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歡
摘要:起源于微博的微寫作漸漸成長為一種全民的寫作方式,并日益影響中學生的寫作,本文探討的是運用到生活中的概念更寬泛的微寫作形式,即用篇幅短小、內容集中,形式自由,能迅速反應生活的寫作樣式,以這種方式練習寫作,使學生達到樂于寫作甚至愛上寫作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命題。
關鍵詞:微寫作;寫作
孔子的《論語》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要想讓學生能夠堅持長期寫作,就要讓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覺得值得花功夫做這件事情。筆者在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了一些實用的方法。
一、從寫作本的選擇與裝飾開始
很多教師讓學生寫作的時候,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學生寫作本的選擇,往往是讓學生隨便拿一本家庭練習本或是作文本就開始了小短文的訓練。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越是學生花了功夫做的作業(yè),他們越是會珍惜,反之,越是他們隨便寫的作業(yè),他們越是容易丟棄。
因此,筆者從開學初讓學生準備微寫作本的時候,就做了以下規(guī)定:一是微寫作本必須選用精美的硬抄本;二是寫作本不能是很薄的本子,而是越厚越好。所以,學生從微寫作本的選擇開始,就讓他們對這項作業(y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會在拿到嶄新的、厚厚的微寫作本時有一種使命感,覺得一定要認真把這本本子填滿,這就是一個非常良好的開端。
在選擇了一本漂亮的微寫作本之后,筆者會給他們一個很有趣的權限:在做微寫作作業(yè)的時候,允許用彩色筆自由裝飾你的本子,很多學生為此而費盡心思:有在微寫作本L畫插圖的,有在微寫作本上畫素描的,有在微寫作本上畫漫畫的,有在微寫作本上貼貼紙的
二、切中學生興趣與能力的命題
微寫作的初期,因為學生還未積累一定量的寫作素材,思維能力也未達到一定的水平,此時教師可以適當多布置一些摘抄、點評、剪貼、仿寫、片段練習等訓練,讓學生首先消除畏難情緒。筆者比較多的是采用以下的命題方式:
(一)做課本內容的延伸
配合課本的教學進度,選擇一些課后練習題來作為微寫作的內容是最方便的方法,一來,學生剛剛學習完課文,仍然意猶未盡,很愿意去完成一些諸如續(xù)寫、仿寫等作業(yè);二來,這樣的訓練也可以作為閱讀教學的一個補充,對學生來說難度也不太大。例如部編版七年級上第九課《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課后第四題就是要求學生仿照課文第二段,描寫一處景物,用上“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個句式,這樣的練習學生就會很愿意去完成。
(二)課外讀物的閱讀
在微寫作初期,筆者比較常布置的微寫作就是摘抄《自讀課本》中的內容并進行點評或是寫讀后感,這樣既拓展了學生的閱讀范圍,又很好地訓練了學生的賞析能力。
另外,筆者也會選擇一些名著或是報刊雜志等讓學生進行閱讀,微寫作的形式也比較多樣:摘抄、仿寫、讀后感、剪貼、批注等等,長篇的作品會給學生比較長時間準備。例如在學習了課文圣??诵跖謇锏摹对谏衬行摹分?,筆者就讓學生去讀他的作品《小王子》,并讓學生想象自己如果也生活在這樣一個小小的星球上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學生通討這樣一次訓練,既對課文內容有了更多的認識,也更深地理解了《小王子》這部全球暢銷書的內涵,更鍛煉了想象力,可謂一舉多得。
等學生漸漸適應了微寫作之后,筆者便會逐漸升級微寫作的難度,下面舉一些筆者經(jīng)常采取的命題方式:
1.看電影,寫影評
對初中學生來說,紙質的文字遠遠沒有會動的媒體更具吸引力,很多學生不愛看書,但卻愛看電影、電視,筆者根據(jù)學生的這一愛好,經(jīng)常會選擇一些經(jīng)典的電影作品讓學生觀看,然后寫影評。
例如前幾年很火的《摔跤吧,爸爸》在中國上映之后,很多學生對這部電影產生了興趣,筆者就讓他們在周末同家長一起觀看電影,寫影評。其實這部電影很勵志,對于初中的學生而言,理解起來是沒有什么難度的,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演員精湛的演技深深吸引了他們,因此,他們看得津津有味,寫的影評也很有見解。另外諸如《城南舊事》、《虎口脫險》等經(jīng)典電影,也經(jīng)常納入觀看的范圍,學生在寫影評的過程中,其實也提高了他們歸納、總結、概括、分析等能力,效果非常好。
2.名言警句、歷史故事等的搜集
筆者也很重視學生的素材積累,例如學完《木蘭詩》后,讓他們搜集古今中外的女英雄的故事,學生就很感興趣。上完泰戈爾的《金色花》之后,讓學生繼續(xù)摘錄泰戈爾的名言,學生就會對這位著名的詩人有了更立體的認識。
3.根據(jù)時令布置的微寫作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個季節(jié)都有其魅力,各個時令都有其特點,因此,配合各個季節(jié)、時令、節(jié)日,筆者也會布置相應的寫作內容:春觀花,冬看雪,春節(jié)曉民俗,元宵品美食等等,讓學生懂得:寫作源自生活,生活里的寫作素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4.實用性的命題
筆者在布置微寫作的時候很講求實用性。例如,筆者曾讓學生充當小導游,寫一篇導游稿,向中外來賓介紹南京的一個值得游玩的地方,要求是不僅要寫出景點的特色,還要交代如何搭乘交通工具等等。再比如,八年級接觸說明文之后,筆者會要求學生課外與父母一起參觀一所南京的大學,寫一寫大學建筑的布局,同時也感受一下大學的文化氛圍,通常這樣的微寫作完成之后,既訓練了學生的文筆,更讓學生開拓了視野,還鍛煉了學生組織、策劃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蔡智敏.中考作文課本素材活用[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3]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學語文教學主張[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2.
[4]徐大寧.外國文學與電影鑒賞[M].東南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