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芬 乙常青(江蘇東??h橫溝中學(xué))
“半”字入詩,或狀物言志,或即景生情,意韻含蓄,神韻迷人。
月只“半輪”,使人聯(lián)想到青山吐月的優(yōu)美意境。“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jīng)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都是不動的。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瑟瑟”,本來是寶石的名稱,顏色碧綠,這里指碧綠的顏色。傍晚時分,太陽已有一半隱沒在西邊的山影之中,還露出的一半仍輻射出明亮的光輝,但已直射不到江面了。天空燦爛的紅霞,落影在清亮的江水中,使得江水有明有暗,半是碧綠,半是紅色,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江暮景圖。
姑娘抓起一把蓮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拋擲過去。這個充滿戲謔、挑逗和愛慕的一擲,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出江南水鄉(xiāng)姑娘大膽熱情的性格?!吧徸印敝C音為憐子(愛你)。這一拋蓮子,實在太大膽了,不僅是人世間的禮法,連少女的矜持也置之不顧了。拋了蓮子后,才猛然感到遠(yuǎn)處有人看見,多難為情??!姑娘紅著臉,低著頭,羞慚了大半天,心里埋怨自己太冒失了,為什么不等沒人時再拋呢? “半日羞”的窘態(tài),展現(xiàn)了一個少女特有的羞怯。
前句令人想見雨過天晴,陰云半開,一抹藍(lán)天已帶上了晚霞的暉光,給人一種悠遠(yuǎn)的感覺。后句將黃昏時的云霞寫活了。“低回”本來指人的徘徊沉思,卻用來表現(xiàn)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緩慢地移動,情趣橫生。陰沉的秋空不是全部開朗而是“半開”,可見光線并不太亮;向晚的云霞也不璀璨明艷,而帶著雨意,它不是暴風(fēng)雨之前翻滾的黑云,卻是低回容與,悠然靜穆。勾勒出一幅悠遠(yuǎn)淡雅的秋江暮云圖。
春雨過后,清風(fēng)徐來,那些花瓣(碎紅)又都被風(fēng)拂起,飄浮紛飛,蒙蒙亂撲行人面,來與人親近,嫵媚至極,動人至極。舞罷空間,方悠悠下墜,“半逐溪流半染泥”,一半去追逐清清溪水,仿佛要隨清溪流回桃花源去;一半盡管力不從心,委落塵土,也依然芳香如故。把落花寫得極有血肉,極富靈性。
與客原先有約,但是過了夜半還不見人來。夜深人不寐,一個“半”字,足見詩人期待之久、希望之殷。下句寫了詩人一個小小動作,將詩人焦躁而期望的心情刻畫得細(xì)致入微。因為孤獨一人,下不成棋,所以說“閑敲棋子”,棋子不是敲的,但用來敲打,正體現(xiàn)詩人失望焦躁的情緒,體現(xiàn)了孤獨中的苦悶。
田間水稻已開花,茂密深秀,一眼望去,路上行人只露出半截身子,只見他們的上半身在移動,仿佛在青云里飄行;一只水宿的白鷺,在長滿菱葉的池塘里,那萬綠叢中一點白,顯得特別潔白可愛?!鞍氤觥庇玫糜雀槐憩F(xiàn)力。這景象給人以清新、歡快的感覺。
詩人用“半出”描寫行人,“半”字生輝 ,耐人尋味,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