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娟, 房雪雷, 吳義純
(國網(wǎng)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培訓中心, 安徽 合肥 230022)
在電力系統(tǒng)運行中,常見的橫向短路故障類型主要有四種,即三相短路、兩相相間短路、兩相接地短路以及單相接地短路。鑒于故障時負荷電流相對較小,計算分析時不考慮[1,2]。短路故障的分析主要是建立在復合序網(wǎng)與故障分量網(wǎng)絡的基礎上,得出故障相及非故障相的的電流、電壓等相關量值[3-6]。
故障分析需要結合系統(tǒng)運行方式進行。在不考慮負荷電流情況下,負荷側(cè)發(fā)生相間故障時,所有相電流將全部為零[7],而在考慮負荷電流的情況下,負荷側(cè)不同相別對應的電流是否存在,存在怎樣的關系,卻沒有被研究、關注過。
本文在考慮負荷的情況下,以培訓中心220 kV智能變電站數(shù)字物理混合仿真系統(tǒng)為平臺,分析輸電導線終端饋供線(單電源線路)運行方式下[8-11],發(fā)生相間金屬性故障時,負荷側(cè)不同相別的故障電流關系。
當系統(tǒng)在K點發(fā)生兩相(BC)金屬性短路故障時,在不考慮負荷電流時,邊界條件如下:
由此得出對應的A相序分量電流為:
兩相短路故障時沒有零序分量,故障相BC電流滿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特點[12]。
系統(tǒng)發(fā)生短路故障時,與故障電流相比,負荷電流可以忽略,為了更好地分析了解終端變電站相間短路時輸電導線兩側(cè)的電流關系,以220 kV智能變電站實訓室為基礎,展開相應的實驗項目。220 kV智能變電站系統(tǒng)如圖1所示。
圖1 220 kV智能站系統(tǒng)圖
運行方式:220 kV電壓側(cè)為雙母并列運行,2813線路間隔及2801主變間隔運行于Ι母,2814線路間隔運行于II母,2813、2814間隔均為進線;保護配置:母線雙重化,均為PCS-915GA-D,主變分別為PCS-978以及PST-1200U,2813線路分別為PCS-931以及PCS-902,2814間隔線路分別為WXH- 803以及PSL- 603U[13]。
220 kV智能變電站2813間隔、2814間隔正常運行,以2813線路發(fā)生AB相間短路故障為例。
動作現(xiàn)象:兩套保護均為縱聯(lián)差動保護動作,相間距離I段動作,ABC三相跳閘。對應本側(cè)A套保護PCS-931錄波圖如圖2所示。
從錄波圖中可以看到,AB相間故障,負荷電流僅為0.574 A,而故障電流在5 A以上,在不考慮負荷電流的前提下,兩相電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4,15]。
圖2 2813線路相間短路故障錄波圖
鑒于2813間隔、2814間隔保護配置不同,分別針對2813及2814間隔模擬發(fā)生AB相間短路故障,分析負荷側(cè)電流幅值及相位關系。
2.2.1 線路2813間隔相間短路故障
系統(tǒng)在運行過程中,因為外界因素造成2814線路斷路器偷跳,此時220 kV電壓等級只有2813線路間隔,形成特殊的終端運行方式,此時發(fā)生2813相間短路故障。動作現(xiàn)象:本側(cè)A套保護PCS-931縱聯(lián)差動保護動作,故障相別AB,B套PCS-902保護啟動(未投弱饋方式)。對應本側(cè)A套保護PCS-931錄波圖如圖3所示。
圖3 2813線路相間短路故障錄波圖(終端方式)
2.2.2 線路2814間隔相間短路故障
當2813線路偷跳,此時在終端運行方式下,2814線路發(fā)生AB相間短路故障。動作現(xiàn)象:2814本側(cè)A套保護WXH- 803分相差動動作,三相跳閘,B套保護PSL- 603U分相差動動作,三相跳閘,故障類型均為AB。
對應本側(cè)A套保護WXH- 803錄波圖如圖4所示。
圖4 2814線路相間短路故障A套錄波圖(終端方式)
對應本側(cè)B套保護PSL- 603U錄波圖如圖5所示。
圖5 2814線路相間短路故障B套錄波圖(終端方式)
對應的A相正序分量滯后于C相120°,負序分量超前于C相120°,大小均為C相電流的一半,與表中相關數(shù)據(jù)一致。因此得出,在發(fā)生相間短路故障時,負荷側(cè)故障相電流大小相等,為非故障相的一半,且方向相同,特殊相的正序負序分量也為非故障相的一半,相差120°。
本文在220 kV智能變電站實訓室的基礎上,通過實驗結合錄波數(shù)據(jù),分析對比有無負荷電流,以及在正常運行方式、終端變電站的特殊運行方式下,發(fā)生相間短路故障時,電流及序分量的幅值、相位關系,幫助現(xiàn)場人員更深層次的理解負荷電流、看懂故障錄波圖,在實際工作中起到實質(zhì)性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