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125
核醫(yī)學作為一門包括生物學及核物理學、醫(yī)學為一體的學科,核醫(yī)學檢驗多使用開放型放射核素,工作人員及周圍群體可能受到電離輻射影響。在臨床工作中,多數(shù)患者及家屬對核醫(yī)學沒有明確認識,在談到核醫(yī)學時存在恐懼感,在檢查過程中出現(xiàn)緊張及焦慮情緒,無法順利完成核醫(yī)學檢查。對此,在核醫(yī)學檢查過程中,還需采取對應的護理措施,自患者心理角度及生理角度思考,達到優(yōu)質服務目的。
1? ECT檢查
該檢查方式利用發(fā)射型計算機斷層掃描儀,屬于利用放射性核素檢查的方法,ECT檢查中,患者機體引入放射性藥物,發(fā)生代謝反應后的器官中ECT外及病變位置形成放射性濃度差異,檢查到差異后,利用計算機成像。ECT成像作為特異性較強的顯像技術,除結構顯像外,也關注患者臟腑器官功能。ECT顯像方式較為靈活,可完成平面顯像及斷層顯像、動態(tài)顯像、全身顯像等。此外,可為機體臟腑器官提供功能參數(shù),包括放射時間曲線等,能有效診斷腫瘤疾病。ECT檢查在甲狀腺癌及骨骼腫瘤檢驗中應用廣泛,對骨轉移瘤檢測是普通X線片檢查效果的3倍。對此,ECT檢查作為臨床重要檢查方式,應當引起醫(yī)務人員的認識及關注,并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使患者配合檢查工作。
2? 為什么要做ECT檢查
ECT檢查的成像方式非常靈活,能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展開平面顯像或者斷層顯像、動態(tài)局部顯像、全身顯像。根據(jù)人們的診斷需求,還可進行臟腑器官檢查,提供臟腑器官檢查參數(shù),包括時間及放射曲線,為患者腫瘤疾病診斷提供多樣化的信息。在甲狀腺癌及骨腫瘤檢查過程中效果顯著,尤其是針對骨轉移瘤檢查,相比普通X線檢查方式,能提前半年發(fā)現(xiàn)病變,對此,針對一些容易發(fā)生的癌癥,可通過ECT顯像檢查,比如,乳腺癌及肺癌、食管癌等,患者癥狀不顯著的情況下,也可進行檢查,早期發(fā)現(xiàn)患者病情,避免腫瘤轉移。但在檢查過程中也應當認識到患者機體炎性反應或者血流狀態(tài),分析患者是否發(fā)生退行性病變或者發(fā)生骨畸形病變等,這也是能夠在ECT檢查中鑒別的。
3? ECT檢查護理措施
(1)注射前護理:護理人員應當觀察患者的項目清單是否與申請單內容一致,結合檢查項目告知患者ECT檢測應當注意的問題,比如,在全身骨掃描過程中,讓患者保持正常的飲食,并按照患者預約時間進入核醫(yī)學科。腎動態(tài)檢查過程中,在檢查前護理人員讓患者多飲水,飲水量控制在300-500ml,保證水化效果,在膀胱99Tcm俄歇電子輻射過程中,需要獲取數(shù)據(jù),并構建起清晰的圖像,護理人員應當解答患者面對的問題,避免患者在檢查前存在疑慮感。在ECT檢查過程中根據(jù)患者檢驗位置選擇對應的標記藥物,在實際檢驗過程中將藥物注入患者機體。但大多數(shù)患者對放射性核素缺乏認識,內心往往較為焦慮及恐懼,患者認為該檢查方式是判斷自身患有癌癥,因此,內心非常焦慮及抑郁,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并為患者展開心理疏導。比如,護理人員為患者指導過程中需要認識到放射性核素的使用后情況及藥物半衰弱期,讓患者掌握小劑量放射性核素對機體的危害,一般情況下,小劑量的核素藥物輻射不會對患者身體產生危害。在核醫(yī)學檢查過程中護理人員也要通過口頭講解的方式向患者闡述醫(yī)學原理及常識性知識。患者對基本知識有認識后,在檢查過程中配合度更高,能提升穿刺率及保證檢查影像質量。與X線檢查方式對比,放射檢查不會對患者機體產生重大負面影響。(2)注射過程中護理:護理人員在檢查項目中,需關注注射時間及劑量等內容,注射前對患者放射性藥物濃度進行檢驗,這對保證影像結果具有重要意義。在檢測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關注核對工作,找到患者注射位置,并規(guī)避手腕及瘢痕區(qū)等,在注射藥物過程中注重細節(jié),觀察注射的藥物是否發(fā)生滲漏。注射點一旦發(fā)生藥物滲漏可能導致注射效果不佳。檢驗結果異常情況下,無法對患者確診及疾病治療提供幫助。對此,以彈丸式注射為例,在檢驗工作前需找到貴要靜脈,該靜脈對注射藥物具有幫助。在注射結束后,患者可將手臂高舉,使放射性藥物進入身體完成新陳代謝,避免藥物滯留在患者腋下。在注射核素時護理人員應當詢問患者的感受,向患者闡述操作人員穿戴防護衣的原因,讓患者理解工作人員的難處。在全身骨顯像過程中,應當讓患者充足飲水,在檢查2小時前,飲水量為800ml,并及時排除尿液。若患者在注射藥物后存在嘔吐情況,還需讓患者保持穩(wěn)定的心態(tài),并服用一些抵抗嘔吐的藥物。患者在注射顯像劑后,需要在候診室等待結果,此時應當為患者提供一些娛樂設施,轉移患者等待期的注意力,避免患者過度焦慮。在檢查過程中應當將身上的金屬取下,包括眼鏡及皮帶等,若患者在檢查中感到不適,應當準備一些鎮(zhèn)靜藥物,讓患者順利完成檢驗。
ECT檢查是非常靈活的檢查方式,在檢查過程中,患者對放射性核素感到擔心,究其原因在于患者不了解放射性核素的安全性,質疑檢查后結果,對此,臨床護理工作的價值凸顯。部分患者在護理過程中依舊存在負面情緒,這可能導致患者不配合檢查,或者導致檢查時間延長,患者受到更多的照射,對此,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還需針對患者實際情況為患者展開教育,讓患者認識到ECT檢查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項,為患者展開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提升患者檢查依從性。在護理工作進展中,讓患者認識到檢查中需要的飲水量或者檢查過程中應當配合的事項,通過有效的護理措施順利完成ECT現(xiàn)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