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晶
摘 要:學生從入學開始就已經(jīng)與他人進行競爭活動,競爭班委、競爭第一名等,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學生需要面對的競爭比在學校殘酷一千倍,盡早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競爭意識,使學生有目的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英語教師可以通過英語競賽、小組合作的方式,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競爭活動之中,教師在旁要教授學生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競爭能力,拓寬競爭渠道,給予學生盡可能多的競爭機會,使學生在競爭中學會英語、學好英語。
關鍵詞:初中英語;競爭意識;培養(yǎng)策略
前言
有競爭才有發(fā)展的動力,同樣對于學生來說有競爭才能有學習的動力。初中英語作為一門外國語言學科,學生學習的難度比較大,容易感到枯燥,英語教師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可以使學生自覺主動的學習英語。在與其他人的競爭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學習他人的長處,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為以后的的學習指明方向。
1結合課程內容,展開競賽活動
在初中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競爭意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結合課程知識,開展英語競賽活動。開展英語競賽活動能夠迅速將學生帶入到競爭氛圍之中,讓學生感到興奮和緊張,自覺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學生通過競賽前的準備、競賽時的參與、競賽后的反思可以全方位的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在競賽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勇氣和信心,提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1]。如,在進行《What,s the matter?》這一章的教學時,初中英語教師在講解完相關知識后,讓學生把書翻到第三頁,帶領學生將第三頁的文章《Bus Driver and passengers Save an Old Man》這篇文章讀一遍,然后告訴學生本節(jié)課后要抄寫這篇文章一遍作為課后作業(yè),但是現(xiàn)在教師要組織一個小小的朗讀競賽活動,讀的最好的學生將可以免除此項作業(yè)。告知學生以后每節(jié)課都會有這種朗讀競賽活動,每次抽取不同的五個人。然后給學生五分鐘左右的時間在座位上進行自讀,自讀結束后由教師抽取學生進行朗讀競賽,并且讓班級同學參與投票,評選出讀的最好的學生予以獎勵[2]。通過這種英語競賽活動能夠使學生主動去閱讀英語文章,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與語感,也讓獲得優(yōu)勝的學生在競爭中得到滿足感,使失敗的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競爭意識,讓學生明白只有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將競爭活動常態(tài)化,保證每一名學生都能獲取競爭的機會,為了贏取勝利,部分學生也會在下節(jié)課前積極主動的復習下一節(jié)課的文章,通過查字典等方式了解文章的內容,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的印象,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組織小組活動,培養(yǎng)競爭意識
競爭并不意味著單打獨斗,在合作中競爭才能使人進步。競爭與合作是相輔相成,共同發(fā)展的,沒有競爭就沒有發(fā)展,沒有合作就沒有進步,沒有合作的競爭很難讓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在面對失敗時多會選擇抱怨不公平,對提高個人能力毫無意義。因此初中英語教師也要通過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將好勝心強的學生分在不同的小組之中,讓好勝心強的學生帶領小組進行學習,能夠提高整個小組的競爭意識。然后根據(jù)教學內容布置具有一定難度的任務,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務,組織小組之間的競爭,按照完成的速度和準確率判定勝負。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懂得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集體的力量才是強大的,使初中生在小組合作與競爭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形成一定的集體意識[3]。如,在進行八年級上冊第九單元《Can you come to my party》這一章的學習時教師先為學生分好小組,然后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由教師布置任務要求學生將英語書翻到第67頁,關注第二題要求學生用括號里的詞語造句,用英語進行邀請、同意、拒絕以及拒絕理由的闡述,教師說開始后小組成員開始進行分工合作,進行造句。看那個小組在最短的時間內能夠將句子弄明白。這種狀態(tài)下的學習教師只起著引導的作用,課堂的主動權在學生手里,此時學生由以前的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課堂氛圍活躍,課堂學習效率極高。而且通過小組合作競爭,不僅能夠使學生在合作中了解他人的優(yōu)點,在合作中學會互幫互助,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也能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潛力,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
3教授學習方法,提高競爭能力
學生要學會學習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也只有具備一定的能力才能使學生在競爭中有信心,不怯場、不退縮積極投入教師組織的競爭活動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結合自身的經(jīng)驗教授學生學習方法,讓初中生能夠快速掌握英語學習的相關知識。如,教師可以教學生利用詞根詞綴的方法背單詞幫助學生能夠更快速的記憶單詞,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上網(wǎng)尋找文章的音頻,讓學生跟著音頻進行朗讀,在這個過程中能夠使學生了解最準確的英語發(fā)音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聽力。學生通過這兩種方法的學習能夠為未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提高學生的競爭力。
4拓展競爭渠道,形成競爭效應
除了上述的教學活動之外也要繼續(xù)拓寬競爭渠道,形成長效的競爭效益。初中英語教師應將單元測、期中測試、期末測試等一些階段性測驗也當做學生的競爭活動,在進行測驗之前與學生進行溝通,這次測驗的前三名能夠獲得相應的獎勵,有進步得學生能夠獲得鼓勵獎而成績退步的學生就要進行相應的懲罰。測試競爭判定依據(jù)是按本次成績和學生本次成績與上一次測試成績相比進步與否作為最終依據(jù)。
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初中英語教師應該發(fā)揮主導作用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入競爭機制讓學生在競爭中學習,教師要保障競爭的公平、公正、公開,引導學生在競爭中保持陽光心態(tài),從競爭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各項綜合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意志品格,讓學生成為優(yōu)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申艷.淺談初中英語引入競爭機制的有效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09):114-115.
[2] 陳紹娜.初中英語課堂中的競爭與合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9(03):117.
[3] 鞏莎.基于競爭機制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探討[J].成才之路,2015(2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