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耿洪杰
在商業(yè)人像后期修圖的過程中,追求質(zhì)感一直是專業(yè)修圖師的目標,保留皮膚的質(zhì)感也是很多商業(yè)客戶的要求,尤其是妝面類的片子。我們在調(diào)整時利用簡單的工具完全可以保留皮膚的質(zhì)感膚色,讓照片看起來更具有藝術效果。處理這類片子的時候一定不能著急,要慢慢的去修整,直到達到自己滿意的效果為止。
要想快速的達到商業(yè)人像的處理效果,可以采取下面的步驟來實現(xiàn):首先,利用反相和混合模式更改人物的色調(diào);其次,選擇計算命令提取出人物的高光;再次,利用鋼筆工具或者套索工具對人物的眼睛、嘴唇等制作出選區(qū),并選擇合適的調(diào)色工具對其進行修飾調(diào)整;然后,利用可選顏色和曲線命令對人物整體色調(diào)進行修飾,利用照片濾鏡命令追加色調(diào)效果;最后一步進行磨皮、瘦身和銳化處理。
原圖
效果圖
圖1
01 打開Adobe Photoshop CS6軟件,執(zhí)行“文件/打開”命令,打開原稿圖像。
圖2
02 按快捷鍵“Ctrl+J”復制背景圖層,得到“圖層1”圖層,如圖所示。
圖3
03 執(zhí)行“圖像/調(diào)整/反相”命令,如圖所示。
圖4
04 將“圖層1”的圖層混合模式更改為“色相”,不透明度更改為40%,如圖所示。
圖5
05 在圖層面板上右鍵選擇“合并可見圖層”命令,如圖所示。
圖6
06 進入通道面板,選擇紅色通道,復制紅色通道,得到“紅拷貝”通道,如圖所示。
圖7
07 執(zhí)行“圖像/計算”命令,如圖所示。
圖8
08 打開計算命令對話框,將模式更改為“強光”,其他參數(shù)保持默認不變。
圖9
09 這時候發(fā)現(xiàn)計算后得到了一個“Alpha1”新通道,按住Ctrl鍵,單擊此通道,得到高光選區(qū),如圖所示。
圖10
10 單擊RGB通道,返回到圖層面板,如圖所示。
圖11
11 按快捷鍵“Ctrl+J”將選區(qū)復制出來,即可得到“圖層1”,如圖所示。
圖12
12 將“圖層1”的混合模式更改為“正片疊底”,不透明度更改為60%,如圖所示。
圖13
13 在圖層1上右鍵選擇“合并可見圖層”命令,將兩個圖層合并,如圖所示。
圖14
14 選擇套索工具在人物眼睛的周圍做出選區(qū),并按快捷鍵“Shift+F6”進行羽化操作,羽化半徑更改為70像素,如圖所示。
圖15
15 單擊面板底部的“創(chuàng)建新的填充或調(diào)整圖層”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曲線”命令,如圖所示。
圖16
16 打開曲線調(diào)整對話框,向下拖動曲線,則圖像的亮度被壓暗,效果如圖。
圖17
17 同理,另外一只眼睛周圍的調(diào)整和上一步驟相同,如圖所示。
圖18
18 按快捷鍵“Ctrl+Shift+Alt+E”蓋印圖層,得到“圖層1”圖層,如圖所示。
圖19
19 選擇套索工具將人物的眼球勾畫出來,如圖所示。
圖20
20 按快捷鍵“Shift+F6”進行羽化操作,羽化半徑更改為10像素,如圖所示。
圖21
21 單擊面板底部的“創(chuàng)建新的填充或調(diào)整圖層”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色彩平衡”命令。
圖22
22 打開色彩平衡命令對話框,選擇色調(diào)為中間調(diào),將紅色減少到-30,藍色增加到+20,并勾選保留明度選項,效果如圖所示。
圖23
23 單擊圖層面板底部的“新建圖層”按鈕,得到“圖層2”圖層,如圖所示。
圖24
24 按快捷鍵P選擇鋼筆工具,設定為路徑,在人物的眼球下方勾畫出一個不規(guī)則的形狀,效果如圖所示。
圖25
25 按快捷鍵“Ctrl+Enter”將路徑轉換為選區(qū),并且進行羽化,羽化半徑為5個像素,如圖所示。
圖26
26 單擊前景色,將前景色設置為為RGB(47 198 193),或者直接輸入數(shù)值“#2fc6c1”,如圖所示。
圖27
27 按快捷鍵“Alt+Backspace”填充前景色青色,并且將此圖層的混合模式更改為疊加,不透明度為60%,如圖所示。
圖28
28 同理用鋼筆工具將人物的眼白勾畫出來,并且轉換為選區(qū),按快捷鍵“Shift+F6”進行羽化操作,羽化半徑更改為3像素,效果如圖。
圖29
29 單擊面板底部的“創(chuàng)建新的填充或調(diào)整圖層”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色相/飽和度”命令,將飽和度更改為-20,明度增加到+10,效果如圖所示。
圖30
30 選中眼白的選區(qū),單擊面板底部的“創(chuàng)建新的填充或調(diào)整圖層”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色階”命令,增加圖像的對比度,參數(shù)為:38 1.00 214,效果如圖所示。
圖31
31 按快捷鍵“Ctrl+Shift+Alt+E”蓋印圖層,得到“圖層3”圖層,如圖所示。
圖32
32 同樣用鋼筆工具勾畫出嘴唇的輪廓,并進行羽化,羽化半徑為10像素,如圖所示。
圖33
33 按快捷鍵“Ctrl+M”調(diào)出曲線命令,增加嘴唇的對比度,效果如圖所示。
圖34
34 選中藍色通道,將輸出更改為231,輸入更改為231,適當調(diào)整參數(shù),效果如圖所示。
圖35
35 單擊面板底部的“創(chuàng)建新的填充或調(diào)整圖層”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可選顏色”命令。
圖36
36 選擇顏色為紅色,調(diào)整參數(shù)如下:青色:-20%;洋紅:0%;黃色:+20%;黑色:+80%,并勾選“相對”選項,效果如圖。
圖37
37 選擇顏色為黃色,調(diào)整參數(shù)如下:青色:-3 0%;洋紅:+10%;黃色:+20%;黑色:+100%,并勾選“相對”選項,效果如圖。
圖38
38 單擊面板底部的“創(chuàng)建新的填充或調(diào)整圖層”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自然飽和度”命令。
圖39
39 將自然飽和度追加到+50,使原本無法顯示的顏色顯現(xiàn)出來,效果如圖所示。
圖40
40 按快捷鍵“Ctrl+Shift+Alt+E”蓋印圖層,得到“圖層4”圖層,如圖所示。
圖41
41 利用套索工具將人物的高光區(qū)域大概的勾畫出來,并進行羽化,羽化半徑為50像素,如圖所示。
圖42
42 單擊面板底部的“創(chuàng)建新的填充或調(diào)整圖層”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曲線”命令,如圖所示。
圖43
43 打開曲線調(diào)整對話框,向上拖動曲線,則圖像的高光被體現(xiàn)出來,效果如圖所示。
圖44
44 單擊面板底部的“創(chuàng)建新的填充或調(diào)整圖層”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照片濾鏡”命令。
圖45
45 打開照片濾鏡對話框,將濾鏡選擇為加溫濾鏡(LBA),濃度為10%,勾選保留明度,如圖所示。
圖46
46 按快捷鍵“Ctrl+Shift+Alt+E”蓋印圖層,得到“圖層5”圖層,如圖所示。
圖47
47 執(zhí)行“濾鏡/Imagenomic/Portraiture 3”命令,其目的是使皮膚進一步的柔嫩完美。
圖48
48 打開“Imagenomic Portraiture3”對話框,“平滑度”選擇為“普通程度”,然后選擇皮膚蒙版下的吸管工具,在皮膚上單擊,選擇皮膚,其他參數(shù)保持不變,效果如圖所示。
圖49
49 為圖層5 添加蒙版,選擇畫筆工具,將不透明度更改為50%,擦除人物的眼睛、嘴唇、眉毛、頭發(fā)等部分,如圖所示。
圖50
50 按快捷鍵“Ctrl+Shift+Alt+E”蓋印圖層,得到“圖層6”圖層,如圖所示。
圖51
51 執(zhí)行“濾鏡/液化”命令,對人物進行瘦身處理。
圖52
52 在右側選擇“人臉識別液化”屬性,可以對人物的眼睛、鼻子、嘴唇和臉型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也可以在工具箱選擇向前變形工具,并設置合適的畫筆大小,對人物進行液化處理,效果如圖所示。
圖53
53 按快捷鍵“Ctrl+J”復制圖層6,得到“圖層6拷貝”圖層,執(zhí)行“圖像/調(diào)整/去色”命令,如圖所示。
圖54
54 執(zhí)行“濾鏡/其他/高反差保留”命令,目的是做銳化,增加圖像的清晰度。
圖55
55 設置高反差保留半徑為2.0像素,效果如圖所示。
圖56
56 將“圖層6拷貝”圖層的混合模式更改為“柔光”,屏蔽掉灰色,達到銳化的目的。
57 合并所有圖層,最終效果如題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