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炎輝 區(qū)永珍(佛山市高明區(qū)人民醫(yī)院急診科 佛山 528500)
室性心律失常是心律失常常見的一種類型,該病常常發(fā)生在存在冠心病或其他心臟疾病的患者中[1]。室性心律失常若不能及時診治,可導致持續(xù)進展,出現(xiàn)心源性猝死,這對生活質量及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脅。在對急診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療上,通常采取用藥治療的方式,美托洛爾是常用的治療藥物,該藥物可快速中止心律失常及控制心動過速,然而單純使用美托洛爾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為提高治療效果,提倡采取聯(lián)合用藥的方式[2]。本研究探討在急診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療中,應用胺碘酮聯(lián)合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治療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60例室性心律失?;颊咦鳛檠芯繉ο?,均為2018年2月—2019年4月入院進行診治的患者。納入標準:①經(jīng)心電圖檢查確診,心電圖表現(xiàn)為出現(xiàn)3個或者3個以上室性前期收縮情況,符合室性心律失常的標準[3];②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無使用禁忌;③入組前均明確告知研究目的,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障礙或器官損傷明顯;②惡性腫瘤、血液系統(tǒng)疾病;③依從性差。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0例。研究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41~72歲,平均年齡(57.2±2.6)歲;心功能NYHA分級:Ⅰ級13例,Ⅱ級10例,Ⅲ級7例。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40~71歲,平均年齡(56.9±2.5)歲;心功能分級:Ⅰ級12例,Ⅱ級12例,Ⅲ級6例。從兩組年齡、性別與心功能分級等一般資料來看,組間差異小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在入院時刻,均實施基礎治療,對發(fā)熱者予以退熱、呼吸困難者予以吸氧、高血壓者予以降壓,同時注意控制飲食,飲食上做到低脂、低膽固醇等。在以上對癥處理的基礎上,予以對照組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規(guī)格47.5 mg×7 s),主要采取口服用藥的方式,初始用藥劑量為23.75 mg/次,1次/d,持續(xù)用藥2周將藥用劑量調(diào)整到47.5 mg/次,1次/d,注意最大用藥劑量控制在190 mg/d以內(nèi),持續(xù)用藥2個月。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鹽酸胺碘酮注射液(規(guī)格3 mL:0.15 g)治療,主要推注3 mg/kg。針對用藥治療效果不理想的可加150 mg予以靜脈滴注,控制用藥速度在0.5 mg/min,此外予以口服鹽酸胺碘酮片(規(guī)格0.2 g×10 s),0.2 g/次,3次/d,持續(xù)用藥3 d后將用藥次數(shù)減少到2次/d。持續(xù)用藥2個月。治療期間兩組均禁止使用其他的治療藥物以免對療效產(chǎn)生影響,醫(yī)務人員還需注意對用藥劑量進行調(diào)整以保證治療效果。
1.3 觀察指標:①療效評價標準。臨床癥狀、體征均完全改善,心電圖檢查室性心律失常完全消失,1個月未見復發(fā)為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所好轉,心律失常發(fā)生次數(shù)減少且未見復發(fā)為有效;癥狀未見改善,心電圖檢查各指標無明顯變化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②治療前后,均檢測兩組QTd、QTcd離散度。③對兩組治療期間的情況進行觀察,統(tǒng)計不良反應,評估安全性。
1.4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做結果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使用 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使用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療效比較:持續(xù)治療2個月后,研究組治療的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對比[n(%)]
2.2 QTd、QTcd離散度:兩組治療前QTd、QTcd離散度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在QTd與QTcd上均降低,研究組治療后各指標明顯較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QTd、QTcd離散度指標情況對比(±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QTd、QTcd離散度指標情況對比(±s)
組別 例數(shù) QTd QTcd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對照組30 30 tP 84.23±7.26 84.17±7.21 0.032 0.975 50.23±5.17 66.39±6.18 10.985 0.000 88.36±8.14 88.21±8.12 0.071 0.943 51.17±5.36 67.45±6.39 10.691 0.000
2.3 不良反應:研究組治療期間出現(xiàn)1例惡心嘔吐、1例頭暈,總發(fā)生率為6.67%(2/30),對照組發(fā)生3例惡心嘔吐、3例頭暈及2例肢端發(fā)冷,總發(fā)生率為26.67%(8/3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室性心律失常多見于中老年群體,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主要臨床癥狀為頭暈、心悸、乏力等,病情持續(xù)發(fā)展還可引起心源性猝死,對生活質量與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影響[4]。針對急診室性心律失常,臨床需盡早進行診斷與治療[5]。
在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療上,臨床一般采取用藥治療的方法,常用的治療藥物美托洛爾,屬于β受體阻滯劑,藥物作用機制為:降低異位起搏點頻率,延長興奮房室結及房室旁的傳輸速率,提高心室肌細胞興奮度,調(diào)整心律失常,讓缺血區(qū)血液供應量增加[6]。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美托洛爾若單一用藥治療室性心律失常,在治療效果上往往存在限制,且長期用藥容易引起不良反應,應臨床探討更有效的治療方法。胺碘酮屬于一種新型的抗心律失常藥物,目前廣泛用于輔助美托洛爾治療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能夠抑制竇房結與房室交界區(qū)自律性,減緩心臟傳導速度,使心房與心室不應期得以延長,此外該藥物還可以維持鉀離子通道的開放,維持良好的鉀離子濃度,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增加冠脈血流量并減少心肌耗氧量,進一步減輕心律失常[7]。針對室性心律失常,聯(lián)合美托洛爾與胺碘酮,可發(fā)揮協(xié)同配合的作用,使得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同時藥物聯(lián)合也可以降低美托洛爾的用量,使得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降低,如此可更好耐受[8]。本次研究中,結果顯示臨床療效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后兩組QTd、QTcd離散度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研究組降低幅度較對照組顯著;治療期間研究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這提示采取聯(lián)合用藥的方法治療室性心律失常的價值顯著。
綜上所述,針對急診接受的室性心律失常,臨床采取胺碘酮聯(lián)合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治療,可達到協(xié)同配合的目的,促進癥狀的改善,同時聯(lián)合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安全可靠,臨床使用價值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