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綺
我愛做夢,夢的碎片大多數(shù)隨風(fēng)而逝,而有一個夢卻時常重演。夢中,我很費力地爬上一個陡坡,看見一個沒有招牌的小店。我茫然四顧,卻找不到可以對話的人,我想寫一封信,寄給站柜臺的阿姨,卻找不到綠色的郵筒。
時常入我夢中的小店,其實是個雜貨店。沒有招牌,甚至沒有名字,人們稱它為“小賣店”。它坐落在縣城的東南角,在鐵路磚廠院里。最初,磚廠有一個很大的運動場,運動場以南依次是制坯車間和西大窯,運動場以北是一溜土坯房。土坯房是上海知青的宿舍,最西邊一間半空出來,成了小賣店。
本地職工的居宅距離小賣店很遠(yuǎn),而且要爬一個陡坡。這對于小孩子來講,買東西是十分不方便的。可是這小賣店卻時常在我的夢里出現(xiàn),那是因為,我在五六歲的時候,在小賣店出了一回丑。
那是個烈日炎炎的夏日,爸爸休班,在家里做午飯。他挽起袖子和面。他一邊和面,一邊唱著說:“寬心面,涼面條,芝麻大蒜香椿芽!”
爸爸搟面條的時候,我就剝蒜,把蒜瓣放在蒜缸子里,拿著蒜錘子蹲在地上搗蒜。爸爸用大鍋燒水的時候,灶坑里的火锃亮,閃人的眼睛。爸爸把芝麻倒在煤鏟子上,伸進(jìn)灶坑里。不一會兒就聽到嗶嗶啵啵的響聲。爸爸把煤鏟子拿出來,上面的芝麻已經(jīng)熟了,香噴噴的。熟芝麻倒進(jìn)蒜缸子里,我接著搗芝麻。爸爸切香椿芽和胡蘿卜咸菜。
突然,爸爸嚷了一聲:“壞了,沒醋了!”他拿出1角錢和一個玻璃酒瓶子遞到我手里:“去小賣店打醋?!?/p>
我噘著嘴左扭右扭地不想去,天太熱了,路還那么遠(yuǎn)。再說,我從來就沒自己去買過東西。
爸爸想了想,然后果斷地說:“你對賣貨的阿姨說,打1斤醋,剩下錢買糖?!?/p>
“買糖?”我忍不住笑了,拿過醋瓶子和1角錢飛快地出了門。
進(jìn)了小賣店,來到收費窗口,我遞上1角錢:“打醋。”
收款阿姨給了我一個紙殼做的牌,上面應(yīng)該寫著貨物名稱和數(shù)量,但我不認(rèn)識,只知道把它交給柜臺的阿姨,就能得到要買的東西。我以前跟媽媽來的時候,她就是這么做的。
貨架子在高高的磚砌柜臺里面,我要踮著腳仰著頭才能看到貨架子上的東西。那些東西看一眼,就不想看第二眼,都是大人過日子用的針頭線腦、電池?zé)襞葜?。散白糖裝在大玻璃罐子里,醬油醋裝在大缸里。
難道就沒有孩子們喜歡吃的水果糖、罐頭和糕點嗎?當(dāng)然有??!可是,貨架子上很少。大多數(shù)人家都是單職工,一個月工資30幾元錢,要養(yǎng)活四五口人,勒緊褲腰帶都難以維持溫飽,怎么會有閑錢給孩子賣零食?除非孩子生病了,大人才咬咬牙,拿了幾毛錢,去小賣店拿回一聽罐頭。生病的孩子狼吞虎咽,其他孩子干咽唾沫。
站柜臺的阿姨叫“鳳娟”。她在我的印象中是個美人。她中等身材,不胖不瘦,臉上的皮膚像嫩豆腐,兩只眼睛不大不小,黑黑的,亮亮的,像葡萄。鳳娟阿姨就是本地人,卻比上海知青還漂亮。幾十年過去,我還認(rèn)為,美人才配叫“鳳娟”。
鳳娟阿姨給我灌了滿滿一瓶子醋,可是沒給我糖。我覺得,這么美的阿姨一定不會弄錯,只有沒文化的爸爸才會弄錯。一張錢如何能買兩樣?xùn)|西呢!
我悶悶不樂地拎著醋回家。
爸爸看著我噘著嘴跑回來,好像要哭。他問:“沒買糖?”
我嘟囔:“都打醋了,沒錢買糖!”
爸爸馬上拿出一個醬油瓶子遞給我,又給我一張兩角錢:“你跟阿姨說,打1斤醬油,剩下錢買糖。”
我出門,一路走,一路琢磨:怎么才能用一張錢,買兩樣?xùn)|西呢?到了小賣店門口,我果斷地把錢撕成兩半,走到收費口:“阿姨,我有兩張錢,一張打醬油,一張買糖?!?/p>
收費窗口的阿姨笑著說:“你的錢撕開了,就不能用了?!?/p>
我十分委屈又氣憤:這些大人怎么凈耍小孩子呢?連我喜歡的鳳娟阿姨都沒替我說句話。我把錢扔在地上,拎著醬油瓶子跑了出去。
沒買到醬油,我不敢回家,只能在外面閑逛。我穿過運動場,來到制坯車間旁邊的大坑里。這大坑是工人制磚取土的地方,里面有很多細(xì)沙土。我坐在地上,抓起一把土,裝在瓶子里。等我灌滿醬油瓶子的時候,看到爸爸站在我面前。
多久以后,我才知道這件事的謎底的呢?記不得了。但是,這謎底一直不忘。當(dāng)時1斤醋9分錢,1塊水果糖1分錢。1角錢正好打1斤醋,買1塊糖;1斤醬油1角5分錢,兩角錢能買1斤醬油5塊糖。爸爸的疼愛都藏在一分一角里,但是當(dāng)時我看不見。
被我撕壞、扔在地上的錢,被鳳娟阿姨撿起來,粘好,還給了爸爸。一提起這件事,他們就笑個不停。
后來,上海知青結(jié)婚了,分到了居宅的磚房,小賣店也搬到了新蓋的磚房里??墒区P娟阿姨沒有跟著過來。聽大人說,她隨著丈夫調(diào)到了城里。從此我再也沒見到鳳娟阿姨,再也沒見過像她一樣的美人。
小賣店搬了新家,我也成了小學(xué)生。我最好的朋友李紅的媽媽,成了小賣店的售貨員。我單獨去小賣店的機(jī)會更多了。
新賣店外觀漂亮,紅磚砌成,水泥勾縫,一溜4間房,都是大玻璃窗。室內(nèi)寬敞,貨架子上的東西比以前豐富了許多,不僅糕點、罐頭、糖的樣數(shù)增加,還有女孩子喜歡的紅綢子、雪花膏。
李紅的媽媽不如鳳娟阿姨漂亮,但她的眼睛透著書卷氣,身上有一種文雅的氣質(zhì)。在我看來,她是非常有見識的女人。
我去小賣店買東西,她總會與我交談,話題都圍繞著考試成績。我是不怕問的,因為從四年級開始,我就經(jīng)??及嗉壍谝?,雙百的時候也很多。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每次我比李紅考試成績高,她才問我的成績,并問我學(xué)習(xí)方法。
我和李紅往來密切,原因就是我們都是喜歡學(xué)習(xí)的孩子。放學(xué)之后,我倆經(jīng)常跑到磚廠車間后面的草地上,互相提問背誦。
有一次,老師布置作文,題目是“榜樣”。老師給出的范文,大概內(nèi)容是,張三同學(xué)去李四家想要找他出去玩。結(jié)果推門一看,驚呆了,李四正在家里學(xué)習(xí)呢。張三慚愧地低下頭,說:“他真是我的榜樣?。 ?/p>
現(xiàn)在回想起來,覺得這范文很假,但當(dāng)時卻成了效仿的唯一模板。而我和李紅的作文驚人的相似,都把對方當(dāng)成自己的榜樣。
上了初中,我和李紅不在一個班級,但我們依然是好朋友,我們依然在放學(xué)后一起背課文,甚至穿一樣花色的上衣,像雙胞胎一樣。那時的光陰就像青草尖兒上的一抹陽光,閃閃發(fā)亮。
初三下學(xué)期剛開學(xué),李紅的媽媽出了車禍。
那是一個春寒料峭的上午,李紅的媽媽趕著毛驢車去街里上貨,回來的路上,毛驢受驚狂奔,把她碾在車輪之下。
我把她領(lǐng)到家里,陪著她掉眼淚,聽著她一遍又一遍訴說她在媽媽出事前的那個晚上,夢見媽媽,頭上裹著白布,身上有血。
我驚訝于她夢的神奇,更驚訝于她學(xué)習(xí)的勤奮。她媽媽意外亡故,不僅沒有成為她學(xué)習(xí)的障礙,反而成了她學(xué)習(xí)的動力。中考,她是我們學(xué)校唯一一個考上重點中學(xué)的學(xué)生。
很多年過去,我才知道,李紅的媽媽不僅總打聽我的學(xué)習(xí)成績,還經(jīng)常跟班主任溝通。班主任的一句話,成了李紅的學(xué)習(xí)動力。班主任說:“李紅有你這樣的母親,她一定會有后勁。”
李紅去了重點高中,我們的聯(lián)系少了。磚廠的小賣店也不復(fù)存在。可是,我總夢見李紅的媽媽,夢見她兩肘平放在那節(jié)柜臺上,身子向前探,眼睛里閃著文雅的光,越來越和藹可親,越來越像我的媽媽。
這是我寫給童年記憶中的小賣店的信,也寫給小賣店的阿姨。我要把它投寄到光陰長河的綠色郵筒中,期待有一天,在夢中能夠收到來自光陰彼岸的小賣店阿姨的回音。如果她們在天有靈,想起小賣店,也會泛起和我一樣的鄉(xiāng)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