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江燕
摘 ?要: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推行下,有效教學既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又可以減輕學習學習負擔,有效教學是教師課堂上行之有效的手段和目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指出:“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庇行Ы虒W是有切實的教學目標,合適課堂的教學方法,對教材和學生充分地發(fā)掘與分析,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
關鍵詞:有效教學;課堂;目標;方法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得到進步或發(fā)展,在課堂上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學生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導,把學生的學地過程與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結合起來,實現有效教學。
一、開展有效教學需要扎實地備課
備課是對教師根據新課程標準地要求,結合手中的教材與實際生活,認真剖析教材,在教學系統(tǒng)中研究教學重點與難點,設置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設計教學情景,教師提出有效問題,并對學生提出有效的知識、能力方面的要求。扎實地備課是教師對教材的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是尋找最適合的教學方法,是最有效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在講授《認識鐘表》這一課時,教學過程如下:(1)利用多媒體展示各式各樣鐘表的圖片或視頻,激發(fā)學生認識鐘表的熱情;(2)小組內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鐘表實物,比較一下鐘表之間有什么相同之處;(3)小組討論,找到鐘表的相同點。教師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充分鉆研,在課堂上通過一步步有效教學設計,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表達能力、操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課堂上授課時面對著眾多的學生,他們的思考方式與教師肯定有所不同,課堂是教師與學生雙方的教學互動,實際課堂上會出現與教案或教學設計不相符的情況,所以教師授課前需要熟悉自己的教案,一方面進一步熟悉授課內容,另一方面及熟悉授課思路和整體框架,有的放矢。同時教師在整體把握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的情況下,靈活運用教學設計,利用教學智慧完成有效教學。
二、開展有效教學需要深入了解學情
我國開始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其基本理念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為了一切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同時,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又不盡相同。他們的生活經驗不同、生活、知識經驗不同、性別不同、興趣不同、學習能力不同、學習意志品質等等。因此,實施有效教學需要深入了解學情,做到心中由學生,教學目標的設立、教學方法、情景設立都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讓學生學的有效。要讓學生學的有效最重要是,教師發(fā)現學生們的興趣和閃光點,在教學中增強學生自信心,提高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例如,特級教師紀曉村教師在教授《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教師充分了解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創(chuàng)設了“猴子摘桃”“猴子請客”“動物騎車”“動物比賽”“給動物送信”等豐富多彩的童話教學情境,既將學習內容融教學情景之中,又做到了情境教學目標一致,使學生的數學學習始終融入在生動有趣的情境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會高漲飽滿,學習自然有效。教師的教師為了學生的學而服務的,學生是學習的主題,所以實施有效教學必須要深入了解學情,讓學生學的有效。
三、開展有效教學需要精心完善教學設計
有效教學需要教學設計直指教學目標,不可設計復雜的教學情景,讓學生處于“云里霧里”,教學設計應輔以精心的教學問題。例如:一位教師在授課時,先將一張長方形紙分成了兩份,一份大一份小,然后他分給了兩個同學。接著提出問題:“你們想說什么呢?”這時,學生們積極發(fā)言,有的學生說,其中的一張紙是屬于原來的長方形紙;還有的學生說,新紙不屬于原來的長方形紙。他們各抒己見,討論得很熱烈。但是教師究竟要達到什么樣的教學效果不得而知,學生足夠投入,課堂氣氛也很熱烈,但是教學效果不得而知。所以,教的教學設計必須精心完善,輔以有效的思維發(fā)散型教學問題,否則,有效教學有效性將大打折扣。教學設計首先能夠講清基本知識,知識的傳授必須準確無誤,不犯基本型知識錯誤,教學設計中選題要精,講題要準確、清楚,讓學生能聽懂、聽明白;其次,教學設計能夠幫助教師講透,教學設計一方面需要考慮選題的經典性,知識面覆蓋的廣泛性,教師講透題,能夠學生觸類旁通;最后,教學設計能夠教師講活,教師利用精心的設計和自身的特長,游刃有余地調節(jié)課堂節(jié)奏,交接課堂氣氛,讓學生愛學、學懂、學通。
四、開展有效教學需要教師課后反思
教學后的反思是教師對課堂上教學過程后的整理、自我監(jiān)督和反饋,及時的經驗總結和不足的記錄,是提高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教師抓住課堂上出現印象深刻的,有啟發(fā)的環(huán)節(jié),教學智慧,或者教學不足甚至失敗,來反復的推敲、反思,向老教師及時請教,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善于反思的教師對每節(jié)課,每天的教學反思、持續(xù)學習,每天都有或多或少的積累,通過批判性的眼光和建設性的思維重新審視教學流程,從理論的高度重新認識一些教學現象,明優(yōu)缺,知得失,謀求改進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不斷提升一定會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在經濟、社會、文化高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推行下,教師需要讓自己的課堂更有效,讓學生學得更有效,就需要學習更新的教學理論,認真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學情,通過教學設計把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有效落實,從而切實提高教學質量,把課堂高效性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王鵬.淺論基于新型數學觀的小學數學有效教學[J].農家參謀,2019(05):169.
[2]竇銀芳.淺論如何加強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建設[J].學周刊,2018(22):73-74.
[3]楊志榮.淺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技巧[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0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