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雯 胡家棟
摘?要:藥物化學是高職藥學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如何在“互聯網+”背景下提升教學效果是目前高職藥物化學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介紹了借助于“互聯網+”背景下的信息化手段,結合藥物化學課程內容,利用任務驅動法優(yōu)化高職藥物化學教學,有效促進課程改革,達到提升課程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互聯網+”;任務驅動法;藥物化學;高職教育
藥物化學是利用化學的概念和方法發(fā)現確證和開發(fā)藥物,從分子水平上研究藥物在體內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機理的一門學科。它是高職藥學專業(yè)的一門重要核心課程。對現在的高職學生而言,尤其是對文理兼收的單招學生以及百萬擴招的學歷提升人士,藥物化學建立在有機化學的基礎之上,體現出其較大的學習難度。如何提升高職藥物化學教學質量,成為每一名藥化教師思考的方向。伴隨著“互聯網+”教育的盛行,結合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藥物化學課程,本文重點研究將“互聯網+”背景下的新型教學模式與任務驅動法結合進而深化高職藥物化學課程改革的問題。
1 高職藥物化學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弊端
根據調查分析,大部分高職學生認為藥物化學內容冗長繁雜,枯燥無趣味,尤其是目前學習的學生多為文科生,有機化學基礎較差,講授內容稍微深入,就會出現學習效果不盡人意的現象[1]。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一味的拿著課本,對著多媒體向學生單方面灌輸知識點,只會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喪失學習的主動性,進而影響后續(xù)學習。
2 “互聯網+”背景下的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構建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將以往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轉變?yōu)橐越鉀Q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更好的掌握知識、應用知識。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讓慕課、虛擬仿真、微課、翻轉課堂等信息化教學模式迅速普及。將當下流行的信息化元素融合在“任務驅動教學法”中,改變藥物化學傳統(tǒng)課堂的呆板,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將藥物化學課程中的難點形象化、簡單化,最終實現藥物化學課程改革的目的。
3 “互聯網+”背景下的任務驅動法在高職藥物化學課程中的設計
3.1 任務的設計
根據藥物化學課程不同章節(jié)以及不同知識點,創(chuàng)設與學習主題相關的學習情境。在該情境下,設計任務是完成學習目標的關鍵。任務主要設計為課前任務、課堂任務以及課后任務。任務形式應多樣化,結合“互聯網+”背景,將微課、虛擬仿真技術、慕課引入到任務的體現形式中,可以使信息化時代下的高職學生更感興趣,對任務內容理解更加直觀,進而更有效率的完成任務。與此同時,任務的完成方法也不能過于單一,應將情景演示、課堂講演、合作探究等手段充分融合運用。對于簡單的任務,學生可以觀看知識點微課和閱讀教材自行完成,對于有難度的任務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共同學習并完成,教師在該過程中進行檢查與指導[2]。
3.2 問題的提出
問題的提出是“互聯網+”背景下的任務驅動法中重要環(huán)節(jié)。根據任務的設計,問題的提出應緊密聯系相關知識點,并且問題與問題之間應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序漸進,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尋找問題答案的興趣和欲望。
3.3 學生的參與
學生的參與對于“互聯網+”背景下的任務驅動法具有決定成敗的作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就主要是因為學生參與度低而導致課堂效果不佳。所以如何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完成課程任務中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中的視頻、動畫、虛擬仿真平臺等與藥物化學知識點相結合來吸引學生,利用新的技術手段抽查、督促學生的參與情況,采用多角度考核制度把控學生參與度,進而實現教學目的,保證教學質量。
4 教學效果分析
在“互聯網+”背景下,利用微課視頻、動畫以及慕課線上資源將知識點以碎片化的任務形式呈現,在真實的情景中的通過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學習探究,再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將知識點串聯[3]。這樣的教學模式一改傳統(tǒng)課堂的“老師講學生聽”,主要以“任務為主,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究,教師協助指導”的模式進行。該教學模式讓學生很大程度上的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激勵他們進一步自主探究,也改變了往日沉悶的課堂氛圍,在任務驅使下,借助現代化信息手段,結合多角度考核標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加到位。但同時也有一定的問題,如教學進度不易把握,一旦開放課堂,不同學生或者組別他們的探究程度是不同的,進而影響后續(xù)環(huán)節(jié)照計劃實施,故后期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既保證效果又不影響探究;還有些時候課堂氣氛過于活躍,不利于管束,致使有學生鉆空子濫竽充數,后期需要繼續(xù)優(yōu)化這種教學模式減少該情況的發(fā)生。
5 結語
將“任務驅動法”與“互聯網+”背景下的多種信息化教學手段結合,采用多種形式的任務呈現方式,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對藥物化學的學習熱情,整體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學質量確實有大幅度的改善。改革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還需要繼續(xù)思考改進,為后續(xù)提高高職藥物化學課程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蘇雅拉其其格,張九春.高職藥物化學對分課堂+項目式教學法的實踐研究——以錫林郭勒職業(yè)學院醫(yī)學院為例[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8,36(21):47.
[2]史秀云,姚旭,喬冠華.應用任務驅動法導學案提高人才自主學習能力初探[J].經濟研究導刊,2019(09):141-142.
[3]李正姐,李媛,沈棫華,等.任務驅動法在高職高專護理心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1):110-111.
基金項目:楊凌職業(yè)技術學院人文社會科學(教改)研究基金項目《“互聯網+”背景下的任務驅動法在高職藥物化學課程中的探究》(項目編號:GJ19074)
作者簡介:文雯(1991-),女,助教,從事藥學方面的教學與研究。