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明 劉加磊
(德慶縣中醫(yī)院急診科 廣東 肇慶 526600)
風熱感冒[1]的發(fā)病是因風熱之邪犯表,造成肺氣失和所引發(fā)。主要癥狀與表現有發(fā)熱重、頭脹痛、微惡風、咽喉紅腫疼痛、咳嗽及有汗等,亦見痰黏或黃、口渴欲飲、涕黃鼻塞、舌尖側紅及苔薄白微黃等。風熱感冒在夏秋季較常見,由外感風熱而發(fā)病。中醫(yī)解釋,風熱感冒為受到風熱之邪侵犯后形成的表證。疏風解毒膠囊的作用是疏風清熱與解毒利咽[2]。針對風熱證感冒的證型,為觀察與驗證疏風解毒膠囊之臨床療效,本研究應用此藥治療風熱證感冒,現將研究詳情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4 月—2019 年10 月于德慶縣中醫(yī)院急診科接受治療的風熱證感冒患者120 例,按隨機數目表法平均分為兩組。治療組男性35 例,女性25 例;平均年齡(35±11)歲。對照組男性33 例,女性27 例;平均年齡(37±10)歲。兩組臨床資料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 >0.05),有可比性。
1.2.1 診斷標準:符合相關文獻的臨床標準[3]。
1.2.2 納入標準:①與診斷標準相符合;②年齡在10~50 歲,男女不限;③無相關的藥物治療禁忌癥;④患者均有良好的依從性,能配合進行各項檢查;⑤均親自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1.2.3 排除標準:①參與其他藥物試驗后未滿3 個月者;②存在其他的嚴重疾病的患者;③育齡期婦女。
治療組采取口服疏風解毒膠囊(生產企業(yè)為安徽濟人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90047,O.52g/粒)方式治療,4 粒/次,3 次/d。對照組實施銀翹散(組方:連翹15g,金銀花15g,薄荷10g,桔梗10g,竹葉10g,蘆根30g,生甘草5g,荊芥穗10g,牛蒡子15g,豆豉5g)湯劑口服,每天于早飯后、晚飯后用溫水沖服。服用5d 作為一療程。服藥期間戒除辛辣食物與肥甘厚膩食物。注意保暖防寒,戒煙酒。
出現發(fā)熱,畏風寒,汗出或汗少,感到頭痛,發(fā)生鼻塞,有涕黃濁,咽紅發(fā)痛與咳嗽等均視作主癥,汗微出,口有干渴,咳痰黃且稠,苔薄且黃,舌尖發(fā)紅與脈浮數等均視為次癥。記錄患者痊愈天數,評價患者臨床療效。
痊愈:治療5d 后主要癥狀和次要癥狀均不見或基本不見。顯效:治療5d后主要癥狀及次要癥狀明顯改善或部分減輕。無效:經5d 的治療癥狀并未明顯有所改善,甚或加重。
數據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60 例患者完成臨床治療,治愈時間2 ~4d,平均治愈時間為2.3d。對照組60 例患者完成臨床治療,治愈時間3 ~5d,平均治愈時間為3.3d。兩組患者平均治愈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治療組總有效率90.00%,對照組61.67%,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前兩組炎癥因子的變化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IL-6 和TNF-α 與治療前相比,均有明顯下降(P <0.05)。組間比較發(fā)現,治療組的炎癥因子較對照組有顯著下降(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比較(,ng/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比較(,ng/L)
注:與治療前比較#P <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IL-6 TNF-α IL-6 TNF-α治療組 60 24.48±3.72 0.93±0.27 18.43±3.39# 0.79±0.21#對照組 60 25.61±3.49 1.24±0.13 16.84±2.47# 0.54±0.10#t 1.313 1.726 3.919 4.731 P 0.102 0.079 0.042 0.031
風熱證感冒,多見于夏秋之季,為感受風熱之邪,肺失肅降,衛(wèi)表不和所至??捎勉y翹散加減,銀翹散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之功,在治療風熱證感冒方面的功效已獲得認可,因而本研究以之施于對照藥。疏風解毒膠囊由虎杖、板藍根、連翹、敗醬草、柴胡、蘆根、馬鞭草及甘草等配方而成,可疏風清熱,亦可解毒利咽,適于治療風熱證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⒄扔形⒖嘀叮呶⒑?,以肝膽肺經為歸,可達清熱解毒之效,兼可止咳化痰,為組方之君藥。連翹具有涼性與苦味,入于心肝膽經,亦能清熱解毒,并具有利咽散腫的作用,可達透肌解表的功效;板藍根具寒性帶苦味,同樣可清熱解毒,兩藥一起作為臣藥。柴胡性味苦,微寒,和解表里;敗醬草有涼性,具辛苦之味,可以清熱解毒,兼具祛痰排膿的作用;馬鞭草性涼,味苦,兼具體清熱解毒與活血散瘀之功,且能利水消腫;蘆根屬于味甘寒之藥,入于肺胃經,功效為清熱瀉火,能生津止渴,亦有去煩的作用。諸藥一起作為佐藥,而甘草則是調和之使。諸藥組方,可直達至上焦肺衛(wèi),起到祛風清熱,解毒散結的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平均治愈時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說明兩組在治療天數上并無顯著差異。治療組有效率90.00%,對照組61.67%,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前兩組炎癥因子的變化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IL-6 和TNF-α 與治療前相比,均有明顯下降。組間比較發(fā)現,治療組的炎癥因子較對照組有顯著下降。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平均治愈時間上無顯著差異,但是疏風解毒膠囊能顯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降低兩組的炎癥因子水平。這與之前的研究結果相符[4,5]。
綜上所述,疏風解毒膠囊治療風熱證感冒,可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癥狀,降低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