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云
【中圖分類號】R571 【文獻標識碼】B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1.019
隨著我國社會不斷朝老齡化發(fā)展,老年人在我國人口中的占比越來越大,而年齡的增加代表著身體機能的不斷下降,這種情況下其患病風險也相對更高。老年人不僅更容易患心腦血管等基礎性疾病,同時也是消化性疾病的主要群體。老年人各種消化系統(tǒng)疾病發(fā)病率更高,而且在治療方面也存在諸多困難,除了老胃病、老腸炎等常見老年消化系統(tǒng)疾病外,近年來老年反流性食管炎也成為了影響老年人消化系統(tǒng)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來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發(fā)病率日漸升高,而且多數(shù)患者整體治療效果不佳,患者由于長時間受到反流性食管炎的困擾,因而生活質量大幅下降。老年人由于自身機能的下降導致其胃食管反流病發(fā)病率明顯升高,而且相較于其他年齡段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關注的注意事項也相對更多。反流性食管炎主要是由于胃及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進入食管對食管黏膜造成損害,不同患者臨床癥狀差異較大,目前從臨床工作的實際情況上來看,年齡越大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其病情往往越復雜,因而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是我們值得關注的老年健康問題,為了加深廣大讀者朋友們對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認識,本文將對該病進行詳細介紹。
其實相較于其他年齡段的成年人,老年人患反流性食管炎的風險明顯更高,而且該病發(fā)病率與患者年齡呈正相關,患者年齡越高其患反流性食管炎的風險也越高,在臨床工作中我們認為高齡是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危險因素。正常情況下人體有多重功能可以有效抑制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同時食管本身也有一定的抵御反流物侵害以及清除反流物的功能,但上述功能會隨著人體年齡的增加而出現(xiàn)退化,這些功能的衰退可以統(tǒng)稱為退行性改變,這也是很多疾病發(fā)病率隨年齡升高而升高的主要原因。食管下括約肌是消化系統(tǒng)重要的抗反流屏障,而隨著人體年齡的增加,括約肌整體作用力逐漸下降,不能很好的發(fā)揮單向閥控制作用,嬰兒會增加胃及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的風險,另外食管本身的清除功能以及分泌粘液抗反流物侵害的功能也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減弱,一旦反流物進入食管,會直接對食管造成侵害,也正因如此,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糜爛性食管炎的占比要高于普通患者,并非所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都存在食管粘膜糜爛的問題,雖然患者都存在食管黏膜損害,不過,年齡相對較小的患者,其所受損害相對更低,而老年人由于食管粘膜功能下降,對于反流物的抵御能力更差,且往往病程時間更長,因而其糜爛性食管炎的占比也更高。而且老年反流性食管炎,其臨床癥狀與很多普通患者也有一定差異,其所表現(xiàn)出的食管外癥狀相對更多,這也導致很多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診斷困難[1]。
其實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治療困難的原因比較明確,首先,由于老年患者自身其他基礎性疾病相對較多,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存在長期大量服藥的情況,而不少藥物在長期用藥的過程中,會對食管黏膜造成直接損害,還有一些老年人常用藥物,可能會導致食管自身清除和修復功能受到抑制,這其中包括很多支氣管擴張劑以及安眠鎮(zhèn)靜藥物、高血壓治療藥物以及相當一部分的心腦血管藥物,由于用藥周期相對較長,因而患者所受到的藥物損害也非常明顯,在這種情況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治療更加困難,如不能重視科學用藥,則很難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其次由于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年齡相對較大,因而其消化系統(tǒng)整體功能也比較差,患者可能伴發(fā)一系列其他消化系統(tǒng)疾病,很多胃腸道疾病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反流性食管炎的癥狀,而老胃炎、老腸炎、胃潰瘍、胃息肉等疾病由于在臨床癥狀上與反流性食管炎有一定交叉,因而同時并發(fā)這些疾病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診斷和治療上都存在更多困難。最后由于年齡相對較大,因而其對于各種治療藥物的敏感度也相對較差,很多年齡較低的患者,使用后效果比較好的藥物,老年患者使用后效果不一定很明顯[2]。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在用藥方面除了常規(guī)使用各類抑酸藥物來控制胃酸分泌以外,還要緊緊抓住粘膜修護這一治療重點,由于絕大多數(sh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都存在食管粘膜糜爛的問題,所以一定要在用藥過程中綜合使用抑酸藥物粘膜保護劑以及粘膜強化劑。
相較于一般患者老年患者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療過程中要注意控制藥物劑量,不可過量用藥,避免對消化系統(tǒng)造成不利刺激,在控制藥物劑量的同時,可以適當延長治療周期,這樣也有利于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在治療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一定要堅持遵照醫(yī)囑科學用藥,不少老年患者在服用一段時間藥物后,臨床癥狀得到明顯改善,如果此時匆忙停藥,則復發(fā)風險非常高,反流性食管炎整體治療周期相對較長,而對于老年患者而言更是如此,雖然用藥后多數(shù)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改善,不過黏膜修復以及抗反流屏障功能都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所以足療程用藥是提升治療效果的重要基礎。
最后在治療過程中,如果自身因某些其他疾病還在服用其他藥物,一定要將相關情況告知臨床醫(yī)師,因為很多常用藥物對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療會產(chǎn)生不利影響,將當前具體用藥情況詳細告知醫(yī)師,醫(yī)師則能夠結合患者病情給出最佳藥物調整方案,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夠保障各疾病治療互不干擾,避免各個藥物之間產(chǎn)生沖突[3]。
希望廣大讀者朋友們在閱讀本文后能夠加深對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了解,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上腹脹痛、噯氣、反酸、咽部不適、咳嗽、胸悶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前往醫(yī)院進行檢查,盡早發(fā)現(xiàn)、盡早明確病情并接受治療,是保障治療效果的重要前提。
參考文獻:
[1]張雅菲,賈超,方立峰.兩種拉唑類藥物治療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較[J].臨床研究,2020,28(1):130-131.
[2]劉鄒,鄭躍,袁梅, 等.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護理中采取精細化護理的應用效果評價[J].健康必讀,2020,(1):230.
[3]黃濟和.雷貝拉唑與奧美拉唑治療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臨床價值體會[J].當代醫(yī)學,2020,26(2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