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 于曉斐
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fā)展,數字圖書館已經逐步融入人們的生活且應用人數越來越多,數字圖書館的全面推廣,有利全民素質的提升以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fā)展。本文以數字圖書館為切入點,淺析了數字圖書館在我國的建設歷程,并對數字圖書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優(yōu)點?現狀?問題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9-00-01
數字圖書館是時代發(fā)展的產物,是基于大數據發(fā)展以及互聯網為依托,促進全民學習、便于書籍查閱的便民惠民項目。其產生從根本上改變目前互聯網上信息分散、無序、不便使用的現狀而提出來的下一代互聯網信息資源的管理模式。它通過數據集成并運用最前沿的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以及數字化的多媒體信息內容,集成大規(guī)模、超大規(guī)模并且可以可延伸、可互關聯的分布式大量知識庫群,并依托于互聯網的高效傳輸、跨群搜索的網絡電子存儲及提取服務。簡而言之,數字圖書館就是運行在高效網絡上、分布式超大規(guī)模的、可跨庫檢索的海量數字化信息資源庫群。
縱觀世界各國,國內外逐步對數字圖書館建設掀起追求狂潮。有國家級數字圖書館、各省及地市、校園數字圖書館,無論規(guī)模的大小,都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及地方科技設施發(fā)展水平高低的重要衡量標準。
一、數字圖書館的優(yōu)點
1.信息儲存占用空間小、數據不易丟失
數字圖書館的信息存儲是隨著計算機及電子產品的廣泛應用而孕育產生,摒棄了傳統(tǒng)的紙質信息存儲方式,數字圖書館是將信息以數字化形式刻錄在電子存儲設備上,與傳統(tǒng)印刷資料相比,占用空間大大縮減。除此之外,由于紙質書籍存儲過程中有更多的突發(fā)因素,會造成書籍的損毀,電子圖書館有效避免了這一點,在數據安全方面大大提高。
2.書籍查詢方便快捷
一般的圖書館藏書標準都要求在上萬冊,如此數量之多的圖書,借書者查找流程煩瑣,會花費大量的時間。電子圖書館則運用其檢索功能,只要輸入關鍵字,相關書目就會一覽無余,省時又便捷。
3.互聯網信息遠程傳遞
傳統(tǒng)圖書館從籌資方案、選址建設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傳統(tǒng)圖書館位置一旦確定,不易更換,修建周期也會很長。數字圖書館則打破了這一局限,數字圖書館基于大數據和互聯網的依托,可以實現信息的快速傳遞。讀者只要登錄網站搜索想看的書籍,便會立即查閱到相關信息,打破了空間和時間限制,十分便捷。
4.共享書籍打破人數限制
傳統(tǒng)的圖書館,在同一時間段,只能將一本書借閱給一個人查看,待歸還入庫后,才可流轉至下一個人,這樣就使得圖書的共享化受到限制。數字圖書館不存在這一問題,一本電子圖書可以在同一時間實現多人傳閱,提高了圖書的使用價值和使用效率。
二、我國數字圖書館建設現狀
1.數字圖書館發(fā)展時間軸
1996年,在首都北京召開了第62屆國際圖書館協(xié)會聯合會,在此次大會上,首次以正式的場合提出數字圖書館的相關概念,參會方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1997年,中國文化組織宣傳部向國家計委正式提出了“中國試驗型數字圖書館項目”,得到了國家計委的支持并正式立項。該項目由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圖書館、深圳圖書館等6家規(guī)模較大的公共圖書館共同完成,這也標志著我國數字圖書館的建設由此開始。
1998年,數字圖書館的建設得到了國家科技部的支持,這意味著有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由智能計算機系統(tǒng)主題專家組成攻堅小組,設立了“中國數字圖書館示范工程”,首都圖書館成為首個試點單位。
1999年初,中國國家圖書館如期將 “數字圖書館試驗演示系統(tǒng)”投入使用。1999年3月,國家圖書館文獻數字化中心宣告正式成立,該中心的成立,增加了數字圖書館的含金量。在國家圖書館著手建立的同時,我國一些地方性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也提上日程,如遼寧、上海等地的地方性數字圖書館相繼投產實施。
2000年,在我國的海南,成功召開了“中國數字化圖書館工程資源建設”工作會議,明確了資源使用的規(guī)范和標準,做到有法可依,規(guī)范了行業(yè)準則。
2001年初,國家計委批準著手建立“全國黨校系統(tǒng)數字圖書館建設計劃”,投入資金高達1.9億元。全國各大高校掀起了數字圖書館建設和研究的高潮。
2001年5月23日,國家重點科技項目“中國試驗型數字式圖書館”通過專家技術鑒定。我國的數字圖書館研究、建設已經初具規(guī)模。
2.我國目前存在的數字圖書館
2.1中國數字圖書館
中國數字圖書館目前是我國藏書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國家級圖書館。它是經國務院批準,隸屬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圖書館內的藏書汲取了各類圖書館、檔案館、政府機關以及社會團體所提供的技術支持和數字內容服務,涵蓋了22個門類,涉及生活、學術各方面的電子書籍,而且,數據每天都在增長和更新,可以滿足人們的正常讀書需求。
2.2中國期刊網
中國學術期刊網,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知網”,是清華大學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攜手創(chuàng)建的一個電子查閱,創(chuàng)建于1999年。主要針對學術期刊、論文的文獻參考,每天的更新量在5萬冊以上,借閱以有償的形式提供。
2.3超星數字圖書館
超星數字圖書館在廣州成立,由中山圖書館和時代超星聯合創(chuàng)辦。
2.4其他
除去上述所涉及的規(guī)模較大的數字圖書館,我國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圖書館等單位建立的數字圖書館逐步投入使用。
三、數字圖書館存在的問題
與世界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數字圖書館的現狀是,起步較晚,但發(fā)展速度很快,藏書規(guī)模也比較可觀。數字圖書館若要獲得長足的發(fā)展,必須要重視以下幾個問題:
1.加強安全,網絡普及。2.聯合共建,信息共享。3.穩(wěn)扎穩(wěn)打,有條不紊。4.規(guī)范標準,上率下行。5.出臺政策,保護產權。6.培養(yǎng)人才,規(guī)范技能。
參考文獻
[1]鄧玉芳.論我國數字圖書館發(fā)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3):130.
[2]高文,劉峰,黃鐵軍.數字圖書館——原理與技術實現[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