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毅
摘 要: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遍地開花,實施高中生生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必然趨勢。體育課程作為鍛煉學生的意志力、提升學生的抗挫力、確保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課程,其教學質量更值得關注。學生抗挫力培養(yǎng)是一個值得探討的亙古而炙熱的話題,體育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力”工作任重道遠。文章首先分析了高中體育教學中學生抗挫力差的表現(xiàn),繼而闡述了培養(yǎng)學生抗挫力的重要性,最后給出了優(yōu)化高中體育教學、培養(yǎng)學生抗挫力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優(yōu)化;體育教學;抗挫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3-03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22-0109-02
一、引言
所謂挫折,即學生個體在從事一些目標性的學習活動,完成一定量的學習任務時,受到某些阻礙和干擾后,致使目標不得實現(xiàn)(目標出現(xiàn)或輕或重的偏差),任務不得完成,需要難以滿足,繼而出現(xiàn)的一些不良的情緒狀態(tài)。挫折不僅僅是指外界的一些干擾與阻礙,也包括學生自身所遇到的一些情緒或意志的困境。挫折力是學生對抗挫折的能力。隨著社會壓力的不斷增大,高中生被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所困擾,其抗挫力嚴重下降,這不僅會影響其學業(yè),更會影響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必須得到重視。適當開展體育活動,優(yōu)化體育教學,對學生從容應對挫折十分重要。
二、高中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抗挫力差的表現(xiàn)
(一)面對困難大多數(shù)表現(xiàn)出畏懼、逃避的行為
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安排一些相對高難度的體育項目,或者一些需要堅強意志力才能完成的動作或任務,如跳高、跳遠,還有一些枯燥的體育動作或者技能鍛煉。一些體質較弱,或者體力不支的學生,面對高負荷的運動,或者自己不擅長的項目,往往會表現(xiàn)出畏懼或者逃避的行為。這種行為是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抗挫力差的直接表現(xiàn)。當然,在體育活動中尚且如此,面對一些挑戰(zhàn)性較強的體育競技比賽,學生的這種行為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
(二)挫折打擊下憤怒、焦慮、自卑等不健康情緒滋生
在當下社會,高中生里抗挫力較低者大有人在。受家庭因素或者一些社會因素影響,面對挫折與困境的打擊,學生往往會表現(xiàn)出消極應對的態(tài)度。這一直接表現(xiàn)是,受到挫折打擊后,學生滋生憤怒、焦慮、自卑等不健康情緒,更加影響其做正確的判斷、走科學的道路、保持健康的行為。在體育活動中,一旦遇到挫折,學生的情緒很容易被牽動,如果這些消極情緒未得到發(fā)泄,學生很有可能出現(xiàn)嚴重的攻擊性行為。
(三)承認錯誤的自覺性差,很多人容易逃避責任
勇于承認錯誤,剖析原因,直面挫折,直面困境,不逃離,不躲避,對癥下藥,積極應對是抗挫力高的直接表現(xiàn)。但就目前而言,一些高中生無論是在體育活動中,還是在生活學習中,承認錯誤的自覺性較差,不敢直面挫折,習慣性逃避責任,這是抗挫力低的最真實表現(xiàn)。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學生不敢去面對,害怕受到家長或教師的責備或批評,責任心較差。再者,一些體育教師忽略了對學生的抗挫力培養(yǎng)與提升的針對性鍛煉。因此,高中體育教師應加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力。
三、高中體育教學活動之于學生抗挫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健康的身心、堅強的意志、高度的責任感是新時期中學生所應具備的重要品質,對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而言不可或缺。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加之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廣泛提及,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行為與積極的體育品德是擺在體育教師面前的棘手任務。特別是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的“健康行為”與“體育品德”兩個維度均直接或間接體現(xiàn)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抗挫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性。
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力,對體育學科教學本身有益,它一方面能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另一方面,還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與此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力,能夠使學生具有較高的抗挫意識、抗挫能力與抗挫精神,對學生學習其他高中學科課程,以及終身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力,優(yōu)化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優(yōu)化高中體育理論課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抗挫觀念
抗挫觀念的形成是學生抗挫能力培養(yǎng)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前提。無論是在體育理論課堂,還是在體育實踐活動課堂,體育教師均應循序漸進、潤物無聲地對學生進行健康心理教育和引導,幫助其樹立科學的抗挫觀念。特別是在高中體育理論課上,教師更要優(yōu)化教學內容,增加課堂內容的感染力,讓理論課堂變得趣味活潑、生機盎然、教育意義強。
首先,以促進學生抗挫意識形成為目標,豐富體育理論課堂的教學內容。面對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出現(xiàn)的畏懼、自卑、退縮等情緒,以及其出現(xiàn)的各種抗挫力低的表現(xiàn),教師如何使其勇敢抗擊挫折,走向堅強、自信的人生呢?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手段展示更多的學生榜樣、體育明星的抗挫事跡,讓學生近距離去感知如何戰(zhàn)勝挫折,如可搜集鄧亞萍、姚明、劉翔、郭晶晶的相關影視資料,講述其抵抗挫折最終獲得成功的故事。例如,教師可用多媒體展示中央電視臺節(jié)目《我的藝術清單》主持人朱迅對鄧亞萍的專訪,讓學生通過視頻,重新認識乒乓球世界冠軍鄧亞萍不為人知的故事,繼而受到鼓舞。
其次,注重因材施教,優(yōu)化教學方法,合理設計課堂內容。在籃球、網(wǎng)球、足球等各個體育項目的授課中,教師都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和優(yōu)缺點,采用科學的教學法(如小組合作、游戲教學法等),合理優(yōu)化課堂內容,這對學生敗而不餒、勇于挑戰(zhàn)等抗挫觀念的形成非常重要。
(二)積極組織實踐類、競技類的體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力
理論課堂的熏陶與感染對學生抗挫觀的形成至關重要,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力更重要的是組織體育實踐活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體育實踐活動包括兩種,一種是一般的實踐類體育活動,另一種是具有競技精神的競技類體育實踐活動。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力,教師有必要有計劃地開展這兩種體育實踐活動,有針對性地訓練學生的抗挫能力。
一般的實踐類體育活動在整個體育教學中十分常見。一般來說,教師會安排一些體育游戲穿插在整個實踐類體育活動中。例如,在練習上肢力量、腰腹力量的體育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各項游戲活動,以激發(fā)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其形成科學的體育精神。當然,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更容易以更加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挫折。對于競技類的體育實踐活動,教師有計劃地開展更有必要。對奧運會、NBA、世界杯、殘奧會等一些備受關注、且對人們抗挫力鍛煉具有極大作用的體育競技活動,教師要領悟以上競技類運動的精神,將“競技比賽”引入日常體育實踐教學。例如,在教學“足球”相關體育內容時,教師可讓學生分組進行足球競技比賽,并模擬真實的賽事規(guī)則,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賽后,對勝利的小組,教師要褒獎和贊揚,鼓勵其戒驕戒躁,繼續(xù)努力。對失敗的小組,教師要幫助其緩解負面情緒,灌輸“情第一,敗不餒,勇向前”的觀念,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體育競技觀。總之,體育競技活動對學生抗挫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
(三)有針對性地開展社會性的體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堅韌的抗挫精神
體育是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門課程,對學生抗挫力的培養(yǎng),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內、校園內等一些狹窄的范圍,而要實現(xiàn)與家庭、社會等因素的結合,實現(xiàn)全方位地培養(yǎng)。因此,體育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社會性的體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堅韌的抗挫精神,助力其抗挫力的提升。誠然,學生抗挫力的培養(yǎng)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需要了解學生的體育基礎,透徹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還要構建更廣闊的體育課外課堂。開展社會性的體育活動需要借助一定的社會力量,體育教師可通過兩種途徑來完成:
第一,與社會機構進行合作,組織一些小型的體育活動,讓學生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增進身心健康。例如,學??膳c當?shù)匾恍┬⌒推髽I(yè)合作,讓企業(yè)和學校分別派出員工和學生中的“體育健兒”參與校企合力組織的“小型馬拉松賽跑”活動。這樣的活動現(xiàn)實意義很強,對員工和學生的意志力與抗挫力培養(yǎng)十分必要。馬拉松跑的運動量非常大,在賽跑的過程中,要注重動作技能以及動作節(jié)奏,要注意休息,攢足體力。這對學生體育競技精神,以及學生的意志、恒心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在“小型馬拉松賽跑”結束后,教師要注重總結,對學生參與馬拉松跑的過程進行總結,從意志力和抗挫力方面進行點評,做到“實踐+理論”的結合,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力。
第二,做到學校、社會與家庭的三合力,組織一些有趣的社會性體育活動。各學校的體育教師可通過網(wǎng)絡與一些社會團體、組織建立聯(lián)系,讓學生以家庭為單位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如組織跳高、羽毛球、乒乓球比賽,讓學生及其家庭成員積極參與。這樣的社會性體育活動,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意志力,最重要的是能讓親子關系更和諧,讓學生敞開心扉,與父母共同面對成功與失敗。很顯然,父母、學校、教師的合力教育,對學生形成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抗挫力具有促進作用。
五、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高中體育教師,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抗挫觀,提升學生的抗挫力,是不容推卸的責任,更是義務。無論是在體育理論課堂上,抑或在體育活動的實踐課上,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抗挫觀,使其從陰霾和失落中走出,將挫折與坎坷踩于腳下,重拾信心,加倍努力,至關重要??勾炝ε囵B(yǎng)這一目標的達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非可一蹴而就。教師要了解學生抗挫力差的表現(xiàn),明晰緣由,并了解抗挫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最后,要從教學方法與策略上著手,突破體育教學的封閉性、單一性與孤立性,采用更多靈活有效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力,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牟忠娟.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抗挫力的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27):208.
[2]趙峰.培養(yǎng)學生“抗挫力”任重而道遠——學習《利用排球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力》引發(fā)的思考[J].中國學校體育,2018(11):82.
[3]徐志紅.利用排球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力[J].中國學校體育,2018(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