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
(牡丹區(qū)林業(yè)局,山東 菏澤 274000)
無絮黑楊魯林9 號是由山東省林科院選育,2013 年取得原國家林業(yè)局植物新品種權(quán),品種權(quán)號為20130122。2014 年山東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為優(yōu)良品種,良種編號為S-SV-PD-045-2014?!棒斄? 號楊”是以L324 楊為母本,以T26 楊為父本,通過人工雜交育種獲得雄性美洲黑楊。
1.1.1 品種特性
魯林9 號為美洲黑楊,對水熱條件要求較高,特別是對水分的要求更高,只有針對性地采取覆膜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才能保證較高的成活率。
1.1.2 種條質(zhì)量不高
①楊樹育苗大多以培育苗木為目標,沒有專門按照培育種條進行密度控制和肥水管理等,一般采取一年生或二年生的大苗高價銷售,剩余的小苗作為種條銷售或自用;②為了追求苗木高度和粗度,立秋后仍大肥大水,造成苗木徒長,木質(zhì)化程度差;③由于菏澤在立秋后一段時間處于高溫高濕,造成白粉病、銹病嚴重危害,造成提前落葉,后期養(yǎng)分積累不足,木質(zhì)化程度不夠。
1.1.3 插穗制作粗糙
魯林9 號種條相對松軟,由于裁切工具不鋒利造成切口劈裂或毛糙,傷口愈合慢、愈傷組織產(chǎn)生的根系少,吸收的水分滿足不了上部葉片的需求,發(fā)芽率低或造成回芽。
(1)圃地立地條件差。菏澤國有林場苗圃大多為條件比較差的沙土地,地下水位很深,且土壤漏水漏肥,保水保肥能力差,滿足不了插穗前期對水分的需求。
(2)圃地病蟲害嚴重。圃地為老果園更新地或楊樹純林采伐跡地,或前茬為山藥、地瓜、丹參等塊莖類作物或蔬菜、花生等,土壤存在大量的病菌、病毒或害蟲幼蟲或越冬成蟲。特別是對生長量小、抵抗力差的苗木,進入夏季后就會發(fā)生腐爛病,造成發(fā)芽后死亡。
(3)整地深度淺。個別苗圃采取旋地的方式,土壤厚度15cm左右,土壤保水能力差。
(4)扦插經(jīng)驗不足。插穗插得淺或斜插,水分供應不足?;蛞虿逅胫辈宀坏轿?,而用錘頭敲擊插穗頂端造成頂芽損傷。
未覆蓋地膜,澆水不及時。魯林9 號對水熱條件要求較高,必須保證墑情好、地溫高。覆蓋地膜是最成功的經(jīng)驗,可以增溫保濕,促進早生根多生根,漏水漏肥的沙土地育苗更需要覆蓋地膜。
育苗地要求交通方便,土地平整,有水澆條件;土壤為較肥沃的砂壤土或沙土,土層厚度不少于0.8m,土壤含鹽量低于1%,地下水位不超過1m,粘重土壤和鹽堿地不適宜楊樹育苗。
如果在地下水位很深、漏水漏肥的沙土地育苗,必須采取配套的措施。
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廄肥5000kg、復合肥50kg。根據(jù)土壤病蟲害情況,每畝施3%辛硫磷顆粒3~5kg、50%多菌靈粉劑2kg。全面深耕30~35cm,然后及時耙平保墑。
插穗應采自苗圃一年生壯苗,秋季落葉后到翌年春季萌動前均可采條,以秋季采條貯藏效果好。貯藏條件為坑內(nèi)溫度保持在0~4℃為準。一般可挖坑0.8~1m 深,覆土20cm 左右,同時插草把保持坑內(nèi)通氣。
楊樹種條的生根率和生長量,以中部最高,基部其次,梢部最低。插穗的長度以16~18cm 為宜。插穗上端可截成平切口,下端以斜切口為佳,切口應平滑。上端的第一個側(cè)芽應完好,第一個側(cè)芽距上切口有1~2cm。
截制插穗應在背陰處進行,截后應用水浸泡和用沙培上待用。在扦插前必須浸水12—24h。后期白粉病嚴重的種條,或前茬土壤如山藥茬病菌較多,要將制好的穗條浸入80%多菌靈2000倍液中24h 以上。
(1)秋插。必須在苗木全部落葉后盡可能早插,墑情不好先造墑,插后澆水,封凍前再澆1 次水,遇冬季或早春特別干旱,還要再灌1 次水。無水澆條件或漏水漏肥的沙土地塊不宜秋插。秋插生長量比春插生長量大。
(2)春插。土壤解凍后至發(fā)芽前進行,先覆膜后扦插,一般插后馬上澆水,墑情較好的地塊也可以發(fā)芽后澆水。
(3)扦插方式。扦插時按照苗干上、中、下部插穗分別集中扦插。育苗地整好后,先覆黑地膜,覆膜寬度根據(jù)扦插行距而定。覆膜后距地膜邊緣5~10cm 扦插,扦插時先用插穗插破地膜,將粘在插穗下端的黑膜去掉后,采取直插方式,將插穗直接插入土壤,上端距土壤表面2~3cm,插穗上端覆土防風干。扦插后立即澆一次透水,保障插條與周圍土壤密接。墑情好的地塊也可以等到發(fā)芽后澆灌,以利提高土壤溫度,促進早生根多生根。
(4)密度控制。培養(yǎng)壯苗,育苗密度每畝不宜超過2800 株。如圖1 所示,生產(chǎn)一年生苗供采條時,育苗密度可控制在3700~4200 株。行距以利于機械除草為準。
圖1 牡丹區(qū)國有經(jīng)濟林場苗圃地
一個插穗最上芽萌發(fā)抽出新枝,也可能發(fā)出多個萌條,高度在20~30cm 時,保留一根粗壯的,其他掰掉。
底肥15~20 千克/畝復合肥即可。扦插后一般需5—8 周,苗木已能正常吸收水和礦物質(zhì),并進行光合作用,根系生長較快。此期可開始追施氮肥促進生長,并適時灌溉和松土除草。追肥要遵循“少施多次”原則。最佳時期:5 月底6 月初,溝施尿素與復合肥1:1.15 千克/畝。7 月上旬,澆水撒施或溝施,尿素與復合肥2:1.20千克/畝。8 月上旬澆水灑施或雨天灑施,尿素與復合肥1:1.25 千克/畝。沙土地,要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施肥,圖2 為魯林9 號施肥后生長情況。
圖2 林場技術(shù)人員檢查魯林9 號施肥后生長情況
預防倒伏關(guān)鍵:①6 月下旬,進入雨季前,苗高2m 左右時,及時在根部培土成垅;②早抹芽、勤打杈、減輕樹稍重量;③澆水時必須根據(jù)天氣預報,未來天氣無降雨再澆水;④扶苗要把握時間,由于多采取大水大肥管理,苗木生長旺盛,有時一晝夜生長高度達到6~7cm,一旦遇到暴風雨天氣,苗木極易倒伏,扶苗晚極易產(chǎn)生風彎。此期,注意天氣預報,如果無繼續(xù)降雨,隔1—2d 必須扶苗,1d 后繼續(xù)扶正,時間稍晚,土壤較硬,扶苗程度大,風彎會形成。未來2—3d 仍然有雨,也不能放棄扶苗,可適當將樹苗扶起,用腳將壟上泥土向根部擠壓靠攏并準備雨后再次扶苗,可有效預防風彎。
楊樹育苗病蟲害防治方針——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1)地下害蟲。幼苗期主要有華北螻蛄、蠐螬啃食幼苗根部。金龜子啃食幼苗根部,常咬斷苗木近地面的莖部。地老虎啃食幼苗。金針蟲啃食幼苗根部和幼苗。蠐螬啃食根部。大灰象甲啃食幼苗芽尖。除了整地時撒施辛硫磷顆粒外,幼苗出芽時傍晚噴施50%辛硫磷乳劑1000 倍液,每周噴施1 次,接連3 次。另外,每5畝1 盞殺蟲燈誘殺成蟲。
(2)食葉害蟲。麥收前后,白粉虱、蚜蟲、菜青蟲、葉蟬、紅蜘蛛、三毛纓螨等害蟲較多??刹捎酶咝惹杈挣?000 倍液倍液,均勻噴施,麥前麥后各1 次。
(3)刺蛾類害蟲(刺蛾類、毒蛾類、舞毒蛾類)。6—8 月,可采用BT 和甲維滅幼脲25%懸浮液等生物制劑噴殺,生長季節(jié)噴藥2 次,每次噴藥時加入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500 倍液,可有效防治楊樹潰爛病、白粉病、銹病的發(fā)生。另外5 畝1 盞殺蟲燈誘殺。
(4)病害。8 月中旬—10 月中旬,白粉病、銹病極易感染,造成苗木提前落葉,影響苗木生長勢和加粗。此時,應用三石坐酮500 液15d 噴施葉面1 次可有效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