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文霞
經典著作是文化傳承的載體,承載著人類基本的價值觀念和文化取向,閱讀經典,是學校開展素質教育,提升學生個體素養(yǎng)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在卡通文化、快餐文化和大眾通俗文化喧嘩浮躁的時代,如何引導學生讀好書、讓經典閱讀走近學生,已成為必須面臨的命題。
曾經某大學出版社發(fā)布的“死活讀不下去的經典排行榜”,《紅樓夢》高居榜首,多部經典名著赫然其中。實踐教學和各種調查數據也顯示,學生越來越缺乏閱讀經典名著的興趣,青燈黃卷式的傳統(tǒng)讀書模式正在被即時在線瀏覽,快餐通俗文化所取代,疏離名著已經成為學生閱讀的一種共性的現象。
網絡的興起、多媒體的發(fā)展帶來閱讀方式多元化的選擇;經典著作高深的哲學意識與時代背景的差異,內涵深奧難懂,學生現有的背景知識還不足以匹配經典讀物所涉及的內容;青少年學生對經典文化的接觸和吸收很薄弱,閱讀的層次還比較膚淺,覺得通過影視網絡比泛泛“看”書有意思,對比炫酷的多媒體,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名著就顯得枯燥沒意思;學校單調的教學和學習模式,也是學生遠離經典名著的原因。
創(chuàng)新傳播和學習方式,提高學生閱讀經典名著的興趣,讓學生走近經典閱讀勢在必行。
一、順應青少年的文化和認知需求,創(chuàng)新的傳播和學習方式
曾經囊括70多個生僻字的 “網紅神曲”《生僻字》頗受學生喜愛。普通人按照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恐怕一輩子也記不住,也不想學。但學生們對照歌詞唱了幾遍歌曲,輕松就把幾十個生僻字讀音記住?!渡ё帧分皇且皇拙W絡歌曲,但它的確讓很多學生開始關注漢字,讀懂漢字,這種有趣的傳播和學習方式,代表了當代人尤其是青少年對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解讀。在歌曲中學習漢字,這種不同于知識灌輸式的創(chuàng)新形式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同樣還有《經典詠流傳》節(jié)目,“和詩以歌”“古詩新唱”的形式,受到大眾和推崇和學生的喜愛。將詩詞經典與流行音樂相結合,通過這個節(jié)目學生又愛上了經典,古老的詩詞又煥發(fā)出了嶄新的生命力。
這種創(chuàng)新的傳播和學習方式,對經典名著的閱讀是很好的借鑒?,F如今,許多學生都是數字化時代的“原住民”,從《生僻字》和《經典詠流傳》的走紅,反觀“死活讀不下去的經典”,我們要主動創(chuàng)新擁抱這個時代,找到時代性與時尚性契合點,借力文化創(chuàng)新,借助新銳大眾傳媒的形式,讓經典走近學生。
二、對于經典名著教學來說,改進教學方法同樣重要
教法單調是現階段名著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中仍然過多側重于對相關文學常識的講解,對文章結構、對詞句、藝術特色的分析講解,教學模式單調枯燥。很少激發(fā)學生對名著理解感悟的交流與分享,缺少精神上的熏陶和人文關懷,仍然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師灌輸方式上,從課內向課外延伸的意識和能力不足。
通過組織開展各種生動有趣的“悅讀”活動,激發(fā)學生名著閱讀興趣。如專題性推薦讀書活動,全班交流讀書成果;編寫課本劇表演,學生自由組合,選擇自己喜歡的名著片段,編寫成課本劇分角色進行表演;演講、辯論賽,針對名著中的某一情節(jié)或某一人物形象,以演講或辯論賽的形式展開爭論,各抒己見。
經典名著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經過歷史選擇出來的“最有價值的書”,我們要解放思想,順應學生的文化和認知需求,創(chuàng)新傳播和學習方式,指導并推動學生走進經典文化的殿堂,使學生閱讀經典常態(tài)化、愉悅化,引領學生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提升人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