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美
摘 ?要:小學階段落實良好的科學課堂教學策略對促進培育學生愛上小學科學有著重要的作用,是學生綜合發(fā)展的關鍵條件。小學科學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科目,學好科學可以廣泛地將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也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此時是小學生建立學習能力的基礎時期,科學老師是學生學習能力建設道路上的重要引領者,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啟蒙者,要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給予學生學習上的正確指引,對其未來綜合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小學生;小學科學;教學策略
引言:
在傳統(tǒng)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大多數(shù)老師的課堂教學是嚴肅、單調(diào)的,導致科學教學過于機械化和片面化,使學生無法在課堂學習中集中注意力,無法提起對科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這對小學生的技能培育和科學素養(yǎng)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小學生有著開闊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對任何新鮮事物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小學階段落實有效的科學課堂教學策略對促進學生邏輯思維形成、科學品質(zhì)培育均具有積極的影響。隨著我國教育機制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革,小學科學老師應有效發(fā)揮自身在科學教學領域的職能優(yōu)勢,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加強創(chuàng)新多樣化教學方法,助力學生健康成長以及學習興趣方面的有效建設。小學科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促進培養(yǎng)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以其個性化發(fā)展為主,讓小學生愛上小學科學,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讓學生愛上小學科學的策略
在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中,升學率作為教學任務的重點,小學科學并不是應試的科目,導致老師常常以自我為主導,只注重應試知識的灌輸,使小學科學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這樣的教育方式導致學生學習心理壓力大,從而失去對學習的樂趣,對學生未來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和學習興趣的培育有著嚴重的影響。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小學科學教學的基本任務[1]。小學科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其自主學習習慣的良好樹立,調(diào)動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的學習思維創(chuàng)新,積極引導其形成良好的觀察能力和科學實踐能力,有助于提高科學課堂教學的工作效率。
例如:在教學《做一位小科學家》這一課程時,老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加強學生的主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使學生理解科學的意義。通過結合科學家的故事導入課堂教學,幫助學生樹立起做科學的信心,建立做一位小科學家的理想。老師通過課堂教學過程中與同學交流,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傾聽學生提出的意見,建立起與學生的互動,指引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方法,拉近師生的距離。
小學科學老師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的啟蒙者和引導者,在教學之前自身要對課程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準備,注重落實教材內(nèi)容的理解和體現(xiàn),準確地把握教學方案的制定方向。在課堂教學中,小學科學老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科學課堂教學,結合實際生活打破學生對科學知識點學習的陌生感、距離感,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建立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在探索科學中,發(fā)掘科學的魅力。在良好的課堂教學中,能夠以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有助于對科學知識的思考和觀察[3]。
例如:在教學《太陽和影子》這一課程時,老師結合實際生活使學生認識影子的變化和太陽運動的關系,促進學生建立良好的觀察能力,能夠利用太陽辨別方向。建立生活化課堂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增加學生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樂于將太陽與影子的知識科學地應用于生活實際,更有助于學生對科學問題的思考和解決,營造和諧、熱熱的課堂氣氛。
在傳統(tǒng)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嚴肅的課堂教學氛圍導致學生提不起對學習的熱情,大多數(shù)教師只運用語言教學,使課堂氣氛變得枯燥,無法豐富學生的直觀感受,導致學生無法一直集中學習的注意力。小學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以觀察為核心,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2]。在社會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下,小學科學老師應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多方位利用信息技術的便捷條件,以全新的教學方式深入到學生的思想,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拓寬學生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完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通過在課堂上播放動畫、視頻以及圖片,增加了課堂輕松的氣氛,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促進科學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對提高其學習積極性有著主要的影響。
例如:在教學《來自地底的火》這一課程時,老師運用多媒體播放有關火山噴發(fā)的視頻導入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對火山與地震的形成原因的認識。在科學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有效作用有助于營造歡樂的學習氣氛,促進學生集中觀察科學影像,從而擺脫了對老師的依賴,形成自主觀察意識,培養(yǎng)觀察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小學科學教學現(xiàn)狀是嚴峻的,讓小學生愛上小學科學學習是極其重要的,影響著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綜合學習能力的提高,是學好其他學科的關鍵。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特殊時期,在新課程的教育背景下,國家教育部門對小學科學教學有著極高的關注度,老師要重視科學教學的重要性,體現(xiàn)出小學科學的教學價值,促進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育,只有在興趣的推動下,學生才能在課堂教學中主動地思考,積極地研究。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老師應創(chuàng)新并運用多樣的教學方式,融合自身的想法,營造積極、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落實小學生對科學學習的興趣??茖W老師要在探索促進學生愛上科學學習方法的同時,總結經(jīng)驗結合實際生活中的科學知識滲透,激發(fā)學生對科學學習的熱情,這對增強小學科學教學的工作效率有著極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海濱.小學科學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J].中華少年,2020(02):132-133.
[2]郭麗春.小學科學課堂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J].中華少年,2018(08):288.
[3]朱海燕.論如何讓學生愛上小學科學[J].新課程(小學),2017(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