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凌鵬,王海東
(1.中國船級社 泰州辦事處,江蘇 泰州 225300;2.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江蘇 泰州 225300)
目前,Q690D高強度焊接結構鋼因強度高、綜合性能好,已經(jīng)被廣泛應用于海工產(chǎn)品和重型機械,但如果焊接過程控制不當,容易產(chǎn)生焊接冷裂紋。因此,研究該鋼種產(chǎn)生冷裂紋原因,以及總結防止冷裂紋產(chǎn)生的措施,對于控制Q690D焊接質(zhì)量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為此,本文以某工程船的2 000 t起吊大梁上50 mm Q690D高強度焊接結構鋼為例,為避免產(chǎn)生冷裂紋,從焊材選用、焊接過程控制、焊接熱處理等方面,詳細總結了該鋼種的焊接工藝要求及焊接要點。
根據(jù)Q690D高強度焊接結構鋼的化學成分計算碳當量,間接估算該材料的焊接性,其化學成分見表1。
對于鋼材的焊接冷裂紋,可以采用國際焊接學會(簡稱“IIW”)所推薦的碳當量Ce和日本JIS標準所規(guī)定的碳當量Ceq作為判據(jù)。碳當量越小,鋼材可焊性越好;反之,則鋼材的可焊性越差。當碳當量高于0.4%時,鋼材的冷裂紋敏感性將急劇增大,進行焊接時就需要采取預熱及焊后熱處理措施,并采用低氫型焊材施焊。當碳當量大于0.6%時,屬于難焊鋼材,極易產(chǎn)生冷裂紋,就需要更加嚴格的焊接工藝[1]。本文中Q690D碳當量采用IIW和JIS公式分別計算如下:
上述2種碳當量計算結果均大于0.6%,表明該鋼種的淬硬傾向很大,極其容易產(chǎn)生冷裂紋。
表1 Q690D高強度焊接結構鋼的化學成份單位:%
鋼的淬硬傾向、焊接接頭含氫量及其分布,以及接頭所承受的拘束應力狀態(tài)是焊接時產(chǎn)生冷裂紋的3大主要因素。在一定條件下,三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
鋼的淬硬傾向主要取決于鋼種的化學成分、板厚、焊接工藝和冷卻條件等,鋼的淬硬傾向越大,越容易形成脆硬的馬氏體組織和更多的晶格缺陷,更容易產(chǎn)生裂紋。
拘束應力同板厚、坡口形式、焊縫位置、焊接順序等因素有密切關系。拘束度計算公式如下:
R=K1H
式中:R為拘束度;K1為板厚拘束系數(shù);H為板厚。
根據(jù)拘束度計算公式可知,板厚越大,所造成的拘束度也越大,也就越容易產(chǎn)生裂紋。
依據(jù)中國船級社《材料與焊接規(guī)范》(2018)的要求,所選焊材的級別應與鋼級相適應。母材厚度為50 mm的 Q690D鋼的抗拉強度σb=770~940 MPa,屈服強度σs≥690 MPa,焊接材料等級應不小于3Y69,故選用標準為AWS A5.36 E111T1-C1A4-G H4,牌號為現(xiàn)代Supercored 110藥芯焊絲。若焊材選用不當,焊縫容易產(chǎn)生裂縫,見圖1。施焊人員選擇了3Y強度級別的焊絲進行焊接,強度等級σb=490~660 MPa,遠遠低于母材的抗拉強度,導致焊縫整體剝落。
圖1 焊縫熔合線裂縫
焊接時,盡量減少焊縫數(shù)量可有效地減少焊縫收縮變形。合理的焊接順序能夠減少焊縫拘束度,降低應力集中,避免焊縫裂紋。焊縫熱影響區(qū)及母材裂紋見圖2。從圖中發(fā)現(xiàn),100 mm板削斜與50 mm板對接,焊后其拐角處母材出現(xiàn)裂縫,產(chǎn)生裂縫的原因之一是焊接順序不當。因拐角處拘束度極大,100 mm鋼板起了鋼性固定作用,整體焊縫不能自由收縮,應力集中產(chǎn)生裂縫。其合理的焊接順序為:從中間向兩端或四周焊接;先焊對接縫,后焊角焊縫;對接縫先焊自由端焊縫。焊接順序見圖3。
圖2 焊縫熱影響區(qū)及母材裂縫
為確保焊接質(zhì)量的可追溯性,焊接時應詳細記錄焊前預熱溫度、層間溫度、焊后熱處理溫度等。
圖3 焊接順序
焊前預熱應能夠有效降低焊縫冷卻速度,減少焊縫中氫的含量,有效控制焊縫裂紋。根據(jù)Ceq的界限確定預熱溫度:當σb=700 MPa,Ceq≈0.52%時,預熱溫度為100 ℃;當σb=800 MPa,Ceq≈0.62%時,預熱溫度為150 ℃;最終確定預熱溫度大于等于120 ℃。當預熱溫度達到焊接要求時,盡量安排多名焊工焊接,整條焊縫每隔1 m就安排1名焊工焊接,2名焊工為對稱焊接。
焊接時,層間溫度不得低于初始預熱溫度。焊接應一次完成,避免隔夜二次預熱再進行焊接。焊道的接頭應互相錯開,錯開距離不小于30 mm。采用X型或K型坡口時,正面焊接完畢后背面應立即清根焊接,達不到預熱溫度不得碳刨。
焊接完成后將焊縫進行低溫回火處理,釋放殘余應力,使其緩冷。圖2產(chǎn)生裂紋的重要原因就是焊前未按要求預熱,大電流野蠻施工,焊后未按要求緩冷。
采用多層多道焊時由于后層對前層有消氫作用,并能改善前層焊縫和熱影響區(qū)的組織,因此施焊過程中除打底層厚度4~6 mm外,其余每層厚度控制在3~4 mm。焊接時嚴格按照焊接工藝參數(shù)焊接,禁止大電流操作,焊接參數(shù)見表2??刂坪附泳€能量,建議單道焊縫寬度小于等于16 mm。
根據(jù)產(chǎn)品現(xiàn)場布置,對其進行平焊位置工藝評定。裝配前對板材坡口100 mm范圍內(nèi)進行UT、MT無損檢測,確保原材料符合要求。焊前將試板兩側(cè)20 mm范圍內(nèi)打磨見光澤,裝配間隙5~8 mm,鋼性固定,背面加陶瓷襯墊。
(1)預熱溫度:120~180 ℃。
(2)預熱方式:采用電加熱器履帶加熱。為了確保加熱效果,平直位置履帶應附有保溫材料。定位焊可采用火焰加熱,但預熱溫度不得小于150 ℃。
(3)預熱時間:預熱應緩慢進行,速度為60~100 ℃/h,預熱時間不得小于1 h。
(4)測量位置:溫度的測量位置距坡口中心75 mm處,盡量測量預熱面的背面。
(5)測量方法:采用紅外線測量儀,達到預熱溫度后恒溫5 min后測量。
表2 焊接參數(shù)
焊工應持相應等級的焊工資格證書,材料組別為W03[2]。
(1)焊接時,層間溫度不得小于120 ℃預熱溫度,最高不得大于180 ℃。時常測量溫度,當溫度大于180 ℃時,應立即停止焊接。
(2)焊接順序見圖3,焊接參數(shù)見表2。
(3)焊接完畢,應立即檢查焊縫外觀質(zhì)量,對表面成形不符合要求的焊縫,在保證層間溫度大于等于120 ℃的前提下,立即進行修補,修補長度大于等于100 mm。
焊接完畢,應立即將溫度加到200~250 ℃,進行低溫回火處理;保溫時間按板厚確定,但不少于2 h?;鼗鹜戤吅螅帽夭牧细采w,使其緩慢冷卻。
試件熱處理完畢48 h后對其進行UT、MT檢測。經(jīng)檢測,內(nèi)部未發(fā)現(xiàn)任何缺陷,表面無裂紋。
依據(jù)中國船級社《材料與焊接規(guī)范》[2](2018)要求,對其進行常溫拉伸、壓頭直徑60 mm側(cè)彎、0 ℃沖擊、HV10硬度試驗,指標均符合規(guī)范要求。
Q690D高強度焊接結構鋼焊材的選用、焊接過程的控制及焊后熱處理是保證焊接質(zhì)量的重要要素。通過對上述要點的總結,以及嚴格的焊接過程控制,2 000 t起吊大梁焊后未發(fā)現(xiàn)裂紋、未熔合等缺陷,產(chǎn)品使用至今未接到客戶任何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