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晤士高等教育發(fā)布了2021年度世界大學排名,該排名顯示了全球高等教育與研究的變化趨勢。英國的牛津大學連續(xù)5年蟬聯(lián)該排名首位;中國大陸的清華大學(并列第20位)成為自2011年采用目前的研究方法以來第一所進入世界大學排名前20位的亞洲大學。
據(jù)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官網(wǎng)消息,前100位大學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qū),所有參與排名大學覆蓋93個國家和地區(qū),創(chuàng)紀錄數(shù)量的高校進入2021年排名(1527所),較2020年增加9%。排名分析了超過1360萬份研究出版物中的8600萬次引用,還包括了來自全球22000名學者的調查反饋。
在本次排名中,有141所大學首次進入排名,其中排名最高的是法國新近合并的巴黎薩克雷大學(并列第178位)。印度擁有最多首次進入排名的高校(14所),使該國參與排名的院校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63所;緊隨其后的是美國(13所)、中國大陸(10所)、俄羅斯和日本(均為9所)、伊朗(8所)。
在榜單前200名中,美國高校占據(jù)了最多的名額,為59個;其次為英國,共29所大學進入前200名,20所德國大學排名前兩百;中國大陸進入前200位的高校也創(chuàng)下了歷史紀錄,達到7所。
中國大陸91所高校上榜
進一步躋身世界頂尖大學行列
在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共有91所中國大陸高校入榜。中國大陸擁有自排名創(chuàng)立以來破紀錄數(shù)量的高校進入前100名,共6所,分別是:清華大學(并列第20位)、北京大學(第23位)、復旦大學(并列第70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并列87位)、浙江大學(并列第94位)和上海交通大學(第100位),比2020年世界大學排名在該段的高校數(shù)量翻了一番。22所高校進入世界前五百強。
在2020年度排名進入世界前200名的7所中國大陸高校中,85%的高校在2021年度排名中提高了名次,這展示出了中國大陸高校在進一步躋身世界最頂尖大學的行列。在2020年度排名中上榜的81所中國大陸高校中,26所高校在2021年度世界大學排名中排名上升,占29%;49所高校表現(xiàn)平穩(wěn),保持在原有區(qū)間,占54%。
在2021年度排名中,中國大陸有10所大學新加入排名。其中表現(xiàn)最好的是北京化工大學和浙江師范大學, 排名位于501—600區(qū)間。西交利物浦大學是首次加入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的中外合作大學,排在600—800區(qū)間。排在801—1000區(qū)間的有華南師范大學和溫州大學。其余5所新入榜大學排在1000+的區(qū) 間。
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席知識官菲爾·巴蒂(Phil Baty)評論稱:“我們已經(jīng)連續(xù)多年觀察到亞洲大學在世界大學排名中的上升,但今年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中國大陸挑戰(zhàn)了西方大學在排名頂端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地位,首次有高校進入了前20名,并將其在前100位中的院校數(shù)量增加一倍?!?/p>
“中國大陸高校這種積極的變化似乎將繼續(xù)下去,尤其是當我們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時。隨著全球學生和教職工的國際流動可能減少,以及西方成熟高等教育部門或將面臨的財務挑戰(zhàn),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將獲得廣泛優(yōu)勢。如果中國的本土人才留在國內,而不是像以往那樣遷往以美國和英國大學為代表的西方精英機構,那么我們將看到全球知識經(jīng)濟發(fā)生戲劇性的再平衡的開始?!?/p>
據(jù)泰晤士高等教育官方分析,從2016到2021這5年間,中國大陸和美國在世界大學排名201—300位的變動清楚地表明了中國在全球知識經(jīng)濟中的實力在不斷增強,而美國似乎正在穩(wěn)步下降。鑒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帶給一些西方大學的風險,這種趨勢可能會進一步加深,尤其是考慮到美國和英國大學面對國際學生人才的潛在流失,并有可能面臨因長期經(jīng)濟衰退而導致的經(jīng)費大幅削減。已經(jīng)能夠看到這種力量的轉變,因為中國大陸和美國位于排名中段高校(排名中間50%)的研究質量首次出現(xiàn)趨同匯合勢頭。
熱門國家/地區(qū)大學表現(xiàn)
在亞洲上榜高校中,清華大學以第20名排在亞洲第一,北京大學為亞洲第二名。亞洲前十名高校中,來自中國香港的高校最多,為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中國大陸、新加坡以及日本均有兩所大學進入亞洲前十。韓國的首爾國立大學以總排名第60名的位次排在亞洲第十名。
美國前十名的大學在總排名中名次較為集中,其中,除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第12名)和賓夕法尼亞大學(13名)外,其余八所美國大學在總排名中均處在世界前十。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學院及麻省理工學院占據(jù)了世界前五名中的四個席位。
相比于美國,英國大學的排名較為分散。排在英國第1名的牛津大學在總排名中也位居榜首,而英國第10名的布里斯托大學在總排名中則處于第91名。此外,4所位于倫敦的大學進入英國前10名,分別為帝國理工學院(第11名)、倫敦大學學院(第16名)、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第27名)、倫敦國王學院(第35名)。
在加拿大前10名榜單中的大學,均在總排名中位居世界前250名,其中,5所大學進入世界百強大學名單,8所大學進入世界前200名。
澳大利亞前10名大學中,昆士蘭大學(第62名)、莫納什大學(第64名)和新南威爾士大學(第67名)的排名十分接近,均位于世界前60-70名區(qū)間。此外,澳大利亞共有6所大學進入世界前一百名。
排名依據(jù)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是一份對研究密集型大學的核心任務進行評判的全球績效表,這些核心任務包括教學、科研、知識轉移和國際展望。它使用13個經(jīng)過仔細校準的績效指標,提供全面、平衡的比較。
績效指標分為5個方面:教學(學習環(huán)境);研究(數(shù)量、收入和聲譽);引文(研究影響力);國際展望(員工、學生和研究);行業(yè)收入(知識轉移)。5個方面在排名中所占據(jù)的比例分別為:教學(學習環(huán)境)占30%;研究(規(guī)模,收入和聲譽)占30%;引文(研究影響力)占30%;國家展望(員工、學生、研究)占7.5%;行業(yè)收入(知識轉移)占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