。在中城西區(qū)和金融區(qū),分別有40%和42%的公寓降價。這些降價的租房大多是在疫情期間辦公區(qū)附近的住宅。直接原因就是大部分公司都采取了居家遠程在線辦公方式。都在家里工作,也不再擔心通勤時間,租房的人正在向更遠的市鎮(zhèn)里蔓延,很多人離開市中心,搬去稍遠的地方,比如說長島、上州和新澤西州等。
辦公模式的革命性改變和創(chuàng)新將帶來包括逆城市化的生態(tài)重構。筆者在2020年6月11日的文章里就引用了對沖基金大佬都鐸·瓊斯近日的預言:在美國,居家辦公正在成為一個新模式,將重新定義房地產、餐飲、零售和汽車市場;延續(xù)了幾個世紀的城市化進程也可能會扭轉,未來人們可能將更加偏愛居住在郊區(qū)和鄉(xiāng)下,出現逆城市化現象。這對城市需求是一股分離的力量。遠程在線居家辦公常態(tài)化,將使得更多人選擇郊區(qū)和鄉(xiāng)間居住,這將使得中國正在進行的城市化帶來的壓力得到一定程度緩解,包括城市房價都將有利于促其走向穩(wěn)定而不是暴漲。
房子變現能力最弱
目前形成的難能可貴的房價預期,已經導致購房者觀望氛圍形成。買漲不買跌的中國傳統(tǒng)習俗,也一定會加速放大這種預期,在這種預期下,房地產作為不動產是流動性最差的,也是變現能力最弱的。這也是美國人習慣于投資股票而不熱衷于房地產的原因之一。
不動產的一個交易規(guī)律是你越急著脫手,就越賣不出去。不信的話,現在擁有多套房產的人,你賣一套房子試試,保證你被折騰得能脫“一層皮”,費事費時費精力,一般人很難承受得起,所以普通民眾投資住房必須謹慎。
余豐慧
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經濟學家,著名財經金融評論家,央廣財經特約評論員,中國產業(yè)經濟調研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金融智庫特邀研究員,大型金融企業(yè)前高管,注冊高級咨詢師。最新著作《金融科技:大數據、區(qū)塊鏈和人工智能的應用與未來》《互聯網金融革命》《互聯網金融100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