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斌
摘 要:要使語文教學迸發(fā)出更大更強的生命力,很大一方面都在于語文老師對于語言的靈活運用。在老師的教學中,由于小學生心理還不夠成熟,天性也愛玩,所以便需要教師在教育中發(fā)揮指導性作用。小學語文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據(jù)著基礎性的地位,其主要作用是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言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所以教師的教學語言水平和教學風格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語言表達。中小學課程的改革使得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語言越來越重要,所以必須要把握小學語文教學的語言特點,提升教師的教學語言應用能力。這樣學生才有更加和諧的人文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
關鍵字: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點
在給小學生上語文課時,老師上課的教學內(nèi)容和上課形式對于小學生對語文這門功課的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老師的教學內(nèi)容和上課形式主要也是通過語言來表達。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語文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能力、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
一、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的重要性
語言訓練是我國語文教學中最基礎的內(nèi)容,其也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我國一直在進行教學改革,使得語言訓練的作用被分化,人們認為語言訓練的特點就是功利性、純理性化和純記憶性,這嚴重影響了語言訓練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開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要區(qū)分好語言訓練與傳統(tǒng)的訓練,現(xiàn)在的語言訓練更加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其中文化的熏陶。而且這一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語言技能訓練,學生不需要通過反復的訓練來進行記憶,他們更需要做的是進行語言內(nèi)容的理解,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語言風格。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和表現(xiàn)都是對教師的模仿,這一階段為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和語言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所以必須要發(fā)揮教師這一階段的引導示范作用,使用更加規(guī)范標準的語言,提高其應用和發(fā)音的準確性。
二、小學語文教學語言特征
(一)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
作為一門比較嚴肅的學科,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教學必須要重視教學語言的科學性和規(guī)范性,保證可以最準確的向?qū)W生傳遞教學內(nèi)容,引導小學生進行語文學習,并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學習觀。這樣學生就可以對自己的語言進行規(guī)范,自己使用的語言也更加科學。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教學過程中語言的科學性對教材中的內(nèi)容和句子進行準確把握,為學生傳遞真實性的內(nèi)容,這樣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效率才更高。而且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也要應用更加科學的語言,并通過科學性的語言來點評,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可以體會到教師的思想,真正在科學觀念的引領下提升其知識技能。如果教學中教師應用更加科學的語言來教學,學生在進行問題思考時才更加全面,他們可以更加客觀的來傳遞自己的思想或感情色彩,對文章的整體理解也可以更加簡練。
(二)藝術性和情感性
語文教學是其他教學開展的基礎,所以其不僅僅要向?qū)W生傳遞知識,更要傳授給學生文學的領悟能力和欣賞能力,這樣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就可以理解課文的具體內(nèi)容和其中蘊含的情感。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fā)揮語言的藝術性和情感性,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語言的魅力,這樣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有所提高。不同于其他學科,語文學科教學必須要感情飽滿,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有作者情感的傾注,所以學生學習時必須要置身其中才能真正品味欣賞到其中的美。但是小學生的理解力和接受力差,也受到自身閱歷的影響,使得其閱讀書籍或課文學習時不能真正體會到文章中的情感。因此,語文教師教學中要關注語言的藝術性和情感性,幫助小學生在課文閱讀和欣賞中可以理解課文,這樣才能達到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在課程開始的預習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課文范讀,并對文章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情感演繹,幫助學生真正體會作者的感情。
(三)生動性和趣味性
小學語文教學的語言不僅具有科學性、規(guī)范性、藝術性和情感性的特點,而且語文語言還很有生動性和趣味性。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其具有好玩、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更容易對新奇或好玩的事物產(chǎn)生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營造一種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探究性學習的條件,防止小學生因為學習語文課文時對書中枯燥的內(nèi)容而降低自己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必須要充分發(fā)揮語文語言的生動性和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5]。在進行小學語文課文講解時,教師首先要自己將課文中的深層含義挖掘出來,對文章內(nèi)容可以運用自己最生動的語言來表達,這樣學生的理解才更加深刻。通過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解,學生更容易進入到文學作品中來感受具體知識和書中的情感世界。這樣學生就可以跟隨著教師的思想來領悟真正的語文世界,這也是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
三、結束語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推行,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重視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水平。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和生理還不太成熟,也聽不懂晦澀難懂的語言,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要做好課堂教學中語言的引導,這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提高教學中語言的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注意自身平時語言表達的科學性、趣味性、生動性和規(guī)范性,充分發(fā)揮教學過程中語言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